蘇寧年夜飯消費數據:怕被催婚、催生的90後,開始自己過年

2020-12-22 砍柴網

每到過年,年夜飯必須是重頭戲。近日,故宮推出年夜飯又取消一事,就引發眾網友圍觀。實際上,蘇寧超市數據顯示,除了在酒店預訂年夜飯,在網上購買年夜飯大禮盒,也成為今年春節期間的年貨消費趨勢。

蘇寧超市年貨節數據顯示,節前,蘇寧線上年夜飯禮盒銷售火爆。尤其是適合三口之家的小包裝年夜飯大禮盒,深受90後年輕消費者的青睞。為了避免春節回家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催生二胎,這屆90後,已經在解鎖春節年夜飯新姿勢。

隨著「懶人經濟」的盛行,消費者對於開袋即食、搭配豐富,不需要進行深加工的半成品熟食年夜飯情有獨鍾。在價位選擇上,150元左右的年夜飯禮盒最受歡迎。

90後愛三人食,95後則已經愛上了一人食。數據顯示,在年夜飯購買者中,95後消費者更偏愛50-100元不到的適合一人食的年夜飯禮盒。

而已經步入「中老年階段」的80、85後,則沒有95後的灑脫。數據顯示,他們更愛買送禮有面子、自己吃也很合適的海鮮大禮盒。在價位方面,200多的海鮮大禮盒最受青睞。同時,他們往往還會和堅果年貨禮盒、酒水一起下單。

買年貨上蘇寧。據悉,年貨節期間,蘇寧超市重點發力酒水、生鮮、美妝、休食、醫藥滋補等品類,通過超品日、滿減、爆款直降、獨家年貨定製、雙線聯動等精彩活動,打造年底消費狂歡,為消費者的蘇福年夜飯添香。

在春節期間開啟年貨節,蘇寧還將持續推出「不打烊」服務,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商品、服務和體驗,助力消費者過個幸福年。

相關焦點

  • 春節回家,如何應對催婚、催生?這幾個方法很「優雅」
    聽他這麼說,同事小瑞接話了:「不是光你這沒結婚的煩,我這大寶2歲的已婚婦女也煩,回家婆婆跟其他長輩肯定要催生二胎。我也愁啊,真不想回老家過年了。」唉,我這倆同事,把過年回家的「兩難」——被催婚、催生給佔全了,真是說出了廣大群眾的心聲。那麼,春節回家,到底該如何應對催婚、催生,又不傷親友和氣呢?這幾個方法很「優雅」,大家不妨試試。
  • 直擊90後被父母常催婚催生的現場!90後:微笑中透露出一絲疲倦
    眾所周知啊,現在的80後90後的壓力太大了,不僅忙著事業,還要忙著應付家人進行,各種的約會,還有,相親?那麼聽過一個班主任說的話,以前我們班主任都是很經常說,我們希望你能夠著重於事業和學業,不要這麼早結婚呀。現在有一個不催婚也不催生的家長,真的是一個好不容易的呀。其實呢,這個早結婚有沒有定義呢?30歲算早嗎?40歲算早嗎?
  • 恐歸族|近鄉情怯,80後、90後過年回家怕什麼?
    春節臨近,在異地就業的80後、90後相繼踏上返鄉之路,同樣心懷忐忑。其中有對成家立業的焦慮,有對衣錦還鄉等傳統觀念的逃避,更有對父母日漸蒼老的擔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被催婚。」臨近春節,「回家一族」如何應對父母親朋的催婚,似乎迫在眉睫。
  • 過年回家面對父母催婚,我該閉嘴還是該頂嘴?
    結果就是老兩口一生氣,靖靖在過年這天連口熱乎餃子都沒吃上。一想到今年又要跟父母長輩就催婚相親的問題鬥智鬥勇,她就愁容滿面。我想,靖靖的問題並不是個例。被催婚,是很多人過年回家需要面臨的一項考驗。面對這個考驗,有人習慣性閉嘴,因為一年沒回家了,真的不想在大過年的時候惹父母不高興。也有人鬥志昂揚地選擇頂嘴,因為在他們看來,如果這件事妥協,後面會有無數次的妥協,自己的幸福必須自己做主。
  • 新年七日譚 | 今年過年不催婚,不著急
    很多年輕人談過年「色變」,八成是因為沒有對象。前不久成都一個小夥子還因為凌晨被媽媽唱歌催婚而走紅,媽媽在歌詞裡直言「過年去相親吧」。但是今年,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改變了好多家庭的新年計劃,記者採訪的好幾位姑娘都過了一個沒有催婚的年。
  • 在上海過年,有人遺憾有人鬆了口氣:「不用被催婚」
    第一次獨自在外過年,有人覺得「挺好,不用被催婚」;有人看了父親寫的「勸退小作文」,溼了眼眶…… 不用面對催婚的「世紀難題」,挺好昨天,黑龍江省新增確診病例40例、無症狀感染者50例。這條新聞剛看完,哈爾濱人小谷就收到了媽媽的一連串微信:」貝貝啊,看到沒?咱們這也有疫情了,你把票退了,過年就別回來了。「小谷早已預定了春節假期上海往返哈爾濱的機票。
  • 過年沒回家的年輕人:搶不到票怕孤獨,搶到了票怕面對
    與此同時,也有另外一群年輕人,選擇或被迫選擇了不回家,一個人過年,一個人吃年夜飯。可惜入境英國不能帶肉類,瑕被請過小黑屋後,半箱麻辣香腸都歸了希思羅的警察。去年過年,是瑕在國外過的第一個春節,她躲在房間裡看春晚回放。跟家裡人視頻,她帶著哭腔說想吃老媽做的香腸。
  • 怕催婚、怕對比,別讓「近鄉情怯」擋住回家腳步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春節意味著回家團圓。然而據媒體報導,近年來,一些年輕人卻出現「怕回家過年」的心態。怕被催婚、怕被和別人對比、怕送紅包不堪重負……各種有形無形的「怕」步步緊逼,令許多人既想回家又心存恐懼。很多在城市職場打拼的年輕人,患上「春節社交恐懼症」。
  • 鼠年反催婚指南(和哪一年都不一樣)
    身為過來人Sir覺得——尤其作為一個影迷——反催婚的防禦力,你必須強於其他人。其實,誰怕催婚本身呢?催婚主題年年新,不僅在電影裡。幾十年前的《飲食男女》在催,幾十年後的《囧媽》也在催。催結婚,催孩子,本質都是一樣的。長輩的催婚,也從不只是語言類節目,而是海陸空行動齊頭並進的。
  • 蘇寧易購《2020客廳消費白書》
    2)問題分析:社交屬性弱化,功能定位落後  用戶主體過渡,客廳會客、接待功能被大幅弱化  現代人之間的界限感更強烈,尤其是90後、00後。,客廳消費體現出「從無到有到更好」、品質化、輕奢化、個性化的趨勢,消費者對居家生活品質的需求和觀念的升級,是客廳消費市場的廣闊外延;  消費群體代際更迭:90、00後有自己的想法,樂於嘗試、動手創新  越來越多的90、00後新消費群體成為消費的中堅力量,他們對家裝家居、客廳定位有自己鮮明的喜好和想法,並且樂於、勇於「折騰」,他們是客廳革命的「種子人群」;
  • 中國催婚暴擊大賞
    雙胞胎組合顏怡顏悅在脫口秀大會上裡談到催婚時說:「催婚就像是精神腹瀉,我以為它結束了,一站起來它又來了。」「有一些人自己結婚了,就開始催別人結婚,搞得我以為婚姻是什麼傳銷組織,必須要發展下線。」上周,我們發起一次徵集,想要看看那些被催婚的年輕人都遇上了哪些「慘絕人寰」的手段。
  • 王子過年女友鄧麗欣愛相隨 豪撒6位數紅包被催婚!
    記者翁子涵/臺北報導 「王子」邱勝翊在農曆新年期間,上線個人的Vlog頻道,首集紀錄他到花蓮跨年開唱的過程,開場還曝光自己剛起床、刷牙洗臉的帥氣模樣,搭車時更不忘開箱自己的包包,讓粉絲紛紛嗨喊「可以看偶像的生活真好」、「你私底下好有趣哈哈」、「這個影片也太日常太喜歡了」,真實又逗趣私下生活備受喜愛
  • 越來越多人春節不想回家過年,總有一條原因戳中你!
    一年到頭,家裡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個年夜飯曾是大家想像中最美好、最期待的過年場景。然而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年味變淡,甚至春節期間不想回家,這是為什麼呢?看看下面這幾個原因,會不會戳中你!1. 難得的假期更想出去看世界工作四年的周女士,早已規劃好今年過年不回家,選擇和相識十年的朋友去泰國旅遊。
  • 過年被七姑八嬸催婚時記得這樣說
    努力過,奮鬥過,只是青春已逝,韶華不再,現在連奮鬥這樣的藉口都難以掩飾自己對生活的力不從心了。現在長輩們的詢問關心卻變成了年輕人心中的焦慮。馬上就要過年了,很多出門在外工作的年輕人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面想要回家陪陪父母,另一方面都怕長輩們的碎言碎語,面臨催婚的壓力。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和觀念的根深蒂固,很多年長者覺得子女的婚事是刻不容緩的,越早越好,不然都是人家挑剩下來的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90後不婚不育不二胎了?別矯情,原因只有一個!
    確實,二胎而政策促進了新生兒的出生率了,經過相關的一些研究數據顯示,二胎的數量在新生兒的出生數量中佔了50%以上,由此可見二胎政策還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數據雖然現實二胎政策有效果,但90後中生二胎的數量並沒有那麼的樂觀。另一組數據中國22歲到40歲之間的已婚人群中,國家理想的家庭孩子數量平均是2個,但是實際卻只有1個。而且很多還是70後,後80後的佔比比較多。
  • 回家過年!年輕的心這樣抵達遠方的家
    怕被催婚、怕被和別人比較、怕春節送禮不堪重負……各種有形無形的「怕」步步緊逼,令「春節社交恐懼症」隨節日到來而升溫。  「近鄉情更怯」的現象折射出有關鄉村治理現代化、鄉村振興的青年參與度等一系列問題。如何正視這種現象,並縮小城鄉差距、彌合心理鴻溝?如何在日常的鄉村治理中為青年留出可為空間,通過「兩地情牽」驅逐「近鄉情怯」?
  • 平時vs回老家過年,超模巨星到鐵嶺村花,催婚被嫌棄才是要人命!
    馬上就要過年了,各位都市麗人們是不是也要回家了呢?放假過年時開心的,但是過年期間的煩惱也是少不了的。平時vs回老家過年,超模巨星到鐵嶺村花,催婚被嫌棄才是要人命!朱一龍這張圖大概完美詮釋了過年期間面對七大姑八大姨你的艱難處境,工作學習戀愛全部問一遍。如果這是親戚門對你的關懷,那麼下面這些就是自我打回原形的樣子了。在大城市打拼的你們,精緻華麗的職場造型,但是回家只想穿著舒服,最好裹個棉襖就出門。反過來也可以是,從雲南傣族銀飾小妹,變成深圳羅湖珠寶大廈女總。
  • 蘇寧年貨節大數據:家樂福發兩億「紅包」引358萬人搶購
    1月18日,蘇寧發布了年貨節消費數據分析。數據顯示:年夜飯正在逐步打破一大家人熱熱鬧鬧的印象,「三人食年夜飯」銷量環比增長125%,購買者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大城市。 如今隨著高鐵裡程數的不斷增加和全新消費理念的普及,人們不僅返鄉時間有所縮短,「春運新三樣」也隨之出現。   蘇寧大數據顯示,1月15日至17日,蘇寧平臺上桶面、火腿腸、一人食小火鍋、松花蛋腸、保溫杯銷量分別環比增長98%、109%、112%、97%、139%。李子柒、王飽飽、三頓半等網紅產品銷量也有所增長,消費者年齡集中在35歲以下。
  • 廣州過年有趣了!春節美食不打烊 線上可約年夜飯
    據了解,「YOUNG城YEAH市」是廣州市商務局全力推動夜宵、夜購等夜間消費新經濟,重點打造的夜間消費標籤,與「羊城夜市」諧音,同時也有定位年輕人和高品質市場之意。值得一提的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廣州市商務局攜手美團點評,推出「老店煥新」活動。首批納入改造的10家老店,通過網際網路數位化技術進行線上改造。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運營,這些老店外賣訂單量增長迅猛,多數商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 淘寶發布《2019年夜飯大賞》:80後成年夜飯採購主力
    如今,80後已扛起年夜飯張羅大旗,成為臘月裡下單年貨最多的群體,而90後增長迅速,相比去年,今年新春下單年貨增長350%;要說哪裡人對過年最上心?非廣州人莫屬。《大賞》顯示,臘月裡,廣州人在淘寶人均下單13.5件年貨,雄居全國第一,上海人、杭州人緊隨其後;帝王蟹、盆菜、大閘蟹成為今年新春最火的年貨組合;廣東、上海、北京成為異鄉遊子年貨下單最多省市,每一份年貨的背後都是一段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