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政府辦駐彭措林鄉查達村工作隊隊員 劉建軍
前 言
三月,內地可以說陽春三月,大地復甦,萬物更新,到處春意盎然,生機勃勃。而當地,用我們常說話語「拉孜的風真拉風」,寒風刺骨,解凍期還未過,時不時還雪花飄飄,春耕前期工作才開始。加之三月為期西藏敏感月,全區戒嚴,敏感節點太多,所以維穩成為首要任務。根據單位安排我於三月初到駐村點,進行駐村維穩工作。
至今,我們完善各類維穩臺帳、駐村工作信息及資料、規範了各類臺帳;挨家挨戶進行民情走訪、錄入了一戶一表電子信息,掌握了兩自然村普遍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申報了兩項「短平快」項目;制定了三月維穩工作制度和措施,確保了三月以來全村的安全穩定。三月重點工作已差不多完成,終於有空閒時間了。
收看《遠方的家·邊疆行》之《多彩拉孜》
在閒暇之餘,不經意從網絡上收看《遠方的家·邊疆行》第52集——《多彩拉孜》,該片是中央4號《遠方的家》《邊疆行》攝製組於2011年9月20日來到地處西藏日喀則地區中部、念青唐古拉山最西部的拉孜縣。拍攝記錄了拉孜藏刀、「查木欽」古墓群、錫欽溫泉、拉孜堆諧等拉孜特色紀錄片,時長42分鐘。
首先,講述在古樸的孜龍村裡,尋訪孜龍藏刀老藝人——次旦旺加「2009年命名次旦旺加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項目藏族金屬鍛造技藝(藏刀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並向老人請教藏刀打造工藝;接著在奔騰壯美的雅魯藏布江邊、曲瑪鄉轄區,探秘吐蕃王朝的古墓群——「查木欽」,聽取格桑羅布簡單介紹130多座古墓基本情況,至今沒有考證;隨後來到錫欽溫泉,體會當地據說能治療多種疾病的神奇溫泉水,能夠達到杵著拐杖來、丟掉拐杖走的效果;最後在即將離開拉孜之時,藍天白雲下,聆聽到了美妙的堆諧之聲——拉孜堆諧,並和藏族同胞快樂起舞。
談談收看《多彩拉孜》之感想
此片記錄了拉孜旅遊產業豐富的資源,且這些資源已經在二零零幾年都小有名氣,但為什麼至今還沒有發展起來呢?我就一家之言談談看法。
一是有名氣之後就沒有好好繼續宣傳。譬如拉孜縣素有堆諧之鄉稱號,而拉孜堆諧相繼於2006、2007年參加了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應邀赴京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實現西藏農民登上首都舞臺,名聲已經享譽全國。當時沒有趁熱打鐵,向世人介紹堆諧含義及由來,宣傳力度沒有抓得緊,到現在說起拉孜堆諧,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區內都有許多人不知道,何況內地呢。我認為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在市區、縣及318國道做宣傳欄,效仿江孜縣創辦的實景劇經驗,在拉孜堆諧上添磚加瓦,完善拉孜堆諧由來、含義、發展歷程,在原有名氣上打出拉孜王牌。
二是旅遊發展的著重點不在其上。譬如享有1200多年歷史「查木欽」古墓群,共有135座古墓。1996年,被列為西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至今還沒有完全證實墓主人身份,也沒有進行簡單圍欄保護。當時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時,沒有向上級申請保護資金,沒有申請是否可以組織專家進行考古挖掘呢?暫時沒有發揮它的效益。我認為立即向上級提交旅遊開發方案,組織專家進行考古挖掘,仔細解讀先人留下來的信息,對古墓群進行全面保護和必要的加固,防止繼續風化。
三是產業發展管理存在問題。譬如名聲享譽「世界」的拉孜藏刀,2009年確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項目。現在孜龍村生產還只有一戶,日產量一把,而拉孜縣縣城到處都是賣拉孜藏刀,他們利用拉孜藏刀名氣進行暴利銷售,這樣有損原有名氣,使旅遊人不敢隨意購置旅遊紀念品。我認為要立即整頓藏刀市場,不要因產量跟不上,向其他地方進貨,以次充好;做好次旦旺加的思想工作,將鍛制藏刀技藝傳出來,使全村人乃至全縣人都學會藏刀製作手藝,從而帶領大家共同致富。譬如錫欽溫泉早已名聲在外,至今現場地設施也一成不變。我認為要改善溫泉環境,使去溫泉的人有回到家的舒適感,有迷戀上這兒的激動感。同時可以提供可口飯菜、當地特色小吃等,根據需求擴大規模,增設貴賓房、普通房、大廳等各式各樣的格局,做到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讓錫欽溫泉名聲享譽全國。
這僅是我一家之言,由於沒有去尋找參考資料,就談出了自己的普通想法,其中許多不正確的地方,請及時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