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千年的秘色瓷重現!藏於地宮,古代專供皇家!

2021-01-14 愛麗斯旅行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瓷器大國,早在唐朝的時候,我國的瓷器就遠銷日本、印度、波斯和埃及等地,瓷器的種類和樣式也是琳琅滿目、精彩紛呈。在陝西的各個博物館裡,我們能看到形形色色的瓷器珍藏。

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有一種瓷器一直是謎一般的存在。千年前曾被文人墨客極盡讚美,然而長久以來,人們只聽聞過其名,誰也沒有見過,也不知道這種瓷器到底長什麼樣,甚至有人質疑這種瓷器是否真實存在過,還者是古人杜撰出來的?

直到20世紀80年代的某一天,陝西法門寺地宮被打開,14件瓷器重見天日,人們才確信它的存在,這種瓷器叫做秘色瓷。

大家聽過白瓷、青瓷、黑瓷、唐三彩、青花瓷等等,秘色瓷是什麼瓷呢?

關於秘色瓷最早見於唐代詩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千峰翠色」描述的便是秘色瓷。

秘色是一種顏色嗎?然而並不是。在法門寺地宮尚未打開之前,秘色瓷一直是一個謎一般的存在。人們從古籍記載中知道,它是皇家專用的器物,相傳古代吳越國王命令燒制瓷器專供宮廷使用,並上供到中原朝廷。

高高在上的姿態,遠離普通人,古時候庶民是不可以用的。這種瓷器的燒制方法也是保密的,從配方、制坯、上釉到燒造整個工藝,「秘色」的意思是「保密的釉料配方」。

寶雞法門寺地宮的開啟,等於是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它是世界上至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帶來的稀世珍寶超乎人們的想像。佛祖真身舍利震驚世界,還有幾千件寶藏,非同一般,其中就包括了14件宮廷專用的秘色瓷。

它們的出現,讓失落千年的秘色瓷重見天日,也揭開了秘色瓷的面紗。這些瓷器色澤綠黃,晶瑩潤澤、玲瓏剔透,如冰似玉、勻淨幽雅,是世界上發現有碑文記載證實的最早、最精美的宮廷瓷器。

這14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它們出土於「關中塔廟始祖」法門寺地宮。如今一部分收藏在法門寺博物館,另外,國家博物館和陝西歷史博物館也各有收藏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秘色瓷鑑藏
    唐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時間回到1987年4月,位於陝西省扶風縣的法門寺正在進行一項古代佛塔的修復施工。當忙碌的工作人員在清理塔基時,意外發現了唐代佛塔地宮。據地宮出土的《物帳碑》記載:唐懿宗「恩賜……瓷秘色椀(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經專家核實考證,它們居然就是消失世間千百年來世人苦苦尋覓的秘色瓷!  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的這批秘色瓷,器形規整,造型簡潔,釉色青綠(其中有12件),晶瑩潤澤。共有碗7件,其中兩件為鎏金銀稜平脫雀鳥團花紋秘色瓷碗,還有盤、碟共6件及瓶1件。
  • 新中國考古重大發現 法門寺地宮:盛唐之光,佛國之秘
    次年4月,地宮大門被正式開啟後,考古學家先後在八重寶函、漢白玉雙簷靈帳、秘龕和阿育王塔中發現了4枚佛指舍利。經當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和副會長周紹良鑑定,秘龕內的為靈骨,即佛祖真身,其餘三枚為影骨。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在唐代就是皇家寺院和舉世聞名的佛教聖地。
  • 法門寺唐塔地宮 出土——秘色瓷及珍貴國寶!
    物帳碑上"瓷秘色"三個字,叫古陶瓷專家眼前一亮。秘色瓷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瓷器呢?為什麼這麼神秘呢?於是發掘工作開始了,4枚至高無上的佛骨舍利和大量奇珍異寶的出土立即轟動海內外,人們將目光不斷投向法門寺,期待更多的發現。
  • 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秘色瓷及珍貴國寶!
    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唐朝佛教、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初時,高祖李淵改名為「法門寺」。唐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時間回到1987年4月,位於陝西省扶風縣的法門寺正在進行一項古代佛塔的修復施工。當忙碌的工作人員在清理塔基時,意外發現了唐代佛塔地宮。
  • 唐代法門寺地宮:出土瓷器欣賞
    據地宮出土的《物帳碑》記載:唐懿宗「恩賜……瓷秘色椀(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經專家核實考證,它們居然就是消失世間千百年來世人苦苦尋覓的秘色瓷!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的這批秘色瓷,器形規整,造型簡潔,釉色青綠(其中有12件),晶瑩潤澤。共有碗7件,其中兩件為鎏金銀稜平脫雀鳥團花紋秘色瓷碗,還有盤、碟共6件及瓶1件。
  • 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 丨 秘色瓷及珍貴國寶
    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唐朝佛教、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初時,高祖李淵改名為「法門寺」。據地宮出土的《物帳碑》記載:唐懿宗「恩賜……瓷秘色椀(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經專家核實考證,它們居然就是消失世間千百年來世人苦苦尋覓的秘色瓷!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的這批秘色瓷,器形規整,造型簡潔,釉色青綠(其中有12件),晶瑩潤澤。
  • 法門寺神秘地宮被打開!出土的稀世珍寶,足夠買下幾個國家!
    為什麼這個唐代地宮有著如此豐厚的內藏呢?這還要歸功於它和李唐的宗室的密切聯繫。法門寺曾是唐代皇家寺院,大唐皇帝曾多次迎奉佛骨舍利到京城長安供養,其中地宮所供奉的大量金銀器、絲綢、琉璃器、瓷器等都是千挑萬選的寶物。
  • 千年滄海桑田,未曾有過如此的殊榮-七彩佛光盞供奉佛骨舍利
    其地宮發掘出深藏盛唐王朝所供奉的大量金銀器、絲綢、琉璃器、瓷器等都是千挑萬選的寶物。而與寶物一同出土的《物帳碑》的一段記載解決了文物考古界爭議多年的的話題。法門寺地宮挖掘寶物:鎏金銀捧真身菩薩「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碟子共六枚。」
  • 法門寺地宮下的驚世寶藏
    法門寺地宮天下聞名,出土寶物璀璨奪目。地宮一開,就是半個盛唐。在1987年,地宮開啟的那一剎那,考古學家看到了什麼?法門寺地宮在這批唐代的珍貴文物中,發現了極為罕見的具有明確記載的14件唐代精美秘色瓷器。這批秘色瓷,器形規整,造型簡潔,釉色青綠(其中12件),晶瑩潤澤。
  • 青瓷系統中的精品:秘色窯欣賞!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青瓷窯,窯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餘姚、慈谿、寧波等地,因這一帶古屬越州
  • 法門寺地宮珍貴文物,價值連城!
    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王朝,中外文明交流頻繁,絲綢之路商貿往來興盛,民族融合加速發展,中國佛教進入全面繁榮時期,逐漸形成了三論宗、天臺宗、法相宗、華嚴宗、成實宗、密宗、禪宗、凈土宗等八大宗派。密教是以念誦陀羅尼咒語為特徵的佛教法門的通稱,密宗是密教體系中思想系統且有師資傳承的教派。唐以後逐漸失傳,其部分思想與修行方式則融入其他佛教宗派。
  • 法門寺地宮出土珍寶
    它的價值,不僅在平雕刀法、寶鈿珍珠裝及盝頂這些古代工藝,還在於刻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來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內蘊的深刻表現,是密宗文化藝術史的一幅剪影。以爐薰香是我國古代生活中常見的美化和衛生措施。到了唐代,無論是奠天祭地,供養釋迦,禮敬老子,尊宗禮祖,都要點香薰香。
  • 法門寺地宮珍藏文物空降深圳,你準備好去看了嗎?
    法門寺地宮秘色瓷的重大發現解決了文獻中「秘色瓷」的實物證據與諸多疑惑,具有重大考古價值。這批秘色瓷共計十三件,均為皇帝獻物。據《物帳碑》載唐懿宗「恩賜……瓷秘色椀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其出土法門寺地宮中室金銀包邊的圓形檀香木盒內,盒內又以絲綢包裹。該批秘色瓷造型簡潔,釉色青綠,有玲瓏剔透之玉質感,其工藝水平驚豔全球。
  • 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 首度佛館大覺堂舉行
    佛光山2019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會,3月7日在佛陀紀念館盛大展開,當日由於天候緣故,有別於以往在戶外菩提廣場舉辦的場景,首度移至大覺堂舉行,為佛館開館以來舉辦的10次地宮珍寶入宮,自2016年與信徒香會結合以來,又寫下殊勝的一頁,近3000人參與盛會。今年珍寶共有410件,將進行存放於4個地宮。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圖)
    此前人們一直懷疑地宮可能是明代的,當看到第一道石門門楣上刻著兩隻唐代朱雀圖案,才恍覺這竟然是唐代的地宮,且從未被開啟。第二道石門被兩塊巨大石碑堵住。一塊是《物帳碑》,詳細記錄了內室供奉品的名字、件數、重量以及奉獻者的姓名等,上面記載寶物達2499件之多!另一塊是《大唐鹹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歷敘真身舍利自元魏二年起在中國供養的歷史。推開沉重的石門,20世紀的碘鎢燈照亮了千年的黑暗,傳奇近在咫尺。
  • 能讓秦陵地宮燭火千年不滅,傳說燃料是人魚膏
    傳聞,在秦始皇地宮中,置有「人魚膏燈」一盞,可長明千年不滅。至今為止,秦始皇的地宮尚未挖掘,而這盞可以長明千年不滅的「人魚膏燈」是否真實存在,也無從得知。只是,這「人魚」究竟是何物,倒是人們一直都在探求的,且自古至今,這個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大家的說法一直沒有得到統一。在《世紀集解》中稱;「人魚似站,四腳。」
  • 浙江一「神秘」古城,「藏於」千島湖底沉睡千年,如今卻重現世間
    浙江一「神秘」古城,「藏於」千島湖底沉睡千年,如今卻重現杭州人們總是會對自己不太了解的領域格外好奇,也就是一種獵奇心態,比如在選擇旅遊地點的時候,大部分人會傾向於那些和自己當前的生活環境反差比較大的地方,南方的朋友會嚮往北方的冰雪世界
  • 秘色瓷都 詩意慈谿 | 細品「詩」中意,傾聽「樂」中韻
    秘色瓷都 詩意慈谿 | 細品「詩」中意,傾聽「樂」中韻 2020-12-17 2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俄羅斯發現一座千年地宮,主人卻是中國人,專家:他是個大英雄
    但其實古代的時候,我國的疆域領土是一直在變化的,直到上個世紀新中國成立以後,才逐漸收復完整,成如今的樣子。從歷史上來看,我國領土最廣闊的時候,應該就是成吉思汗徵戰鄰國,差點打到如今俄國的莫斯科的時候了。也就是說,歷史上是有一段時間,我國和俄國的領土是有交集的。所以在1940年的時候,俄羅斯發現了一座中國人的千年地宮,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 臨清舍利塔地宮之謎
    1796年,英國畫師威廉·亞歷山大東方藝術繪畫在倫敦皇家藝術學會展出。其中一幅浸透濃鬱東方韻味的《臨清州塔》水彩畫,深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臨清州塔》是畫師威廉·亞歷山大隨英國使華團隊1793年第一次來中國時,在臨清運河塔灣碼頭實地寫生之作。無獨有偶。一幅以臨清塔灣為場景的水彩畫《臨清塔下踢毽球》再度風靡英倫三島,作者是英國著名建築師兼畫家託馬斯·阿羅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