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了皇綱,還打敗了瓦崗寨的首領翟讓,程咬金的三板斧有多厲害?

2021-01-08 騰訊網

程咬金的三板斧還是很厲害的。他用這三板斧辦了兩件大事。

話說尤俊達要劫皇綱,見程咬金身大力不虧,又不怕死,就想拉上程咬金一起幹,沒想到一交往,才知道程咬金不會武藝,沒辦法,尤俊達給程咬金打造了一把大斧子,教給程咬金斧法,尤俊達真心實意教,程咬金也是賣力氣學,可學了好多天,尤俊達洩氣了,問程咬金:「大哥,你是不是跟我開玩笑,怎麼這麼多天,一招也沒學會,」程咬金也怪不好意思,說:「我也不知道,學了後邊就忘了前邊了。」尤俊達教得也就不那麼上心了。

有一天晚上,尤俊達想著劫皇綱的事,睡不著覺了,他索性起來在院裡溜達,來到了程咬金住的地方,就見程咬金穿個大褲衩,騎著個凳子,在練斧子呢,就見大斧子虎虎生風,招數驚奇。尤俊達沒想到程咬金還有這麼高超的武藝,禁不住喝彩:「好!」就這一聲,程咬金窟通一聲就倒在地上,大斧子也扔一邊了,尤俊達嚇壞了,以為程咬金犯什麼病了,趕緊跑過去扶程咬金,聽見打呼嚕的聲音,原來是程咬金睡著了。

尤俊達喊醒程咬金,問他是怎麼回事,原來程咬金做夢,有一個仙人教他練斧子呢,讓尤俊達這一喊,程咬金忘了個差不多,就記住三斧子了,不過這三斧子比起十八條好漢的武藝差點,但對付一般將領那是綽綽有餘的。

尤俊達帶程咬金埋伏在長葉林小孤山,等候皇綱的到來,中午時候,楊林的大太保羅芳,二太保薛亮押著皇綱來到埋伏地,程咬金一馬當先就衝了過去,大喊一聲:「留下皇綱在走,」羅芳一見有劫道的,飛馬迎了過來,挺槍就刺。

程咬金不躲不閃,掄起斧子喊一聲:「劈腦袋,」羅芳一看這是拼命,我扎他一槍,他也砍我一斧子,於是撤槍架開了斧子,程咬金斧頭往回一撤,斧攥就扎了過去,嘴裡喊著:「小鬼剔牙,」羅芳趕緊使出金剛鐵板橋,身子躺在馬背上,斧攥貼著羅芳鼻子尖就過去了,羅芳見躲過了斧攥,又從馬上坐起來,不成想程咬金斧子一轉個,奔羅芳腦袋平著就過來了,嘴裡喊道:「掏耳朵,」羅芳躲的慢點,頭盔被砍掉了,還把頭皮旋下一層皮,嚇得撥馬敗回去了,這就是程咬金的三斧子,第一次使用就打了勝仗,接著又打敗了二太保薛亮,奪了皇綱。這是程咬金靠三斧子的招數,辦的第一件大事。

在奪取瓦崗山的戰鬥中,程咬金對陣瓦崗首領翟讓,他用這三斧子,漂亮的結束了戰鬥,使翟讓心服口服,秦瓊,程咬金等人算有了落腳點。

總結:程咬金的三斧子,劫了皇綱,還打敗了瓦崗寨的首領翟讓,還是比較厲害的。

相關焦點

  • 李密在瓦崗寨擁兵數十萬,還有程咬金等猛將,為何兩年就滅亡?
    李密在瓦崗寨擁兵數十萬,還有程咬金等猛將,為何兩年就滅亡?大家都知道,隋朝末年有一個瓦崗寨曾經主導著天下的變化,而後來很多唐朝的名將,也都是瓦崗寨出身,而瓦崗寨的強大,其實一直都離不開一個關鍵的人——李密,李密其實是隴西李氏族人,也就說他跟李淵李世民其實是一家人,只不過李淵是嫡出,而李密是庶出,而這也是李密心中不平,想要獨自幹出一番事業的原因。
  • 隋唐大將:連破秦瓊程咬金,威震瓦崗寨,最後被雄闊海一槍挑死
    隋唐大將:連破秦瓊程咬金,威震瓦崗寨,最後被雄闊海一槍挑死《興唐傳》有一位叫左天成的隋將,是一名忠勇的愛國將領,擔任汜水關總兵,面色如血
  • 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跟想像中完全不同,根本不擅長使用三板斧
    很多人印象中的程咬金出身貧寒,一身蠻力,喜歡打抱不平,靠著「三板斧」擊敗無數對手,《說唐》中有這樣一段:俊達聞言,就叫家丁取出一柄八卦宣花斧,重六十四斤,拿到面前。 咬金接斧在手,就要舞弄。」從此以後程咬金就喜歡上了斧頭。
  • 程咬金只會三板斧,為何能橫行亂世?他的真實本領遠超很多人
    當時他劫王槓時,扛著他的板斧站在路中央,大叫,想活命的留下金銀趕快走,不然三板斧取你們的性命。靠山王的手下一看居然有這麼牛的人,連靠山王的餉銀都敢劫,不知是啥來頭。嚇得他們不敢迎敵,直接逃跑,這就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的來源。說起程咬金的板斧,大家一定認為程咬金沒有多大本領,只會三板斧。但是為什麼這個只會三板斧的傢伙如此厲害,甚至號稱「打不死的程咬金」呢?
  • 真實的程咬金,有勇有謀,文武雙全,善始善終成人生贏家
    說到程咬金大家一般都停留在《隋唐演義》等相關影視作品中的形象:外表憨厚,富有喜感,號稱「混世魔王」,手提大斧,可惜只會三招半,也被人後笑稱「三板斧」。程咬金小時家境貧困,只有一個寡母但是程咬金特別孝順,靠著販賣私鹽為生,與秦瓊屬於表兄弟。
  • 只會三板斧?三朝國公、六十八歲掛帥、程咬金和演義有哪些不同
    在隋唐歷史上中,程咬金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也是最令人討喜的。關於他的故事,基本人人都能說出幾個:只學會了三板斧、劫皇綱、三斧定瓦崗、自稱混世魔王…這個憨憨的小胖子受到了大家的喜愛。說程咬金幼年喪夫,之後跟著母親逃荒到山東濟南歷城。為了生活,曾經販私鹽,還打死過捕快。
  • 程咬金的三板斧到底有多厲害?
    程咬金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在歷史上,和秦叔寶、尉遲恭齊名,代表著當時唐朝武將戰鬥力的巔峰。而從程咬金的事跡來看,歷史上的程咬金是一個有見識,有眼光的人,只可惜晚節不保,因為屠城,被唐高宗冷處理,然後無疾而終。年76歲,也算是高壽了。
  • 老好人翟讓是怎麼發家的?說說瓦崗寨的建立
    可能很多朋友都有這種經歷,小時候聽別人說書,這些個說書匠每每說起瓦崗寨,都是眉飛鳳舞,好像有說不完的故事一樣,當然,他們說的很多內容都是演義過的,不能稱之為歷史。    不過,真正的歷史上,瓦崗寨也確實轟轟烈烈,像一陣颶風一樣颳得隋朝這間破屋子東倒西歪,差點倒塌。那麼,瓦崗寨到底是怎麼興起的?誰是他們的創始人呢?今天咱就說道說道這些事兒。
  • 滑縣瓦崗寨
  • 程咬金有多牛?一件文物揭示歷史,名字不叫程咬金,也不用斧子
    就算失敗,也要擺出豪邁的姿態在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他雖然武藝平平,卻歷經坎坷,經歷非常傳奇,程咬金因幼年時期家境非常貧困,十幾歲的他便出去跟人家一起販賣私鹽,還和瓦崗寨英雄尤俊達拜過兄弟
  • 程咬金和韋小寶:兩個福將的不同人生
    說起程咬金,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一句俚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而後會想到,混世魔王、三板斧等等。這些都是《隋唐演義》《說唐》等文學作品帶來的深遠影響,再加上各種影視作品的改編,讓很多人都覺得這就是程咬金。實際上,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與這些作品中的截然不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這個文學形象的喜歡。
  • 隋唐系列:劫皇槓、定瓦崗、探地穴,一招鮮吃遍天的三招半
    都說「一招鮮吃遍天」,隋唐第一福將程咬金憑著自己僅會的三招半斧子招,把隋唐裡的四猛十三傑全都比了下去,雖然程咬金的武藝和力量不如他們,但是程咬金的成就卻比他們大得多,因為他憑著這三招半斧子招在隋唐那樣的亂世中還成為了一屆帝王,試問在隋唐中還有誰能做到?
  • 傳奇人物程咬金:民間小說中的混世魔王,史實所載的大唐開國虎將
    (一)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在小說《隋唐演義》中,曾有一段程咬金的典故。在程咬金初為響馬時,他便與汝南莊的尤俊達結為兄弟,而尤俊達則是綠林的有名人物,當時正在謀劃著劫了隋朝靠山王楊林派人押送往長安的皇綱,而初出茅廬天不怕地不怕的程咬金,便是尤俊達看中的劫道人選。
  • 程咬金只會三板斧,卻當過混世魔王,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在,《說唐》和《隋唐演義》中,程咬金出生後都是和母親相依為命,由於程咬金飯量大,母親沒辦法養活他,只好在他很小時就讓他砍柴賣,以幫母親掙錢來養活自己。稍大一點便做私鹽買賣,後來因為打死人而坐牢。又遇隋末新皇大赦天下被放出來。出來後在尤俊達的鼓動下,稀裡糊塗劫了楊林的王槓,可見他的膽大。
  • 福將程咬金,從瓦崗寨的混世魔王到朝廷大官,運氣真的是好得很
    相信了解過隋唐時期歷史的人對於程咬金都是特別熟悉的吧,提起這個人物小編就想到了一句話「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他的三板斧在當時也是很厲害的存在,不少大將軍都倒在了他的斧子下。而且我們都知道他剛開始是在瓦崗寨當了一個土皇帝,這對於他來說真的是一個驚喜,或許就是上天安排的吧。
  • 走進藍田系列篇(十)北嶺李後村與瓦崗寨李密墓
    西安市藍田縣三裡鎮有個李後村,原為李後鄉管轄,2003年撤鄉並鎮後併入三裡鎮。本村歷史久遠,相傳明初建村,大部分村民為山西大槐樹移民。本村有五個自然村,七個村民小組,一二組為焦王莊,三五組為穆趙村、四組是李後村、六組是蔡斜村、七組是獨莊子。村子雖大,人口不多,不到2000人。
  • 《隋唐演義》瓦崗寨真正稱得上英雄的人
    隋大業七年,翟讓聚眾瓦崗寨,舉起反隋義旗。一起造反的還有同郡人單雄信、徐世勣等人,殺富濟貧,曾多次擊敗隋軍圍剿。以秦瓊為首的瓦崗四十六友,他們都是武藝高強英雄好漢。那麼在瓦崗寨真正稱得上英雄的都有誰呢?
  • 程咬金的三板斧厲害,還是李逵的雙斧更牛?聽聽宋江的這句話便知
    一、斧子遇到了程咬金兵器中的斧,雖外形粗獷、高調,卻非常有文化底蘊。比如盤古大帝開天闢地用的是啥?正是斧子!還比如成語「鬼斧神工」、「班門弄斧」等,而文人之間求指點時,也習慣用「斧正」一詞,故而斧子,可謂是兵器中的「文化人」身份。
  • 《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當過皇帝,真實歷史真的如此嗎?
    程咬金當過皇帝? 沒有的事,千萬不要被電視劇騙了。 《隋朝英雄傳》中,程咬金在徐茂公的忽悠之下,在瓦崗寨當了18天的土皇帝,可自從當了土皇帝之後,程咬金天天窩在宮裡頭,哪兒都不能去,可憋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