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長壽最關鍵的因素不是菸酒和運動,而是……

2020-12-26 澎湃新聞

長壽的秘訣到底是什麼?

我們一直以為長壽的主要因素是:

健康飲食

戒菸戒酒

堅持運動

……

但實際上

美國心理學家經過二十年的研究發現

決定壽命長短最最最重要的因素

不是菸酒和運動

而是人際關係!

再看看我國老年學會的調查:

「沒心沒肺」的人最容易長壽!

原來我們被迷惑了這麼多年~

圈裡的朋友們都來了解了解吧!

人際關係排在第一位!

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弗裡德曼和萊斯利·馬丁經過二十年的研究,總結出一些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人際關係」竟然排在第一名!

✦ 研究表明,人際關係的重要性遠遠超乎想像。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鍊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

✦ 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對268名男性的跟蹤調查也發現:一個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別人的關係,缺乏社會支持,對健康的危害與吸菸和不運動不相上下。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應對緊張的緩衝器,有益於心臟健康。長期精神緊張會削弱免疫系統並加速細胞老化,最終讓人的壽命縮短4~8年。

而人緣好的人,心情一般會很好,體內大量分泌有益的激素、酶類和乙醯膽鹼等,這些物質能把身體調節到最佳狀態,有利於健康長壽。

諾貝爾獎得主的長壽金鑰匙

「人要想健康活到100歲,心理平衡的作用佔50%以上,合理膳食佔25%,其他佔25%。」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認為,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總和,誰能保持心態平衡,就等於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

據美國《讀者文摘》報導,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總結出延緩人類衰老的「金鑰匙」,即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一是要樂觀,二是要生活有目標。

1、長壽的第一把金鑰匙:樂觀

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等,人類65%至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因此,這類病被稱為心身性疾病。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

如果人心胸豁達,性格樂觀開朗,神經內分泌調節系統會處於最佳的水平,免疫功能也處於正常狀態,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更易於健康長壽。

2、長壽的第二把金鑰匙:生活有目標

研究表明,「目標感很強」,對健康有益,因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這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進而決定其生理狀況。

醫學上也早有發現,人退休後,因人生目標突然消失,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狀況均會急劇下降。

如果你沒有目標,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標」,那麼隱藏在你潛意識裡的自毀機制就會悄然啟動,讓你的身體每況愈下。

如果有目標,就會有積極的心態,努力去尋找實現目標的途徑,就會勤於用腦。

科學家發現:勤於思考的人,腦血管經常處於舒展狀態,從而保養了腦細胞,使大腦不過早衰老。

要注意的是:「目標」一定要切實可行,否則會起副作用。目標不一定要大,學習唱歌、組織旅遊等都可以是目標。

「沒心沒肺」的人最容易長壽

據中國老年學會調查,在百歲老人的長壽原因中,遺傳基因佔15%、社會因素佔10%、醫療條件改善佔8%、氣候條件佔7%,其餘60%則取決於老人自己。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秘訣就是心態——「沒心沒肺,有說有笑」。

「沒心沒肺」指的是心胸開闊,小事糊塗。「有說有笑」指的是樂觀開朗,有事不憋在心裡。

西方有一句諺語,叫「不煩惱,不生氣,不用血壓計」。可見,小心眼、愛生氣是長壽的一大心理障礙。所以說,做人要糊塗一點,瀟灑一點,心胸寬一點。

「沒心沒肺,有說有笑」的人,他們很滿足於現狀,知足常樂,生活張弛有度,沒有大的情緒波動,所以這類人進入「壽星」行列的機率最高。

無論是良好的人際關係

還是樂觀、生活有目標

又或是「沒心沒肺,有說有笑」

都屬於人的心理狀態範疇

都說「藥療不如食療,食療不如心療」

要想保持良好的心態

請收好這份「心療處方」

那麼,我們如何保持好心態呢?

一份「心療處方」請收好

再好的藥品不如合理膳食,再好的膳食也不如擁有好心態。我們平日裡各種不良情緒都會使身體發生變化。比如:

✦ 生氣時會出現脈搏、心跳、呼吸加快等症狀;

✦ 憂傷時會使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減少,食慾減退;

✦ 恐懼、說謊會使中樞神經緊張,隨時導致血壓升高。

1、大笑是營養素

享壽101歲的少帥張學良,其長壽秘訣就是大笑。每天早上,張學良會準時起床去登山。在半小時的登山過程中,他摸索出了一套「大笑養生法」:

✦ 吐出全身濁氣後,再吸入新鮮空氣;

✦ 對群山發出笑聲、吼聲,把體內的氣全部吐出去;

✦ 笑3次之後,放鬆一會兒,讓整個身心完全恢復寧靜。

芝加哥拉什大學醫療中心研究員麗薩·羅森博格表示,大笑是一種有氧運動,大笑100次達到的鍛鍊效果相當於騎15分鐘自行車。

大笑的健康之處在於,能夠使心率加速,為大腦供氧,大笑人免疫機制更健康,心肌梗死的機率會降低40%左右。中老年人應多與有幽默感的人接觸,多看喜劇、漫畫,多聽相聲。

2、「話療」是特效藥

美國白宮的保健醫生曾給布希開過一個健康秘方:話療,每星期至少與家人交流15個小時以上;夫妻之間每天至少交流兩個小時,包括共進晚餐或是午餐。

多倫多大學的詹姆斯博士研究發現,對老年人而言,夫妻恩愛、家庭和睦能有效降低死亡的風險。家人、夫妻平時要多溝通、多分享生活中的事情。

3、朋友是不老丹

老人長期獨處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心理壓力,甚至有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朋友圈廣的人平均延壽7年。

所以,即使是離退休的老年人,也不要總憋在家裡,要努力擴大生活圈子,多和老朋友聚聚,並試著主動向鄰居問好。

4、寬容是調節閥

人在社會交往中,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不可避免。面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是學會寬容。

一個不會寬容,只知苛求別人的人,很容易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而學會寬容就等於給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調節閥。

5、淡泊是免疫劑

做到小事糊塗,大事清楚。整天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心會很累。遇事不妨瀟灑、大度一點,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內心滿足感,有利於延年益壽。

雖然健康長壽的主因是良好的心態但健康飲食、戒菸戒酒、堅持運動也是健康長壽的因素之一也很重要!

來源丨養生中國

編輯丨長寧區融媒體中心 高琴

原標題:《決定長壽最關鍵的因素不是菸酒和運動,而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個人從不沾菸酒,飲食還清淡,也不熬夜,真的就能長壽?
    而長壽是每個人都想要達成的一個願望,有的人能成真,有的卻事與願違,而那些無法長壽的人,大多數平時都有一些不良的習慣,比如經常菸酒,飲食不健康,作息不規律等等,而有些人卻表示疑惑了,如果一個人從不沾菸酒,飲食還清淡,也不熬夜,那是不是就能夠長壽呢?
  • 運動和長壽有關係嗎?為什麼很多老人沒有堅持體育鍛鍊卻很長壽?
    所以長壽成為了人們希望獲得的目標。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生命在於運動,可是又有一點叫人無法想通,那就是自然界中喜好運動的動物似乎壽命並不怎麼長,反而是那些總是靜止不動的動物活得更久,比如烏龜就是最好的例證。這樣說好像生命的最高境界反而在於靜止,有許多長壽老人詢問他們長壽的秘訣似乎也和運動無關,他們大多數都不屬于堅持鍛鍊的人。
  • 世衛組織:血管最怕的不是菸酒,而是「它們」,常吃血管水洩不通
    血管健康意味著人能長壽,血液的正常供給可以給身體的各個組織和部位帶去充足的營養和氧氣,以保證身體的正常運作。但是就像是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一樣,血管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常見的血栓,一旦形成容易堵塞血管,影響血液的正常流動。
  • 心跳決定壽命?每分鐘心跳60次的人和心跳90次的人,誰更易長壽?
    每個人的心跳是不一樣的,有人聽說心跳決定壽命,這是真的嗎?每分鐘心跳60次和心跳90次的人,誰更容易長壽?如何保持心跳在正常範圍?今天這篇文章就跟大家好好說說心跳跟壽命之間的關係。心跳決定壽命?壽命是長還是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飲食、作息、心態、疾病、生活環境等,單憑心跳不能決定壽命。
  • 決定一個人生死和壽命的終極密碼:新木桶理論和多邊形理論
    新木桶理論之所以叫木桶理論,是因為原來已經有木桶理論:一個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組成的,決定木桶最大盛水量的不是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而新木桶理論可以理解為:既然木桶的木板有長有短,那麼在製作木桶時,可以以長補短,把長的木板鋸掉一部分補到短板上,這樣盛水量自然就增加了。
  • 百歲老人調查:非飲食和運動,決定長壽與否的,是這兩個字!
    成都市老齡委做了一次針對老人長壽的調查,全市700多名百歲老人為調查對象,最後發現他們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飲食習慣都不是一樣的,也沒有什麼隱藏的規律性。調查中發現,喜歡吃甜食的老人佔比60%,有不到20%的老人喜歡打麻將打牌類遊戲,其中,一個最大的共通點發生在90%的老人身上,那就是心態很好,都是「樂天派」。
  •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飲食和運動不是長壽的秘訣,看看你做對了沒有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長命百歲,所以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養生方式,在我們平時的養生觀念中,想要長壽,只要平時多運動,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杜絕壞習慣就可以了。對於飲食和運動,大家都非常認可這兩種養生方式,為了讓自己能夠長壽都會選擇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鍛鍊。
  • 百歲老人有何長壽秘訣?不是飲食,也不是運動,他們有1個共同點
    健康與長壽是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有的人認為健康的飲食能長壽,有的人認為經常運動能長壽,有的人認為好的生活習慣能夠長壽,這些說法都正確但又不足夠正確,這些因素能夠影響健康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百歲老人有何長壽秘訣?
  • 餐飲店是否能賺錢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並不是利潤率,而是翻桌率
    另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租金,基本上租金偏高的餐飲店,都沒有做下去的必要,因為餐飲的品類很可能支撐不了這個租金。但是即便大家覺得如此低的利潤率,實際上還是超過了中國大多數製造業的利潤率。利潤率並不能決定總利潤,而是利潤率和銷量決定的,整體而言,利潤率是由行業品類決定的,不是個人決定的,大多數時候你選擇了一個品類,就決定了你利潤率的範圍,想要做出超越同行的利潤率,只有極少數餐飲店能做到,在這時候,銷量就變成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你仔細研究一番會發現,所有總利潤高的餐飲店,利潤率都不是很低,當然也未必很高。
  • 最長壽的生活方式:不是合理飲食和作息規律,是常年堅持這兩件事
    但是,雖然每天的鍛鍊計劃很好,但也應適合年齡和身體的狀況,否則可能會對健康起反作用。因為除了鍛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因素也會影響到是否能獲得長壽。那麼,堅持每天鍛鍊是否就可以健康長壽?90歲高齡老藝術家張瑞芳就曾被問及「長壽秘訣」,她表示:「沒心沒肺,不記仇」。二、適當運動才有益於健康每天鍛鍊的運動量要因人而異,如一些中老年人就不適宜做一些劇烈的運動,可根據自己的運動能力,找到最適合的運動量。
  • 日本老人117歲,氣色年輕,長壽秘訣不是多運動,而是這3件事
    117歲的日本老人田中加子被稱為最長壽老人,採訪報導他有八個兄弟姐妹,並且田中加子氣色年輕、面色紅潤,血管還比較通透明顯。記者進行採訪時,她還能聽得很清晰,並且沒有明顯的駝背跡象,這和記者採訪了其他百歲老人有很大差距。一般來講人的年齡過了80歲行動就行動不便,就算是百歲老人大多都是躺在床上,甚至日常的飲食和排洩都非常困難。
  • 影響長壽的因素有哪些?除了運動與飲食,另外兩個希望你也能做到
    經過了時間的沉澱,人們最終會意識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不論我們口袋裡有多少錢,只有身體健康,才能享受生活水平提高的好處,壽命短的人,即便是腰纏萬貫,也無法獲得長久的幸福。在科技、醫療如此發達的現代,人人都想長命百歲,那麼影響壽命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怎麼做才能健康長壽呢?
  • 百歲老人調查:決定長壽的是這2字,不是吃和運動,或許延壽20年
    百歲老人調查:決定長壽的是這2字,不是吃和運動,或許延壽20年60%的百歲老人喜歡吃甜食,18.9%的老人,喜歡打牌打麻將,還有16.93%的愛去茶館閒坐,這些老人都有個共性,那就是心態好,720名百歲老人中,89.17%都是樂天派,心態好是他們的唯一共性。
  • 正確理解「長壽老人都不運動鍛鍊」的說法。別被誤導了!
    而健身運動的本質是保持身體健康,不是職業行為。那些長壽老人不是沒有運動,他們一生中都保持著健身運動。運動是針對我們身體這個「肉體」的日常維護,而靜止是針對我們大腦神經、思維,心靈、思想,情緒等方面的管理。所以長壽老人通常都很安靜,主要表現在心態和思想方面。據統計幾乎所有百歲以上老人,之所以健康長壽,最主要原因是思想簡單,心態良好,其次才是運動、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
  • 決定人能力平庸還是卓越的關鍵因素,不是天賦,而是長期刻意練習
    全書最為核心的觀點就是:決定一個人在所屬行業或領域的能力是平庸還是卓越的關鍵因素,並不是天賦,而是練習,長期的刻意練習。下面我們來講一講天賦對於傑出人物又意味著什麼。籃球之神—麥可.喬丹,每次聽到別人把他的成就歸結為天賦時,都會表現的非常生氣:「你們總是忽視我為這些榮譽付出的巨大努力,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每一天每一刻。
  • 天時地利人和 你覺得哪個才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
    都說天時地利人和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那麼,這裡面的哪個因素才是最終決定你最終能獲得成功的因素呢?時代不同,我們對這一句話理解也應該不同,要是在三國時候,這一句話的三點應該是不分先後的,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就現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天時。
  • 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使人長壽?運動與死亡的關係被破解
    現在網絡上確實存在關於靜止能讓人長壽的說法,這讓很多本身不愛運動的人找了藉口,認為靜止能養生,就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運動了影響人的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了科學與社會的進步,還有運動,而決定動物壽命的因素主要有物種遺傳性、進化因素、解剖學和生理生化等因素。
  • 為何全球最長壽國家的人普遍不運動?
    有趣的是,日本人卻並不愛運動,普遍沒有健身習慣。根據醫學期刊《The Lancet》調查「全球最不愛運動的國家」,日本排到第十一名,全國有超過60%的人參與運動的積極度都是在平均水平以下。全球最愛運動的國家是美國,全國有超過40%的人參與運動的積極度都在高水平以上。
  • 堅持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長壽?看完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大家好,今天我將給你們科普一下生活新知識,堅持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長壽?@Top阿橙,告訴大家如果比較個例的話,就不一定了,因為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壽命,如果一個人的基因好,就算從來不運動,很可能比經常運動的人長壽。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基因不好,就算一生堅持運動,也有可能不能長壽。
  • 40年百歲老人調查:長壽之鄉的3個關鍵,和吃和運動沒太大關係
    一直以來,長壽就是人們孜孜不倦的追求,不管是鍊金術還是遠渡重洋尋仙問藥,還是現在的「保溫杯裡泡枸杞」,都是一代一代人質樸的夢想。那麼生命到底和什麼因素有關呢,有什麼關鍵點呢?在近期發布的針對百歲老人的研究文章中,發現長壽之鄉的幾個關鍵,和吃和運動其實沒太大關係~百歲老人多在南方,廣西是個好地方國內關於百歲老人的研究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但是大多數研究都沒有形成規模,在1980年代開始,國內針對百歲老人進行了更加系統的調查,繪製出一副歷經40年的動態長壽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