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神說,當綿羊我就愛你。姑媽照做了,幸福嗎

2020-12-27 野老頭

《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裡講了好幾個女人的故事,但都是悲情的,對於愛情,更是如此。

梁君璧因虔誠而太剛

梁君璧以為找到了人生的歸宿,一無所有的狀態下嫁給師兄。師兄沒有讓自己失望,雖歷經磨難,家業非但得以重振,還做到京城首屈一指的地步。換了大門門,掛起金字招牌,並搬進了玉魔的「博雅宅」,成為人人敬仰的韓太太。

就在她覺得最滿足的時候,上天又給了她一個兒子。這,就是人生的圓滿了。

兒子百天,丈夫擺下「覽玉盛會」,各界名流雲集,成就「玉王」稱號,並在此時將仇人徹底擊潰。

但結果卻不然,梁君璧非但敗光了祖業,連男人也丟了。而拐走自己丈夫的竟然是自己一手帶大的親妹妹。

丈夫不忠,教規不能原諒,而不忠的對象還是自己的親妹妹,教規更不能原諒,而她自己也完全不能接受。

毫不妥協,是梁君璧的選擇。於是,拆散他們,雖然一輩子不原諒丈夫,但是卻把丈夫死死地抓在自己的手中。

餘下的30年,什麼都沒得到,甚至自己最愛的兒子也對她充滿怨念。

韓新月太柔、太脆弱,得不到,只能放棄自己的生命

在大姨媽的嫌棄和鄙夷裡長大的韓新月,雖然得到了所有人的愛,但內心依然是悲涼清苦的。

長期的壓抑,讓她內心鬱結(不知道她的心臟病是否因此而來),總想用讓自己更優秀的方式讓「媽媽」開心。但她不知道,自己越優秀,這個本是大姨的媽就會越憎恨,到最後不惜用「賤種」來稱呼她。

韓新月什麼都好,但心太脆弱。

比心更脆弱的是她的身體。

因為缺失了媽媽的愛,她需要更多愛的填充,爸爸、哥哥和姑媽的愛依然不夠。剛好,她遇到了老師楚雁潮,兩個同樣的人,一見如故,一見傾心。

並不是楚雁潮的愛多麼偉大,而是楚雁潮這個人讓她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在「美好的未來」跟前,以前的一切都是毛毛雨,都不值一提。

一個穆斯林沒有資格愛一個異教徒。最後一絲希望被破滅,本來對生命有無限渴望的韓新月選擇了放棄。

20歲,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戛然而止,什麼都沒有留下。

梁冰玉的追求可能就是姑媽的幸福

在書中,梁冰玉是一個不一樣的人。她串起了整部小說,形象卻顯得單薄。

她嚮往並追求愛情,堅定又決絕。即便是異教徒,優秀的,可以給她完美愛情的人,她會毫不猶豫。

經過兩次痛苦的經歷,她發現自己的姐夫才是她最完美的愛人。

雖然是在戰爭狀態下,親姐妹共侍一夫也是決不允許的,更何況他們的結合沒有得到「神」的認可。

信徒處在任何的環境狀態下,毫無保留地遵守教規是穆斯林必須做到的事情。

所以,他們的結合是決不允許的。

兩人在外漂泊十年,也依然沒有逃掉懲罰。而最終,梁冰玉發現,所謂的完美情人不過是「神」和「玉」的奴隸,她在徹底失望後遠走他鄉。

一切都可以放棄,唯獨愛情不能。梁冰玉想要的不過是一份簡簡單單的愛情,簡簡單單的生活。終其一生也沒有得到。

但,姑媽得到了。

姑媽在博雅宅一住30年,他有兄弟姐妹的關懷,有街坊四鄰的認可,還有天星和新月兩個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簡單、充實、美好。直到最後,她依然堅信自己的丈夫和兒子會回來找她,她的人生充滿希望。

現實生活充實、滿足,而又對未來充滿希望。這應該就是梁冰玉想要的幸福。

但是,姑媽的生活是現實的,但更是虛妄的,因為從來沒有人去真正了解過她的內心。姑媽是被人忽略的一個人,是一隻默不作聲的綿羊。

綿羊才是最受人歡迎的,人喜歡綿羊,「神」也喜歡,愛情也垂青綿羊,因為綿羊不會爭辯,你說它得到了,它就真的得到了,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穆斯林的葬禮》姑媽看似是傻傻等待卻是最能明白現實的人(上)
    韓子奇和玉兒將客人送出門,瞧見一婦人在門外,見他們出來了就上前用穆斯林的語言索要點施捨,韓子奇見她的衣著打扮十分的可憐,看到她就看到了當初的自己,不經就燃起憐憫之心,希望能夠幫助她。可誰知,姑媽竟是如此可憐之人。姑媽本是吉林長春人,娘家是姓馬,夫家姓海,丈夫名為海連義,繼承祖業,開了個小小的飯館,在當地回、漢居民中都頗有名氣,人稱「海回回」。
  • 《穆斯林的葬禮》:中國人講人定勝天,因為早看透了「神」的把戲
    一神教有個特點,信眾不允許與異教徒結婚。而且,即便是夫妻,也不允許愛自己的妻子或丈夫超過愛自己的神。《聖經》裡說「凡愛妻子大於愛過我不可進入天國」。這也大概能理解西方人為何如此霸道,是他們的神教會了他們所有。
  • 穆斯林的葬禮
    正如《古蘭經》中所說:「我們來自安拉,我們都將歸於安拉。」(2:156)「凡有氣血者都要嘗試死亡的滋味。我以禍福考驗你們,你們只被召歸於我」(21:35)又說:「我從大地上創造你們,我使你們復返於大地,我再一次使你們從大地復活。」(20:55)穆斯林把死亡看做是復命歸真,只要在今生誠信真主,力行善功,那麼在後世就可以得到真主的報償,永享天堂的幸福。
  • 《穆斯林的葬禮》開頭20字俘獲人心,冰心:如同走進一個新奇世界
    她接受了各種思想教育,她勇敢、大膽地追求自己嚮往的自由,渴望著愛別人和被別人所愛,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由自己決定。而姐姐梁君璧為了照顧家裡,承擔了家中的擔子,並沒有受過教育,而是做一個傳統女性那樣結婚生子過著平淡的生活。
  • 《穆斯林的葬禮》:開頭僅20字俘獲人心,經典永不褪色!
    「幸福的家庭都大同小異,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穆斯林的葬禮》開篇《穆斯林的葬禮》一書與《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一些偉大巨著一樣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冰心先生說「看了《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覺得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
  • 《穆斯林的葬禮》:比愛而不得更好的選擇是活在當下
    美滿幸福的愛情固然人人嚮往,可生活不能時時處處如人所願,愛而不得也是人生常態。面對無奈,有時候與其固守執著,不如順勢而為,選擇當下,努力過好每天,讓歲月的美好彌補心中的缺憾。《穆斯林的葬禮》中的韓天星就是這樣一位看似痛苦,實則結局在所有人中最完美的角色,身上閃現著最樸素的人生智慧。
  • 《穆斯林的葬禮》:天星對妹妹的愛來自哪裡?是負罪感嗎?
    韓新月有個幸福的家庭,除了媽媽顯得不是太好親近外,爸爸韓子奇是國家幹部,把她視作掌上明珠,且知識淵博,見識豐富,又為人謙和;姑媽從小將自己帶大,視如己出,對她生活的照顧的無微不至。另外,韓新月還有一個哥哥天星,這個悶不作聲的哥哥對她的愛甚至超過父親。
  • 穆斯林的葬禮是怎樣的?文化都藏在儀式裡,但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呢
    人死了是要去見真主的,神會根據一生的所作所為來判定是上天堂還是下火獄。標準是什麼?是否一生恪守對神的唯一信奉——毫無保留地信我,並嚴苛遵循教規,是關鍵要素。不管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人死後都會有個葬禮。《穆斯林的葬禮》中有過兩段葬禮的描寫,一次是梁亦清,另一次是韓新月。我們一起看看穆斯林的葬禮到底是什麼樣子(可能會引起不適,請慎重閱讀)。首先,人死之後,要先把「氺溜子」取過來。氺溜子是一塊木板,是專門盛放屍體的,平時放在清真寺裡,由專人保管。
  • 《穆斯林的葬禮》為什麼被稱為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在《穆斯林的葬禮》裡,有兩個人物最為單薄,一是梁冰玉,二是楚雁潮,但這兩個人物太關鍵了,是故事的主線人物,而他們還是悽美愛情的主角。也正是因為此,讓整部作品顯得有些單薄。有人說,《穆斯林的葬禮》是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大抵也是因為此。
  • 《穆斯林的葬禮》:男人具有這3種心機,更容易背叛婚姻
    讀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對韓子奇沒有半點的同情,雖然他的一生並不幸福,可以稱為巨慘了。不僅自己愛的女人離開了,而且被妻子壓制了近二十年,最後落得人財兩空,這就是背叛婚姻的下場。01 韓子奇背叛婚姻後的生活《穆斯林的葬禮》中是這樣描寫韓子奇的表情的:韓子奇那張痛苦的臉,肌肉在抽動,一雙深陷的眼睛,埋藏著怨恨,潛伏著恐懼,雙閃爍著希冀和追求,他從椅子上欠起身,手扶著妻子倚著的床頭銅欄杆,幾乎要向她下跪了。
  • 《穆斯林的葬禮》:男人有這三種跡象,女人註定不會幸福
    嫁給愛物大於愛人的女人註定不會幸福。這種男人沒主見、怯弱對婚姻不忠貞。霍達在《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裡向我們展現具有這三種特性的男人對女人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當一個男人對物品極度痴迷,他往往對生活沒有主見,他的精力都放在了他喜歡的事物上。面對雜事他們更喜歡聽從別人的意見,前提是不妨礙他們的喜好。
  • 送書第217本|穆斯林的葬禮:極具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
    今天的送書,是極具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小說《穆斯林的葬禮》。《穆斯林的葬禮》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齋升沉起伏為主線,在歷史的背景下描寫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運變遷,表現了主人公為追求理想和事業,為完善自身素質所發出的蓬勃不息的命運意識。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 《穆斯林的葬禮》:愛上姐夫的冰玉,卻用女兒生命向姐姐還了債
    01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背後的克己復禮第一次讀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還是在我高中的時候,隱約記得讀完後哭的一塌糊塗,為韓新月的死而難過,為韓新月與楚雁潮的生死絕戀而感動,也為韓子奇的懦弱而憤怒,更為梁君壁的冷漠無情而怨恨。
  • 孟加拉性工作者,首次行穆斯林葬禮
    孟加拉為穆斯林國家,儘管在孟加拉,性工作是合法的,但在性工作者去世之後,卻沒有伊斯蘭領袖會為其舉行葬禮,甚至將死去的性工作者隨意掩埋、甚至丟在河中。不過在上周,孟加拉破例為一名死去性工作者進行穆斯林葬禮,家屬欣慰表示:媽媽終於被當成人對待。
  • 《穆斯林的葬禮》從信仰、責任、愛情中淺析人生的圓滿和殘缺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以「玉」和「月」兩條主線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悲歡離合。以玉的長河來表現父輩、祖輩、以及祖祖輩輩玉的歷史文化。以月的形象來表達純潔、美好的愛情追求。最後兩條線合二為一,展現出梁家三代人在時代背景下不同的命運變遷,表現出主人公為追求理想和事業,為完善自身素質所發出的蓬勃不息的命運意識。
  • 穆斯林的做與不做
    穆斯林的做與不做(注)
  • 山羊,綿羊,肥羊的屬靈含義
    二、山羊和綿羊具體的果子有哪些 1、什麼是善聖經說神的旨意就是要我們行善。那麼什麼是善?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這就是善。【彌迦書 6:8】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 姑媽非讓二女兒和大女婿搭夥過,外孫女不答應,姑媽找到了我
    83歲的姑媽給我打電話說:讓我幫她。我有些摸不著頭腦,我問姑媽:這日子過得好好的,又生什麼法兒呢?姑媽說:我守了一輩子寡,我知道這其中的甜酸苦辣,現在你大表姐夫,你二表姐都落了單兒。飛得高看得遠!姑媽笑了笑說:我一點兒也不糊塗,你大姐夫從25歲上給我當女婿,30多年了,比兒子還孝順,你去哪兒還能找到比他合適的人?再說,你替你姐姐照顧他,你姐姐在九泉之下也不能會高興的……二表姐說:娘,我想一個人過。
  • 交流 | 做堅守中正的穆斯林
    穆聖說:「人類皆為阿丹的後代,阿丹是真主用泥土所造。」因此,人類是血緣關係上的兄弟姐妹,生而平等。先知用他的一生實踐著對他人的公正和友善,無論是穆斯林還是非穆斯林都一視同仁。穆聖遷徙到麥地那之後,麥地那居住著許多猶太人和多神教徒,穆聖並沒有因為信仰和民族的不同而疏遠他們。他保證他們享有人身和信仰上的自由。他僱用猶太人中的一個少年做自己的僕人,而他沒有去強迫這個少年信仰伊斯蘭。
  • 《穆斯林的葬禮》硬傷那麼多憑何成功?自我、投入、運氣和使命感
    《穆斯林的葬禮》累計銷量突破300萬冊,這本書無疑是很成功的。發表於1988年,三年後獲得茅盾文學獎。但也飽受批評,甚至被稱為「最名不副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故事簡單,人物也太過骨感,雖說文筆優美,但閱讀的體驗並不特別好。梁冰玉為什麼就和姐夫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