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網絡評論線下約架,13歲少年刺死兩人,未成年人犯罪為何頻出?

2020-12-23 海豚時光瓶

18日,廣東揭陽普寧警方發布警情通報:12月17日19時30分,在普寧市大壩鎮仙耘村發生一起聚眾鬥毆致死亡案件。經偵查,韋某儒(男,19,廣西)因對楊某傑的網絡評論不滿,雙方產生矛盾,進而約架。12月17日19時30分許,楊某傑(男,13)、侯某坡(男,16)與另一方韋某儒、蒙某遠(男,17,廣西)、韋某強、韋某龍、韋某才、韋某伍,在仙耘村見面後發生鬥毆。期間,楊某傑持利器將韋某儒、蒙某遠刺傷致死。

又是一場由少年行兇引發的悲劇!

2019年10月20日,大連沙河口區發生一起故意殺人案。 受害者王某年僅10歲,而殺害小女孩的蔡某某當時僅13歲。

2020年4月14日,安徽郎溪縣一名13歲的少年殺死了年僅10歲的堂妹。

還有,還有。

未成年人犯罪已經不再鮮見,幾乎成為了一個常態化的現象,可是針對這些剝奪了他人生命的人,我們現行的法律是如何定義的呢:

未成年人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54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十七條關於刑事責任年齡的條文中說: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簡單來說,未滿14周歲,無論你犯了多大的罪,都可以免於刑事處罰!刑法關於刑事責任年齡的條例是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並於一九八0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的,距今已經四十年了。

四十年前,我們沒有網際網路,沒有手機,沒有pad,小孩子接觸的環境很簡單,也沒有什麼渠道能夠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信息。可是如今呢,十歲的小孩懂得就有可能比現在的一個成年人要多,玩起王者來也是溜溜的。

法律中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應該不能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保護傘。我們不能因為施暴者是未成年人,而忘了受害者也是未成年人。是的,你保護了活著的未成年人,可是,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的未成年受害人,他們的正義又在哪裡?

<<蝙蝠俠>>中有句臺詞: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責任。往大了說,要用我們自身的能力承擔這個世界的責任,往小了說,當你擁有了破壞的能力,就要有承擔後果的準備。對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來說,當你擁有了殺人的能力,就要有承擔殺人後的懲罰一樣。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是中華數千年歷史中共識最高的準則。如果你上小學的孩子知道了自己殺人可以不負責任,別人殺你也可以不負責任,那麼,這個世界將會怎樣?

相關焦點

  • 因對網絡評論不滿產生矛盾,6人線下約架,13歲男孩刺死兩人!
    如今網絡越來越發達了,在網絡上看到的新聞資訊,或是個人發布的視頻,都可以在下方評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人就會因此而產生爭執,在評論區裡討論或是吵架,更有甚者居然還不服氣,約對方到線下鬥毆,以瀉心頭之氣。
  • 少年持利器刺死2人,只因對網絡評論不滿產生矛盾!
    因對網絡評論不滿產生矛盾線下約架,13歲男孩楊某傑持利器刺死2人。記者注意到,警方抓獲的6名嫌疑人中,年齡最小的就是刺死兩人的楊某傑,年僅 13歲。還有兩名16歲的嫌疑人分別是侯某坡,韋某才。年齡最大的是29歲的韋某強。兩名死者中韋某儒19歲,蒙某遠17歲。
  • 廣東13歲男孩刺死兩人被抓獲,起因竟是網上吵架
    經揭陽、普寧二級公安機關多警聯動,合成作戰,當晚23時30分成功抓獲楊某傑(男,13歲)、侯某坡(男,16歲,兩人均系揭西人),韋某強(男,29歲)、韋某龍(男,23歲)、韋某才(男,16歲)、韋某伍(男,24歲,四人均系廣西人)等6名犯罪嫌疑人。經偵查,韋某儒(男,19歲,廣西人)因對楊某傑的網絡評論不滿,雙方產生矛盾,進而約架。
  • 廣東少年街頭約架,因在網絡上起爭執,13歲男孩刺死兩人
    據了解,刺死兩名受害人的嫌疑人是一名年僅13歲的男孩。除了他,他大部分是未成年人。這個「約架」的原因非常簡單,令人難以置信。據傳,刺死兩人的13歲男孩曾在網上發表過一些言論,這一言論引起另一名19歲男孩的不滿,並在網上發起攻擊。於是,雙方吵了起來,最後打了個「梁子」。
  • 廣東揭陽普寧13歲少年刺死兩人,起因是不滿網絡評論
    ——常歡自在社評語,歡迎批評指正前言導語:廣東揭陽普寧,一名13歲少年於17日晚與人約架鬥毆,用利器把對方2人刺傷致死,而此宗兇殺案的起因,竟然只是對方不滿該名13歲少年的網絡評論引起的。經查,韋某儒(男19歲)因對楊某傑(男,13歲)的網絡評論不滿,雙方產生矛盾進而約架。12月17日19時30分許,楊某傑、侯某坡(男,16歲)兩人與另一方韋某儒、蒙某遠(男,17歲)、韋某強(男,29歲)、韋某龍(男,23歲)、韋某才(男,16歲)、韋某伍(男,24歲)六人在仙耘村見面後發生鬥毆。
  • 四川13歲少年弒母,原因竟是爭吵,未成年人的教育刻不容緩
    所以說,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教育十分重要。少年強則國強。可是現在,手機、電腦隨處可見,還有網絡上的很多不好的東西以及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暴力傾向,很多孩子都能看到甚至去模仿。顯然這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2月24日,就發生了一起惡劣的事件——未成年人弒母。2月25日下午,四川眉山市公安局東坡區分局發布了一則警情通報。
  • 線上矛盾線下約架?13歲男孩怒殺2人!警方:6名嫌疑人均已抓獲
    網絡空間是公共空間,所有人都可以享受言論自由,但不應該成為個人洩憤的地方,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應該注意避免對他人造成不良攻擊。據中國青少年網報導,12月18日,廣東普寧市一群青少年因為線上矛盾而選擇線下約架,13歲的楊某傑氣憤之下殺死了兩個人,最終當事人及6位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未成年人的罪惡之手拿什麼束縛?
    近日,安徽一13歲男孩疑似侵害一10歲女孩(楊某婷),經多位村名證實,兩人系堂兄妹關係。楊某婷的母親也早已和其父親分手,離開了家。 據報導,事發當日楊某婷的父親外出上班,奶奶外出採茶,家中僅剩楊某婷一人獨自上網課。於是,兇案就這樣發生了。
  • 13歲女生遭網絡霸凌,保護未成年人不分線上線下|新京報快評
    保護未成年人,線上線下都是主戰場。▲編纂「渣男渣女」信息牟取刪帖費。光明警方介入調查後發現,一社交平臺運營公司通過虛構並傳播青少年負面信息的方式實施網絡霸凌,並在相關人員要求刪帖時收取高額費用獲利。5月21日,光明警方抓獲6名涉案人員,其中,文某喜、李某福、董某美、楊某宇、陳某蕊均因涉嫌敲詐勒索,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從法律上來看,文某喜等人的所作所為,的確有違法犯罪之嫌。
  •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表決通過,期望今後未成年犯罪悲劇能夠得到...
    此次未成年保護法修訂在強化家庭監護責任、個人網絡信息保護、定義學生欺凌與學生節假日集體補課等方面亮點頗多。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完善了多項規定,著力解決近來社會重點關注的涉及未成年人侵害問題,包括監護人監護不利、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
  • 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起點降至13歲?他們這樣說!
    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起點降至13歲?他們這樣說!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其向本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建議中,他建議以修正案的形式對刑法的相關條文作出修改,調整中國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從原來的14周歲下調為13周歲。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呈現上升趨勢,越來越多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肖勝方還列舉了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手法殘忍的案例。
  • 【熱點】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 如何最大限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熱點新聞2019年10月20日,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小淇殺害,並拋屍灌木叢。據悉,琪琪死於失血過多,她的胸腔和腹腔被蔡某用一把摺疊水果刀,捅了7刀。鑑於近幾年出現多起未滿14歲成為未成年犯罪「護身符」的案件,加之對收容教養能否真正起到懲戒作用的疑慮,公眾對降低刑責年齡的呼聲一直高漲。     據了解,我國的少年收容教養,很大程度是跟少管所放在一起的,從設施上來講,跟監獄是沒什麼區別的。普法課堂      我國《刑法》規定,未成年人滿16周歲才開始負刑事責任。
  • 廣東一網上約架「奔現」,8人鬥毆,其13歲少年致2人死亡
    導語:4名未成年人在內的8名當事人,因網絡評論產生矛盾,進而約架,12月17日19時許,13歲的楊某在打鬥中持利器刺死兩人。警方現場抓捕6人,8人鬥毆致2死。看到這條視頻,聯想到身邊遇到過的13歲的小孩,去搜了下心理學上對13歲青少年心理狀態分析的資料。他們特別需要認同感,自尊心特別強,徵服欲嫉妒心仇恨心也很強,極端,愛欺負人的特別愛欺負,乖得特別乖。人性的惡會不斷的放大,但他們有個很完美的外殼——他們只是青春期的小孩子。
  • 13歲少年刺死2人,警方通報
    目前,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共有15座車站主體封頂,8條區間隧道雙線貫通,3條區間隧道單線貫通。部分區間和車站已進入鋪軌施工及設備安裝階段。---廣東警方通報13歲少年刺死2人:因對網絡評論不滿約架據普寧市公安局消息,12月17日19時30分,在普寧市大壩鎮仙耘村發生一起聚眾鬥毆致人死亡案件。
  • 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只靠降低刑責年齡就夠嗎?
    今年兩會,多位人大代表建議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以發揮法律的警示和威懾作用。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平川在提交的《關於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建議》中指出:一些手段殘忍、影響惡劣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中,行為人因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而未得到應有懲處,他們事後再次犯罪甚至進行惡性犯罪的情況,屢見不鮮。
  •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何時休?
    未來網北京9月4日電(記者 李盈盈)新學期伊始,當別的孩子背著父母買的新書包開開心心上學時,靠直播賺錢養家的12歲少年小奧(化名)還要盤算放學後的直播。無獨有偶,3歲「小網紅」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吃播」當賺錢工具的消息一樣令人唏噓。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屢禁不止。
  • 「反正我是未成年」——簡單聊聊未成年人的模仿犯罪
    最近有兩起未成年人殺人案件進入人們視野,一起是13歲男孩殺死小女孩的案件,另一起是初中生用磚頭打傷老師的案件。此類案件,網友都會討論師生關係、發洩情緒、主張修改刑事責任年齡等。可查報導的案例如2015年12月4日湖南邵東縣高三生當母親面殺害老師案2016年1月18日廣東番禺市11歲女孩被殺案——此案兇手韋某曾於2010年在其家鄉掐死一名男孩,因作案時年齡未滿14周歲依法不負刑事責任;2011年,其在家鄉又因持刀傷害小女孩被判刑6年。至本案,兇手時年19歲。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判賠128萬!如何最大限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熱點新聞 2019年10月20日,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小淇殺害,並拋屍灌木叢。據悉,琪琪死於失血過多,她的胸腔和腹腔被蔡某用一把摺疊水果刀,捅了7刀。
  • 「保護」未成年人
    第一集 《媽媽 不要打我》        2020年2月20日,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檢察院強制報告線上監督平臺「惠佑•未檢」上收到了一條舉報線索,無錫郊區某村廢棄窨井裡,發現了一個躲在這裡的7歲女童,孩子的臉上和額頭上都有傷
  • 當年因知未成年人無死刑,四少年殘害16歲女生,判決當日相視而笑
    在很多人的心中,十六七歲的少年還是孩子,常以為他們天真單純。但事實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有早熟的跡象,在十六七歲時,他們早已心智發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