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國家去工業化之後產生了什麼後果?

2020-12-16 老魚說財經

大家看下這圖

這張圖是從1965年到2007年,全世界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增速。

在60年代到80年代這個時期,拉美國正在實行進口替代工業化 GDP增長僅次於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又高於其他地區,再從1990到2000年搞起了自由貿易,增速反而大不如從前。達到2000年到2007年這個時期正好是各種大宗商品的巔峰。增速又稍微快了一些,但依舊不如工業化時期,如果大家有印象。這個時期正好是中國入了世貿之後經濟高速發展的幾年,2007年更是達到了巔峰。

之前大家也就埋頭苦幹,從來也不知道虛擬資產能夠這麼迷人,這一高峰到現在還沒超越呢,都15年了,2021又是一個全球共振的時期,是貨幣和財政政策的雙重擴大,也許將要超過2007年的巔峰,畢竟錢太便宜了。

所以根據這些年的發展來看,資源所能夠帶來的繁榮是遠不如工業化的,而只有工業化才能夠維持較長時間的穩定增長。

而僅僅靠出售自然資源所能夠帶來的經濟單一化,就是拉美國家經濟始終脆弱的根源,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拉美國家吸取了當初美國大蕭條時期所帶來的自然資源價格崩盤的後果,開始搞起了工業化,在這一時期。自然資源出口的比率在不斷的下滑,工業化出口的比例在不斷的上升。

然而在聽過美國的忽悠之後,搞起了去工業化,的日子一天就過得不如一天了,一直到2000年以後,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天量能源需求才要拉動了拉美的繁榮,為什麼說2008年我們的4萬拯救的世界就在於此,因為當時中國自己上槓桿,以消耗自身儲蓄為代價拉動世界復甦,當然後果就是很多產能過剩到現在也沒辦法解決

上圖也能看出2000年,每個國家的製造業產值是不斷下滑的,尤其是委內瑞拉 厄瓜多,玻利維亞和智利等國更加嚴重,這本書主要還是在2008年前後寫的,我記得現在委內瑞拉的票子好像都毛透了。

因為過度依賴這些自然資源,所以導致他們的財政是非常不穩定的,行情好的時候呢財政就多一點,行情不好的時候呢,財政就少一點,持續性就相當的差,而從更長遠的期限來看,這些自然資源有的是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只會在未來更加糟糕。如果財政在收入暴增的時候,突然雄心壯志搞起了種種計劃,結果突然之間行情不在,結果半途夭折,估計又會造成種種問題。

較長時間的單一產業結構,導致這些國家很難有動力發展其他的產業,因為坐著就有財富,何必辛苦呢,工業化是一個投資回報率很慢的事情,尤其中低端你需要和各個國家競爭,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的投入和回報才能獲得收穫,自然資源不一樣,只要行情一到立馬收入暴增,輕鬆簡單粗暴

之前OECD就調查過拉美國家的財政相當不穩定,波動指數高於其他國家,正常國家的財政收入波動指數為1.1。而拉美國家財政收入波動指數為1.6,同樣正常國家的財政支出波動指數為1.7,而拉美國家為1.8,而財政餘額波動呢,正常國家為2.0,拉美國家為2.2,可見整體上看拉美國家的財政狀況十分不穩定。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通過販賣資源帶來的財富往往就會引起高通脹。在販賣資源繁榮的時期呢,大量突然爆發的意外收入,就會讓人在短時間內,對所有的商品和服務有更多更多的需求,然而拉美國家製造業早就不行了,這些突然爆發的需求,國內根本無法滿足,所以兩種情況第一個是國內需求的不足,最終又會導致物價上升辛苦賺來的錢又被通脹吃掉,第2種可能就是看到通脹起來之後,趕緊的通過外匯來購買產品供應國內,第1種結果就是人民的財富被吞噬了,第2種結果意外賺來的錢又流出去了。

長期販賣自然資源所帶來的後果不僅僅如此,它還會嚴厲導致人力資本不足和創新能力較低,因為它會導致很嚴重的擠壓作用。

比如說長期販賣資源部門的工資一般要高於其他經濟部門,在無形之中就會將其他部門的人才不斷的吸引過來,導致其他部門人才嚴重不足,而且挖礦或者挖油又或者是農產品對於高端知識的需求並不需要,也會導致這些國家忽視教育投入,長期的忽視教育又會導致想要搞別的時候人才更加不足,可能又會重新走回老路。可以說雖然拉美國家地區人不少,但是就個人的人力價值發揮,只能說是很低很低。以這些狀況的國家,如果領頭的沒有堅決的意志,只會導致國家越來越爛。

僅僅是出口自然資源是無法帶動大量就業的,這一點在拉美國家是相當突出的,我記得墨西哥本來是搞農業的,自從和美國籤訂了自由貿易協議之後,美國的成品價格都比種子還便宜,完全乾不過,最終大量失業的人幹起了更加高效益的經濟植物,你們懂得,別的國家是少數黑社會,墨西哥是黑社會國家,所以說有時候自由貿易也許是好處,但也許是壞處一不小心被收割了,那個是徹底完犢子了。

長期失業還給拉美地區帶來的各種混亂,就目前來看,不僅沒有收縮,還在不斷的擴大,整體的拉美國家都處在一個雖然資源很豐富,但整體很貧困的狀態,甚至到90年代以後,推行經濟自由化,出現了大量的貧民區,咱們經常說的中等國家收入陷阱就是這麼個意思,去工業化之後,服務業和挖資源吸收不了那麼多就業人口,但是這些人口在之前的工業化之之後,因為土地價格上漲又或者沒有土地,導致也回不去農村,最終繼續在大城市形成了貧民窟。

以上種種的困難,又導致拉美國家在政治上經常陷入混亂。以前主要是增多人口和土地獲取成長性,現在嘛去爭奪礦石油也是正常的,可以說拉美國家給世界生動上動了一顆,一個國家最終要靠什麼才能夠成長起來,別看他嘴上喊著什麼,要看他以往幹著什麼起家的。殖民的歷史只是他財富的啟動金,真正能夠長期帶來財富的只有工業化製造業。

每一次關注點擊

都是作者寫作的動力

望大家多多點擊關

相關焦點

  • 拉美國家發展血淚史
    2001年左右記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中國在不斷的工業化過程,進化成了世界加工廠,這個時候拉美這種出售資源的國家經濟才得以高速發展,在2003年到2008年這個期間,拉美的經濟是蓬勃發展的,然後2008年的經濟危機以來都徹底涼了。
  • 拉美文學熱之後是什麼?「拉美思想譯叢」首部作品問世
    拉美文學熱之後是什麼?滕威表示,該譯叢不是單純的翻譯項目,期待更多不局限於西方思想視野的朋友們也能熱情參與;希望繼20世紀80年代的「拉美文學熱」之後,國內能掀起「拉美思想熱」,從而為思考當下的全球危機吸收別樣的思想營養。
  • 拉美經濟百年最大危機的深層根源
    就拉美地區而言,那裡已是毫無疑問的疫情「重災區」。截止到12月21日,拉美地區新冠確診病例累計已經高達近1500萬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百萬的拉美國家也達到4個,包括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和墨西哥。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都帶來巨大負面影響,但與其他地區相比,拉美地區又是遭受衝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 王萍:拉美經濟百年最大危機的深層根源
    在拉美獨立後的200多年發展進程中,大部分拉美國家都長期依靠自身自然資源豐富的特點,走所謂資源型發展道路。即便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代實行的「進口替代工業化」,依然是建立在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的模式上。這種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的發展模式,曾經在19世紀中後期到一戰之前給拉美國家帶來經濟繁榮。
  • 南開大學教授王萍:拉美經濟百年最大危機的深層根源
    這一現實在拉美地區又有著根深蒂固的歷史根源。在拉美獨立後的200多年發展進程中,大部分拉美國家都長期依靠自身自然資源豐富的特點,走所謂資源型發展道路。即便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代實行的「進口替代工業化」,依然是建立在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的模式上。
  • 馬克思主義對拉美本土發展理論的影響
    他提出,拉美的發展並非由中心國家單方面決定的,拉美國家內部各階級在利益爭奪中進行的互動才是決定性因素。因此,拉美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性變革一直都伴隨著階級關係新模式的出現。與經典作家不同的是,他的分析中不僅包括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還納入了傳統寡頭集團、中產階級和中心國家的資產階級等成分。
  • 美國人如何研究拉美政治?
    這一景觀的核心特點是關於社會單向演進的共識,即以發達國家工業化成果為藍本,重視檢驗現代化進程的一般規律和發展模式,認為導致拉美發展滯後的主要根源在於拉美國家的「內部障礙」,拉美國家應積極對內改造並全面追隨單線的現代化道路。
  • 中國該去工業化嗎?40年前,巴西栽了一跤就再也沒能站起來
    什麼是去工業化呢,其實就是製造業就業比重的持續下降,這個現象最早起源於美國,美國1965年的製造業勞動力佔據總勞動者的28%,但在1994年就下降到了16%,同樣情況的還有日本和歐盟,日本在1973年的時候,工業就業人數最高值為27%,到了19947年則只剩下23%,歐盟國家1994年後也下降到了20%以下,而和製造業就業人數佔比的下降,相對的是服務業就業人數佔總勞動人口比重的上升
  • 王慧芝 曾愛平:拉美與非洲地區經濟一體化比較:基於歷史的考察
    二戰後拉美經濟一體化的啟動部分受到西方傳統經濟一體化理論及歐洲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影響,但根本上是拉美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的結果,並主要在拉美經委會發展主義的推動下進行。拉美的工業化限制在互不聯繫的各國國內市場之間,本身具有局限性。作為發展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雷維什把地區經濟一體化作為解決市場狹小問題的重要途徑,通過擴大內部貿易來增強拉美工業化的動力。
  • 「拉美作為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拉美?
    所以就要追問,這個熱度是如何產生並保持的。在我的研究中,它是特定的歷史時期發生的這特殊現象,簡單地說就是新中國成立後,受到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封鎖,當時如果我們想在外交上取得一些突破,只能考慮亞非拉地區。而拉美作為「美國的後院」具有戰略意義。
  • 創業老炮「第二春」,去拉美造一個「B站」
    去墨西哥之前,他和同事詳細調研了印度市場,覺得和這個國家日常的交通一樣,創業市場也太擁擠。現在,趙鵬偉一年裡會在拉美待兩個月,他目前在做一款短視頻社區產品RisApp,主打拉美的西班牙語市場,主要是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智利四個國家。趙鵬偉把這款內容+社交的產品形容為拉美版B站。
  • 獨家:「一帶一路」與拉美十國調研報告
    記者出發去拉美前夕,有些原來已經同意接受採訪的中資項目被告知,因種種原因「不方便接受採訪」。原因是拉美一些國家政權從左翼政黨轉移到右翼政黨的輪替,新政府開始對中資企業的項目進行審查,比如厄瓜多、阿根廷。
  • 獨家丨商務部研究院周密:中國和拉美遠隔萬裡,為什麼還能合作?
    所以,拉美國家非常願意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他們國內和國家之間的連通。三是拉美國家對中國的信任。在過去的40多年,中國一直堅持改革開放,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建設成就。拉美國家一方面希望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另一方面認同「一帶一路」倡議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中國一帶一路網:中國和拉美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進行了哪些合作?
  • 滕威 張偉劼:「拉美作為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拉美?
    所以就要追問,這個熱度是如何產生並保持的。在我的研究中,它是特定的歷史時期發生的這特殊現象,簡單地說就是新中國成立後,受到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封鎖,當時如果我們想在外交上取得一些突破,只能考慮亞非拉地區。而拉美作為「美國的後院」具有戰略意義。
  • 防控疫情與恢復經濟 拉美國家面臨兩難
    新華社墨西哥城5月27日電(國際觀察)防控疫情與恢復經濟 拉美國家面臨兩難 新華社記者閆亮 張國英 尹南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美國東部時間5月27日零時,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新冠確診病例突破8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4.3萬例。
  • 拉美主要國家航班和出入境信息
    國內出境航班上海出發:浦東T1搭乘東方航空MU587於甘迺迪國際機場轉智利國家航空LA531於利馬豪爾赫·查維茲國際機場轉智利國家航空LA2294抵達秘魯卡哈馬卡機場。北京出發:首都T3中國國際航空CA981於甘迺迪國際機場轉智利國家航空LA531於利馬豪爾赫·查維茲國際機場轉智利國家航空LA2294抵達秘魯卡哈馬卡機場;首都T3中國國際航空CA983於洛杉磯國際機場轉智利國家航空LA2469 於利馬豪爾赫·查維茲國際機場轉智利國家航空LA2294抵達秘魯卡哈馬卡機場。
  • 跟我出發去拉美!
    15世紀末,哥倫布船隊發現她的那一刻將其誤以為是東方的印度起,這片土地就被人們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拉美地理環境複雜多樣,各國美景也如世外桃源一般存在。接待人員小S根據客戶國家文化的精心的策劃,主題鮮明的航海擺臺,恰到好處的互動設計讓客戶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 徐世澄:我願做拉美研究的「春蠶」
    和我一塊去北大的還有蘇振興(後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石瑞元等。1961年,拉美所成立,我們就被告知,學成之後將會到中國科學院下轄的哲學社會科學學部拉美所工作。  20世紀60年代初,學習條件跟現在不太好比。頭兩年沒有西班牙語字典,也沒什麼課外讀物。
  • 與墨西哥等拉美國家的疫情防控舉措的比較和思考
    一、中國疫情防控舉措及目前成效1月20日,在武漢實地考察後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發布通報,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除非極為重要的事情,一般不要去武漢」……全國疫情防控的警報正式拉響。二、拉美國家疫情現狀及影響拉美地區疫情持續加劇。據數據統計,拉美地區病例總數目前已突破150萬。秘魯、智利病例在激增。據統計,秘魯的累計病例數量已經突破21萬例,升至全球第八位,是拉美地區病例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巴西106萬例。智利目前確診病例已超過16萬例。
  • 為什麼中國工業化崛起勢不可當?
    儘管一開始是無意的,中國自1978年以來遵循了符合「胚胎發育」工業化邏輯的正確路徑。這解釋了為何自那時以來,中國沒有遭受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歷的「暫停-重啟-暫停」的周期性改革困境和為工業化融資而引起的債務危機。這與中國歷史上的3次工業化嘗試以及不斷採取自上而下發展戰略的拉美國家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