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是個惹人喜愛的福將,他出身於公元589年,死於公元665年,今山東東平西南人,是唐朝開國元勳,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程咬金自小沒有父親,只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而且程咬金的飯量很大,為了生活,他很小的時候就去山上砍柴來買,由於他飯量大,生得壯實,又天天山上山下砍柴,挑柴,所以他的力氣很大,為人憨實且很孝順母親。
隋未時,各地山賊紛紛起義自立為王,當時程咬金因為飯量大,力氣大,便去充軍以養活自已,後來因為結識尤俊達劫了靠山王楊林的王槓,並且留下了自己的名號。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帶上母親去尤俊達山上佔山為王。當時他劫王槓時,扛著他的板斧站在路中央,大叫,想活命的留下金銀趕快走,不然三板斧取你們的性命。
靠山王的手下一看居然有這麼牛的人,連靠山王的餉銀都敢劫,不知是啥來頭。嚇得他們不敢迎敵,直接逃跑,這就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的來源。說起程咬金的板斧,大家一定認為程咬金沒有多大本領,只會三板斧。但是為什麼這個只會三板斧的傢伙如此厲害,甚至號稱「打不死的程咬金」呢?
程咬金的三板斧是,第一招劈腦袋,不管對方攻不攻擊,他都會使盡平生力氣,從頭上往下砍去。第二招鬼剔牙,在對方橫武器招架時,突然收斧頭,送出斧柄,攻擊面部,對方只能用鐵板橋招架。第三招掏耳朵,在二馬錯開時,實施然偷襲,這三招看是相當簡單,實際上威力蠻大。
這也正是程咬金雖然只會三板斧,在雙方交戰中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程咬金因劫了靠山王的餉銀而上山為王,後來他同尤俊達一起上瓦崗寨,並在瓦崗寨當了三年混世魔王。後來他把王位讓給李密,自己做了個將軍,開始殺敵立功。由於李密的小肚雞腸,擠壓瓦崗寨中原有的英雄豪傑,程咬金看不慣李密所為,自已離開瓦崗寨,在王世充手下為將,並為王世充立下許多戰功。
公元619年,王世充攻打故州,任命程咬金為大將軍。但是程咬金認為王世充也不是真正的君王,因為王世充狡猾陰險,愛吹牛說大話,並沒有真正的愛惜他手下的將領。於昰在這次戰役中,程咬金投降到唐軍,李淵讓他們跟隨李世民。李世民早就聽說程咬金等人的俠肝義膽,只是無緣結交,今日他們來到他們麾下,很是器重他們,李世民任命程咬金為左三統軍。
之後程咬金攻打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因為他每次出徵都是率先出發,後被封為宿國公。公元624年,太子李建成由於忌憚程咬金,在李淵面前說程咬金的壞話。李淵調派程咬金出任康州刺史,臨行前程咬金對李世民說:「人家在砍你的左膀右臂,你還無所行動,我們只有等死了。」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程咬金因參與了玄.武門之變,成為李世民的心腹大臣。627年封為使持節:633年任為左領軍大將軍,634年任檢校原州都督,637年任檢校太宗第七子李惲的蔣王府長史,同年6月,李世民封功臣,被授為普州刺史,後改封盧國公,子孫世襲。
程咬金三斧定乾坤,一路讓對方望風而逃,看似簡單的三板斧,實是精闢之極,程咬金在隋唐演義中可算是只會三板斧卻一路毫髮無傷地戰勝了很多強大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