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2020-12-12 澎湃新聞

【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2020-10-16 1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現實生活中為了爭奪遺產導致親人反目的案例已不是新鮮事,為避免矛盾,許多老年人會提前立下遺囑,但有些老人因某些情況發生變化可能會立下多份遺囑。關於遺囑的形式及效力順序你了解嗎?即將實施的《民法典》與現行《繼承法》關於遺囑效力方面的規制又有什麼不同呢?

先來看一個案例:王老漢喪偶多年,膝下有兩個子女,王甲和王乙,後兩子女陸續成年並結婚成家。王老漢年老患病,立下自書遺囑,自己百年之後,名下的房產歸王甲、存款歸王乙。後王甲、王乙因工作繁忙便為王老漢僱傭一保姆趙A負責照顧王老漢起居,王老漢對趙A的悉心照料甚是感激,遂寫下遺囑,自己百年之後,名下房產歸趙A,存款歸王甲和王乙,並將該遺囑進行了公證。後王老漢彌留之際感覺愧對子女,遂於病床上口頭立下第三份遺囑,自己百年之後,名下房產及存款歸王甲和王乙,趙A可在該房屋繼續居住十年。王老漢去世後,趙A因房產歸屬問題與王甲、王乙產生爭議,遂訴至法院。

分析:本案涉及遺囑效力的順序問題。關於此問題,即將實施的《民法典》與現行《繼承法》兩者規定並不一致。如適用不同的法律,將得出不同的判決結果。

一、如本案發生於《民法典》實施前,即受現行《繼承法》規制。

現行《繼承法》第二十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由上述規定可知,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均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因此公證遺囑的效力最高。本案中三份遺囑內容不一致,應以公證遺囑記載的內容為準,按照該遺囑,王老漢去世後其名下的房產應歸保姆趙A所有。

二、如本案發生於《民法典》實施後,即受《民法典》規制。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民法典》修改了遺囑效力規則,刪除了現行《繼承法》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更側重於保護公民意思自治,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本案中三份遺囑記載內容不一致,應以最後一份遺囑為準,按照該遺囑,王老漢去世後其名下的房產應歸王甲和王乙所有。

法官普法: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籤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條: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並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籤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條: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供稿人:行政審判庭 霍慧超

關注二維碼

原標題:《【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民法典】關於《民法典》的時間效力問題
    4.請問,在《民法典》正式施行後,是不是所有案件均依據《民法典》進行起訴及判決了?A:不是的哦,這涉及到法的溯及力問題,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是法律在時間上的效力問題,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該法就不具有溯及力。
  • 民法典來了|關於《民法典》的時間效力問題
    A:變化還是挺大的,需要逐一認真學習,出臺後的《民法典》共7編,共1260個條文,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內容覆蓋公民的各項生活,堪稱「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相比較《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舊法而言,《民法典》在相應的各編作了諸多修改,有條文語句表達、內容的修改,使得語言表述更加科學、規範、準確。有體例的調整,比如說將《婚姻法》中關於子女姓氏的問題,調整到了《民法典》的人格權編中,將《婚姻法》中家庭關係的收養相關規定調整到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的收養處。
  • 玄玉寶:《民法典》時間效力初探|至正 論法
    這些佔據法典主體部分的「守成性」規則從原有的民事單行法整合轉移到《民法典》中,其間只發生了「空間位置」上的「物理變化」,法律條文所蘊含的行為模式、權利義務責任等「化學成分」均保留原狀。針對這部分內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關於「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及前述九部法律同時廢止的規定,在時間效力上只具有形式意義,相關法律規則的實際運行能夠在新舊法之間實現自動切換、無縫銜接。
  • 遺囑信託:《民法典》這樣規定(律師信箱)
    來源:人民網作者:楊朝軍楊律師:我看到《民法典》中規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請問什麼是遺囑信託?遺囑信託有什麼作用?遺囑信託的設立需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關於您提出的遺囑信託問題,以下是相關解答。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界對財富管理和傳承有著廣泛而迫切的需求。《民法典》立法順應社會需求,第1133條規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明確遺囑信託的法律效力。這一立法變化表明,遺囑信託同時受《民法典》和《信託法》規定的約束。
  • 《民法典》必學的88處重要變化
    (5)取消對流押/流質條款的禁止性規定(6)統一了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的清償順序(7)明確規定同一財產上抵押權、質權並存時的清償順序(8)新增抵押物價款債權人的抵押權優先受償的規定(9)允許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抵押財產轉讓無需經抵押權人同意,同時確認抵押權的追及效力
  • 《民法典》施行,第1127條對遺產繼承的效力先後順序做了明確規定
    《民法典》馬上就要開始施行了,《民法典》第1127條對遺產繼承的效力先後順序做了明確規定:配偶,子女,父母,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二順序繼承人。一位鄰居為什麼能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合法繼承一位孤寡老人1000000元的遺產呢?
  • 遺囑信託載入《民法典》,意味著什麼?
    》(以下簡稱《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於基礎地位。有人戲稱,法學人「一生所學、 毀於一旦」。的確,從法學人視角看,隨著《民法典》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及《民法總則》九部法律將同時廢止。當然「毀於一旦」 的說法的確也有些誇張,因為從具體條文看,《民法典》 並非是顛覆性的,而是在繼受原有法律基礎之上的漸進式的創新。
  • 被民法典提及的遺囑信託是什麼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胡萍民法典第1133條第3款——「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是民法典唯一一次直接提及信託。業內人士認為,能夠在一字千金的民法典這一重大基礎性法律中寫進這個條文,實屬不易。關於民法典中提及的遺囑信託相關問題,《金融時報》記者採訪了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盈科全國私人財富管理法律服務中心主任張曉俊律師。《金融時報》記者:關於設立遺囑信託此前在信託法中已有提及,此次進入民法典有何意義?
  • 營口大石橋法院適用《民法典》第一案——「列印遺囑」繼承糾紛案...
    營口大石橋法院適用《民法典》第一案——「列印遺囑」繼承糾紛案成功調解!被繼承人李某某因病猝逝,生前立有列印遺囑(2名見證人籤字)將個人銀行存款確定由被告張某某(配偶)繼承。
  • 【東方公證】《民法典》學習講座(2):《民法典》物權編與公證業務...
    《民法典》關乎國計民生,《民法典》物權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係,通過確認和保護物權彰顯法治文明和社會文明,維護和落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民法典》物權編在對《物權法》進行適度修訂的基礎上編纂完成,並延續了《物權法》「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的立法目的和功能。
  • 《民法典》涉及的重要變化(一)
    一、《民法典》"第一編 總則"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重要立法目的《民法典》第一條規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二、《民法典》"第二編 物權編"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加強對建築物業主權利的保護;適當降低業主作出決議的門檻,明確共有部分產生的收益屬於業主共有《民法典》規定:"業主對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業主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請求其承擔民事責任。
  • 《民法典》解讀27: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範圍和順序
    英美法系國家的民法典大多採用統一的監護制度,父母處於優先地位。我國民法典是將親權作為監護權的基礎,編纂在監護制度中。當然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對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還進行了專門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十一條規定:「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繫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規定在司法實踐中仍然具有沿用價值。當然對有關組織擔任監護人的,還需要對其是否具備符合法律法規對其主體資格的要求。
  • 《民法典·繼承編》:制度補益與規範精進
    即《民法典·繼承編(草案)》對二審稿和一審稿的修改與完善僅為規範表述嚴謹性、邏輯關系統一性、法律術語同一性的改觀,至於制度補益與規範完善、體系調整與結構修復依然沒有實現。具體言之, 《民法典·繼承編(草案)》與一審稿、二審稿的變化、差異、沿襲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規範表述嚴謹性的變化。《民法典·繼承編(草案)》第1119條關於繼承編適用的規定,由「因繼承產生的民事關係,適用本編。」
  • 劉奶奶立了3份遺囑,根據《民法典》如何分割她的1個億財產?
    雖然第3份遺囑表面是最後一份遺囑,還經過公證,也是無效的。理由是第3份遺囑沒有二個以上無利害關係人作見證,缺乏遺囑有效的要件。第2份遺囑同樣沒有二個以上無利害關係人作見證,缺乏遺囑有效的要件。所以也是無效遺囑。雖然根據舊《民法通則》規定,立多個遺囑的,同時有公證遺囑的,公證遺囑最為有效。但是新《民法典》規定,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5)取消對流押/流質條款的禁止性規定(6)統一了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的清償順序(7)明確規定同一財產上抵押權、質權並存時的清償順序(8)新增抵押物價款債權人的抵押權優先受償的規定(9)允許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抵押財產轉讓無需經抵押權人同意,同時確認抵押權的追及效力
  • 【掌上課堂】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5.取消對流押/流質條款的禁止性規定;6.統一了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的清償順序;7.明確規定同一財產上抵押權、質權並存時的清償順序;8.新增抵押物價款債權人的抵押權優先受償的規定;9.允許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抵押財產轉讓無需經抵押權人同意,同時確認抵押權的追及效力
  • 《民法典》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 律師:與時俱進,更尊重遺囑人真實...
    現階段,按照《繼承法》相關規定,老人想要變更之前做出的公證遺囑,就必須到公證處再辦理一個新的遺囑,但老人的年紀越來越大,可能身體情況已不能到公證處辦理了。面對這種情況,按照現有的《繼承法》,原來的公證遺囑就無法撤銷和變更,這就可能會給老年人晚年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影響。未來,這一難題將有望得到解決。《民法典》中規定,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 法官解說民法典|關於繼承,這些民法典上的新規定,您可知曉?
    專欄的第一篇,我們有請民事審判庭的法官助理孫士凱詳細解讀民法典關於繼承的那些最新規定。繼承制度關係到每個家庭的財富傳承,也關係著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故民法典的繼承編備受社會公眾關注。相比較現行的繼承法,民法典繼承編進行了哪些改動?下面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 《民法典》:關于格式條款的訂入及效力規則的變化|天同快評
    按照《合同法》及司法解釋的規範意旨,經提示或說明的限免責任條款仍為無效,而違反前述義務的格式條款為可撤銷,似使得提示或說明義務的履行成為效力阻卻的障礙。為解決《合同法》關於前指規定的邏輯矛盾,《民法典》未將所有減免責任的格式條款規定為無效,而是以「不合理」作為無效的判斷事由(詳見後文論述)。
  • 民法典正式施行,88處重要變化你必須知道!
    (5)取消對流押/流質條款的禁止性規定(6)統一了以登記作為公示方式的擔保物權的清償順序(7)明確規定同一財產上抵押權、質權並存時的清償順序(8)新增抵押物價款債權人的抵押權優先受償的規定(9)允許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抵押財產轉讓無需經抵押權人同意,同時確認抵押權的追及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