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開國將領中,樊噲、周勃、灌嬰等人都很有名。而有一位將軍,他曾兩次救過漢高祖劉邦的性命,還救過漢惠帝劉盈的性命,備受劉邦和呂后的器重,他就是劉邦的御駕太僕——夏侯嬰。
對於夏侯嬰的忠誠,漢高祖和呂后都交口稱讚。那麼這樣一位忠心耿耿的將軍,為何在西漢還有皇帝的時候,擅自動用天子的儀仗,迎接王爺呢?
先說一下夏侯嬰這個人,夏侯嬰本是沛縣一個駕車的馬夫,後來因為駕駛馬車技術高超,成為了沛縣正式的官吏。而劉邦這時剛剛被任命為泗水亭長,劉邦有時乘坐夏侯嬰駕駛的馬車,外出辦公務,兩人漸漸結識,成為了好兄弟。
而有一次,劉邦和夏侯嬰因為一點小矛盾,劉邦動手打傷了夏侯嬰。按照秦朝的法律,官吏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本來劉邦因為故意傷害,需要挨五十下鞭打。因為劉邦擔任泗水亭長,刑罰需要增加一倍,也就是一百下。
當時秦朝法律嚴酷,這一百鞭子下去,劉邦不死也殘了。而夏侯嬰駕駛馬車,緊急趕回沛縣縣衙,在《漢書》記載中:
「移獄復,嬰坐高祖系歲餘,掠笞數百,終脫高祖。」
夏侯嬰向沛縣縣令作偽證,說:「自己的傷不是劉邦打的」,而縣令很快查出夏侯嬰說謊,劉邦的一百鞭子免了,夏侯嬰卻白白挨了一百鞭子。經過此事後,劉邦對夏侯嬰非常敬重。
等到劉邦起兵,反抗秦王朝暴政後,夏侯嬰因為被沛縣縣令排擠,失去了替縣衙駕駛馬車的機會,只好投奔劉邦來了。而劉邦沒有忘記夏侯嬰的救命之恩,讓他替自己駕駛馬車,夏侯嬰因此成為了劉邦的太僕。
在劉邦率領漢軍,平定三秦的過程中,夏侯嬰一直在劉邦身邊,貼身保護。夏侯嬰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如同後世趙雲在劉備心中的地位,都是最信任的將軍,因此讓他們擔任了自己的保衛隊長。
此後,劉邦以項羽謀害楚懷王,聯合其他諸侯,共集結了五十六萬部隊,進攻楚軍老巢彭城。聯軍節節勝利,彭城就在聯軍眼前,而項羽得知彭城危急後,帶領三萬楚軍騎兵回援彭城。三萬對五十六萬,怎麼看劉邦都不會輸,但是項羽總是能創造奇蹟。
項羽率領三萬騎兵,衝潰五十六萬聯軍,最終救下了彭城。等到楚軍大部隊趕來,項羽命令楚軍全軍出擊,劉邦敗退,開始逃亡。
夏侯嬰駕駛著馬車,拉著劉邦和太子劉盈、魯元公主逃跑。但是楚國騎兵人強馬壯,追擊速度很快,距離劉邦的座駕越來越近。
而劉邦做了一個決定,他認為人多,座駕跑得慢,於是多次把太子劉盈和魯元公主,給踢下馬車。《史記》中記載了夏侯嬰的舉動:
「漢王怒,欲斬嬰者十餘,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於豐。」
夏侯嬰把兩個孩子,又給救上了馬車,劉邦當時十多次,威脅要殺死夏侯嬰,夏侯嬰依舊保護了呂后的兩個孩子。
等到劉邦順利抵達滎陽後,才對夏侯嬰保護太子劉盈和魯元公主,表示了感謝。夏侯嬰救太子劉盈和魯元公主,比趙雲救太子劉禪的功績更大。
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後,將自己的太僕夏侯嬰封為了汝陰侯,世襲罔替。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為帝,率先處置了國內功高震主的諸侯王。而每次劉邦御駕親徵,都有夏侯嬰陪伴,由夏侯嬰駕駛戰車。
等到西漢內部穩定後,北方的匈奴勢力,卻開始進犯西漢的邊境,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劉邦為了西漢的穩定,決定御駕親徵,夏侯嬰駕駛馬車跟隨。
而漢軍輕敵冒進,在白登山陷入匈奴大軍的包圍,陳平用計賄賂匈奴單于的妃嬪,匈奴單于在包圍圈放出一個口子。在《漢書》記載中:
「高帝出欲馳,嬰固徐行,弩皆持滿外鄉,卒以得脫。」
夏侯嬰帶領劉邦的親衛隊,冒死將劉邦救出匈奴包圍圈,又一次救下劉邦的性命。
劉邦病逝後,夏侯嬰繼續輔佐漢惠帝和呂后。夏侯嬰對漢惠帝有救命之恩,因此呂后和漢惠帝對夏侯嬰非常器重。呂后專門給夏侯嬰修建豪華的府邸,和皇宮相鄰,可見當時夏侯嬰的恩寵。
公元前180年,呂后病逝,周勃和陳平率領部隊誅殺諸呂。諸呂被殺後,周勃和陳平認為漢後少帝劉弘,不是漢惠帝劉盈的兒子,因此想要將漢後少帝廢除。
周勃和陳平決定迎奉代王劉恆進宮,而夏侯嬰就被委派去迎接代王劉恆。在《史記》記載中:
「廢少帝,以天子法駕迎代王代邸。 」
夏侯嬰沒有多想,用天子的儀仗,迎接代王劉恆進入宮中。等到代王劉恆進宮後,周勃和陳平等人,宣布廢除劉弘的皇帝位,將代王劉恆立為皇帝,史稱「漢文帝」。
漢文帝對於用天子儀仗,迎奉自己這位王爺入宮的夏侯嬰,印象非常好。漢文帝依舊把夏侯嬰任命為太僕,三代君主都把夏侯嬰,當做最信任的將軍,讓他駕駛自己的車駕,這真是莫大的榮譽。
漢文帝登基後,夏侯嬰駕車少了,更多是在家中休養。公元前172年,夏侯嬰在家中安然離世,漢文帝親自前往祭奠,命令厚葬夏侯嬰。
漢文帝命令,讓夏侯嬰的曾孫夏侯頗繼承了汝陰侯的爵位。漢文帝對夏侯家後代恩寵有加,每次賞賜,總忘記不了夏侯嬰的後人。
呂后去世八年後,再看夏侯嬰用天子儀仗迎奉代王入宮,將代王扶立為皇帝,真的很高明。夏侯嬰救過漢高祖、漢惠帝,迎奉過漢文帝。
他的忠誠讓三任西漢君主,對他都無比信任,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給他。夏侯嬰用自己的一生,完美的完成了三任君主所託的大事,不愧為西漢第一太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