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爹姑爹阿賣,海南方言裡那些有趣的稱呼你知道嗎?

2020-12-23 騰訊網

剛來海南的外地人,大多數對海南這種四季不分明、口味非常淡的狀況不太容易適應,除此之外,海南人的方言對大部分講普通話的北方朋友來說簡直是鳥語一樣的存在,所以第一次在宿舍用方言給家裡打電話,朋友們直接問我是不是會說泰語,在這裡我要再次澄清,海南話真的不是泰語,海南人也聽不懂泰國話喲。

所以,海南人用千奇百怪的方言稱呼親戚時也總是讓人摸不清頭腦,那麼海南人日常生活中對親戚朋友都怎麼稱呼呢?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北方人的稱呼就比較簡單,就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目前還沒聽說過別的叫法,然而,在海南人這裡,稱呼方式可就多了去了。

爺爺可以叫阿公,奶奶可以叫阿婆,也可以叫阿嫲,看各家的稱呼習慣。外婆就叫ge婆或gema,外公就稱為ge公,也不複雜,挺簡單的。

至於爸爸媽媽,一般我們都叫阿爸阿媽,不過像我們父母輩對父母就有幾種稱法,比如阿爸還可以稱為阿va、老be,阿媽可以稱為老mai,海南方言發音媽就是「買」。所以,在海南聽到這些奇奇怪怪的稱呼可不要太驚訝哦。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稱呼不一樣,至少還算是簡單的,接下來的稱呼才真正讓人頭大。

在北方上學的時候,常常聽北方的朋友們提起自己的家人,稱呼方式都比較簡單,媽媽的姐妹就叫大姨二姨小姨,總之叫姨是不會錯的,至於媽媽的兄弟,就統一叫舅,爸爸的兄弟則稱為大伯,叔叔,姐妹就叫姑姑。這些稱呼,就連幼兒園的小孩都知道,而到了海南,你猜大家都是怎麼稱呼的呢?

先是爸爸這邊,爸爸的哥哥叫伯,和北方一樣,方言怎麼說呢,就是阿,爸爸的弟弟也叫叔,方言是阿爹(die),重點時刻到了,爸爸的姐姐,我們可不叫姑,叫阿vo(三聲),那她的配偶就叫vo爹(die)爸爸的妹妹叫阿嬢(第一聲),姑這個詞,常常在別人的談話中出現,比如說誰家的姑母(gaomai),指的就是爸爸的妹妹,而阿嬢的配偶,就叫姑爹(方言是gaodie),這倒和北方人稱呼是一樣的。

而媽媽這邊稱呼也不盡相同。媽媽的哥哥叫be爹(伯爹),這個稱呼也經常用在一些上了年紀的男子身上,按北方人的話說,就屬於大爺那種級別的,有些人家也管伯爹叫阿昂,這個稱呼倒很少見,附近也就幾家這麼稱呼而已。而媽媽的弟弟則稱為阿gu,或者阿lun,這個就是每家稱呼習慣不一樣了。

那媽媽的姐姐叫什麼呢?你們肯定猜不到的,媽媽的姐姐是阿vo四聲,沒錯,聽起來和對爸爸的姐姐的稱呼是一樣的,不過,音調可是不同的,所以,這兩個稱呼對應的可不是一樣的字。而媽媽的妹妹叫做阿mai(四聲),這才是北方人俗稱的姨。買東西的時候,大嬸們常將年輕姑娘稱為maigia(三聲和四聲),只是對年輕姑娘的一種稱呼,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有意思的稱呼還有好多好多,融入海南,你會發現更多語言新世界。

相關焦點

  • 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大全!你是否知道,趕快收藏吧!
    直系   血統關係\ 稱謂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  生父\ 父親\爸爸、爹 、爹爹 阿爹\兒、女  生母\ 母親 媽媽、娘 媽媽、姆嬤\兒、女  後父\繼父\晚爹 阿伯、阿爹\兒、女  後母\繼母\晚娘 嗯娘、姆媽\兒、女  父之父父之母
  • 中國人的《親戚稱呼大全》
    過年了,無論是親戚來拜年還是出門去走親戚,最怕的就是見到對方不知道怎麼稱呼。都這麼大的人了,叫錯了親戚可就不是「孩子小,不懂事」能解釋的了。祖父的嫂嫂 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 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婦 叔祖母(嬸婆)祖父的、妹夫 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 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 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婦 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 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 姨祖母(姨婆)
  • 中國輩份稱呼大全
    隨著中國人口逐步減少,獨生子女的出現與增多,男女比例失調,在不遠的將來,許多姓氏不但要成為歷史,一些輩分稱呼也將消亡,隨著獨生子女的談婚論嫁,他們的下一代將沒有姨,姑,叔,伯,表妹,表哥等, 到那時,不知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 祖宗十八代稱呼大全,看看你叫得上來多少,值得收藏
    、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孫、曾孫女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長者稱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夫\丈夫\老倌某人(女兒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稱其名者\妻妻\夫人\老人(讀如寧)某人(女兒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稱其名者\夫夫之父\公\阿公舊時隨子女稱爺爺、娘娘,現隨夫稱爸、爹、媽、姆媽\媳婦夫之母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貨運司機談談「父親」在各地農村的具體稱呼
    「父親」在全國各地的叫法五花八門,你的家鄉是怎麼叫的?陝西有叫「大」的,蘇北有叫「爺」的,河南有叫「叔」或「伯」的,四川有叫「老漢兒」的,廣東有叫「老豆」的,等等。比如爺爺,泗陽叫"爹得",宿遷叫"俺爺"。比如媽媽,泗陽叫"媽麼"甘肅隴東地區一般稱父親為大、父親的哥哥叫爹爹、父親的弟弟叫爸爸!山東菏澤,這邊叫父親叫大大,也叫大,有的地方叫父親的哥哥叫大爺,也有叫大大的。河南安陽、鶴壁對爸爸的稱呼為"伯"!這個讀音不是bo。
  • 過年必備,中國人的親戚稱呼大全(收藏了教孩子)
    過年了,無論是親戚來拜年還是出門去走親戚,最怕的就是見到對方不知道怎麼稱呼。
  • 即將消失的中國人輩分及稱呼
    隨著中國人口逐步減少,獨生子女的出現與增多,男女比例失調,在不遠的將來,許多姓氏不但要成為歷史,一些輩分稱呼也將消亡,隨著獨生子女的談婚論嫁,他們的下一代將沒有姨,姑,叔,伯,表妹,表哥等, 到那時,不知是一個怎樣的社會?我們來回味一下中國上下5千年的輩分與稱呼吧!
  • 3分鐘理清各種親戚的英語稱呼
    看到這裡,你的腦子裡已經被「中國式親戚」搞得一團亂了吧?你在這方面在行嗎?來試試回答這個問題:甲是乙的親舅的外甥媳婦的弟弟,那甲是乙的什麼人?古代人或是出於封建禮教,要分清各種親戚關係。2.萬能的uncle、aunt不同於中文裡的七大姑八大姨,英文裡父母一輩的親戚稱呼起來特別簡單,一個uncle和一個aunt幾乎可以搞定一切。uncle不僅可以用來指代叔叔、伯伯、舅舅,還能用來稱呼姑父、姨夫等。總之,只要是和父母一輩的男性長輩,用uncle準沒錯。同理,姑、姨、嬸母、伯母和舅母之類的長輩,一個aunt也全部能搞定!
  • 「爹系男友」謝允:我把你當媳婦給你刻刀藏手絹,你就把我當你爹?
    所以自然而然很多時候謝黴黴都要多多照顧一下我們的「小阿翡」了,也就是有些觀眾所說的「爹系男友」。劇中謝允的真實身份為南朝端王,懿德太子遺孤,本名趙明允。字安之,自取字「黴黴」,號「想得開居士」;出場時的年齡為弱冠之齡,天性樂觀,是位「脖子以下全是腿」的奇男子。
  • 我爹的幸福,泡在娘的眼淚裡
    文:沙漠之舟圖:來自網絡我最討厭爹在外人面前嘚瑟、曬幸福。因為爹的幸福是泡在娘的眼淚裡的。爹常拿著一部老年手機到人場裡接或打娘的電話。若有人問,誰的電話?爹就會一臉幸福地笑答,我愛人的,我媳婦的!你說不就是接打個電話嗎,至於非跑到人多的地方去嘚瑟嗎?說起俺爹,我都有點不敢恭維。我說這話,你一定會覺得我是個大不孝之子。俗話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我怎能在大眾面前說我爹的壞話呢?其實,我只是實事求是,實話實說罷了。論身材俺爹有一米七六,在男人群裡不算矮,可俺爹左上肢不太靈便,胳膊老架著。
  • 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大全:直系、旁系、母系、父系、姻親
    下按次序稱謂:父之子為子,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讀kūn)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雲孫之子為耳孫。即:子、孫、曾、玄、來、晜、仍、雲、耳。 直系 血統關係 稱謂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生父、父親、爸爸、爹 、爹爹 阿爹、兒、女生母、母親、媽媽、娘、媽媽、姆嬤、兒、女後父、繼父、晚爹、阿伯、阿爹、兒、女後母繼母晚娘 嗯娘、姆媽、兒、女祖父、祖母、公公、婆婆、爺爺、阿爺、娘娘、阿娘、孫、孫女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太爺爺、太公
  • 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喊錯了會很尷尬的!
    、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孫、曾孫女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長者稱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夫\丈夫\老倌某人(女兒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稱其名者\妻妻\夫人\老人(讀如寧)某人(女兒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稱其名者\夫夫之父\公\阿公舊時隨子女稱爺爺、娘娘,現隨夫稱爸、爹、媽、姆媽\媳婦夫之母
  • 蘇維:鐵人大爹|散文
    告別儀式當晚,幾位堂兄弟屈指,除了因病早逝的四位叔伯外,同房的叔伯還有十幾位,年齡稍長的就數大爹了。 大爹本是堂叔,由於祖父輩弟兄三人,在我父親這一輩的叔伯中他排行老大,因此,我家四姊妹稱呼他大爹。 大爹身材並不高大,頭上習慣性地包個帕子或戴頂帽子,走起路來風馳電掣。
  • 我國祖宗十八代及姻親家庭傳統稱呼大全/佚名
    父之祖父父之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 太爺爺、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孫、曾孫女  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 長者稱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  夫\丈夫\老倌 某人(女兒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稱其名者\妻  妻\夫人\老人(讀如寧) 某人(女兒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稱其名者\夫  夫之父\公\阿公 舊時隨子女稱爺爺
  • 我這麼喜歡你,可以做你的「爹」嘛?
    爹是很可愛,但特么爹味男孩,分分鐘要你小命。 因為,他們只想當你爹,卻不想像爹一樣對你好…… 想像一下,本來想好好談個戀愛,卻無中升爹,這是什麼感覺? 我說這種話不是憑空來的,我是切身體會過被爹味男孩支配的恐懼。
  • 小小說:爹的燈光
    遠遠地看見一片亮,他知道那是爹的燈光。這會兒他扭頭看看身後,一股涼氣從背後嗖嗖地追上來,背後沒有一個人,他知道哪怕等到天明也等不到一個人了。通往鄉下的路,深更半夜的,他能等到誰呢?他忽然有種想法,退回去,在城裡住一晚,等天明了再趕回家。另一種想法馬上又佔據了他的心,不行,得往前趕,再遲一步,恐怕再也見不著爹了。
  • 「父親節」「癩痢」是我爹
    清代著名詩人、散文家袁枚就寫過一首很有趣的詩《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將一位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他唱著山歌,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迴蕩,幾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簡直不知道世間還有「憂愁」二字。第四句「忽然」一詞,把牧童發現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把牧童天真的神態和孩子式的機智刻畫得淋漓盡致。讀詩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 漢字分析:「爹」和「爸」到底哪裡不同?以前真沒研究過
    還記得《木蘭辭》嗎? 「爹」這個字的造字技巧和奢侈的「侈」有些相同。「侈」,一個單立人一個多,「單立人」指「主人」,「多」指一群隨從,「人」與「多」聯合起來表示「主人外出時帶有多個隨從」。爹字,一個父一個多,指一位父親外出時帶有多個子女隨行。
  • 趣說方言, 你知道一鈸刀斬勿斷是什麼親戚嗎?
    對於後父,有的稱伯,有的稱叔,也有的稱「寄爺」;後娘稱嘸媽、嘸娘,人後稱慢爺、慢娘、後娘。祖父稱公公、爺爺,祖母稱「婆哇」(也取其音)、親婆;人後稱親公、親婆、奶奶。對於「爹」與「爺」的稱呼,一般人的概念是父親為爹、爸,祖父為爺,可也有另類的。啟東有一楊姓人家養有四女,是1963年的遷移戶,遷入之初,一天到晚管親爸叫爺爺。
  • 親戚稱呼南北有別 ,到南縣來了串門時七大姑、八大姨莫喊錯了
    祖父——爺爺——南縣【嗲嗲】,祖母——奶奶——南縣【娭毑】;爺爺的二哥——二爺爺——南縣【二嗲嗲】,爺爺的二嫂——南縣【二娭毑】,外祖父——外公、公公、家公、外爺——南縣【外公】,外祖母——外婆、婆婆、家家、家婆——南縣【外婆】,姑媽——姑媽、媽姑、孃孃——南縣【么么】姑父——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