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亞生物:服務鏈拓展小分子CDMO收購落地新天花板打開給予「買入...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機構:浙商證券

評級:買入

報告導讀

我們對公司發展邏輯的認識:基於投資孵化及藥篩技術拓展一體化服務平臺,是公司做大做強的必然選擇。而收購管理成熟、產能合規的小分子 CMO 朗華製藥,我們認為是公司一體化平臺拓展發展中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認為,公司此次收購不僅幫助維亞生物快速進入外包領域中最景氣的細分賽道 CDMO,也將進一步放大投資孵化及 CRO 服務之間的協同作用,實現良性循環,有望提升公司市值天花板,打造自帶導流的一體化服務平臺。

投資要點

朗華製藥 80%股權收購併表,管理半徑從輕資產到重資產拓展2020 年 11 月 13 日,公司發布公告,公布關於朗華製藥 80%的股權收購正式落地,邁出公司一體化布局的第一步。維亞生物於 IPO 始,加快布局收購 CMO.2019 年 IPO 募集資金中預留 40%用於 CMO 產能建設及平臺搭建;2020 年 5 月20 日,公司發布公告擬收購朗華製藥 60%股權,並於 8 月 9 日將收購比例提升至 80%,對價提升至 25.6 億元,2020 年利潤對賭提升至 1.6 億元。國內 CDMO賽道是我們持續強調的外包領域景氣持續加速的賽道。全球訂單向國內轉移將成為 CDMO 業績加速主驅動,中國區市場紅利與產業升級也有望在長期貢獻明顯的業績彈性。此次向下遊拓展,不僅是拓展一體化平臺的重要一步,也幫助公司迅速進入 CDMO 賽道,盡享行業景氣度,隨著公司 CMC 能力建設及、CDMO 自身客戶持續拓展及維亞生物整合順利推進,2021-2023 年 CDMO 業務和維亞投資孵化客戶有望逐步形成協同效應,對於 CDMO 業務的良性增長及自身商業模式拓展提供現金流、整合經驗支撐。

朗華製藥本身質地如何?

朗華製藥為一家主要從事小分子原料藥、中間體生產和 CDMO 業務的小分子研發製造公司,已獲得包括 GMP 等多項全球生產質量認證,併購後將成為維亞生物小分子藥及中間體的唯一 CDMO 平臺。2017-2020H1 朗華製藥營業收入迅速提升,收入分別為 0.89 億,11.22 億,12.38 億及 8.09 億,淨利率由 1.51%提升至 11.94%,主要受到有較高附加值的 CDMO 訂單增加的帶動,顯示出較好的成長性。我們認為,朗華製藥已經具備基本的合規性產能、工藝開發能力,而作為維亞生物的產能補充,對於維亞生物服務客戶能力的提升,以及最大程度提升「朋友圈」價值,或有非常好的助力,我們也將持續關注公司收購後管理整合的推進節奏。

「投資孵化」+「一體化服務平臺」是公司做大做強的必然選擇

目前市場上由於公司商業模式疑慮,導致公司估值持續顯著低估。我們認為,市場忽略了藥篩+投資孵化業務所奠定新商業模式基礎,這種基礎對於服務鏈拓展具有天然的「導流」作用,這也奠定了公司不同於一般醫藥 CXO 的發展路徑。公司作為差異化技術平臺的醫藥 CXO,依靠藥篩技術平臺起家,靠單一技術平臺做大,我們認為難度較大(並非不可行),最終低集中度也就造成天花板較低,而一體化拓展是其必然選擇。EFS 商業模式對投資孵化項目的較強話語權將極大助力新業務拓展加速落地,快速發展。因此我們認為,公司迅速收購小分子 CMO 朗華製藥、藥物化學 CRO 信實生物及在杭州打造孵化基地,均是為了進一步加強 CFS 與 EFS 之間的協同效應,是公司商業模式的優勢所在,也是必然選擇。

盈利預測及估值

基於公司核心業務板塊分析,不考慮 CDMO 業務並表影響,我們預計公司 2020-2022 年 EPS 分別為 0.45,0.32 及 0.36 元/股。如前次報告觀點,我們預計 CRO業務 2020 年淨利潤有望達到 1.78 億,對應合理市值 133.5 億元。為了減少投資收益年度波動,我們採用 DCF 法測算了 EFS 部分市值,在中性假設下約為135.67 億。考慮朗華製藥 2020 年利潤對賭及 2020H1 公司的業績情況,我們認為朗華製藥的業務結構正在逐步向 CDMO 方向轉型,保守估計對應市值為 87.5億元。因此我們認為,公司總合理市值約為 354.67 億,處於顯著低估狀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新服務平臺拓展必然帶來整合的風險,CFS 向下遊業務導流效果不達預期;市場投融資景氣度下滑及 EFS 投資回報率不達預期。

(文章來源:格隆匯)

相關焦點

  • 維亞生物(01873.HK):醫藥CXO+投資協同推進的一體化平臺 給予...
    原標題:維亞生物(01873.HK):醫藥CXO+投資協同推進的一體化平臺,給予「買入」評級   機構:
  • 維亞生物孵化逾60家生物醫藥初創企業,過去三年已8筆退出
    CRO主要是靠研發服務,但與傳統公司不同的是,維亞生物現已開發一種極具拓展性的業務模式,將傳統的服務換現金(CFS)模式與獨有的服務換股權(EFS)模式相結合。維亞現在以北美市場為主,服務於包括前十大藥廠及投資孵化Biotech小公司。
  • 大和:維亞生物首予買入評級 目標價10.4港元
    大和發布研究報告,稱看好維亞生物(01873)獨特的商業模式,業績戰略擴展至合同研發生產組織(CDMO),並期望其能擴展至如藥明康德(603259,股吧)的規模,首予「買入」評級,目標價10.4港元。報告指出,維亞生物的雙引擎為服務換現金(CFS)及服務換股權(EFS)模式。在後者中,生物科技初創企業可以用股權換集團的服務,而不是支付現金。 EFS模式專注於藥物開發項目,通常是藥物研發周期中估值最低的時候,以獲得更高的潛在回報。 該行指,集團是世界上唯一採用這種商業模式的公司,料其來自EFS退出項目的年收益為67%。另外,擴展至合同研發生產組織業務有助獲取下遊價值。
  • 維亞生物披露收購朗華製藥80%股權詳情 擬11月9日於股東會上討論該...
    原標題:維亞生物披露收購朗華製藥80%股權詳情,擬11月9日於股東會上討論該交易   10月19日,資本邦獲悉,
  • 國內DEL開拓者首戰告捷:橫向拓展存量業務天花板 成都先導或將迎來...
    橫向拓展存量業務天花板首先,從業務上看,目前在藥物發現領域主要篩選方法包括傳統的高通量篩選(HTS)、基於三維結構的藥物設計(SBDD),以及基於分子片段的篩選(FBDD)和虛擬篩選(VS)等。此次收購後,成都先導可以依託Vernalis(R&D)在歐洲數十年的經營經驗和成果以及行業聲譽,迅速拓展自身在歐洲的市場影響力,有望提高歐洲地區對公司業績的貢獻,為整體業績做增量。
  • 大和:維亞生物維持買入評級 目標價維持10.9港元
    來源:新浪港股大和發布研究報告稱,維亞生物(01873)早前公布,發行5年期可換股債券(CB)集資,本金額為2.8億美元,所得款項淨額將為2.76億美元,擬用於業務發展擴張,包括收購浙江朗華製藥80%股權,以及一般營運資金。
  • ...告捷:橫向拓展存量業務天花板 成都先導或將迎來業績市場雙重增量
    橫向拓展存量業務天花板首先,從業務上看,目前在藥物發現領域主要篩選方法包括傳統的高通量篩選(HTS)、基於三維結構的藥物設計(SBDD),以及基於分子片段的篩選(FBDD)和虛擬篩選(VS)等。此次收購後,成都先導可以依託Vernalis(R&D)在歐洲數十年的經營經驗和成果以及行業聲譽,迅速拓展自身在歐洲的市場影響力,有望提高歐洲地區對公司業績的貢獻,為整體業績做增量。
  • 國內DEL開拓者首戰告捷:橫向拓展存量業務天花板成都先導或將迎來...
    橫向拓展存量業務天花板首先,從業務上看,目前在藥物發現領域主要篩選方法包括傳統的高通量篩選(HTS)、基於三維結構的藥物設計(SBDD),以及基於分子片段的篩選(FBDD)和虛擬篩選(VS)等。此次收購後,成都先導可以依託Vernalis(R&D)在歐洲數十年的經營經驗和成果以及行業聲譽,迅速拓展自身在歐洲的市場影響力,有望提高歐洲地區對公司業績的貢獻,為整體業績做增量。
  • 維亞生物完成重大收購
    維亞生物完成重大收購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3 12:49:50
  • CRO行業初探-維亞生物
    20世紀80年代初起源於美國,它是通過合同形式為製藥企業、醫療機構、中小醫藥醫療器械研發企業、甚至各種政府基金等機構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研發過程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一種學術性或商業性的科學機構。CRO是個高增長的行業,裡面的很多上市公司值得關注,今天我們來分析一家很有特色的公司叫維亞生物。
  • 大和:維持維亞生物(1873.HK)買入評級目標價10.9港元
    大和總研發表研究報告指,維亞生物(1873.HK)早前公布,發行5年期可換股債(CB)集資,本金額為2.8億美元,所得款項淨額將為2.76億美元,擬用於業務發展擴張,包括收購浙江朗華製藥80%股權,以及一般營運資金。
  • 維亞生物(01873)跌8% 發2.8億美元換股債
    原標題:《異動股》維亞生物(01873)跌8%,發2.8億美元換股債   維亞生物
  • BEKE:時間重塑生態居住服務入口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78.9美元
    機構:中信證券評級:買入目標價:78.9美元經過長跑,貝殼已經鞏固了經紀行業的線下(門店)和線上(系統)壁壘,ACN(經紀人協作網絡)已經成為行業重要的基礎設施,公司在經紀業務賽道已經進入收穫期,而交易後服務則進一步打開了新業務發展的空間。
  • 維亞生物「薄發」背後 毛晨在60多分鐘專訪裡說了什麼?
    事實上,這一連串數字恰巧就是當前生物醫藥市場的寫照。   正是因為市場如此廣闊,一大批醫藥研發外包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但成立於2008年的維亞生物,憑藉其獨特的EFS商業模式和多年經驗沉澱,早已在生物藥研發前端領域佔據有利地位。   「客戶選擇我們主要是看中維亞的名聲、行業的壟斷地位,不是所有CRO企業都具有這個特徵。
  • 葵花盤小分子肽 神奇的生物炸彈
    劉小波科研團隊正在實驗不是所有的肽都叫做小分子肽在醫學領域,分子量在1000~5000道爾頓之間的稱為大肽,在180~1000道爾頓之間的稱為小分子肽。分子量越小,活性越強,在生物技術領域中,小分子肽是目前發現的級別最小活性最強的肽,可以主動被吸收、快速、100%的全面吸收。
  • 公告精選|鴻博股份首個區塊鏈彩票項目落地、中迪藥業擬收購育達...
    來源:格隆匯【公告精選】【公告精選拆解】1、鴻博股份:與柬埔寨金象公司籤協議,首個區塊鏈彩票合作項目將落地個股題材:區塊鏈板塊表現:今天易見股份等個別票有所衝高,但整體熱度一般。、彩票遊戲設計及印刷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是公司達成的首個區塊鏈彩票落地合作項目。
  • 國際大行最新評級:10隻港股釋放強烈買入信號
    高盛:首予嘉和生物-B(06998-HK)目標價26.1港元 買入評級高盛表示,首予嘉和生物-B(06998-HK)目標價26.1港元,買入評級。嘉和生物-B近日公布,旗下GB242英夫利西單抗生物類似藥的新藥上市申請已經正式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
  • 投行奧本海默給予藍城兄弟買入評級,目標價20美元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10日,美國投資銀行奧本海默(Oppenheimer)發布投資研究報告,首次覆蓋藍城兄弟(NASDAQ:BLCT),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20美元。此前,路通資本、老虎證券、AMTD尚乘國際研報相繼給予藍城兄弟買入評級。
  • 42股獲買入評級 最新:蘇寧易購
    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新增IT 模塊需求不達預期、新產品推廣較慢、內部管理改善不達預期。  該股最近6個月獲得機構49次買入評級、16次增持評級、8次跑贏行業評級、6次買入-A評級、6次推薦評級、3次優於大市評級、3次強烈推薦評級、2次強烈推薦-A評級、2次持有評級。
  • 臨床階段的小分子創新藥研發平臺璧辰醫藥獲兩千萬美元A+輪融資
    聚焦於可突破血腦屏障的小分子藥物研發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璧辰醫藥 (ABM Therapeutics)宣布,公司於近日完成兩千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創資本領投,國藥資本、磐霖資本、聚明創投跟投。現有股東凱泰資本、LongDAC繼續參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