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創意便當」VS中國「隨心午餐」,孩子:媽,我垃圾堆撿來的

2021-01-19 夏安媽咪

導語:作為家長相信大家肯定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每天茁壯成長,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的飲食上多花一些心思了,要做到營養均衡,搭配合理。 但是我們卻經常收到一些寶媽的抱怨,說孩子總是挑食,不知道該給他們做什麼吃才好。 其實孩子挑食並不是完全因為孩子口味刁鑽,可能是父母所做的飯無法吸引孩子的味蕾,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寶媽所做的創意便當與我們的家常飯有哪些差別。

日本「創意便當」VS中國「隨心午餐」,孩子:媽,我垃圾堆撿來的

與我國女性相比,日本的主婦更顧家,他們在結婚之後會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照顧丈夫和孩子身上。 所以在有了孩子之後,他們會想各種辦法給孩子做各種美食,不光這些美食的味道誘人,外表看起來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因為在疫情期間大家出行的時候都需要佩戴口罩,但是作為小朋友對這個事情是非常抗拒的,所以日本的寶媽就在給孩子做飯的時候花了一番心思。 他們在給孩子做便當的時候會配上一些卡通圖案,並且給這些卡通人物佩戴上了小口罩。 並且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會給孩子講解一下戴口罩的好處,這樣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因為小孩子都比較喜歡模仿動漫人物,所以在出門的時候不用媽媽說,他們就會自己主動提出來,要給自己戴上口罩。 所以這樣看來,多花一些心思給孩子做便當,真的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看到這些便當的照片,真是讓我不禁感嘆,日本的寶媽真的是心靈手巧,一顆小小的雞蛋在他們手裡可以變換多種身份。 比如他們可以把雞蛋做成煎蛋,然後在上面用蔬菜或者沙拉醬擺出,或者畫出各種圖案來吸引孩子。

或者把雞蛋用清水煮熟,然後包掉雞蛋的外殼,在上面插上一根小小的胡蘿蔔,然後再畫上眼睛,就成了一個活靈活現的小雪人。 像我們在北方,一年很少能夠見到幾次雪,更別說堆雪人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給孩子做便當的時候,能夠出現這樣一個靈動的雪人,孩子是不是會非常興奮呢?想必孩子從此以後都不會再挑食了吧。

為了能夠讓孩子多吃一些蔬菜,他們還經常會給孩子做蔬菜沙拉,當然只是簡單地給孩子辦一份蔬菜沙拉,是遠遠不能吸引孩子目光的。 所以他們就會利用蔬菜的外形做出各種卡通人物的形象,這樣孩子在吃沙拉的時候就會像一個個小勇士一樣,一個個的把這些卡通人物消滅掉,既讓孩子吃了足夠量的蔬菜又會使得他們特別有成就感。

為孩子準備便當時,父母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抓住興趣

想要孩子吃飯的時候更加配合,父母在給孩子做飯的時候就要抓住孩子的興趣,就像日本的寶媽一樣,他們知道自己孩子所喜歡哪些動漫人物,就會在給孩子做便當的時候專門做出這些動漫人物的形象來吸引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這樣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才會更加配合。

2、營養搭配要合理

其實日本的寶媽給孩子做蔬菜沙拉並不是為了顏色好看,而是要做到營養均衡。因為有營養,學家提出每個人每天食物攝入的顏色最好在5種以上,這樣才能夠保證營養均衡,促進孩子生長發育。

3、食材處理到位

父母在給孩子準備便當的時候,首先又要做到安全衛生。比如在給孩子準備魚肉的時候,一定要保證沒有魚刺在裡面,避免魚刺卡到孩子的喉嚨。

相關焦點

  • 日本「創意便當」VS中國「隨心午餐」,孩子:媽,我充話費送的?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孩子的身體發育健康離不開後天飲食的營養搭配,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吃飯,快快長大,可是偏偏自家娃就是難搞,不是挑食嚴重,就是一口不動。有的時候並不是孩子真的不愛吃飯,可能是你的飯菜沒有吸引到孩子的眼球,看一下日本媽媽做的創意便當和中國媽媽做的隨心午餐就知道區別了。
  • 日本孩子午餐VS中國孩子午餐,網友:難怪日本孩子健康居全球之首
    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在學校待的時間最長,因此在校期間的吃食,也十分讓人關注。提起學校餐食,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日本孩子的午餐了,據說日本孩子健康能居全球之首,很是得益於學校午餐。日本孩子午餐VS中國孩子午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一所普通日本小學,午餐是什麼樣的。在午餐時間到來時,孩子們會很自覺地去洗手,然後每個班都會派出值日生,穿上特定的餐服,前往食堂取餐。
  • 日本高中生媽媽做的便當走紅,個個都是黑暗料理,你能憋住不笑嗎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媽媽都是廚藝小能手,她們做的便當、料理不光好吃,而且特別好看,令我們不忍心下嘴!日本高中生媽媽做的便當走紅,個個都是黑暗料理,網友:孩子撿來的吧作為一名日本學生,要時刻銘記一件事情,絕對不要惹惱媽媽!否則,她就會在給你做的便當中搞出花樣!
  • 央視街採「我從哪來」 男子答「回去問你媽」
    答案大多是「撿來的」,也有稱是「胳肢窩裡生出來」「洪水衝來的」。受訪者們大多回憶起小時候被父母忽悠了。一位大學生稱父母告訴她自己是從垃圾堆撿來的。她很傷心。父母便安慰她,小孩子都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她心裡就納悶:垃圾堆裡怎會有那麼多小孩?
  • 日本媽媽「暗黑」便當火了,個個堪稱黑暗料理,網友:不愧是親媽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對一個愛下廚的媽媽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孩子吃自己做的飯吃得香更有成就感的事情了。很多寶媽為了讓孩子愛上吃飯,都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不過,也可能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捉弄孩子。說到「便當」,大家可能會想到日本,畢竟日本的「便當」文化確實很發達。很多學校會要求家長給孩子做便當,如果做得不夠好看不夠營養,老師還會聯繫家長溝通,這讓很多家長煩惱不已。其實,給孩子做便當,實際上也是一種跟孩子之間的感情交流。
  • 孩子不愛吃飯,做一個創意小熊便當,孩子瞬間就上癮了
    孩子不愛吃飯,做一個創意小熊便當,孩子瞬間就上癮了記得以前上班的時候,總是和同事一起帶便當,到了午飯的時候,全部拿去微波爐熱一下,然後大家一起吃,那種吃便當的氛圍真不錯。現在物價很高,中午一頓簡單的飯就要二三十了,所以依舊有很多上班族帶便當。除了上班族之外,寶媽們也經常會帶便當,帶著寶寶出去玩的時候,餓了就可以給孩子吃了,十分的方便,關鍵自己做的輔食也很健康衛生。便當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將飯菜加在一起,其實還有很多的新花樣,比如做成小熊便當。
  • 日本媽媽「創意便當」走紅,光雞蛋就180種圖案,這腦洞我服了
    日本有位媽媽,家裡有三個挑食的寶寶,為了讓寶寶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媽媽靈機一動,決定在食物造型上動手腳。普通的水煮蛋,又白又沒有味道,孩子非常不愛吃,於是媽媽決定,將雞蛋變成孩子感興趣的模樣,這樣孩子就會對雞蛋產生興趣了。
  • 把便當做成花
    便當,顧名思義就是方便拿的食品,在中國人們一般把盒飯稱之為便當,通常用於午餐、工作餐等場合,本質上來說,便當與盒飯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語言上的不同而已。在世界上,要是說起便當就不能不提起日本。
  • 日本便當文化,一眼讓人食慾大開!
    日本在16世紀下半葉出現了專門裝便當的容器。在江戶時代,隨著一日三餐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便當變得非常普遍。無論是工作旅行還是節日活動,他們都會隨身攜帶午餐,並且從食材上開始講究。在江戶時代末期,歌舞伎開始流行。為了滿足觀眾的需要,在休息時間會吃便當。
  • 【日本】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工作日的午餐都在吃什麼?
    說起「午餐會」,似乎在中國也存在,這是利用午休等時間一邊用餐一邊舉行會議的一種方式。與在會議室裡召開的會議相比,它能在輕鬆的氣氛之中各抒己見。正因為這一點,現在似乎也有很多公司會主動舉辦午餐會。△大阪倶楽部 定例午餐會不僅是會議,利用午餐時間進行的「學習會」和「演講會」也很多。據說這類活動不會妨礙工作的午餐時間,但是我依舊特別不習慣。比方說,在一場少數人參加的研討會上,吃便當的時間一般被安排在講師發言的前後。本應有三十分鐘左右時間,但實際上卻根本不是那樣。
  • 寶爸寶媽:我可能才是撿來的那個
    都說隔代親可怕,但生完孩子後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可怕。可怕到寶爸爸媽感覺自己才是外來人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那叫一個寵愛。最常見的表現是區別化對待——老人對孩子百依百順,上可九星攬月下可五洋捉鱉,為了孫子外孫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惜。
  • 日本人每天的便當中, 最喜歡放的配菜會是什麼?走近日本的便當文化
    但是在臺灣地區一般還是稱為便當,通常用於午餐、外賣、工作餐等場合。但是日本的「便當」不同,就像其他的日本菜與中國菜的區別一樣,它十分講究一個「形」字!在日本讀書的小孩,上到高中只能選擇帶便當,或者出去吃飯。可天天出去吃,實在是太不健康啦。這個便當計劃就從孩子上高中開始了。
  • 56歲日本主婦的神級便當!愛因斯坦、松子、沒有一人能逃過她之手…
    相信不少人之前都有被網上看到過的各式各樣精美的便當驚豔到,其中不乏媽媽為孩子做的漫畫便當,妻子為丈夫做的愛心便當,也有用自己的巧手做給自己欣賞和享用的藝術品……
  • 這些年,我在垃圾堆裡撿到的寶貝
    本文由豆瓣用戶@肘子zi非子zǐ 授權發布 丨原文標題:撿東西(垃圾) 丨原文首發於作者的公眾號
  • 看完日本幼兒園的午飯,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日本人會嚮往中國幼兒園
    之前我的同學去了日本生活,在那裡結婚生子後,到了孩子妞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令我同學特別苦惱,日本的幼兒園中午沒有午餐,需要孩子自己帶飯吃,這讓沒有什麼生活經驗的新手媽媽,感到十分為難,況且孩子帶的便當都是父母用心製作過的。
  • 日本便當……不說了,流口水了
    比如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正在惦記著午餐、下午茶、宵夜吃什麼好……既然如此,更要放毒了——我準備了一份看著就流口水的日本便當小知識!看完之後,可能你已經點了兩份外賣。在不同站點,鐵路便當的風味、食材會隨當地飲食習慣有所調整。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日本各地域文化,每到一個經停站買一份便當,絕對不會錯。為了比較哪個地方文化魅力值更高,日本曾在2017年評選出「車站便當美味陣營」。
  • 垃圾堆裡撿來的發明:16歲農家娃用廢棄零件「組裝」出省市大獎
    垃圾堆裡撿回的玩具,陪伴他度過童年時光。對玩具的渴望,讓宋端安痴迷於探究、自創,別人廢棄的電子設備他視作珍寶,摸索著拆卸改裝成電風扇、望遠鏡等小玩具。這些解悶的「玩具」讓他在16歲的年紀,首次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就捧回省級比賽三等獎、市級一等獎。如同那些廢棄的零件重獲新生一樣,宋端安的人生也迎來光亮。
  • 有「愛心便當」就有「復仇便當」,日本已婚男士:我做錯了什麼?
    有位網友甚至馬上在網絡上曬出自己和妻子吵架後的便當:「我的是這樣的。」 在男權當道的日本社會裡,男人的職責就是外出工作,為家裡賺錢,家務什麼的基本不會出做,這也是自日本古到今的傳統思想,可謂根深蒂固。 因此家庭主婦們對丈夫的不滿和怨恨,就會發洩到便當上,而這種便當又被稱之為「復仇便當」。 日本便當
  • 看過日本孩子的午飯,我才知道為什麼日本家長會羨慕中國家長
    所謂「美國人用腦子吃飯,中國人用嘴吃飯,日本人用眼睛吃飯」,其所折射出的就是三國的飲食習慣,歐美人注重營養,中國菜注重口味,而日本的各種美食則往往是精緻好看的代言人。但是其實關於孩子的午飯,有很多日本的家長是非常羨慕中國的家長的。
  • 看看日本孩子午餐吃什麼?網友:怪不得健康狀態全球第一,應該的
    但是反觀鄰國日本,調查數據顯示他們的健康狀態全球第一,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健康預期壽命」,這並不是他們體質起的作用,看到日本孩子吃的午餐你便會明白為什麼日本孩子比中國孩子更健康。看看日本孩子午餐吃什麼?網友:怪不得健康狀態全球第一,應該的日本學校提供的午餐就是他們兒童健康率全球第一的殺手鐧,他們的午餐是由學校強制提供的,雖然不是免費的,卻有極高的補貼,可謂是經濟又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