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故事 觀《遠方的家·邊疆行》有感

2021-02-21 拉孜縣發布

 

作者:政府辦駐彭措林鄉查達村工作隊隊員  劉建軍

 

前  言

 

三月,內地可以說陽春三月,大地復甦,萬物更新,到處春意盎然,生機勃勃。而當地,用我們常說話語「拉孜的風真拉風」,寒風刺骨,解凍期還未過,時不時還雪花飄飄,春耕前期工作才開始。加之三月為期西藏敏感月,全區戒嚴,敏感節點太多,所以維穩成為首要任務。根據單位安排我於三月初到駐村點,進行駐村維穩工作。

至今,我們完善各類維穩臺帳、駐村工作信息及資料、規範了各類臺帳;挨家挨戶進行民情走訪、錄入了一戶一表電子信息,掌握了兩自然村普遍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申報了兩項「短平快」項目;制定了三月維穩工作制度和措施,確保了三月以來全村的安全穩定。三月重點工作已差不多完成,終於有空閒時間了。

 

收看《遠方的家·邊疆行》之《多彩拉孜》

 

在閒暇之餘,不經意從網絡上收看《遠方的家·邊疆行》第52集——《多彩拉孜》,該片是中央4號《遠方的家》《邊疆行》攝製組於2011年9月20日來到地處西藏日喀則地區中部、念青唐古拉山最西部的拉孜縣。拍攝記錄了拉孜藏刀、「查木欽」古墓群、錫欽溫泉、拉孜堆諧等拉孜特色紀錄片,時長42分鐘。

首先,講述在古樸的孜龍村裡,尋訪孜龍藏刀老藝人——次旦旺加「2009年命名次旦旺加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項目藏族金屬鍛造技藝(藏刀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並向老人請教藏刀打造工藝;接著在奔騰壯美的雅魯藏布江邊、曲瑪鄉轄區,探秘吐蕃王朝的古墓群——「查木欽」,聽取格桑羅布簡單介紹130多座古墓基本情況,至今沒有考證;隨後來到錫欽溫泉,體會當地據說能治療多種疾病的神奇溫泉水,能夠達到杵著拐杖來、丟掉拐杖走的效果;最後在即將離開拉孜之時,藍天白雲下,聆聽到了美妙的堆諧之聲——拉孜堆諧,並和藏族同胞快樂起舞。

 

談談收看《多彩拉孜》之感想

 

此片記錄了拉孜旅遊產業豐富的資源,且這些資源已經在二零零幾年都小有名氣,但為什麼至今還沒有發展起來呢?我就一家之言談談看法。

一是有名氣之後就沒有好好繼續宣傳。譬如拉孜縣素有堆諧之鄉稱號,而拉孜堆諧相繼於2006、2007年參加了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應邀赴京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實現西藏農民登上首都舞臺,名聲已經享譽全國。當時沒有趁熱打鐵,向世人介紹堆諧含義及由來,宣傳力度沒有抓得緊,到現在說起拉孜堆諧,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區內都有許多人不知道,何況內地呢。我認為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在市區、縣及318國道做宣傳欄,效仿江孜縣創辦的實景劇經驗,在拉孜堆諧上添磚加瓦,完善拉孜堆諧由來、含義、發展歷程,在原有名氣上打出拉孜王牌。

二是旅遊發展的著重點不在其上。譬如享有1200多年歷史「查木欽」古墓群,共有135座古墓。1996年,被列為西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至今還沒有完全證實墓主人身份,也沒有進行簡單圍欄保護。當時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時,沒有向上級申請保護資金,沒有申請是否可以組織專家進行考古挖掘呢?暫時沒有發揮它的效益。我認為立即向上級提交旅遊開發方案,組織專家進行考古挖掘,仔細解讀先人留下來的信息,對古墓群進行全面保護和必要的加固,防止繼續風化。

三是產業發展管理存在問題。譬如名聲享譽「世界」的拉孜藏刀,2009年確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項目。現在孜龍村生產還只有一戶,日產量一把,而拉孜縣縣城到處都是賣拉孜藏刀,他們利用拉孜藏刀名氣進行暴利銷售,這樣有損原有名氣,使旅遊人不敢隨意購置旅遊紀念品。我認為要立即整頓藏刀市場,不要因產量跟不上,向其他地方進貨,以次充好;做好次旦旺加的思想工作,將鍛制藏刀技藝傳出來,使全村人乃至全縣人都學會藏刀製作手藝,從而帶領大家共同致富。譬如錫欽溫泉早已名聲在外,至今現場地設施也一成不變。我認為要改善溫泉環境,使去溫泉的人有回到家的舒適感,有迷戀上這兒的激動感。同時可以提供可口飯菜、當地特色小吃等,根據需求擴大規模,增設貴賓房、普通房、大廳等各式各樣的格局,做到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讓錫欽溫泉名聲享譽全國。

這僅是我一家之言,由於沒有去尋找參考資料,就談出了自己的普通想法,其中許多不正確的地方,請及時指正。

 

 

相關焦點

  • 央視《遠方的家·邊疆行》全100集 720P高清紀錄片下載
    央視《遠方的家·邊疆行》央視紀錄片《遠方的家·邊疆行》,以新聞紀實的手法,用邊行走邊觀察的方式,從廣西防城港市出發到遼寧丹東,逆時針勾勒中國版圖。93集 江湖之間第94集 牡丹江上的風景第95集 鐵路邊上的邊城第96集 綠色東寧吉林省境內:第97集 秋賞延邊第98集 醉美長白山遼寧省境內:第99集 森林中的本溪第100集 鴨綠江畔的邊城往期推薦:央視《遠方的家
  • 【駐村故事】王靜雅的村與家
    這是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駐青河縣查幹郭勒鄉江布塔斯村工作隊隊員王靜雅看似平常的給老公電話視頻的場景,這個電話聽起來簡單,可是對於她來說,此刻的強顏歡笑卻是那麼的不容易。今年2月,單位領導讓王靜雅下鄉駐村一年時,她沒有絲毫的猶豫,也沒有向組織提任何困難和要求,而是自己和家人商量後,把從未離開過自己的6歲女兒交給正在忙著家具店開張的丈夫一人看管。
  • 駐村的四季(詩詞)
    選舉有感 村書選舉波浪湧,各路登場粉黛頻。志大才疏官癮足,胸無點墨財迷人。有權不為民謀福,利慾薰心眾怒陳。百姓秤官知輕重,莫教民意卷灰塵。走村填手冊,入戶問經營。實事實心做,留著百姓評。39.暮觀蒼柏 暮觀村路峭崖懸,夜幕籠莊蒼柏連。瑩繞燈稀星散落,千年靈木有誰憐。
  • 【五裡橋文化】觀《雙靈寺傳奇故事》有感
    觀《雙靈寺傳奇故事》有感陳志清
  • 心安之處是吾鄉——觀《我和我的家鄉》有感
    該片段講述了知名網紅主播閆飛燕和種果樹治沙的小企業家喬樹林,在受邀回家鄉參加校慶活動時,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的故事。正是有這樣一群執著的人,將深植於心的家鄉情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成長動力,一步一腳印,從平凡小事著手,為建設新時代鄉村添磚加瓦,書寫屬於自己和家鄉的故事。你要是喜歡別人我會哭,但是還是喜歡你 。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戰「疫」 家是「遠方」丨黎平縣雷洞鄉細儀村...
    我叫吳華康,是貴州省黎平縣雷洞鄉細儀村的駐村幹部,截至現在已駐村兩年。吳華康與群眾一同開展老舊房整治工作細儀村位於雷洞瑤族水族鄉西北部,與廣西接壤,從鄉裡到村,騎車需要1個小時左右。為此,我們駐村工作隊走訪排查,和農戶溝通了解,因戶施策,對髒、亂,差的老舊房開展整治工作。在整治過程中,我與鄉親們一起拉水泥、拌沙石、挑水、運磚,風風火火開展房屋整治。  除房屋整治外,低保評議也是我們面對的要事之一,因為低保評議要精準,才能更好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入戶調查、民主評議、交叉檢查。
  • 趙彥彬:觀百度紀錄片《二十度》有感
    觀百度記錄片《二十度》有感該片裡面有一些小故事很動人,那就簡單說一下: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的一個小城市,高中一年級的時候,滿懷信心地去太原參加編程大賽卻名落孫山。觀百度記錄片《二十度》有感2017年,李彥宏的父親去世了。
  • 幹部學習會·我的駐村故事|駐村「詩」話:一次「長徵」和4條朋
    駐村工作不久,下小峰村便在前期大旱之後又經歷了百年不遇的颱風「利奇馬」引發的特大洪澇災害。2019年8月10日,下午在村加班加點起草完駐村兩年幫包規劃後,我返回沂源老家探望在家獨守的父親。大年初三,我提前結束假期返回村子,第一時間加入到了村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值班中來。這是在上中下三小峰村一同設置的值班處,看到雪後的藍天、齊心的村民,對疫情過後春暖花開農忙時的期盼與嚮往有感而發。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失落與昂揚——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失落與昂揚——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書記 任波 2020-12-0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天邊加油站》有感
    觀《天邊加油站》有感 發布時間: 2020-12-23 16:12:3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雷健安
  • 【我的扶貧故事】韋大永——駐村一年 收穫一生
    因此,我不顧家人的反對,不聽親朋的勸告,毅然選擇了下沉駐村開展扶貧工作,特別是在2020年6月,按照縣委組織部的安排,我從一般駐村工作隊員轉換成了第一書記,成為了群眾們的「韋書記」,身上更是多了一份責任,從此,我回家的日子更少了,村民變成了我最熟悉的人。
  • 【我的扶貧故事】劉仕江:帶著情懷去「駐村」
    【我的扶貧故事】劉仕江:帶著情懷去「駐村」 2020-12-17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朱熹《觀書有感》知識點匯總
    觀書有感宋代/ 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內容和思想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詩。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所領悟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愉悅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這首詩中,既有時令感,又有動態感,具有勃勃生氣,顯然不是抽象說理。然而它卻確實蘊含哲理。細心的讀者會在詩人留下的空白處展開豐富的聯想。
  • 永遠的溫暖|新疆師範大學教師趙霞駐村故事
    2018年1月30日,新疆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教師趙霞,主動請纓投身到深度貧困村加入脫貧攻堅戰,在莎車縣的山區鄉鎮霍什拉甫鄉巴扎村駐村2年。兩年後的今天,她講述了下派到深度貧困村的駐村經歷。我會自豪地說:做為一名新疆師範大學派駐深度貧困村的工作隊員,在駐村的日子裡,我們高校教師是第一書記的得力助手,村裡工作的好能手,農民眼裡的好老師,孩子們眼裡的好朋友。
  • 「我的扶貧故事」以村為家 真幫實扶|榕江縣朗洞鎮岑向村的駐村...
    我叫舒均遊,是黔東南州應急管理局派駐榕江縣朗洞鎮岑向村的駐村幹部。在妻子身懷六甲、父母年邁多病、孩子年幼無知的現實家庭困難面前,我毅然服從組織安排,於2019年6月到榕江縣朗洞鎮岑向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我深知在基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狠抓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責任落實。
  • 禮讚中華詩詞的不朽芳華——觀中國詩詞大會有感 作者:許佩麗
    禮讚中華詩詞的不朽芳華——觀中國詩詞大會有感《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共十場,於前幾天落下帷幕,總冠軍北大才子一一彭敏。懷著對詩詞酷愛,從正月初四至早些天結束前場場必看,受益匪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源遠流長……目睹現場大賽,不僅使我更深了解歷史故事,並掌握中國人文地理……真正嘗到了人生自有詩意。一旦愛上詩詞,欣賞程度有增無減,選手們現場搶答,贏來陣陣掌聲。第十場激烈爭霸賽,五位評委現場點評:王立群、康震、蒙曼、酈波、楊雨、精湛點評,解說,聽的出神入化,受益良多。
  • 幹部學習會·我的駐村故事|一根駐村接力棒,幫助老村展新顏
    以下是這個村的幾個故事:一、李大娘家門口有了新變化村裡勤奮好學的青年小戴,2018年參加高考取得了理科501分的優異成績。他的母親早年因病去世,父親在某屠宰廠打工時,手指頭受傷住院,令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 桐柏法院駐村隊員馬帥的扶貧故事
    8月24日一大早,桐柏縣法院駐安棚鎮雷溝村工作隊隊員馬帥像往常一樣,拿著駐村日記本出現在了老鄉家。這是他駐村兩年來的習慣,收集第一手資料,仔細分析貧困戶狀況,按照各貧困戶的需求分別制訂相應的幫扶計劃。    兩年來,馬帥所在的駐村工作隊先後協調相關單位修建「村村通」道路近6公裡,集中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新建三座深井飲水站,全村群眾吃上放心水;爭取120萬元資金髮展集體產業項目,每年為貧困村帶來集體經濟收入10餘萬元;協調新建3組光伏發電項目、150畝艾葉種植基地項目、入股安棚鐵路貨運站項目和安棚香菇基地項目,為每戶貧困戶每年增收4600元;精準實施危房改造、易地搬遷、「七改一增」
  • 幹部學習會·我的駐村故事一根駐村接力棒,幫助老村展新顏
    以下是這個村的幾個故事:  一、李大娘家門口有了新變化  村裡勤奮好學的青年小戴,2018年參加高考取得了理科501分的優異成績。他的母親早年因病去世,父親在某屠宰廠打工時,手指頭受傷住院,令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 「我的扶貧故事」山花爛漫時 踏上駐村路|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駐村...
    2018年3月,在那山花爛漫時節,我來到山清水秀的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開啟了我脫貧攻堅駐村幫扶的徵程。 我叫黃元宏,是灑坪鎮陽橋村駐村幹部。報到的第一天,作為市直機關幹部的我來到這個小山村時,看到一張張陌生的臉龐,內心十分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