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珍貴文物吸引民眾。
河北滿城漢墓文物此次遠道而來,江蘇本地觀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一睹真容。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長信宮燈》。這件宮燈的圖片因被中學教材廣泛採用,久而久之成為漢代文化的一張典型名片,被稱為「天下第一燈」。
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高度44.5公分,重量約16公斤,通體鎏金,由分鑄的頭部、軀幹、右臂、燈座、燈盤、燈罩組合而成。宮女一手託著燈,她形態優美、眉眼細長、臉型圓潤,頭上佩戴巾幗,身穿曲裾深衣,雙膝並緊,光腳而坐並目視前方,展現了漢代端莊肅靜的禮儀風範。
古代環保燈貯水溶汙
長信宮燈不僅造型精美,內部構造更有玄機,是一座2000多年前的「環保燈」。首先,其燈罩可以調節,變化光照的亮度與角度。其次,宮女似乎在擋風的右臂,其實是一根「虹吸管」,可以將燃燒產生的炭煙、灰燼導入燈裡,而燈中可以貯水,用以溶解這些汙染氣體。
漢文物造型生動。
長信宮燈因底座的銘文「長信尚浴,溶一升少半升……」而得名,這件文物出土於劉勝之妻、中山王后竇綰之墓,而「長信宮」是長安皇宮中太后的居所,由此認定,竇綰是劉勝的祖母、當時的太皇太后竇氏的親屬。
金杯用來盛裝化妝品
展覽中另一件國寶文物是滿城漢墓出土的朱雀銜環杯。造型上看,朱雀銜環矗立於兩高足杯之間的獸背上,通體錯金。朱雀展翅翹尾,神採飛揚,喙部銜一能自由轉動的白玉環。獸匍匐,四足分踏在兩高足杯底座上。朱雀的頸、腹與兩杯的表面嵌有圓形和心形綠松石十三顆,色彩斑斕。這件金杯究竟何用?據介紹,出土時內尚存朱紅色痕跡,推測為存放或者調和化妝品的器具。
朱雀銜環杯。
展覽中還有一顆18個面、通體錯金銀的骰子非常特別,骰子每個面錯出篆書或隸書一至十六,以及「酒來」和「驕」的字樣。
此次展覽通過《諸侯王權》、《王室儀軌》、《事死如生》、《永生之夢》四個部分,還原西漢諸侯王的生前身後事。展覽中,還能看到鑲玉漆棺、金縷玉衣、斂屍玉璧、車馬飾配件等漢代高等級墓葬中的典型文物。
漢墓出土的器皿造型古樸。
公元前138年,因朝見他們的十弟、漢武帝劉徹,劉非、劉勝在長安相聚。這也是他們一生中最後一次見面,再聚就是2000多年後,此次的「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展。
西漢建立後修正秦的郡縣制為郡國並行制。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雖然3個月內被撲滅,但分封在各地諸侯王們自此受到更嚴格的管控,「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展中的兩位男主角就生活在七國之亂的餘波中。
劉非是景帝第五子,15歲就參與平定七國之亂的作戰,因戰功卓著,由汝南王改封江都王,統治原屬於吳國的地區,包括今蘇中蘇南、浙江西北部以及安徽、江西部分。其間,董仲舒擔任江都國國相長達10年,協助劉非治理封國。而劉勝是景帝第九子,七國之亂平息3個月後年僅12歲的他被封中山王,管理今河北定州一帶。漢末時的劉備就自稱是中山王劉勝的後裔。(數據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