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動物畫:滿含哲學思考的宇宙夢境惡作劇

2020-12-12 眼緣藝志

從本質上來說,地球上的生命物質與遙遠的宇宙星辰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那麼為什麼我們能夠成為生命,而那些星辰除了閃爍的光芒,幾乎都是死寂地沉默著?帶著這樣的疑問,布萊恩·瑟威(Brian Serway)開始了他的黑白創作。

布萊恩出生於維吉尼亞州西南部,目前居住在田納西州的詹森市。母親是一位印象派油畫家,他從小就被母親鼓勵著創作屬於自己的繪畫作品。雖然布萊恩年紀輕輕,但這樣的獨立思考意識,一直貫穿於布萊恩的藝術創作之中。

小布萊恩在茂密的森林、起伏的山脈和廢棄的穀倉周圍長大,他對自然界有著與生俱來的熱情。隨著年齡的增長,布賴恩開始對宇宙與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將神話中的生物與當地的民間故事融入了自己的野生動植物作品中。他將自己的作品稱為「天體動物畫」,而畫中的動物則是「阿巴拉契亞聖物的天影」。

布萊恩·瑟威(Brian Serway)

阿巴拉契亞(Appalachia)山脈,是位於美國紐約州南部、阿拉巴馬州北部、密西西比州北部和喬治亞州北部的巨大山系,是北美洲東部眾多山脈的統稱。從小生活在這片廣袤的山地,讓布萊恩得以接近更加真實的自然。他深信,所有的生命與星際物質並無本質差異,而所有的自然科學、音樂、哲學的盡頭,會有一個終極原理能夠使之統一起來。因此,黑色與白色、美麗與醜陋、恐怖與可愛、多彩與單調、生機與死寂……諸如此類的對立,在本質上也是無差別的。在更大的空間和時間尺度上,這些都可以相互轉換,並最終有著同樣的終點。

探索宇宙與生命的終極問題,伴隨了人類發展的全部歷程。人們有時會錯誤地認為,這些都是科學家的工作,與藝術無關。但殊不知,科學與藝術從未被分割得涇渭分明,如達·文西一般,歷史上許多偉大的藝術家,同時也是備受尊敬的科學家。很多時候,科學的發展為藝術的創新開闢了新的疆域,藝術的大膽創作也會給予科學進步很多有益的啟迪。

布萊恩喜歡梵谷的《星空》和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的《向日葵》,那些大師的作品總可以讓他有著更深層次的思考。布萊恩總說,自己的藝術創作不過是關於「自然、天體、宇宙夢境的夜行惡作劇」,如果人們看到他的作品,會有一種「令人毛骨悚然但很可愛」的感覺,那就是他想要的結果。

布萊恩的大部分創作主要以水溶性石墨和水彩作為工具,有時也會使用微米筆。「這並不單調,簡單的工具反而可以讓我更加專注於內容的構思。而且,這樣的色彩處理,也可以讓人自發地聯想到人們心目中關於畫中事物原本的那些色彩,這樣的思維過程是很有意思的。」

「天體動物畫」被放到社交網絡後,受到數十萬粉絲的喜愛,這讓布萊恩開始計劃以他的原創作品設計更多的周邊衍生產品。2019年底,布萊恩開啟了他的新項目:一副由他的「天體動物畫」為題材的塔羅牌。毫無疑問的是,他的創作思路及風格與這一項目有著極高的契合度。作為一個停不下來的人,如果布萊恩不是正在做著一項大型的持續性工作,那他肯定會讓一連串不間斷的小事來填充他的生活。

年輕、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付諸行動的勇氣與魄力,並通過不斷的實踐來完善自己的思考模式與世界觀。雖然作品只有黑白兩色,但布萊恩的生活已然被自己裝點得有聲有色。生活中的色彩有很多,可能只有自己為自己繪製的那一抹,會更加絢爛吧!

相關焦點

  • 宇宙中存在以光年計量大小的巨型天體嗎,宇宙最大的天體是什麼?
    但這還不算大,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對宇宙的探索日益深入,現在展現在人類面前的宇宙是一個無法想像的巨大空間。據悉,人類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已達到920億光年,這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
  • 睡眠是進入平行宇宙的通道,夢境來自於多重宇宙的真實生活?
    按照科學的說法,夢是一種精神現象,是人睡著之後見到的影像、聽到的聲音,以及進行的思考和感受到的感覺的總合,通常來源於大腦的記憶和潛意識所產生的幻想。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時候人們做的夢確實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對於現實生活的影射。但很多時候,我們做的夢千奇百怪,針織光怪陸離,讓人很難將其與現實生活的實際情景聯繫到一起。
  • 鑑賞盆景探求哲學思考
    題名、配盆、幾架組合好。江西九江盆友@鍾毅 推薦精美盆景如下:鑑賞盆景之「觀」,是以盆景為主;鑑賞盆景之「品」,是以鑑賞者為主。鑑賞盆景的最高境界則是鑑賞者從夢境般的神遊中領悟,探求哲學思考,以獲得深層理性把握。
  • 北大發現最遙遠的宇宙天體-宇宙,星系,天體,北京大學...
    近日,由北京大學領銜的團隊證實,GN-z11星系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距離最遙遠天體,達到了恐怖的134億光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此前觀測到的數據顯示,GN-z11星系的宇宙學紅移可能在11左右——所謂宇宙學紅移,是指由宇宙空間自身的膨脹所造成的紅移,它的存在為宇宙膨脹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又經過億萬年的演變,終於演化成如今的太陽系,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宇宙為什麼要爆炸?太陽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想當年,鄒衍利用陰陽哲學,來推演宇宙演化。當時人不理解,送給他一個外號,叫做「談天衍」。如今科學技術發展了,對於宇宙了解加深了。
  • 宇宙本源、物質與意識——結合哲學、物理學、生物學談談個人思考
    題目很大,但並非狂妄得認為自己可以在這麼多學科深入研究,僅僅是所思考的問題必須涉及哲學、物理學和生物學,其實還應該涉及心理學,但心理學實在了解太少,暫時無法從心理學角度作思考和探討。因為我爸媽生了我、因為父母的遺傳基因決定了我的樣貌和內在,因為父母的父母生了父母……因為猴子進化成了人……因為地球的早期環境和各種因素條件誕生了生命……因為宇宙大爆炸形成了各種天體和星球……好了。那麼宇宙大爆炸為啥會發生?這,就是宇宙本源的「第一推動」問題(二)關於意識的問題。唯物主義說了,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外在客觀世界的反映。
  • 為什麼天體可以漂浮在宇宙中?
    宇宙中的天體不能漂浮,或產生這種疑問,其實都是人們直覺上的一種誤解,因為我們生活在地球表面,在地球上繁衍和進化,我們已經習慣了所有的物體都被牢牢地控制在地面上,在地球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不依賴於地面的支撐力而存在。
  • 榮格神秘思考與東方哲學奧義
    弗洛伊德幫助榮格建立了一套初步分析夢境的方法論,這些思想在其知名大作《夢的解析》中都有體現。榮格在青年時代就展現了對釋夢的興趣,並十分認同弗洛伊德通過潛意識來分析人的性格與精神狀況的研究方向。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榮格與弗洛伊德的分歧也越來越大。後世研究者普遍認為,是兩人在研究方向上出現了矛盾。
  • 為什麼宇宙中大型天體都是一個球體?不能有其他形狀嗎?
    大家好,我是科學醬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深處充滿了奧秘。即使是古代人類,也會思考,世界是怎麼來的,宇宙深處存在著什麼等一系列問題。我們最常說的「天圓地方」,其實就是古人認識宇宙的過程,雖然現在我們已經證實這個「理論」是錯誤的。
  • 宇宙最大天體將消亡,天體體積越大壽命越短?科學家擔心太陽壽命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宇宙無邊無際,並且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這個範圍還在擴大,人類是無比渺小的。 放到整個太陽系中,地球只是一個淡藍色的小球,而在整個銀河系面前,地球變成了一個肉眼可見的點,放到宇宙中,地球簡直微不足道,更不要說人類是怎樣的存在了。
  • 宇宙天體數量無數,為什麼地球沒有經常和它們發生碰撞?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而在地球之外還有更加浩瀚的宇宙空間,那裡存在著數不盡的各類天體。古時候的人們每當夜晚降臨之後,都會仰望星空,看著天上的星星,思考:它們到底是什麼?由於古人沒有天文望遠鏡等觀測設備,對於宇宙的認知幾乎一片空白,並不是知道在人們眼裡非常渺小的星星,其實都是非常巨大的天體。直到人類走進科技時代,有了天文望遠鏡之後,我們才真正能夠穿越地球去了解浩瀚的星空,那個時候我們也明白了,夜晚天空的那些星星,大部分都是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的恆星,只有幾個是太陽系內的行星。
  • 天體物理學家:揭示了史上最大的三維宇宙圖
    天體物理學家周一發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3D地圖,是對超過400萬個星系和超明亮、充滿能量的類星體進行分析的結果。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的威爾·珀西瓦爾(Will Percival)說,來自全球30多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的努力,產生了「宇宙膨脹的完整故事」。他在一份聲明中說,在二十多年前啟動的項目中,研究人員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廣泛的宇宙時間最精確的膨脹歷史測量」。
  • 《星空詞典》:一本書裝下宇宙星辰的奧秘和人類精神的榮耀
    作者鄭春順(Trinh Xuan Thuan),法籍越南人,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學博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鄭教授深諳科學和哲學領域,代表作有《混沌與和諧》,《創世紀 :宇宙的生成》,《僧侶與科學家》等,在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出版發行。
  • 世界本質的哲學思考與實踐(上部)
    世界本質的哲學思考與實踐無畏樂園 著2020年前言寫完本書,一直擔心向外推出的時候不易被人接受,因為觀點比較另類,也因為大多數人的關注焦點不在此。但是這個問題又是於人生極為重要的,而且是我幾十年的研究體會,如果這些思想成果就此埋沒,不僅於我是遺憾,於眾生可能也會有一點損失。
  • 我們無法造出永動機,但宇宙天體都是永動機,將來或可用它們發電
    這些天體從誕生以來,就一直處於運動中,它們一直在宇宙中運行,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且它們也將一直運行下去,直到宇宙的終點。我們甚至可以說自從宇宙誕生以來,其中根本就沒有絕對靜止的東西,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所有的天體都是永動機,甚至就連我們的宇宙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甚至可以說宇宙中到處都是永動機。
  •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都是球形的?是什麼力量造成了如此統一的形狀
    可是大夥發現沒有,從地球,月球,乃至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和太陽本身,宇宙間無盡的天體,只要質量足夠大,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它們竟然都是圓的,都近似一個球體。那為什麼不是長方體,圓柱體,和其它幾何體的形狀呢?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形狀不能是形態各異的呢?為什麼所有的大質量天體只能是球形而不是其它形狀呢?
  • 夏至——浩瀚宇宙天體運動雕琢的「天象」
    宇宙萬物,一物降一物。 月球和地球,地球和太陽,太陽和銀河系,銀河系和宇宙,環環相連緊緊相扣。 所謂天象就是天體一切運動達到了一定的方位和一定的軌跡,而形成的一種天文現象,被人們形象地命名為季節中的節日或者天象名稱。 比如日全食、日偏食等等。而每年的6月21日,我們將迎來日環食天象。環食帶經過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當日偏食在全境都能看到,這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而這個時候正是中國24節氣之一的夏至之時。
  • 全球聯評論量子哲學
    比如哲學、物理、數學、邏輯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系統的理論創新。尤其是物理哲學範式的創新,這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個過程,必將是一個漫長、艱苦、多學科的綜合攻關的過程,才能最終形成完整、系統、全面的理論創新。以至於霍金在《時間簡史》裡感嘆道:我們的哲學家都幹什麼去了,難道他們只會進行語言分析嗎?
  • 夢境到底是真是假?科學家提出猜想:夢境或是四維空間的產物
    為了解開夢境之謎,科學家們展開了專門的研究,經過多年的探索,科學家們有許多猜想,從醫學角度來看,人們做夢是因為大腦神經還在活動。人進入睡眠狀態後,身體許多部位進入靜息狀態,但腦神經不同,它們仍然非常活躍,於是自發地組織起一天中的意識碎片或記憶碎片,從而形成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場景。此外,科學家們還做出了另一種猜測:夢可能是一種特殊的通道,可以把人們帶入四維空間。
  • 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你知道嗎?黑洞在它們面前也甘拜下風
    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你知道嗎?黑洞在它們面前也甘拜下風黑洞可以吞滅宇宙中的一切物質,而因此它也被稱為最殘暴的一顆天體,黑洞在開始形成的時候,就開始不斷的吸積,同時也在不斷的蒸發,但是今天和大家介紹的卻是比黑洞都要恐怖的兩種天體,誰都惹不起,黑洞在它面前就是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