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可馨之死的未盡之問:我們是否將「正能量」理解偏了?

2020-12-23 明話頻道

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正能量?

文|殷國安 依然

6月4日,江蘇常州市有著燦爛前程的5年級小學生妙妙(繆可馨)從教室跑出後,翻越欄杆墜,飛向天堂,墜樓身亡。女孩在地面留下一朵燦爛的血花,和父母悲傷的淚花。家屬稱,當時妙妙剛上完作文課,事發前,妙妙的作文被老師評價要「傳遞正能量」。

事件發生後,區政府辦、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成立聯合調查組,對該墜樓事件進行全面深入調查。聯合調查組走訪班級學生45名、學校老師3名,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公安部門通過現場勘查、查看監控錄像和走訪調查等工作,排除他殺。

從案件定性的角度,公安機關確認「排除他殺」,也就算畫上句號了。但從教育的角度,我們還需要弄清楚引發繆可馨自殺的誘因,或者更確切地說,需要弄清其自殺與老師對其作文的批評有無因果關係,這或者是需要進一步調查的。

妙妙家屬告訴記者,對上述調查結果並不認可,目前還在與學校協商處理此事。

不過,無論孩子的自殺與老師對其作文的批評是否具有聯繫,我更想說的是一句題外話:這個老師太愚蠢、太荒唐,簡直讓人無法容忍了。

據孩子的小姨張女士說,妙妙在墜樓前情緒有一些異常,「當時剛下兩節作文課,孩子表情一臉痛苦」。妙妙的母親在整理她書包時發現,事發前,妙妙的一篇作文被老師批註要「傳遞正能量」。

張女士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大聖三打白骨精》讀後感顯示,文中妙妙寫道:「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段話被老師劃線標出,並在上方注釋道「傳遞正能量」。此外,記者也看到,這篇讀後感剩餘部分的大部分內容也被用紅線圈出,或乾脆用「錯號」划去。

我覺得這是一篇可得高分的好作文:看了《三打白骨精》之後的感想是不被表面的虛假現象矇騙,同時聯繫現在社會上就有像妖精一樣偽裝的騙子,這樣的作文怎麼就不行?怎麼就不是「正能量」?

這個老師頭腦裡究竟是怎樣定義「正能量」的?真的不知道這樣的讀後感怎樣寫才是「正能量」,我想請這位老師推薦一篇樣本,看看究竟怎樣的感想才符合「正能量」的要求。

我們或者想問,這位老師愚蠢的「正能量」理論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其實怪不得老師,他也是從當今社會學來的。

按照現在社會上不少人的標準,可能繆可馨的這段作文真的不符合「正能量」的標尺:

一是,她只是要我們注意識別騙子,卻不能「引導人積極向上」啊。

二是,她沒有歌頌我們的社會,卻暴露了社會的陰暗面,說我們的社會有耍陰謀的騙子。

因此,說她的作文不符合「弘揚正能量」的原則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由此看來,這位老師錯了,背後的大環境確實我們的社會對「正能量」的認識有偏頗,這才讓愚蠢的、沒有思想而喜歡盲從的老師跟著錯了,並且拿錯誤的標準來「培養學生」。

恕我直言,這位老師對社會的認知程度,就在繆可馨這個孩子之下。

據說,「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出自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正能量」的流行源於英國心理學家理察·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

進而言之,「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

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籤,就是鼓勵我們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本來就是非常必要、非常正確的。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些人卻把「正能量」標籤化、格式化,甚至發生異化,走向反面。

例如,在許多人的標準裡就有這樣一些潛規則:歌頌的就是正能量,批評的就是負能量;表揚成績的就是正能量,指出問題的就是負能量;喊加油鼓勁的就是正能量,要謹慎小心的就是負能量……

基於這樣的固化認識,緊接著動作就有些走形。為了弘揚正能量,遏制負能量,只談「形勢大好」,不談「問題不小」;甚至「報喜不報憂」。

當一篇虛假吹牛的成績單成了「正能量」,而披露真實問題的卻成了「負能量」受到抵制,這樣的弘揚正能量豈不是成了愚弄群眾的手段?

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到底什麼是「正能量」,同時弄清楚應該怎樣弘揚「正能量」。尤其對傳道授惑解疑的人民教師來說,搞清楚其間的內涵就顯得格外重要。

回到「繆可馨之死」事件,如果連學校的老師都用「正能量」來禁止學生說真話、說有個人思考和見地的話,那麼這樣的社會問題就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了,並儘快補齊短板,較正方向,不能再漠視這樣的行為出現帶偏我們的孩子。

相關焦點

  • 繆可馨,「躺屍劍法」,與童年教育
    繆可馨死了,才十歲,她被我們看到的作文,已成遺作。這也是一件冤屈而悲傷的真事,我不禁在想,如果我要像查先生那樣,寫一個故事來紀念這個孩子,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那會是一個關於有毒教育與童年陰影的故事吧。
  • 小學生因作文《三打白骨精》被批墜亡,比起正能量,娃更需要逆商
    繆可馨是女孩,她不可能像男孩一樣對孫悟空極度崇拜,把關注點放在漂亮的白骨精上面,也並非不合理。第三段,作文主題升華之處,繆可馨喪命之段如果繆可馨把第二段的敘述主角換成孫悟空,那麼第三段的主旨升華就是「邪不壓正」,正義可能遲到,但絕不會缺席!正如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所言,「《三打白骨精》的正能量非常多,可是這位小女孩卻只看到了負能量,十分令人惋惜。」
  • 我們的愛太粗糙,繆可馨跳樓因為她抗打擊能力不強?
    評論區有人說了,80後的我們那一代,老師訓的還少嗎,那時好像抗打擊能力都很強,也沒人受挫跳樓自殺……還有校領導對繆爸說,孩子自殺是她自己的事情(言外之意你家孩子脆弱)……我想,這可能是這個社會成人世界裡集體無意識的心聲吧。地獄,真的不在另一個世界,就在我們周圍!
  • 繆可馨作文事件,老子打一棍子沒錯,但你的甜棗去哪裡了呢?
    先來讓我們回顧一下此前我的一篇文章,「小學生缺字作為,老師思想複雜,誤會學生和家長」。該文章也是關於老師點評小學生作文的。 家長們是否該反思一下呢? 看著被老師刪刪改改的繆可馨作文,可能有人會覺得老師很認真,是一字一句地認真閱覽了作文的。
  • 10歲繆可馨作文寫得多好,因老師一句評語就想不開了?沒這麼簡單
    語文老師把繆可馨作文的結尾部分,圈了起來,寫了一句的評語:傳遞正能量。意思是可馨的文章不夠正能量,寫得不夠好。那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女孩生前寫下的這篇文章到底好不好吧。而被老師評價需要正能量的結尾部分,網友看了反而覺得繆可馨對這個故事的理解很深入,她是這麼寫的:「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 一個女孩用生命質問:什麼是正能量,何為負能量
    當然,我們更不能知道,這位家長在教師請她到學校後,她是否也跟著老師指責這位女孩。但,我們不能不說,在我們成年人的眼裡,像繆可馨這樣的孩子是不被待見的,儘管她很優秀,成績很好,從她的作文中,除了把《西遊記》的作者弄錯以外,其他方面,沒有錯別字,沒有病句(文章前面老師劃掉的句子,有可能老師認為太囉嗦,敘述不夠簡練)。但是,一個負能量就將這篇作文否決了。
  • 繆可馨班主任的最新處理通報出來了,可網友覺得這樣處理太輕?
    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人們才驚訝的發現,讓這個五年級女生想不開的竟是因為,語文老師袁某在批閱作文時要求繆可馨傳遞「正能量」。一時間,「正能量」一詞成了那段時間裡網友熱議的高頻詞。而這位班主任袁老師也著實不「簡單」,她不僅違規開辦作文輔導班,還曾收過繆可馨父親的「紅包」。
  • 常州繆可馨老師的錯,需要調查揭示,但是個人錯誤不要誇大而汙名化...
    隨著繆可馨的遺體被火化,這起事件暫時告一段落。繆可馨的死亡有很多複雜的因素。很多網友指出,家庭教育、教育體制方法的因素在裡面起到作用。筆者不否認這種因素的作用。但是,這些都是潛在的、間接的。我們能看到的是,導致她死亡直接的誘因。她的死亡畢竟是在語文課後。與語文課過程和任課老師到底的聯繫,這恰恰是公眾最關心的問題。
  • 繆可馨與許可馨,讓兩名女孩不同命運的,不僅僅只是家世背景?
    不過在對孩子的養育和培養中,我們經常會提到三個重要的主體力量,除了父母親之外,餘下的便是社會和學校。實際上無論是哪個主體,對於孩子們是強勢的,雖然的確存在著引導、教育以及保護孩子身心健康的責任和義務,可是如果家長們疏於引導、學校的老師不負責任,以及沒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的話,那麼最終成長出來的孩子,勢必是有所欠缺的。
  • 指責孩子「心理脆弱」,是對Ta進行二次傷害,從繆可馨事件說起
    來源/ 繆可馨媽媽微博 @繆可馨世界第一可是在一片呼籲還繆可馨家一個真相的聲浪中,我們又能夠看見不少聲音把矛頭指向了孩子的「性格缺陷」、「心理素質太差」、「家庭教育有問題」。這樣的論調之下,因為繆可馨心理脆弱,所以她也有錯。社會上沒有人會慣著你,孩子長大以後還會遇到很多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所以必須從孩子開始學會忍受別人對你的攻擊,學會變得「正能量」,學會不在意他人的攻擊,這才是成人世界的潛規則。難道「心理脆弱」而無法承受攻擊,真的是孩子的原罪嗎?
  • 作文被批後小學生墜亡,老師想要怎樣的「正能量」?
    由於所寫內容不符合老師所說的「正能量」,繆可馨的作文被批了又批,幾個紅色的大叉無情地劃在了本上。課程結束後,才上五年級的她翻越欄杆,從四樓跳了下去。 縱觀全文,能看見繆可馨超於同齡人的成熟,也許這造成了老師的不滿,但絕談不上「負能量」。老師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正能量」呢?
  • 科普冷知識,你知道「正能量」這個詞的狗血來源嗎?
    但是物極必反,稍加宣傳正能量我們喜聞樂見,但是如果強行要求將一切宣傳報導都「正能量化」,那才是讓人反胃作嘔的東西。事實上,如果扣一扣字眼,正能量這個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荒謬的謊言。但凡有些理工基礎的人都明白,能量是一種標量,只有大小多少,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正負之分。既然沒有負能量,何來正能量之說?那麼,我們天天掛在嘴邊的「正能量」究竟是何方神聖,居然能讓無數人為之著迷追捧?
  • 「繆可馨墜樓事件」調查報告發布,為何引發網友熱議?
    6月7日上午,聯合調查組將事件的調查情況通報給死者家屬。目前,對學生家屬表達的訴求,學校正積極與學生家長協商處理。繆可馨墜樓事件引發廣大網友熱議,其調查報告發布後,不少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理性的思考:有網友認為:大環境就是這樣,不是簡單調查一下老師就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的,最核心還是整個教育理念存在重大偏差,從事故責任和法律層面來說沒有一個人是錯的,但是希望教育工作者,家庭成員等都考慮一下,能引起所有人的深思
  • 五議繆可馨:她的絕望告訴我們,必須做點什麼了
    繆可馨走了,一個學生因為教師而夭折,我們該有何等的痛!我們可以彌補的就是,要讓她走得有價值有意義,為此,我們必須從中汲取教訓。如果只是針對這件事做一個善後,過後又一切照舊,那她的死就沒有任何價值,類似的事件就必然會接踵而至。
  • 一個女孩用生命質問:什麼是正能量,何為負能量,引人深思
    而對這種質問,一個女孩兒,江蘇省五年級,女生繆可馨,用生命來引發人們對這個問題的深思,何為正能量和為負能量?對於正負能量,人們真的能區分的那樣透徹嗎?而學生的家長也曾質疑老師給孩子作文批示傳遞負能量,這名老師也曾打過孩子,與孩子的死之間或許有某種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