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大長腿」,同患馬凡氏症候群!這種遺傳病可能危及生命

2021-01-19 北青網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章琛 記者 梅書華)2012年,身高2.18米,有著「小姚明」之稱的籃球運動員張佳迪猝死,年僅24歲。2016年,前河南女排隊長、曾入選過中國女排的霍萱猝死,年僅28歲……這些擁有「大長腿」的明星們之所以會英年早逝,都是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馬凡氏症候群。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成功救治了一名馬凡氏症候群患者,並發現一家三口同患這種遺傳病。專家強調,馬凡氏症候群及時治療,手術效果滿意,如果延誤,很可能在中年甚至青年階段死亡。

△醫生和馬凡患者(右)的手部對比 通訊員供圖

心慌查出罕見遺傳病,一家三口「大長腿」都是這種病

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收治一位45歲的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被及時發現並手術……」在該院心血管病外科病房,胡先生說。三年前他感覺反覆心慌,前些天感覺症狀加重,8月11日入住該院心內科,主診醫生張娟發現,患者符合馬凡氏症候群的體型特徵:四肢細長,蜘蛛指(趾),關節過度伸展,體檢可及主動脈瓣區舒張期雜音,隨即對他進行了大血管CTA和心臟超聲,結果提示主動脈根部瘤,主動脈瓣中重度關閉不全,需外科手術治療。

8月13日,胡先生轉入心胸血管外科,明確診斷為馬凡氏症候群,主動脈根部瘤,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由於患者主動脈根部直徑已達5.8釐米,出現主動脈破裂的風險極大,該院副院長、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陳鑫決定為其手術治療。8月18日,胡先生在全麻體外循環下進行了主動脈根部替換術。

術中,外科醫生陳鑫、項飛、李健,麻醉師魏海燕等專家,根據患者左冠狀動脈開口移位不明顯等情況,決定為患者個體化採用Open-button技術。手術進展非常順利,術後第一天患者即從重症監護室轉回普通病房,術後恢復順利,複查滿意,第八天胡先生順利出院。

馬凡氏症候群,又叫蜘蛛指(趾)症候群,是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疾病,有家族遺傳傾向。患者胡先生的母親和他21歲的兒子這次經過檢查,都被診斷為馬凡氏症候群。他們都有明顯的共同的體貌特徵——「大長腿」,手指和腳趾細長呈蜘蛛腳樣,雙臂平伸指距大於身長,雙手下垂過膝。檢查顯示胡先生的兒子主動脈根部直徑3.8cm,暫不需要手術,未來一家三口將定期來院複查隨訪。

馬凡氏症候群及時手術效果好,可以這樣自查

陳鑫介紹,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如果不進行及時診斷和治療,大多會在中年甚至青年階段死亡,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主動脈瘤破裂、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二尖瓣脫垂而致的心力衰竭。

馬凡氏症候群雖然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但手術治療效果非常滿意,因此早診斷早治療顯得尤其重要。那麼如何通過自查,及早發現馬凡氏症候群呢?陳鑫介紹,該病患者雖然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大家可以通過一些身體特徵進行自查,比如該病的患者一般來說比較高,手指骨骼比一般人長且瘦,像胡先生身高1.83米,其手指比一旁身高1.8米的醫生手掌至少長30%。

除此以外,對於馬凡氏症候群的患者,一方面應對其近親家屬行積極篩查,排除馬凡可能,另一方面可以選擇行基因檢查明確診斷,對於確診為馬凡氏症候群的育齡期患者,可選擇性孕期篩查,做到優生優育。

陳鑫建議,對於高瘦體型(成人男性身高>180cm,成人女性身高>170cm)、四肢細長、蜘蛛指(趾)的人,應及時到醫院心臟科就診,排除馬凡氏症候群的可能。臨床上常用的無創檢查-心臟超聲檢查可快速明確患者有無主動脈和心臟瓣膜的受累。對於主動脈直徑>5cm或者患者合併有主動脈瓣、二尖瓣功能異常,應及時行外科手術治療,避免患者出現主動脈破裂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對於尚無需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定期在心臟科隨診、複查。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一家三人同患「馬凡氏症候群」,大長腿也許是可怕的遺傳病
    2016年10月31日,前河南女排隊長、朱婷的河南隊隊友、曾入選過中國女排的霍萱猝死,年僅28歲…這些擁有「大長腿」的明星們之所以會英年早逝,都是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馬凡氏綜合症。 「大長腿」卻發現患有罕見遺傳病 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收治一位45歲的馬凡氏症候群患者。
  • 手指奇長不一定是好事,當心患上「馬凡氏症候群」變成「蜘蛛人」
    在醫學上有一種遺傳性疾病,叫做「馬凡氏症候群」,患病的人最鮮明的特徵就是手指腳趾特別長,個子也常比別人高。這種遺傳病將會帶來突發性的主動脈夾層,搶救不及時便會危及生命。南京溧水的馬明(化名)一家就不幸患有這種遺傳病,從馬明的外公開始,大舅、大姨、二姨和他的母親都因此病早逝,最年輕的38歲就突發該病去世。
  • 母子同患罕見天才病 馬凡氏症候群無法根治
    世界上有很多的罕見病,馬凡氏症候群就是其中的一種。那麼你了解馬凡氏症候群嗎?  母子同患天才病  今年35歲的高唐人張恆芝與10歲的兒子牛牛(化名)同時被診斷出「天才病」———馬凡氏症候群。這種相對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已經導致張恆芝體內的主動脈瘤有六七釐米大,如果不及時手術,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 馬凡氏症候群到底是什麼
    被稱「巨人殺手」「馬凡氏」已奪走多名運動員生命身高1.9米的霍萱曾是河南女排隊長,2009年,曾入選過當時的女排國家隊集訓名單。但因身體不好,她不到25歲便退役。據《北京晚報》稱,霍萱是因罹患了馬凡氏症候群而不幸去世的。
  • 前女排國手霍萱離世 所患 「馬凡氏症候群」究竟什麼鬼?
    前排最右為前河南女排隊長、曾入選過中國女排的霍萱馬凡氏症候群聽起來很奇怪,實際上這種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並不低。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主任醫師朱俊明教授說,馬凡氏症候群的發病率大約為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三。美國著名排球運動員海曼也是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猝死在賽場上。我國籃球運動員朱剛也是因為馬凡氏症候群倒在賽場上,後來送到醫院救治,但沒有搶救過來。為什麼排球運動員、籃球運動員中頻頻出現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朱俊明分析說,這與馬凡氏症候群的特點有關:馬凡氏症候群會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改變,其中最常累及骨骼、眼睛和皮膚。
  • 家族6人同患「馬凡氏症候群」,以下症狀要警惕
    媒體報導,霍萱患有「馬凡氏症候群」。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傳出消息,該院連續收治3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其中一例患者的家族中有6人同患上「馬凡氏症候群」。中大醫院大外科主任、胸心外科劉志勇教授指出,雖然馬凡氏症候群被稱為「巨人殺手」,可若檢查、治療及時,目前該病手術成功率超過90%。
  • 25歲女孩患罕見「蜘蛛指病」生命垂危 這種病叫「馬凡氏症候群」可...
    國慶期間熱播的電影《攀登者》中登山運動員楊光,在體檢後被告知不能繼續攀登珠峰,原因是他的父親死於一種叫「馬凡氏症候群」的疾病,十分罕見。而在我們紹興,就有一名25歲女孩正在被這種極為罕見的疾病折磨著。女孩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10多年後突然發病性命垂危今年的國慶節小長假,家住越城區富盛鎮董溪村的顏幼良一家過得非常艱難。小女兒顏銘燕今年25歲,10月5日,突然肚子疼,第二天,還出現了嘔吐、渾身乏力的症狀。7日上午,因出現呼吸不暢,顏幼良便將女兒送至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經檢查後,顏銘燕情況十分危急,醫院立即將她轉入ICU病房。
  • 號稱「天才病」的馬凡氏症候群,究竟是什麼?
    據悉,霍萱的疾病與以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一樣,是被稱為「天才病」的馬凡氏症候群。那什麼是馬凡氏症候群?為什麼被稱為「天才病」?馬凡氏症候群又名蜘蛛指(趾)症候群, 俗稱蜘蛛病, 屬於一種先天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有家族史。
  • 可能是馬凡氏症候群,嚴重者會導致動脈瘤
    導語:很多人都對馬凡綜合症沒有相應的了解,實際上馬凡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疾病,患者很有可能會出現身體發育異常等發育問題,包括心臟骨骼肌肉等多個系統和器官產生相應的問題,可以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 殺死「小姚明」的殺手——你所不知道的馬凡氏症候群
    奪去他年輕生命的,是這個有點讓人耳熟的名詞--馬凡氏症候群。體育界,"馬凡氏症候群"並不少見。有許多著名運動員都患有這種疾病,他們中不少人都在年輕的時候被疾病奪去了生命。老排球迷們一定記得美國女排上世紀80年代的傳奇主攻手海曼,還有我國上世紀90年代的男排副攻手朱剛,他們都是因為這個病倒在了球場上。
  • 25歲即墨小夥身高1.94米 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半島都市報3月17日訊(記者 郭玉華 實習生 劉梅香) 25歲的即墨小夥張元(化名)身高1米94,今年春節期間老是感覺胸悶,到醫院一查竟是主動脈瘤合併夾層,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這種病也是導致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死亡的主因。齊魯醫院醫生用了4種手術並行的方式,耗時14個小時救了他一命。
  • 1.94米小夥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此病號稱"巨人殺手"
    半島都市報3月17日訊(記者 郭玉華 實習生 劉梅香) 25歲的即墨小夥張元(化名)身高1米94,今年春節期間老是感覺胸悶,到醫院一查竟是主動脈瘤合併夾層,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這種病也是導致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死亡的主因。齊魯醫院醫生用了4種手術並行的方式,耗時14個小時救了他一命。
  • 家族遺傳病馬凡氏症候群,影響全身組織結構,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4、馬凡氏症候群能治癒嗎?就目前而言馬凡氏症候群症候群症候群還無法治癒,只能通過藥物治療的方式治療延緩病情進展。常規治療方案包括服用降壓藥物,減少主動脈承受的血流壓力,降低嚴重併發症風險。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出現命性心血管併發症,如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心臟瓣膜異常等。
  • 1.94米即墨小夥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此病號稱"巨人殺手"
    原標題:1.94米即墨小夥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此病號稱"巨人殺手"   半島都市報3月17日訊(記者 郭玉華 實習生 劉梅香) 25歲的即墨小夥張元(化名)身高1米94,今年春節期間老是感覺胸悶,到醫院一查竟是主動脈瘤合併夾層,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這種病也是導致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死亡的主因。
  • 相當可怕-天才病,馬凡氏症候群,醫學,科普...
    馬凡氏症候群又名蜘蛛指(趾)症候群,俗稱蜘蛛病,屬於一種先天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家族史。馬凡氏症候群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存在於常染色體上顯性基因引起的遺傳疾病),具有家族遺傳特點,男女發病機率相等,垂直傳播,代代發病。如患者與一正常人結婚,所生子女一半為正常人,一半為患者。
  • 孕婦懷胎9月心臟主動脈撕裂 專家:馬凡氏症候群
    據悉,這是江蘇首個孕婦患主動脈夾層後順利行剖宮產術+主動脈夾層手術的病例,在國內都非常罕見。接診的醫生前段時間剛剛接受過相關知識的培訓,有妊高症的產婦,也有可能會患上那種及其兇狠的心臟病——主動脈夾層。經家屬同意,進行胸部CT檢查,證實了醫生的判斷。鼓醫心胸外科主任王東進教授介紹,由於主動脈承受的壓力和血流量巨大,一旦主動脈血管壁撕裂,導致大出血的機會非常大,死亡率極高,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
  • 號稱「天才病」的「馬凡氏症候群」究竟是什麼病?為什麼不少名人因此喪命?
    據悉,霍萱的疾病與以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世界女排明星海曼一樣,是馬凡氏症候群。馬凡氏症候群被稱是讓人惋惜的「天才病」,不少名人包括運動員因此病去世。或許大家對馬凡氏症候群比較陌生,下面請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副主任陳德祥教授為大家解疑答惑。什麼是馬凡氏症候群?為什麼被稱為「天才病」?
  • 馬凡氏症候群:天才體型後面的隱患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通常擁有異於常人的體格,似乎是上天給予他們的禮物,令他們在各個領域發揮出色,所以患此病者在某方面可謂「天才」;又似乎是對他們開的一個玩笑,使這份「禮物」總是被早早「收回」。比常人長的手指和柔韌的關節是他的天賦,使他能在演奏的過程中應用種種對常人來說幾乎不可能的技巧,傾倒眾生,被譽為「小提琴魔術師」,至今無人能出其右,而他留下的曲譜沒有幾個人能順利演奏。經考證:這位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是馬凡氏症候群患者。
  • 揭秘巨人殺手馬凡氏症候群 體育圈悲劇頻上演
    奪走陸飛年輕生命的原因是腹部主動脈夾層病情惡化,雖未完全確認「馬凡氏症候群」,但這卻是該疾病的表現之一。在陸飛之前,體育圈內被這一病症奪去生命的運動員還有許多,由於患者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身高明顯超出常人的「症狀」,因此這一疾病也被稱作是「巨人殺手」。
  • 馬凡氏症候群來自先天遺傳
    身高異於常人,指、趾如蜘蛛腿,被稱「蜘蛛人」  國內外多名運動員因此病早逝  閱讀提示  5月7日本報A09版《男孩患怪病 形同「蜘蛛人」》報導了鹿邑縣14對於此病,心血管外科專家提醒,這種患者多在年輕時出現發病症狀,如不及早檢查並進行手術,多數在30~40歲就會發病導致猝死。  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此病  「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的結締組織疾病,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人體的許多部位都有表現,尤其是在骨骼、韌帶、眼睛、心血管、肺和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