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廟老字號永和園重新開業 特色小吃一樣不少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當年位於貢院西街的永和園。

易址復業的永和園酒樓。薛玲攝


   素有「秦淮第一樓」美稱的永和園又回來了!揚子晚報3月12日A33版報導了《百年老店永和園將拆遷》的消息,因興建科舉博物館,位於貢院西街的永和園也被列入拆遷範圍。不少南京市民擔心,永和園會不會像其他一些老字號一樣,拆了以後便永遠消失在生活之中?揚子晚報記者昨天路過夫子廟時偶然發現,永和園酒樓已在夫子廟北牌坊狀元樓西側易址復建開業。

    新店依舊古樸,特色小吃一樣不少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偶然發現已經易址復業的永和園,心中又驚又喜。走進位於建康路68號的永和園新店,由林散之題寫的「永和園」店招在朝陽下熠熠發光,步入店堂,卻是一派悠然雅致的古色古香,店堂一角的蓮池紅鯉更為店中增添了一番別致的情趣。

    雖然復業後的永和園在經營規模上縮小了不少,但「老南京」最愛的雞汁乾絲、蟹殼黃燒餅、小籠包餃等特色小吃一個都沒有少,不僅如此,由於新址的顧客群以市民為主,不少小吃的價格還略有下調。拆遷前的永和園每天營業時間為上午9:30,復業後的永和園兼營早餐,每天的營業時間提前至早晨7:00。

    採訪中,揚子晚報記者正巧碰到祖孫三人,「聽門口鄰居講永和園復業了,我們特意從集慶門坐車過來的。」正吃著蟹殼黃燒餅的陳老先生笑著說,「不錯不錯,還是那個味。」

    將對傳統小吃製作技藝梳理傳承

    獲得國家商務部首批「中華老字號」稱號的永和園,在2012年,小吃製作技藝還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雖然因為拆遷而暫時搬出夫子廟核心景區,但永和園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永和園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對傳統的小吃製作技藝進行梳理,並進一步加強傳統技藝的傳承。

    「永和園之所以在短短數月內就復業,除了集團有義務有實力做到以外,和政府部門的重視支持分不開,關鍵是老字號經營的連續性不能斷。」永和園負責人介紹說,如果永和園不儘快恢復,技術人員將面臨流失,永和園的復業,也就意味著老字號的飲食文化和小吃製作技藝將得到保護與傳承。

    連結>>>

    歷史名人與永和園

    永和園在其發展歷史上,還與多位名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朱自清最愛永和園燒餅

    熟悉永和園的「老南京」都知道,秦淮八絕之中就有永和園的雞汁乾絲和蟹殼黃燒餅,可很少有人知道,這兩樣吃食竟然還成就了中國散文雙璧《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1923年8月的黃昏,現代散文大家朱自清、俞平伯同遊秦淮河,因為喜愛永和園的茶點,他倆在遊覽前不忘到雪園(永和園)吃小吃,「在茶店裡吃了一盤豆腐乾絲,兩個燒餅之後,以歪歪的腳步踅上夫子廟前停泊著的畫舫,就懶洋洋躺到藤椅上去了。好鬱蒸的江南,傍晚也還是熱的……」俞平伯在《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中提及的豆腐乾絲和燒餅,正出自雪園。

    朱自清對於永和園的燒餅更是念念不忘,三年後他還深情地說,「我倒是覺得芝麻燒餅好,一種長圓的,剛出燒,既香、且酥、又白……」把永和園的燒餅描繪得惟妙惟肖。

    侯寶林表演「武松打虎」

    上世紀五十年代,梅蘭芳帶著家人來到永和園茶社,品嘗嚮往已久的風味小吃,食客們很快認出這位京劇大師,一傳十、十傳百,店堂內外很快擠滿熱情的顧客和戲迷。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一天,曲藝表演藝術家侯寶林慕名來到永和園,剛跨進門就被茶客們認了出來,「來一段!來一段!」店堂裡頓時「沸騰」起來,被南京人熱情所感染的侯寶林即興在店堂裡說了一段《武松打虎》,贏得滿堂喝彩。

    



    

(責任編輯:武學佳)

相關焦點

  • 夫子廟最貴的「秦淮小吃」,本地人去的不多,卻深受外地人喜愛?
    大家好我是吹夢,說起南京,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夫子廟,畢竟夫子廟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有一種不去夫子廟,就好像沒有到過南京一樣。但是,夫子廟真的可以說是秦淮風光帶的精華。地址:貢院西街12號4、永和園中華老字號,百年永和園。明清風格的建築古色古香與夫子廟景點渾然一體。一樓的自助消費讓您休閒自在,二樓的四個包間堪稱夫子廟一絕,覽盡了六朝古都的秦淮風月。
  • 南京:總統府景區一票難求 夫子廟30萬人打卡
    【南京夫子廟景區5天30萬人打卡 秦淮小吃讓人饞】   夫子廟也是來南京必打卡的地方之一,從10月1日到現在為止,南京夫子廟景區已經累計接待遊客超過了30萬人次。到夫子廟,除了打卡大成殿、秦淮畫坊、科學博物館、烏衣巷等景點,各種秦淮小吃更是不能錯過。
  • 對不起,我要去夫子廟了!
    夫子廟的小吃深受秦淮八絕的影響,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飲食文化甚至可以追溯到六朝時代。這些富有特色的秦淮小吃。不論是小籠包、赤豆酒釀元宵、鴨血粉絲湯、梅花糕、還是牛肉鍋貼、糖粥藕、桂花糖芋苗.
  • 南京新街口曾經扎堆的「老字號」如今去哪了
    「老字號餐飲的聲譽與店面緊密相關,一旦搬遷,很難與之前相比。」南京師範大學陶鴻、趙媛等學者調研發現,1990年之前,南京餐飲「老字號」主要集中在新街口、夫子廟一帶,城市改造後企業不得不遷出,有的被安排在缺少商業氛圍的偏僻地段,有的幾年內找不到合適的新址,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 擦亮「十裡秦淮」金名片,南京為夫子廟景區立法
    到南京怎能不去夫子廟?從「烏衣巷口夕陽斜」到「槳聲燈影中的秦淮河」,老南京的韻味在這裡沉澱千年。11月23日,一部重新修訂的關於夫子廟的地方性立法——《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條例》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涉及到以夫子廟為核心、「十裡秦淮」為軸線的大片歷史街區,以及朝天宮、熙南裡等「最南京」的區域。
  • 細品永和園茶點 開洋乾絲配黃橋燒餅
    「開洋乾絲」和「蟹殼黃燒餅」,是永和園酒樓的傳統品種。永和園的前身,是古城南京著名的雪園茶館。解放後改名為永和園茶點社,以傳統茶點「開洋乾絲」、「蟹殼黃燒餅」讓人久吃不厭。開洋乾絲從前南京茶館小吃,總是先吃乾絲。
  • 追尋那些「飄零」的城市老字號
    「老字號餐飲的聲譽與店面緊密相關,一旦搬遷,很難與之前相比。」南京師範大學陶鴻、趙媛等學者調研發現,1990年之前,南京餐飲「老字號」主要集中在新街口、夫子廟一帶,城市改造後企業不得不遷出,有的被安排在缺少商業氛圍的偏僻地段,有的幾年內找不到合適的新址,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 南京秦淮小吃有了認證標識
    同樣是「鴨血粉絲湯」,口味怎麼不一樣?到底哪家更正宗?不用糾結了,秦淮小吃有了統一評定標準。今天(1月13日)記者從南京夫子廟小吃協會2019年會暨《南京秦淮小吃評價通則》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首批秦淮小吃四星、三星單位授牌,今後找尋正宗秦淮小吃請認準這張 「身份證」!
  • 古城南京—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
    愚園管理人員介紹,作為江南古典園林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愚園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水石取勝。愚園由內園和外園兩部分組成。外園以山丘、愚湖為主,內園以假山、廳堂等建築為主。愚園布局,因高就下,因勢隨形,平直與曲折交替,開闊與幽深相間;水石清幽,竹樹美秀,畫棟迴廊奇麗,江南風味濃鬱。各色植物群落造型豐富多彩,在園內爭奇鬥豔,相映成趣,真可謂滿園皆翠綠、放眼盡花草。
  • 舌尖上的南京-南京最好吃的4家百年老館子,你不一定都吃過
    眾所周知,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名都,當然南京也是中國小吃匯聚最多的地方之一。這裡的美食品種繁多、風味獨特、有葷有素、甜鹹俱有。像夫子廟、湖南路、新街口、中央門……是南京小吃比較最為集中的地方。一方山水,一方風情。
  • 江蘇中華老字號有哪些,江蘇中華老字號名單
    中華老字號,是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老字號是文化符號、歷史記憶和商業品牌代表,他們不僅是一個個商業實體,同時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截止至2020年,江蘇省共有96家「中華老字號」企業。 你知道江蘇中華老字號有哪些嗎?下面介紹江蘇中華老字號名單。
  • 名單增至93家,南京「老字號」再次擴容!
    最終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溧水賓館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上榜。至此,我市經過認定的「南京老字號」總數已達93家。記者日前從市商務局了解到,經過最終的公示環節,我市第四批南京老字號認定工作正式畫上句號。最終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溧水賓館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上榜。至此,我市經過認定的「南京老字號」總數已達93家。
  • 南京夫子廟的湯包店,牆上「王婆賣瓜」,吃個「神仙」組合
    接著分享我的暑期行,話說每位造訪南京的遊客,一定會去夫子廟逛逛。唯一的問題是,暑期的南京「四大火爐」,實至名歸。我們常說的夫子廟,其實是指的是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它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以我也有疑問,多次來過夫子廟,但似乎每次入口都不一樣,有點迷茫。酷熱讓人的飲食時間都紊亂了,走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看到這裡的雞鳴湯包店,解決一下晚飯吧。雞鳴?第一印象是玄武湖畔的「雞鳴古寺」,在南京街頭似乎看到過雞鳴湯包店,這應該是一個連鎖餐飲。點餐就在入口處的櫃檯。
  • 呼應南京都市圈,盱眙龍蝦走進南京「夜經濟」中心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盱眙龍蝦美食文化周啟動儀式現場 江蘇經濟報 圖疫情影響之下,小龍蝦「老牌勁旅」江蘇盱眙選擇「主動出擊」。5月29日晚,第二十屆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離開本土,登陸南京夫子廟。自古至今,夫子廟都堪稱南京的「頂級流量」。正如淮安市委常委、盱眙縣委書記梁三元在龍蝦節南京專場開幕式上說,夫子廟是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休閒街區,更是全國「夜間經濟」的主角,而盱眙龍蝦則是深受群眾喜愛的消費主角。梁三元希望,兩者強強聯合、深度融合,促進消費復甦。
  • 南京夫子廟還值得去嗎?整改後沒有了從前的韻味,遊客也少了
    南京夫子廟大家都熟悉吧,前段時間因為夫子廟附近景區做了大力的修改,路面及建築都有了整改,煥然一新,但是很多人卻反應,說沒有了夫子廟的韻味了,這是為什麼呢?而南京的旅遊景點更是多的數不過來,雞鳴寺、浦口火車站、先鋒書店、靈谷寺、止馬嶺、棲霞山與棲霞寺等等,但我相信既然是旅遊,必然少不了對當地小吃的嚮往,說到這兒,當然就要來說說夫子廟了,自古以來,秦淮河畔一直就是南京城最為繁華的地區,秦淮河古名淮水,是屬於長江的一條支流。
  • 愛上旅遊,愛上簡單.來南京,跟著棠菓一起去旅行吧!!!
    制鴨技術久負盛名;著名的特色小吃有回味鴨血粉絲湯、獅王府獅子頭、尹氏雞汁湯包、蓮湖糕團店、「忘不了」 酸菜魚、綠柳居等。 南京小吃主要的集中地有夫子廟、獅子橋(在湖南路附近)、甘家大院等,其中夫子廟地區的奇芳閣、魁光閣、蔣有記、永和園、六鳳居都是南京小吃的傳統名店,製作的特色小吃稱為「秦淮八絕」。劉長興麵館則是南京著名的麵館。百年老字號韓復興是南京著名的鹽水鴨,板鴨店。
  • 有吃過地道的南京小吃嗎?南京站我們來了!
    內容簡介南京小吃,中國四大小吃之一,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多達百十多個品種。名點小吃有葷有素,甜鹹俱有,形態各異,其中代表是秦淮河夫子廟地區,夫子廟秦淮小吃手工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除夫子廟外,在湖南路、新街口、朝天宮、長樂路、山西路、中央門、惠民橋、燕子磯等地,也逐漸形成了比較集中的點心小吃群。
  • 打著當地小吃的名號,賣著千篇一律的食物,這些美食街你去過幾條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喜歡旅遊,體驗當地民俗風情,品嘗特色小吃和美食是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隨著旅遊業的商業化,大城市著名的古建築附近將有一條美食街。這些美食街可以說都是一樣的,有的被冠以老字號,有的被貼上文藝標籤,不過去過美食街的人也有同樣的感受,也就是說,美食街的食物既貴又不好吃。作為外國人到其他城市旅遊,很難知道哪裡有老字號的特色小吃,大多數人都會在網上遵循這一策略,通常會去所謂的美食街。
  • 老字號,老地方,老街坊!北京稻香村首家特色生活店今開業
    今天一大早,許多家住右安門附近的市民又在重新裝修開業的北京稻香村南城生活店碰上了頭。停業50天後,這家右安門外的北京稻香村「南城生活店」正式開業。這也是北京稻香村推出的首家特色門店。在沿街寫字樓一水兒的灰色外牆裡,北京稻香村商鋪大紅色的門臉顯得格外顯眼。
  • 打卡南京夫子廟,景色美不勝收,卻沒了昔日的熙熙攘攘
    南京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發展城市,也是我國熱門的旅遊城市之一。提起南京的旅遊景點,南京夫子廟那得榜上有名。夫子廟是古時候用來祭祀、考試和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地方,南京夫子廟實際上有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自古以來就匯集無數的文人墨客在此處吟詩作賦,更有許多富商在秦淮風光帶開店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