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指導我們斷惡修善,離一切苦,得一切樂。善士對我們的功德極大,我們能如法念其功德,能引起我們對善士的如法親近、如法依止、承事恭敬。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云:「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所謂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事將引善道以至無為。佛告阿難:勿作是言,言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識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與其從事將視好道。我亦由善知識成無上正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病死,為此方便,知夫善知識之人,全梵行之人也。
原來,佛陀也是由善知識的成就方能成為佛陀,並且說善知識是全梵行之人。全梵行不僅提供給了後學了脫生死的方法,而且自身亦精進修行、度脫眾生,便於其皆免生、老、病、死……
「複次,阿難,若善男子、善女人與善知識從事者,信根增益,聞、施慧、德皆悉備具,猶如月欲盛滿、光明漸增、倍於常時。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親近善知識,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信之人也。」
原來,與善知識共事,可以對我們有如此幫助,使我們的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
《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云:「善男子!汝今發心求菩薩道,為欲成就一切智智,應當勤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當念隨順,不應違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過失!」
為求佛道應勤求善知識,對善知識應該恭敬,不能有尋求過失的心態去觀察善知識。假如只見善知識的過失,則不見善知識的長處,一葉障目,嚴重地覆障了清淨心。自己對善知識的敬信退失,善法功德亦便退失不生。
「世間若無善知識,則無有尊卑之序,父母、師長、兄弟、宗親,則與彼豬犬之屬與共一類,造諸惡緣,種地獄罪緣;有善知識故,便有父母、師長、兄弟、宗親……」
世間若無善知識,其害處:無有父母、師長、兄弟、尊卑之序,造諸惡緣,種地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