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魔芋

2021-02-17 中草藥知識

藥材名稱:魔芋

別名:蒟蒻、蒻頭、白蒟蒻、鬼芋、鬼頭、花杯蓮、茱芋、黑芋頭、花便蓮、虎掌、花傘把、蛇頭草根、麻芋子、蛇六穀、雷星、鬼蠟燭、蛇頭子、天六穀、星芋

採收加工:10-11月採收,挖起塊莖,鮮用或洗淨,切片曬乾。

藥用部位:塊莖

產地:陝西、寧夏、甘肅至長江流域以南

科:天南星科

原植物:磨芋(花魔芋)、疏毛磨芋、野磨芋、東川磨芋

植物情況:多年生草本【圖片】花磨芋,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直徑7.5-25cm,頂部中央多少下凹,暗紅褐色。葉柄長45-150cm,基部粗3-5cm,黃綠色,光滑,有綠褐色或白色斑塊;基部膜質鱗片2-3,披針形,長7.5-20cm;葉片綠色,3裂,l次裂片具長50cm的柄,二歧分裂,2次裂片二回羽狀分裂或二回二歧分裂,小裂片互生,大小不等,長2-8cm,長圓狀橢圓形,驟狹漸尖,基部寬楔形,外側下延成翅狀;側脈多數,纖細,平行,近邊緣聯結為集合脈。花單性,先葉出現;花序柄長50-70cm,粗1.5-2cm,色澤同葉柄。佛焰苞漏鬥狀,長20-30cm,基部席捲,管部長6-8cm,寬3-4cm,蒼綠色,雜以暗綠色斑塊;簷部長15-20cm,寬約15cm,心狀圓形,邊緣折波狀,外面綠色,內面深紫色。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長1倍,雌花序圓柱形,長約6cm,粗約3cm,紫色;雄花序緊接(有時雜以少數兩性花),長約8cm,粗約2cm;附屬器圓錐形,長20-25cm,中空,深紫色;雄花花絲長lmm,花葯長2mm;子房蒼綠色或紫紅色,2室,花柱與子房近等長,柱頭邊緣3裂。

漿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時黃綠色。花期4-6月,果期8-9月。2.疏毛磨芋,本種與磨芋的區別是:附屬器多少被毛,散生長約10mm的紫色硬毛;佛焰苞簷部卵狀長圓形,邊緣波狀,外面淡綠色,具白色斑塊;子房球形,花柱缺,柱頭2淺裂,子房2室。漿果紅色,後變藍色。花期5月。

魔芋藥材性狀:呈扁圓形厚片,切面灰白色,有多數細小維管束小點,周邊暗紅褐色。有細小圓點及根痕,質堅硬,粉性,微有麻舌感。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通風處,防蛀。

【備註】魔芋有毒。

我們吃的魔芋都是魔芋加工後的魔芋粉,工序十分複雜。

魔芋粉加工方法:先把魔芋加工成芋片,再將幹芋片研磨分離出魔芋精粉,其工藝流程如下:原料→分檢→浸泡、清洗→去皮、根、芽→切片→定色→乾燥→清選分級→粉碎研磨→分離→篩分→精粉→檢驗分級→包裝入庫。

魔芋藥性:

【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篩去灰屑。

【性味】味辛;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化痰消積;解毒散結;行瘀止痛。主痰嗽;積滯;瘧疾;瘰癧;症瘕;跌打損傷;癰腫;疔瘡;丹毒;燙火傷;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需久煎2小時以上)。外用:適量,搗敷;或磨醋塗。

【注意】不宜生服。內服不宜過量。誤食生品及炮製品,過量服用易產生中毒症狀:舌、咽喉灼熱,癢痛,腫大。

1.《開寶本草》:「生(蒻頭)如人喉出血。」

2.《三元延壽書》:「冷氣人少食之。「

3.《安徽中草藥》:「本品有毒,外用時間不可太長,以免起泡;內服不可過量,宜久煎2-3小時,可以減少毒性。

【複方】

①治久瘧不愈:蒟蒻、何首烏,燉雞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腦部癌腫:華東蒟蒻一兩,先煎二小時;再加蒼耳草、貫眾各-兩,蒲黃根、七葉一枝花各五錢。煎湯,濾取清汁服。

③治鼻咽痛:華東蒟蒻一兩,先煎二小時;再加枸杞根、鴨蹠草各一兩,七葉一枝花五錢。煎湯,濾取清汁服。

④治淋巴肉瘤:華東蒟蒻一兩,先煎二小時;再加黃藥子、天葵子、紅木香、七葉一枝花各五錢。煎湯,濾取清汁服。

⑤治甲狀腺癌:華東蒟蒻一兩,先煎二小時;再加蒼耳草、貫眾各一兩,蒲黃根、海藻、玄參各五錢。煎湯,濾取清汁服。

⑥治丹毒:華東蒟蒻搗爛拌入嫩豆腐,敷患處。

⑦治跌打扭傷腫痛:鮮華東蒟蒻適量。酌加韭菜、蔥白、黃酒同搗爛,敷患處。

⑧治毒蛇咬傷:鮮華東蒟蒻、青木香、半邊蓮各等量。共搗爛,外敷傷口周圍及腫處。(②方以下出蘇醫《中草藥手冊》)

⑨治眼鏡蛇咬傷(局部迅速紅腫起泡劇痛):鮮魔芋根適量,鮮滴水珠根二個,黃連少許,搗爛外敷;另用鮮魔芋花莖一至二兩,鮮生薑一兩,搗爛絞汁,第二次米泔水適量衝服。(《江西草藥》)

⑩治腳癬:蒟蒻塊莖切片,磨擦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複方】地下塊莖巨大,而得魔、鬼之名,似芋而有鬼芋、魔芋、鬼頭之稱。花穗膨大呈棒狀,故稱為花杆蓮、花梗蓮、花傘把、蛇頭草根、鬼蠟燭。在泥下而色白者名蒻,故名蒻頭。

【各家論述】

1.《本草圖經》:「江南吳中出白蒟蒻亦曰鬼芋,根都似天南星,生下平澤極多。皆難採。人採以為天南星,了不可辨,市中所收往往是此。但天南星肌細膩,而對前莖斑花紫,南星莖無斑,花黃,為異爾。「

2.《綱目》:「蒟蒻,秋後採根,須淨擦,或搗成片段,以釅灰汁煮十餘沸,以水淘洗,換水更煮五六遍,即成凍子,切片,以苦酒五味淹食,不以灰汁則不成也。切作細絲,沸湯汋過,五味調食,狀如水母絲。馬志言其苗似半夏,楊慎《丹鉛錄》言蒟醬即此者,皆誤也。正恢《農書》雲,救荒之法,山有粉葛、蒟蒻、橡慄之利,則此物亦有益於民者也。其斑杖,即天南星之類有斑者。「

3.《綱目拾遺》:「《羅浮志》:深谷中產,物如薯芋狀,山人得之,剖作四片,入砂盆磨作膠漿,鍋煮成膏,待冷則凝結如餅塊,一復剖為四片,添水再煮成膏,膏成,照前三煮四煮,乃可食令飽,一芋所煮,可充數十人之腹,故稱鬼芋焉。芋有四異,初生不借報苗,葉上朝露著地,即成種子,一異也;採制不令婦人雞狗見之,見即化水,二異也;磨時煮時匕須順旋,逆之即化水,三異也;一芋之成,由一而四,四而十六,十六而六十有四,如卦象之數,四異也。聞廬衡嶽各有鬼芋,採制又不同。

【功能主治】化痰散積,行瘀消腫。治痰嗽,積滯。瘧疾,經閉,跌打損傷,癰腫,疔瘡,丹毒,湯火傷。

①《開寶本草》:""主癰腫風毒。摩敷腫上。搗碎以灰汁煮成餅,五味調和為茹食,主消渴。

②《本草會編》:""治腮癰。

③《醫林纂要》:""去肺寒。治痰嗽。

④《草木便方》:""化食,消陳積,症聚,久瘧。

⑤《國藥的藥理學》:""為利尿藥。

⑥《四川中藥志》:""燒熟搗絨,敷火疔瘡。

⑦《江西草藥》:""解毒消腫。

相關焦點

  • 和明仁:讓魔芋種植成為特色產業
    原標題:和明仁:讓魔芋種植成為古城區的特色產業1986年出生在古城區開南辦事處漾西敏儒村的和明仁,是個魔芋種植高手,只要他指導種植的魔芋,平均每個重量達2公斤左右。2019年,古城區科學技術協會邀請他在科協掛聯貧困村普勤村對魔芋、中藥材種植進行技術培訓。
  • 魔芋文化(15)——故鄉的魔芋(中)
    過去有烤菸,今天有魔芋。後者將以其無公害的綠色食品而日顯優勢。「富源魔芋,深山瑰寶,綠色食品,養顏排毒又健身,老少皆宜;富綠魔芋走天下,富在深山,綠滿全球;全國魔芋基地縣,魔芋產業大發展;白金滾滾,財富之源,烏蒙之魂,舉世矚目……」這是我對富源魔芋寫下的一首讚歌。因魔芋而認識老盧,還是因老盧而認識了魔芋,我已經分辯得不太清楚了。
  • 魔芋的營養價值-魔芋的功效與作用
    魔芋主要成份葡甘露糖富含食物纖維,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對人體好處很多。魔芋的營養價值-魔芋的功效與作用魔芋的介紹蒟蒻(學名:Amorphophalmskonjac),又稱蒟蒻芋,俗稱魔芋、雷公槍、菎蒟,中國古代又稱妖芋,自古以來蒟蒻就有「去腸砂」之稱,日本又稱菎蒻,又名蒻頭(開寶本草)、鬼芋(圖經本草)、花梗蓮(江西新建)、虎掌(江西萬年)、花傘把(江西定南)、蛇頭根草(江西豐城)、花杆蓮
  • 被誤解的魔芋
    你知道魔芋豆腐是怎麼來的嗎?對於魔芋,你有了解多少?我第一次品嘗魔芋豆腐時,就對這種神奇的食物感到了好奇,現在就一起來看看這種神奇的魔性食物——魔芋。魔芋 ·天南星科魔芋屬的總稱,在栽培學上是一種薯芋類作物。在古代又被稱為妖芋,也有「去腸砂」的稱號。
  • 魔芋是什麼?
    酒糟薑絲爆香,加上「魔芋」翻炒,還會配上切細的豬大腸,帶點辣,特別好吃。吶,下圖畫紅圈的就是啦。不過,我一直有個疑問,這個已經可以入口的「魔芋」就是魔芋嗎?於是我就去查了查,才知道,其實,這才是魔芋:魔芋又叫蒟蒻(拼音:jǔ ruò,學名:Amorphophalms konjac),又稱蒟蒻芋,俗稱魔芋、雷公槍、菎蒟,中國古代又稱妖芋,自古以來就有「去腸砂」之稱。魔芋用途廣泛, 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露聚糖的經濟作物。
  • 威寧自治縣哈喇河鎮海外村 種植中藥材開出「治窮好藥方」
    近年來,威寧自治縣哈喇河鎮結合實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種植,開出一副增收致富的「好藥方」。走進哈喇河鎮海外村貴州泉海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中藥材種植基地,幾十名村民正忙著栽種羌活。據了解,海外村泉海中藥材種植基地建於2018年,共建成組培光照室2000平方米、溫涼大棚50畝。目前,基地種植金線蓮、白芨、黃精、半夏等中藥材500餘畝。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帶動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利益分紅、就近務工等實現穩定增收。
  • 魔芋燒鴨
    魔芋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在農村可能有很多人家裡都有種植。
  • 魔芋知多少
    以魔芋作為原料通過特殊工藝提煉其精華素可以製成魔芋棉,用於洗臉按摩肌膚。農業價值魔芋葡甘聚糖溶於水後,形成凝膠狀溶液,果蔬經魔芋葡甘聚糖塗膜後,在表面形成一層無色透明的半透膜,能有效地阻止O2進入果實內部,減緩由果蔬呼吸作用產生的CO2向外擴散,從而能有效達到保鮮的作用。魔芋葡甘聚糖還可用作動物飼料添加劑。
  • 魔芋
    藥用部位:塊莖產地:陝西、寧夏、甘肅至長江流域以南科:天南星科原植物:磨芋(花魔芋)、疏毛磨芋、野磨芋、東川磨芋植物情況:多年生草本【圖片】花磨芋,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直徑7.5-25cm,頂部中央多少下凹,暗紅褐色。
  • 綠色食品——魔芋
    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大約有170多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我國有20多種,其中約有13種為我國特有。在我國中南、華南、西南等地區的省份均有大量野生分布和人工種植,資源非常豐富。魔芋是一種低熱能、低蛋白質、低維生素、高膳食纖維的食品,在現在食物多熱量、多油膩的飽食時代,魔芋被譽為「胃腸道的清道夫」、「血液淨化劑」。
  • 雨樟鎮:泓森槐套種中藥材 「長短結合」效益好
    泓森槐作為菌材林和木材林發展,3至4年菌材林可以進行砍伐,8至10年木材林進行砍伐,套種短、中期中藥材的方式可以進一步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據了解,貴州泓森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產學研一體化、多產業融合的農林業創新型實體企業,去年7月入駐義龍新區雨樟鎮發展,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主要在交樂和青底兩個村發展,通過「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方式,除了套種板藍根、連翹、黃芪、赤芍等中藥材外,還套種辣椒、魔芋等經濟作物。
  • 雲南文山:重達77斤的巨型魔芋獲得「魔芋王」桂冠
    本網訊 記者柏斌報導 10月7日下午,由雲南文山州魔芋產業協會主辦,雲南歸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文山州第一屆魔芋產業發展大會」在丘北縣召開。當地魔芋種植高手選送的14個魔芋經過現場稱重比拼,最終一個重達77斤的巨型魔芋獲得「魔芋王」桂冠。
  • 魔芋之家——魔全席
    魔芋在我國作為藥品和食品應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即魔全席也來自中華民族的特色飲食文化如滿漢全席,它精選了十種上好的魔芋食材:魔芋米、魔芋面、魔芋毛肚、魔芋腰花、魔芋蝦仁、魔芋黑板、魔芋鮑魚絲、仙姑豆腐、魔芋絲結、魔芋腰片等魔芋仿生食品
  • 牛肉燉土豆魔芋
    魔力魔芋牛肉燉土豆魔芋做法及步驟牛肉燉土豆魔芋屬於家常菜譜,主要食材牛肉、魔芋、土豆,口味鹹香
  • 魔芋為什麼不能連作?
    魔芋種植地素有"千年菜籽,萬年魔芋"之說,意思是魔芋容易種,壽命長,是挖不盡,用不完的,其實並非如此,如果大面積栽植的情況下,科學管理跟不上,一旦栽培失敗,經濟損失是很大的。就拿重茬栽培來說,不僅魔芋不喜歡重茬,就是大姜,地瓜,土豆,芋頭等地下塊根塊莖類作物都不喜歡重茬。這是因為:一,重茬連作病蟲害多魔芋常見的蟲害如線蟲,危害很嚴重,它們寄生於魔芋後形成根結或根瘤,很容易切斷細根,降低根的吸收能力,造成莖葉的黃化,生長發育差。
  • 剛好遇見你——魔芋
    你見過魔芋植株活著的樣子麼?熟悉日本和臺灣文化的盆友可能還知道魔芋製成的食品的另一個名稱:蒟[jǔ]蒻[ruò]。晉朝左思的《蜀都賦》裡寫道:「其園則有蒟蒻茱萸,瓜疇芋區。」日語裡直接採用了蒟蒻(或寫作菎[kūn]蒻)這個名稱,讀作こんにゃく(konnyaku),而這個讀音最後成了魔芋的拉丁學名種加詞konjac。魔芋屬有一個很汙的屬名:Amorphophallus,由amorphos"畸形的"和phallus"陰莖"組成。魔芋的肉穗花序的形狀除了讓人聯想到不正常的丁丁,還有點像蛇,尤其是配上葉柄和莖上的深色斑點,看上去非常的邪惡。
  • 為什麼減肥期間不建議吃魔芋豆腐(魔芋絲)?
    魔芋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不含提供熱量的物質,如可消化吸收碳水、蛋白質,脂肪含量幾乎為0,所以幾乎是0卡食物,(我更喜歡叫它是三無食品)。另外,魔芋的膳食纖維含量非常高,在腸胃可以吸水膨脹,填充胃腸,增加飽腹感,延緩飢餓感,能阻礙人體對糖、脂、膽固醇的過量吸收。也正是這兩個優點讓魔芋君成為了減肥網紅食物。
  • 適合減肥的食物-魔芋
    魔芋因品種不同其主要營養成分有所差異,如白魔芋中葡甘聚糖含量較高,乾物質中葡甘聚糖可達60%以上,而澱粉含量則較低;疣柄魔芋含葡甘聚糖量極低,澱粉含量卻高達77%。以100克乾重計算,魔芋乾物質含量一般為20克左右,葡甘聚糖30~60克,澱粉10~50克,可溶性糖1.5~10克。
  • 魔芋減肥法的原理是什麼
    核心提示:每一種減肥方法之所以會達到減肥的效果,都是有它特定的原理的,並不是有些人所說的它就是可以減肥,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如果沒有減肥原理的存在,也是沒有什麼理由來說服大家相信的,那麼魔芋減肥法的原理是什麼呢?
  • 魔芋的營養價值和功效
    ,花梗蓮,虎掌,花麻蛇,天南星,南星,土南星,花杆南星,野魔芋,麻芋子,花杆蓮,蛇頭根草,花傘把等等的稱呼,而我國古代則把魔芋稱之為妖芋。魔芋魔芋被許多人認為是一種新食物,但是我國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有種植魔芋了,而食用歷史也很悠久,後來魔芋從我國傳到日本,日本有著1500多年的種植魔芋和食用魔芋的歷史,魔芋也成為了日本民間最受歡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