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人們都想創業,創業就意味著自己當老闆,還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和責任。創業成功的,就可以躍升到另一個階層,但是創業的方式,卻是每個你有可能面臨的重要問題。
說起創業做生意大家都很嚮往。很多人首先就想到了成功以後風光的樣子。然後再回頭一看,卻面臨了很多具體的問題。比如說如何創業、究竟是做什麼項目、需要多少投入等問題。
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前期的投資成本,啟動資金這個問題難住了很多人,於是很多人就想法拉朋友、哥們入夥,成為事業合伙人共同創業。
可是合夥創業又違反了那句老話,「合夥的生意不能做」,我們來看看,這些合伙人們有沒有這樣的問題?
開烤魚店的王老闆,王老闆本身是做建材生意,看到飲食行業非常火爆。但自己又不懂烤魚技術,便找了四個哥們,每人出一點錢開了一家烤魚店。他說開業的前一周生意非常火爆,很多朋友都過來捧場,還排著隊吃烤魚,他們看在眼裡,喜上眉梢。
後來其中一個合伙人把老婆叫到店裡管財務,然後股東之間分工不明確。合伙人的老婆又把食材的採購大權拿過去了。這讓其他三個人心裡很不舒坦。後面半年一算帳還虧了十幾萬,索性關門大吉。
80後美女小王開了一家培訓機構,針對小學兒童的藝術培訓。也是因為前期資金的問題,小王到了一個平常關係很要好的姐妹入夥。那位姐妹投了幾萬塊錢,而且能言善辯。小王認為她很有銷售的潛力。可是這位合伙人根本普通培訓行業。按照江湖上的一套與家長溝通,一點沒有起到銷售的作用。
培訓中心的員工也對合伙人很有意見,那位合伙人姐妹說:「你要撤股可以,那麼朋友這輩子也不要做了」。這讓小王老師非常的為難,後悔當初寧願借一點錢,也不願意讓人合夥啦。
開小麵館的張總,張總也是有其他產業,因為時間和精力都抽不過身,但是又想擴大事業發展。也拉了一個要好的哥們入夥,共同創業做小麵館。他們看中了一條商業街的繁華地段,人氣非常足,做任何生意都足以賺錢。
他的合伙人在小面行業裡已經做了5年,非常有經驗,技術過硬。每個投了10萬塊錢,開了一家麵館。而張總只是偶爾去麵館裡看一下,有時候讓自己身邊的哥們和親戚去麵館裡幫幫忙,做做雜工。
而麵館的日常經營和主要工作,還是由合伙人夫妻倆經營。經營了一段時間,問題冒出來了,因為是新開的商業街。中午人氣非常足,可是早晚就沒有客人了。所以小麵館的生意幾乎只是靠中午一頓來維持全天的營收。如果要繼續做下去,就得還要投錢。而合伙人說自己付出最多,應該投入的資金最少。兩個人因此意見不統一,索性也關門大吉。
以上的這些老闆都是合夥做生意。當然合夥做生意也有做得很成功的。在我們小成本創業當中,如何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包容、學會妥協,能夠共同面對該承擔的責任。才能夠讓生意更長久經營下去。這是每個合伙人都應該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