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路過楊開慧烈士陵園隨感

2020-12-14 新湖南

清明時節路過楊開慧烈士陵園隨感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郭旺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裡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蝶戀花·答李淑一》

春暖花開季,又到清明時,連綿的陰雨天使得長沙縣開慧鎮顯得分外清爽,樹木和小草貪婪的吐故納新,呈現出勃勃生機。

春雷一聲動,又長新枝柯。清晨,隆隆的春雷打破了開慧鎮寂靜的鄉野,清新的空氣中瀰漫起鳥語花香,各家的燈漸次亮了,人們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往年這個時候,開慧鎮的老百姓都會自覺地前往楊開慧烈士墓進行祭奠,他們或以黨小組為單位,開展專題黨日活動;或以家庭為單位,上一輩給孩子們講述革命鬥爭年代那些感人的故事,把開慧烈士忠於信仰的革命精神、勤於學習的科學精神、樂於助人的利他精神、敢於開拓的拼搏精神、勇於犧牲的奉獻精神一代代傳遞下去,弘揚開來,激勵廣大開慧村村民建設烈士家鄉,創造幸福生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沒有組織集中祭奠活動,但對楊開慧烈士的敬意卻在全鎮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來往當中口口相傳、心心相通。大家一起懷念這位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最早的優秀黨員,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重思她無論是在革命蓬勃發展時期,還是在白色恐怖歲月,始終以滿腔熱情追隨毛澤東同志,致力於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的動人事跡;讚嘆她被捕後,面對敵人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表現出來的共產黨員大義凜然、從容就義的崇高氣節!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奮鬥出來的,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身處和平年代,開慧鎮人民卻沒有忘記我們黨艱辛的奮鬥歷程,沒有忘記無數像楊開慧烈士一樣的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的英勇鬥爭。他們把決心深深的放進心底,把使命牢牢的扛在肩頭,緊張有序地投入到復工復產的行列中,抓緊建設幸福和諧美麗家園。

站在陵園最高處,放眼望去,陵園周邊,百花齊放,爭相鬥豔,欣欣向榮;開慧鎮裡,春耕生產,馬達轟鳴,熱火朝天,烈士故土上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責編:封豪]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青山巍巍憶開慧 清明前夕,黨員幹部群眾自發到楊開慧烈士陵園獻...
    2日,長沙縣開慧鎮楊開慧烈士陵園,板倉黨員幹部、群眾自發來到這裡敬獻鮮花,祭奠英烈,表達對楊開慧烈士的殷殷追思和深切懷念。白衫長裙、滿頭秀髮、一雙明眸、秀麗而剛毅……楊開慧烈士雕像矗立在青山綠水之間。凝望著烈士雕像,95後黨員譚蓓感慨不已。楊開慧,這位勇敢的女性,她對革命信仰的執著追求,她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影響了多少中國女性。
  • 驕楊頌 ——楊開慧烈士陵園詩詞碑碑文敬讀
    驕楊頌 ——楊開慧烈士陵園詩詞碑碑文敬讀 2020-12-06 22:03:13   來源:學習時報
  • 驕楊頌——楊開慧烈士陵園詩詞碑碑文敬讀
    楊開慧烈士紀念園位於長沙市長沙縣開慧鎮。1930年11月,楊開慧就義後歸葬於此。李淑一女士是毛澤東夫人楊開慧同窗好友,1924年經楊開慧介紹,她與毛澤東的戰友柳直荀結婚。首句中「驕楊」指的是楊開慧,章士釗曾當面詢問毛澤東「驕楊」作何解釋,毛澤東說:「女子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而「柳」指的就是柳直荀。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丨楊開慧紀念館:「犧牲我小,成功我大」
    楊開慧紀念館成立於1966年,佔地126畝,建築面積9600平方米。由楊開慧故居、楊開慧烈士陵園、楊開慧烈士生平業績陳列館、楊公廟四部分組成,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楊開慧故居始建於清末年間,土木結構,佔地面積約1400平方米,房舍為上、中、下三進,平行排列,前低後高,院內植桂花樹和女貞樹。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不過,關於這一幅畫,有一個專家搞不明白的問題:畫作中的「清明」到底什麼意思呢?在各種條件的推動下,清明上河圖是紅了,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關於畫作的種種不解。畫的內容是清明時節的景色在大部分人看來,張擇端在畫中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春景,北宋時期的清明節是非常隆重的,不但要祭祀,還有非常盛大的遊街活動,從畫的內容來看,顯然與這種習俗有關。著名人士鄭振鐸、徐邦達等人也一致認為,畫作內容是清明時節的汴梁之景。
  • 大地·清明丨永遠的墓志銘
    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為悼念亡友柳宗元而寫的《劉子厚墓志銘》,成了人們常誦常新的楷範文章。文中記述頌揚了「願以柳易播」的節義風骨,鞭笞了當面「握手言歡」,背後「落井下石」的醜陋行徑。人們驚訝地發現,原來這便是盛唐時節的君子操守、世道人心。由是觀之,那劉子厚的墓志銘又何嘗不是韓退之的墓志銘呢?  人過希留名,雁過暫留聲。
  • 楊開慧被暴屍三日 上午槍決未死下午又補一槍
    今年清明前夕,正在寫作《毛澤東VS蔣介石: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一書的老作家金振林,向記者披露了該書的一個章節  被捕入獄:何鍵並未對楊開慧用重刑  《晚晚報》採訪員問楊開慧:你犯了法曉得麼?楊開慧回道:「我沒有犯法,是何鍵犯了法。」採訪員又說,「現在你能悔過自新就無生命危險了。」楊開慧說:「我誓不屈服。關於政治,各有己是,我的生命早不計較,不成功便成仁。」採訪員再問:「還有什麼話要說沒有?」楊開慧答:「我的話說完了。」
  • 清明時節這幾件事情千萬別幹!
    清明時節,太陽高照,春雨漂灑,農村耕種忙綠,農作物很容易成活,所以人常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同時清明節是祭祀祖先的節日,人們通過掃墓,向祖先和親人表達思念和孝心。開展山林禁火、踏青、蕩鞦韆、打馬球、插柳等豐富的風俗體育活動。老北京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清明節要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籤問卜,天旱求雨(澇時求晴),求平安、求健康。
  • 新邵縣大同文化研究會組織社會力量修建烈士陵園
    紅網時刻9月21日訊(通訊員 鍾 鵬 謝永中 張正平)9月20日,經過新邵縣大同文化研究會三位理事人員一年多時間的奔走和艱苦努力,籌集社會捐款12萬餘元,77歲的理事人員周明志傾盡家裡所有積蓄,耗資36萬餘元的坪上鎮周氏烈士陵園終於在該鎮時榮橋村竣工落成。
  • 清明時節,我們聊聊蘇州那些名人古墓
    每年清明時節的主題詞就是掃墓與踏青,這個時節的全國各地都能看到「掃墓大軍」。但在蘇州,把清明這個時節過得最有儀式感的倒不是本地人,而是鄰居上海人。過去古人過節其實更講究,掃墓和踏青兩個習俗其實是分開的,清明前還有個寒食節,這個日子是用來祭祀先人的;而幾天之後才是清明,流行的就是踏青、郊遊。後來隨著時間流逝兩個節日越挨越近,索性合體一起搭夥過日子了。
  • 清明時節:每一次駐足,都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不覺間,清明已至。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清明有些不一樣。國務院發布公告,決定4月4日這天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清明節。
  • 田陽詩人||2019/04-清明時節
    田陽詩人||2019/04-清明時節
  • 清明時節的朋友圈祝福語,勿忘從前思念親人的經典勵志句子
    雲朵裝點著天空的精彩,問候裝點著友誼的精彩,真情裝點著歲月的精彩,清明裝點著春天的精彩!盼結伴踏青去,發條簡訊問候你,折柳祈相逢!7. 清明節,踏青節,每年四月的四日至六日間,春光明媚,草木吐青,春遊的好時節,親朋好友出去走走,到處轉轉,抖擻抖擻精神,開始新的一天,新的一年!8.
  • 清明時節 豫臺兩地同步遙祭曹公
    清明時節 豫臺兩地同步遙祭曹公 2020年04月10日 11: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雲霄有故人,清明常懷思」。
  • 清明時節踏青去,追尋先烈正當時,這些長沙縣的假期攻略你一定要看
    地址:長沙縣春華鎮金鼎山村白馬嶺4、長沙縣金井鎮:長沙縣烈士陵園楊開慧紀念館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4A級旅遊景區、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婦女兒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楊開慧故居始建於清末年間,是楊開慧童年和少年時代成長以及後來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
  • 清明時節三件事:柔肝、健脾、固陽氣
    ▲生命是美好的相遇正安文化(北京)為你歡喜展顏冬至後第108天,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我們迎來了清明節氣。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的第108天,是有很深含義的。中醫認為,清明是一個尤為重要的養生節氣。立春之後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因此,凡是耗損或阻礙陽氣的情況都應該避免。▼
  • 清明,萬物滋長的好時節,不如拋卻愁緒去尋春
    清明,萬物滋長的好時節。河岸的柳樹抽出了新芽,燕子在靜如鏡的水面上飛過,幾隻燕兒的倒影錯落有致,仿佛一幅水墨畫。清明時節踏青去清明時節出門踏青由來已久,雖然這個時候還有一抹思念先人的淡淡憂傷,但春光明媚,萬物復甦,不如拋卻愁緒去尋春,到城外的青山綠水遊賞踏青,度過清明時節。正值周末,遇上一個好天氣,便覺得不出門一趟就浪費了好春光。
  • 清明習俗
    清明時節話清明清明養生六個不2017年丁酉年 清  明
  • 麻慄坡烈士陵園「雲祭掃」平臺今日上線!
    受疫情影響,麻慄坡烈士陵園公墓管理中心自2020年春節以來,對烈士陵園採取了臨時性閉園措施。清明節即將到來,麻慄坡烈士陵園公墓管理中心倡議烈士家屬採取家庭追思、網絡祭掃等形式祭奠先烈,同時為烈屬提供代祭代掃服務。
  • 山河已無恙|椒江幫烈士陵園裡的2位英烈「尋親」
    清明時節,英烈難忘。當年,他們走出家門,壯烈犧牲,葬在異鄉,從此杳無音信……親朋永隔,再無歸期。65年後,還有沒有人記得?當年的離家時,少年壯志凌雲的模樣;還有沒有人牽掛?當年離家時,少年許下的諾言。是年,海門人民開始于楓山修建烈士陵園。多年來,陵園經過四次整修、擴建,目前陵園佔地面積45公頃,建築面積27466平方米,展陳面積3380平方米,館藏文物332件。當前,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安葬烈士574位,但登記在冊,且有家屬祭掃的不足200位。多年來,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保障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積極向各界尋求幫助,幫烈士尋找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