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東北土著:女真

2020-12-18 騰訊網

在金朝建立之前,世界很大,但女真人並沒有出去走走。

沒出去走走的原因大概是金之前,女真人都還沒有文字,更不要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不識字的女真人,在白山黑水間,與大大小小的野生動物幹了幾千年的仗,且收穫頗豐。

白山黑水

不識字不要緊,名字總得起一個,如何給自己取個好名字,一直困擾著女真人,最開始他們叫肅慎,嚴肅謹慎,一下子就說明了這一時期女真人的職業性質,打獵嗎,可不得嚴肅點兒,聲音大了,兔子傻狍子都嚇跑了,更別說還得提防著熊瞎子,小心使得萬年船。

後來,女真人打獵的本領越來越高,弓箭也做得越來越厲害,弓長四尺,力如弩。矢用枯,長一尺八寸,青石為鏃,鏃皆施毒,中人即死。而且射箭的水平很高,發能入人目,說射眼睛絕不碰你鼻子,所以東北人很忌憚別人問他:「你瞅啥?」

打完獵的女真人回到自己居住的洞穴,望著自己這個小小的家,滿滿的幸福,這時候的女真人已經掌握了養豬的本領,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塗身,厚數分,以抵禦風寒。生活終於有了保障,既然咱就這麼住著,穴居而生,就叫他穴居人吧,於是他們有了第二個名字,挹婁。

發展是永恆不變的主題,望著自己每天穿梭的深山老林,女真人第一次有了地盤的概念,穿著豬皮大衣的女真人以森林為家,狩獵,採集野果,她們把森林叫樹窩子,順帶點口音:窩子——窩集——勿吉。所以這時候他們是勿吉人。

叫著叫著他們可能發現這個名字字面意思不是太好,不太吉利。為了化解,「俗以人溺洗手面。」就是用尿洗手洗臉。《本草綱目》中曰:「尿,從屍從水,會意也。方家謂之輪迴酒、還元湯,隱語也。」尿,代表著無限陽元之氣,洗完後渾身充滿正能量,看到沒有,不識字不代表沒文化。從此,面對蟑螂,我不怕不怕了。

但是時間長了也不好,味兒實在太大,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解決了溫飽和安全的需求,人們總會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和歸屬感,女真人的眼光從周圍的樹林子轉向了自己,開始審視自己的行為,水洗還是更乾淨些,重新沐浴更衣,走在林子裡異常清爽灑脫,我是林中人,我就是黑水靺鞨,這個名字確實響亮,以前的名字也就在家裡面叫一叫,在外面喊不出口。但現在,我想對所有人說,我的名字叫靺鞨

名字好聽了,人也就自信了,自信的靺鞨人迅速發展壯大,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無數部落和城邦,雖然時不時的還會被契丹人欺負,但是有了自信,靺鞨人是不怕滴。從黑水靺鞨繁衍而來一支就叫女真,女真人裡最自信的一個叫完顏阿骨打,牛逼人物的出生總是伴著五彩祥雲,完顏阿骨打以他的勇猛,讓女真人有了第一個自己的國家,金朝。並摧枯拉朽般的滅了遼朝,亡了北宋。要不是有嶽飛等抗金名將,南宋估計都保不住。

不識字的女真人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從此,咱也是文化人。

然而,猛人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朝,最終還是沒有抗的過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鐵騎,逾百年,金卒。女真人退回黑龍江。

但是這種自信沒有丟,此後三百年受盡欺凌壓迫和剝削的女真人仍然會回首自己林中人的日子,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女真建州部隨後發展壯大,努爾哈赤為代表的愛新覺羅家族讓女真人又一次站在了歷史之巔,皇太極後來將女真族改名為滿族。

努爾哈赤

滿族,滿足嗎?太滿足了,因為他們打下了一個大大的疆土。

相關焦點

  • 東北歷史:女真烏拉部遺蹟,吉林省還有嗎?在吉林市!
    在東北的歷史上,女真烏拉部可圈可點。 那麼,在吉林省,還能看到烏拉部遺蹟嗎? 還真有,在吉林市。
  • 東北歷史(22):女真文字,為何消失了?和滿語沒一點關係!
    作為東北三大土著民族之一的肅慎族,創建的渤海國、金國、大清帝國,為東北的人文歷史寫下了濃重的一筆。直至金國,肅慎族後裔女真族已經有了文字。
  • 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與金國的女真有何關係?清朝是「假女真」嗎
    很多人覺得,女真之所以從宋朝時期的「文明民族」回歸明朝時期的「野蠻」,原因在於努爾哈赤等是「假」女真人,他們不過是打著女真旗號的「通古斯人」而已。這個說法基本上沒啥依據,不過是少部分「網絡歷史學家」杜撰出的而已。
  • 敕書、朝貢、馬市——明朝女真部落的經濟是如何崛起的?
    在明朝歷史之前,中國東北地區的發展一直處於蠻荒階段,因為這裡人口稀少,天氣寒冷。可是在遼東地區,亦有土著居民進行簡單的遊牧和漁獵生活,在史料記載中,稱其為"女真民族"。
  • 東北歷史(7):東北土著民族濊貊,建立的第一個國家是什麼?
    東北主要土著民族主要有三支,分別是東胡、濊貊、肅慎。東胡的歷史,我們已經講完,今天講濊貊[huì mò]。那麼,濊貊是什麼意思?這個民族建立的第一個地方政權是什麼?地圖我們先看看東北三大土著民族的主要生活區域。從上圖,我們會看到東胡族生活在東北的最南側,今天的遼寧一帶。
  • 東北歷史(1):東北三大土著民族之一,東胡族的名字咋來的?
    在東北這塊富饒美麗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中華民族的祖先勞動,生息和繁衍。在先秦時代,東北有三大土著民族,東胡就是其中最強大的一支。那麼,東胡族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東胡人古代中國,東北地域寬廣,人煙稀少。在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中,東北土著靠著漁獵,快樂的生活著。後來,因為族群的變化,逐步形成了東胡、肅慎、濊貊三個只要民族。
  • 完顏城:女真皇族故地
    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猛哥帖木兒和弟弟凡察成了振興東北女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努爾哈赤統一東北,兒子皇太極將東北地區改稱「滿洲」,改國號為「大清」,始稱「大清皇帝」。將皇族姓氏稱為「愛新覺羅氏」,按照父王努爾哈赤的遺願,尊猛哥帖木兒為「清肇祖」,在他的帶領下,開創了肅慎後裔最為輝煌的宏程偉業。
  • 東北歷史(2):中國為啥修長城?東北土著民族,起了推動作用!
    東北三大土著民族之一的東胡族最強大的時候,匈奴只不過是一個西面的小兄弟,逢年過節就要上貢。那麼,東胡是如何強大起來的呢?東胡族作為東北土著民族,東胡族主要靠狩獵、漁獵為生。在這種隨時與大自然抗爭的過程中,東胡族積累了大量的作戰經驗。
  • 女真兵血戰日本武士,1592年加藤清正入侵東北之戰
    15世紀中期後,兀良哈三衛的勢力範圍延伸到了明朝長城邊外甚至到了東北。但日本人可能有誤解,所以把這批女真人也叫成了「兀良哈」,實際上這應該是海西女真的部落。 一開始確實沒有,因為當時遼東以北的東北地區是女真人的地盤,並不屬於明朝內地,只是理論上歸明朝羈縻。所以這次衝突基本不涉及明軍,而是女真人部隊。 萬曆二十年(1592年)7月27日~8月22日左右,加藤清正帶著8000日軍和3000投降的朝鮮軍侵攻名義上臣屬於明朝的兀良哈的建州女真及海西女真各部落。
  •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滿清到底是不是金國女真的後代?
    狹義來講,通古斯人指代的是生活在中國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外東北,以及中西伯利亞的通古斯河一帶的族群,最早其實是雅庫特人對鄂溫克人的稱呼。狹義的通古斯人≈鄂溫克人。廣義來講,凡是發音習慣與通古斯人語族相近的,都泛指為「通古斯人」。
  • 明憲宗信任太監汪直,發動「成化犁庭」,女真部落幾乎被夷為平地
    又將開原東北至松花江海西一帶的野人女真分為二百七十餘個衛所,每個都賜給官印,選用部落酋長擔任指揮、千百戶等職務,有時也會讓一些歸化的土著擔任都指揮、都督之職,明朝將這些衛所視為邊境屏藩。明朝在更北的黑龍江設立了奴兒幹都司,並派使臣招撫當地各族土著,如果願意歸附朝廷,就把他們遷到開原的安樂州和遼陽的自在州定居。
  • 歷史上的野人女真到底在哪裡?線索指向北極愛斯基摩人
    直黑水靺鞨東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多沮澤。有魚鹽之利。地氣早寒。每堅冰之後。以木廣六寸。長七尺。施繫於其上。以踐層冰。逐其奔獸。俗多狗。以其皮毛為裘褐。勝兵萬人。南與莫曳靺鞨鄰接。未嘗通聘中國。 貞觀十四年。其王更三譯而來朝貢。授騎都尉。」這年描述可以看出,流鬼國其實在黑水靺鞨的更東北處,漁獵為主,也有狗拉雪撬。
  • 林國亮:《高麗史》對女真的稱謂及其與高麗的關係
    一女真屬於中國東北古代肅慎族系,在中國文獻中先秦時代稱肅慎,兩漢三國時期稱挹婁,後魏時代稱勿吉,隋唐時代稱靺鞨,宋代稱女真。高麗建國後將女真人稱作「黑水蕃眾」、「黑水」部人、「北蕃」、「東女真」、「鴨綠江外女真」、「西北界女真」、「東北女真」、「西女真」、「東蕃」、「東北蕃」、「西蕃」、「西北蕃」,現將《高麗史》中對女真的稱呼摘錄如下:1.
  • 從高句麗到女真,與韓國人都沒半毛錢關係,韓國歷史該從何算起?
    女真歷史確實存在這個稱呼,比如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不過都是漢人定義的,和滿人本身無關。金朝時期的女真和後金的女真有聯繫,但不完全繼承,就好比現在的東北人和清朝的滿洲人也有聯繫,不完全繼承一樣,都是外來移民和本土原住民結合所致。
  • 烏雲高娃:明代韃靼、女真衛所與東北亞驛站交通網
    明朝東北的驛站交通網是在元代驛站制度基礎上的恢復和重建。明廷任命諸部頭目為蒙古、女真衛所指揮或同知管理驛站事務,頒給他們敕書或勘合文書,而蒙古、女真諸部持這些文件可以利用明朝在東北地區所設立的驛站交通網進京朝貢,並得到相應賞賜;或在馬市上進行馬匹等物品的交換。明朝與東北蒙古、女真的經濟貿易往來就是通過驛站交通渠道所進行的官方朝貢貿易。
  • 白山黑水之間最古老的土著居民——滿族
    遼朝(相當於北宋)時期,女真人在現中國東北地區分別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黃龍府女真,順化女真,長白山女真等等,除語言風俗接近外,這些女真部族之間並不相互統屬。其中生女真的完顏部逐漸強大,建立金國,消滅遼國和北宋佔據中原地區。金朝繼承了北宋和遼國的君主制政體,遷入中原的金國人在文化和血統上也逐漸和中原民族融合。
  • 「入關學」暴論:明朝對女真發起「貿易戰」,努爾哈赤如何應對?
    明朝對女真部族的統治策略咱們先說建州的「第一代領導人」努爾哈赤。眾所周知,長居東北的肅慎、諸申或曰女真族群,在「入關」之前,曾經在十二世紀強勢崛起過一次,並成功擊敗契丹遼國與北宋,入主古代中國北方。在女真族群進入中原地帶後,一部分居住在古中國北方的女真人在蒙古帝國南下的時候,已經完全被中原農耕族群同化了,而還有一部分留在東北的女真人則保留了其固有的生活方式,繼續以漁獵、採集與部分農耕生活為主,就這樣直到明帝國建立。
  • 女真歷史上兩次被屠殺,導致對明朝的刻骨仇恨
    明王朝一統天下,對東北女真人進行「分而治之」「分其枝,離其勢」等政策,利用女真內部矛盾,挑唆各部互相火拼、仇殺,自己則居中調停,從而確保在東北的統治。明朝在東北的200多年統治中所採取羈糜政策,大體有兩招:宣諭、鎮壓。
  • 女真文興衰及碑刻整理
    女真文創製促進了女真民族共同意識與思維的形成,構建了女真民族文化共同體,增強了女真民族認同感。  天輔三年,金國境內各路設學校,立學官傳授女真文字。天會三年(1125),金太宗詔建太祖廟於西京,葉魯赴京師教授女真字,選諸路女真族學生送京師,學成後「為北京教授,學徒常二百人」或「補上京女直吏,再習小字兼通契丹文字。充尚書省令史」。正隆元年(1156),科舉考試「制定女直書寫。
  • 一戰打出遼東百年安寧:明憲宗對建州女真的犁庭掃穴之戰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建州女真的來歷,元代在統一中原之後,將東北地區的女真部族統編為萬戶府,以各部首領為萬戶。當元朝統治崩潰的前夕,女真五萬戶府銳減為三萬戶府,轄下的三個萬戶經過數次的遷徙與離散,形成了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三個民族衛所,成為建州女真部落聯盟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