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兄弟王 珍貴寶物匯聚南京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藝術

西漢珍貴文物吸引民眾。

河北滿城漢墓文物此次遠道而來,江蘇本地觀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一睹真容。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長信宮燈》。這件宮燈的圖片因被中學教材廣泛採用,久而久之成為漢代文化的一張典型名片,被稱為「天下第一燈」。

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高度44.5公分,重量約16公斤,通體鎏金,由分鑄的頭部、軀幹、右臂、燈座、燈盤、燈罩組合而成。宮女一手託著燈,她形態優美、眉眼細長、臉型圓潤,頭上佩戴巾幗,身穿曲裾深衣,雙膝並緊,光腳而坐並目視前方,展現了漢代端莊肅靜的禮儀風範。

古代環保燈貯水溶汙

長信宮燈不僅造型精美,內部構造更有玄機,是一座2000多年前的「環保燈」。首先,其燈罩可以調節,變化光照的亮度與角度。其次,宮女似乎在擋風的右臂,其實是一根「虹吸管」,可以將燃燒產生的炭煙、灰燼導入燈裡,而燈中可以貯水,用以溶解這些汙染氣體。

漢文物造型生動。

長信宮燈因底座的銘文「長信尚浴,溶一升少半升……」而得名,這件文物出土於劉勝之妻、中山王后竇綰之墓,而「長信宮」是長安皇宮中太后的居所,由此認定,竇綰是劉勝的祖母、當時的太皇太后竇氏的親屬。

金杯用來盛裝化妝品

展覽中另一件國寶文物是滿城漢墓出土的朱雀銜環杯。造型上看,朱雀銜環矗立於兩高足杯之間的獸背上,通體錯金。朱雀展翅翹尾,神採飛揚,喙部銜一能自由轉動的白玉環。獸匍匐,四足分踏在兩高足杯底座上。朱雀的頸、腹與兩杯的表面嵌有圓形和心形綠松石十三顆,色彩斑斕。這件金杯究竟何用?據介紹,出土時內尚存朱紅色痕跡,推測為存放或者調和化妝品的器具。

朱雀銜環杯。

展覽中還有一顆18個面、通體錯金銀的骰子非常特別,骰子每個面錯出篆書或隸書一至十六,以及「酒來」和「驕」的字樣。

此次展覽通過《諸侯王權》、《王室儀軌》、《事死如生》、《永生之夢》四個部分,還原西漢諸侯王的生前身後事。展覽中,還能看到鑲玉漆棺、金縷玉衣、斂屍玉璧、車馬飾配件等漢代高等級墓葬中的典型文物。

漢墓出土的器皿造型古樸。

公元前138年,因朝見他們的十弟、漢武帝劉徹,劉非、劉勝在長安相聚。這也是他們一生中最後一次見面,再聚就是2000多年後,此次的「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展。

西漢建立後修正秦的郡縣制為郡國並行制。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雖然3個月內被撲滅,但分封在各地諸侯王們自此受到更嚴格的管控,「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展中的兩位男主角就生活在七國之亂的餘波中。

劉非是景帝第五子,15歲就參與平定七國之亂的作戰,因戰功卓著,由汝南王改封江都王,統治原屬於吳國的地區,包括今蘇中蘇南、浙江西北部以及安徽、江西部分。其間,董仲舒擔任江都國國相長達10年,協助劉非治理封國。而劉勝是景帝第九子,七國之亂平息3個月後年僅12歲的他被封中山王,管理今河北定州一帶。漢末時的劉備就自稱是中山王劉勝的後裔。(數據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兄弟·王」大展亮相南京博物院 呈現漢代先進文化
    當日,「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漢代文物展在南京博物院正式開展。展覽以西漢滿城中山王陵、大雲山江都王陵的出土文物為中心,展現西漢景帝至武帝時期諸侯王的文化、生活狀態以及江都王劉非、中山王劉勝兩人的兄弟、宗親等關係。展覽分為「諸侯王權」「王室儀軌」「事死如生」「永生之夢」四個部分,呈現漢文明中的先進文化。
  • 回首南京紅色記憶,這場展覽匯聚珍貴歷史照片
    這張珍貴曲譜,藏於高淳區檔案館。展覽現場,還可以掃碼聆聽戰地歌曲,比如《新四軍軍歌》《保衛南京》《茉莉花》《光明贊》《苛刑歌》…… △《南京調查資料》《南京概況》 從《南京調查資料》《南京概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南京市人民政府布告」……這些珍貴檔案
  • 勇者系列:90年代第一部作品-勇者凱撒,生命是珍貴的寶物!
    (這次不是套娃了)主要武器是王者之劍與飛龍聖弓合二為一的巨大神劍,絕招是機體化為金色後衝刺斬擊的"雷霆閃光"隊員:雷克兄弟藍雷克凱撒:不論多麼渺小的生命都是珍貴的寶物,就算像你這樣的的惡徒也是一樣。最終凱撒救回了浩太,龍鬼與凱撒經過激烈的對戰後,龍鬼敗給了凱撒(這個主角必須贏啊)。
  • 銅鏡們與鋪首們:從南博《兄弟王》特展出發4
    銅鏡們與鋪首們 從南博《兄弟王》特展出發4《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特展是由南京博物院與河北博物院聯手打造的反映漢代諸侯王文化禮儀生活的展覽,分為「諸侯王權」「王室儀軌」「事死如生」「永生之夢」四個部分,將兄弟王兩座陵墓中考古發掘的250件/套精品文物融合在主題中穿插展示,珍貴文物達90%以上。
  •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珍貴館藏(附高清細節)
    文章轉載自今日聯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西漢南越王墓發現於1983年,是迄今嶺南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隨葬物最豐富、唯一飾有彩繪的石室墓。該墓藏於象崗山腹心深處20餘米,出土了「文帝行璽」金印和「趙眜」玉印以及玉角杯等珍貴文物一萬餘件,可確定墓主為南越國第二代王趙眜(約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印臺長 2.3釐米,寬 2.3釐米,通鈕高 1.6釐米「文帝行璽」金印墓室建築面積約100平方米,仿陽宅形制建造,坐北朝南、前朝後寢,分前後兩部分,分別由石門隔開。
  • 從江都王后鑲玉漆棺到中山王斂屍玉璧:從南博《兄弟王》特展出發
    《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特展是由南京博物院與河北博物院聯手打造的反映漢代諸侯王文化禮儀生活的展覽,分為「諸侯王權」「王室儀軌」「事死如生」「永生之夢」四個部分,將兄弟王兩座陵墓中考古發掘的250件/套精品文物融合在主題中穿插展示,珍貴文物達90%以上。
  • 《尋找夜郎》走進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飾虎銅釜(出土時套於死者頭部)  戰國末期至西漢前期赫章可樂274號墓  貴州省博物館藏,2000年後的今天,代表夜郎文化的珍貴文物來到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與南越文化相遇與碰撞。在西漢初年,南越國和夜郎國之間的商貿來往十分興盛,這一方面與西南夷地區物產豐富有關,另一方面則與兩國之間便捷的水路有關,從夜郎國可順牂牁江(今珠江上遊南北盤江)可直達南越國都城蕃禺(今廣州)。此外,夜郎國還作為西南地區的貨物集散中心,將巴蜀地區生產的各種商品轉販至南越國,最具代表的實例則是史書記載的「枸醬之路」了。
  • 2020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有哪些展覽?
    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有哪些展覽?  1、南越王墓原址:西漢南越王墓是南越國第二代王趙眜之墓,於1983年發現並發掘。南越王墓是嶺南迄今發現規模最大、隨葬品最豐富、墓主人等級最高的漢代彩繪石室墓,保存完好,未受盜擾。
  • 寶物造句和解釋_寶物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寶物(bǎo wù)。近義詞有:寶貝,瑰寶,珍寶。反義詞有:廢物。極珍貴的東西。[巴金《憶魯迅先生》:「他的作品已經成了中國人民的寶物。」]4、把寶物交給國家後,他如釋重負。5、據說王妃手上佩戴的玉鐲是價值連城的寶物。6、這幅畫價值連城,是國寶級的寶物。7、對人說不,生命是一切寶物中最高的東西。
  • 韓媒:西漢《列女傳》翻譯成韓文後被指定為寶物
    報導稱,《列女傳》是在西漢學者劉向(公元前77~6年)撰寫的原著裡加入後代許多中國作家所撰故事而成,是一部類似摻雜著虛構的《三國演義》的文獻小說。其內容大多描寫中國歷史中善女與惡女等不同的女性人生。如果查看《朝鮮王朝實錄·太宗》4年(1404年)記錄的話,裡面還錄有從明朝引進 500本《列女傳》的記錄。
  • 為什麼古代玉印格外珍貴?原因是這個......
    陝西渭南西周早期墓葬出土的龍鈕形玉璽根據先秦玉器珍貴的價值屬性,我們不難推測玉璽擁有者的貴族身份,其無疑是當時社會的上層貴族,如果沒有相當的權勢和財富,根本不可能擁有如此貴重的寶物。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鏤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公元前283年,秦昭王聽說趙國得到了和氏璧,一時間羨慕嫉妒恨,想要將其據為己有。於是便和趙王商量,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
  • 西漢南越王墓不為人知的秘密!
    、隨葬品最豐富、保存完好的一座漢代彩繪壁畫石室墓,出土文物多達1000多件(套),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科學和藝術價值,是廣州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被評為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金鉤扣龍形玉佩虎頭金鉤扣龍形玉佩出土於南越王墓玉衣頭罩的右側位置。龍形玉佩長11.5釐米,金鉤長5.9釐米,整體通長14.4釐米。
  • 未知的秘密:在人類世界,莫名消失的5件非常珍貴的寶物
    然而,被人類被保存下來的寶物少之又少,有許多甚至是莫名其妙地從人類社會消失不見。今天小編就為你帶來了在人類社會,神秘消失的5件珍貴寶物。1、佛羅倫斯鑽石這塊巨大的杏仁狀石頭原產於印度,呈淺黃色,帶有淡淡的綠色。它重137克拉,被切割成一個盾牌形狀,有126個九面琢面,放射出閃爍的光芒。據說,它是從15世紀被運到歐洲的。
  • 國民黨敗退臺灣,大量珍貴文物卻沒有被帶走,這是為什麼?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50,閱讀約2分鐘解放戰爭即將勝利後,蔣介石倉皇出逃,匆匆來到臺灣,臨行前,將大量黃金文物帶走,這些文物都保存在今天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其中有大量珍貴文物,不僅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更具有歷史研究意義
  • 南博年度收官展:2000多年後西漢兩位兄弟諸侯王「再聚首」
    揚子晚報網12月20日訊(實習生 劉百玉 記者 張可/文 劉瀏/攝)作為南京博物院2019年度的收官大展,《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12月20日正式在特展館開展。該展由南京博物院與河北博物院共同主辦,匯集了江蘇淮安大雲山西漢江都王劉非墓與河北保定滿城西漢中山王劉勝墓中出土的珍貴文物,其中不乏長信宮燈、朱雀銜環杯等名譽中外的「國寶」。「中華第一燈」不僅因造型更有精巧構造長信宮燈河北滿城漢墓文物此次遠道而來,江蘇本地觀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一睹真容。
  • 他是西漢第一位皇帝,曾除掉異姓王,卻維護了西漢的統一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韓信在劉邦爭霸的時候,顯得非常重要,然而一旦稱帝,他則成為了劉邦統一西漢王朝的最大障礙。在楚漢相爭之際,韓信為劉邦攻城奪地,西漢王朝建立後,韓信也被封王,這時期的西漢王朝,名義上統一,實際上由多個諸侯國組成,而劉邦只不過是勢力最強大的一個。
  •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山洞裡的宮殿(上)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前165年-前113年)系漢武帝之兄長,蜀漢皇帝劉備第十三世先祖,為第一代中山國國王,元鼎四年(前113年)二月,劉勝去世,終年五十三歲,共在王位四十三年,諡號靖,史稱中山靖王。死後葬於今河北滿城縣陵山上,1968年8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在河北省滿城縣完成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及王后竇綰墓的發掘工作。其墓穴開鑿於山巖之中,為規模宏大的崖洞墓,墓室宛如一座豪華宮殿。
  • 西漢和東漢有區別嗎?東漢的宗廟會不會供奉西漢的皇帝?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講一講東漢和西漢,首先東漢時期和西漢時期的首都不一樣,西漢時期的首都在長安,而東漢則在洛陽,然後是東漢和西漢之間還有一個朝代,是王莽建立的,漢朝出現斷層,這樣就可以看出,東漢和西漢應該是兩個朝代,不過卻都被稱為是漢朝,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朝代呢?
  • 西漢戰爭:劉邦對兄弟下手,七位異姓王僅活一人
    ,連克柏人、清河、常山共二十七縣,一舉拿下冀北重鎮東垣,偽代王陳豨、偽趙王趙利逃入代郡和韓王信合流。兄弟反目,燕王盧綰逃亡匈奴漢初功臣中,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是滅項羽的合作夥伴,對於劉邦來說是外人;蕭何、樊噲、曹參等人是劉邦沛縣起兵時就跟著劉邦的老人,是真正的自己人,統稱豐沛功臣集團;而在豐沛集團中,又以盧綰和劉邦的關係最為親近。
  • 「兄弟王」:不可錯過的南博年終大展
    2018年底,南京博物院與山西博物院、大同市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總館合作,推出了年終大展「琅琊王—從東晉到北魏」,將江蘇出土的東晉時期文物和山西出土的北魏平城時代文物兩相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