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別錄》載「木香,一名蜜香,生永呂山谷」,永呂指今雲南保山地區,為木香原產地。
梁代開始廣州的木香逐漸成為主流品種,稱廣木香。後在雲南引種成功,稱雲木香,是現存木香藥材主流品種。
川木香為木香的代用品、地方習用品。兩者都是藥典品種,有時容易混淆,我們來看它們的區別。
雲木香(Aucklandia costus)來自於菊科風毛菊屬,別名廣木香,青木香。多年生高大草本,主根粗壯。
基生葉有長翼柄,翼柄圓齒狀淺裂,葉片心形或戟狀三角形。花果期7月。
頭狀花序單生莖端或枝端,或3-5個在莖端集成稠密的束生傘房花序。總苞半球形,黑色,初時被蛛絲狀毛。
原產克什米爾;在我國四川、雲南、廣西、貴州有栽培。
根入藥,有健脾和胃、調氣解鬱、止痛、安胎之效。
川木香( Dolomiaea souliei)來自於菊科川木香屬,多年生無莖或幾無莖蓮座狀草本。
根粗壯,全部葉基生,蓮座狀,全部裂片邊緣刺齒或齒裂,齒裂頂端有短針刺。花果期7-10月。
分布四川西部、西藏東部。生於高山草地及灌叢中,海拔3700-3800米。
根入藥,行氣止痛,和胃止瀉。
變種灰毛川木香別名木裡木香,葉下面灰白色,被薄蛛絲狀毛或棉毛。
木香味辛、苦。
功效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
川木香味苦、辛。
功效行氣止痛。
用於脘腹脹痛、腸鳴腹瀉、裡急後重、兩脅不舒、肝膽疼痛。
木香略呈圓柱形,枯骨形。
質堅實體重,不易折斷。老根中心常呈朽木狀。
氣強烈芳香,味苦辛。
川木香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筋脈。
根頭偶有黑色發粘的膠狀物,習稱「油頭」或「糊頭」。
體較輕,質脆易折斷。氣微香,嚼之粘牙。
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散在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有的中心呈腐朽狀。
參考文獻
(1)木香類藥材的研究進展 王緒穎 賈曉斌 陳彥 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新型給藥系統重點實驗室 江蘇 南京 210028
(2)木香與川木香的鑑別 陳建清 福建省莆田學院附屬醫院 莆田351100
(3)中國植物志
(4)川木香圖片來源;ppbc 劉翔 陳又生 劉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