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珍禽圖》中畫了鶺鴒、麻雀、鳩、龜、昆蟲等動物二十餘件,排列無序,但每一件動物都刻畫得十分精確、細微,甚至從透視角度觀之也無懈可擊。
中文名:寫生珍禽圖
創作年代:五代十國
作者:黃筌
類別:絹本,設色
規格:縱41.5釐米,橫70釐米
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黃筌(約903—965年),字要叔,四川成都人,他學畫的老師主要是從唐入蜀的宮廷畫家刁光胤。刁光胤於後晉天福年間(936—942年)入蜀,《益州名畫錄》中說他入蜀後,當地畫花雀畫家的畫作很快就掉了價,不再像原來那樣受歡迎。黃筌17歲的時候已經在前蜀的宮中服務,成立畫院後成為宮廷畫家,不僅是他,他的兩個兒子居案、居寶也在畫院中供職。黃筌父子在後蜀滅國後,隨舊主來到北宋都城汴梁,頗受北宋宮廷禮遇,他們的風格成為圖畫院當時的標準。
《寫生珍禽圖》用細密的線條和濃麗的色彩,描繪了大自然的眾多生靈。在尺幅不大的絹素上,畫家畫了昆蟲、鳥雀及龜類共二十四隻,均以細勁的線條畫出輪廓,然後賦以重彩。這些動物的造型準確、嚴謹,特徵鮮明。每一動物的神態都畫得活靈活現,富有情趣,耐人尋味。兩隻麻雀,一老一小,相對而立,雛雀撲翅張口,嗷嗷待哺的神情,惹人憐愛;老雀低首而視,默默無語,好像無食可喂,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下端一隻老龜,不緊不慢,一步步向前爬行,兩眼注視前方,有一種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毅力。
《寫生珍禽圖》左下方有一行小字款署「付子居寶習」,是黃筌畫給兒子黃居寶作習畫範本用的,黃居寶去世時還在後蜀時期,所以這幅《寫生珍禽圖》是五代時期的花鳥畫作。
該畫不是為了描花繪鳥而描花繪鳥,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緊緊抓住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遭際、思想情感的某種聯繫而給以強化的表現。它既重視真,要求花鳥畫具有「識夫鳥獸木之名」的認識作用,又非常注意美與善的觀念的表達,強調其「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花鳥畫的創作與欣賞影響人們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表達作者的內在思想與追求。
因為該畫是作畫的範本,所以畫作的構圖沒有刻意經營,只是大小穿插在畫面中描繪了麻雀、知了、天牛、螞蚱、龜等24隻小生靈。畫家的寫生功夫在這幅畫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每一種小動物的造型都是準確嚴謹,同時又富有變化。
在構圖上,它突出主體,善於剪裁,時畫折技,講求布局中的虛實對比與顧盼呼應,而且在寫意花鳥畫中,尤善於把發揮畫意的詩歌題句,用與畫風相協調的書法在適當的位置書寫出來,輔以印章,成為一種以畫為主的綜合藝術形式。
黃筌作畫強調真實寫生,重視形似與質感,其繪畫多用淡墨細勾,重彩渲染,用筆極為精細,而後以色暈染,幾乎不見墨跡,《寫生珍禽圖》正是運用此種「雙勾填色」法繪製而成。
圖中畫麻雀、鳩、龜、昆蟲等動物20餘件,排列無序,但每一件動物都刻畫得十分精確、細微,甚至從透視角度觀之也無懈可擊。此畫標誌著中國畫中的花鳥畫從早期的粗拙臻於精美,中國的花鳥畫家已經具備完善的寫實能力。勾廓填彩,本是中國畫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方法,但與早於此圖的唐代人物畫與山水畫相比較,此圖勾輪廓的墨線大都非常輕細,似無痕跡,所賦色彩,也明顯區別於唐畫的濃烈豔麗,而是以淡墨輕色,層層敷染,更重質感。這種繪畫風格,注重表達物象的精微、逼真,似乎有些接近於現代的照相再現。
畫家用細密的線條和濃麗的色彩描繪了大自然中的眾多生靈,在尺幅不大的絹素上畫了昆蟲、鳥雀及龜類共24隻,均以細勁的線條勾出輪廓,然後賦以色彩。這些動物造型準確、嚴謹,特徵鮮明。鳥雀或靜立,或展翅,或滑翔,動作各異,生動活潑;昆蟲有大有小,小的雖僅似豆粒,卻刻畫得十分精細,須爪畢現,雙翅呈透明狀,鮮活如生;兩隻烏龜是以側上方俯視的角度進行描繪,前後的透視關係準確精到,顯示了作者嫻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筆墨技巧。畫面中24隻小動物均勻地分布,它們之間並無關聯,亦無一個統一的主題,但每一件動物都刻畫得十分精確、細微,甚至從透視角度觀之也無懈可擊。
造型上,此圖重視形似而不拘泥於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與「似與不似之間」,藉以實現對象的神採與作者的情意。
當代藝術家馮驥才:爬動的蟋蟀、欲跳躍的螞蚱、探路的牽牛、飛行的蜂、扇動薄翼而鳴叫的蟬,還有或飛或立或蟲兒或覓食的鳥兒,全都在畫面上活動著。筆法極細膩卻不匠氣,比例結構的精確令人驚嘆。
這雖是一幅寫生畫稿,卻畫得靈活生動,每一蟲的形態準確,都具有很強的質感。畫法特點是墨線細勾,略加淡彩,嚴謹工整,是典型的雙勾法。體現了黃筌一派「用筆新細,輕色暈染」的特點。五代雖是傳統花鳥畫走向成熟的時期,但傳下來的珍品極少,所以此寫生畫具有珍貴的價值。
該畫形象生動逼真,工筆細膩嚴謹,設色鮮麗。對宋代花鳥畫的工筆重彩畫風產生很大影響。
(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僅用作學術交流,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希望美術教育是專業從事少兒美術培訓教學和研究的連鎖教育機構,成立於2004年10月,總部位於首都北京,科學、專業、系統、品質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質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家長的一致好評,並先後獲得國內外眾多榮譽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