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之間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需要其他合伙人同意嗎?

2020-12-23 李立律師

合夥指南| 作者:李立律師

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540篇文字

合伙人之間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需要其他合伙人同意嗎?

合夥企業,作為一種企業類型,現在用得還是挺普遍的。可是,很多人在思想裡,還是誤把合夥企業當作有限公司來看待的。

合夥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最顯眼的是合伙人和股東的責任不同,普通合伙人對合夥企業承擔無限責任,而股東對有限責任公司承擔有限責任。

除了上面這個最為顯眼的區別之外,其他的區別,很多人是不太清楚的,或者說也是不太在意的。。

關於合夥企業和公司的區別,是一個需要深入學習和理解的內容。這兩者的本質的區別,並不是在於企業家是有限責任還是無限責任。責任的不同,只是這兩者本質區別的外在表現之一。今天這個不展開聊了,有興趣的可以翻翻我的文章或課程看一下。本文只談一個具體的小問題,那就是題目裡的問題:合伙人之間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需要其他合伙人同意嗎?

還是先從公司談起,因為大部分人對於公司制的法律規定內容是相對比較熟悉的。

取一個類似的場景來看一下:合伙人之間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好像在公司裡股東之間轉讓股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轉讓股權,法律規則是如何的呢?

其實,基本上這個是沒有什麼法律限制的。

這裡要區別一下,我們說的是股東之間轉讓股權,不是向股東以外的人出讓股權。

假如是向股東以外的人出讓股權,實質上是有新的股東加入有限責任公司,這對於人合性較強的有限責任公司來說是一種重大的變化,因此,《公司法》對於向股東以外的人出讓股權,是有特別的規定的,這也是社會上從事商務的人士大多了解的常識: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覆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但是,假如是股東之間轉讓股權,是不需要上述這些特別程序的,法律規則和實務上的規則是極其簡單的,主要是3條規則:

原則上沒有特別程序的要求,自由轉讓。《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公司章程可以對股權轉讓做出合理範圍內的特別規定,同意並籤署公司章程的股東應當在股權轉讓事務中遵守公司章程中的這些特別規定。當然,必須是「合理範圍」。那種在公司章程裡實質上規定禁止轉讓股權的內容,在一些法院判決中是被視為違法而無效的。股東之間轉讓股權,假如不涉及到轉出方失去全部股權,那麼就不會發生股東人員的變化,根據相關公司登記的規定,那就不是必須進行變更登記的事項,完全可以不進行工商變更登記。而且很有可能,公司登記機關也不受理這樣的變更登記申請。

上面說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轉讓股權的法律規則。現在,我們對照著來看一下,在合夥企業裡,合伙人之間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時,法律規則又是如何的。

相對於公司股東之間轉讓股權的法律規則,合伙人之間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的法律規則是複雜一點點(只是一點點)。大致規則如下:

也是原則上沒有特別限制的,自由轉讓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合伙人之間轉讓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應當通知其他合伙人。」只是多了一個通知其他合伙人的義務。並且這個通知義務的違反,原則上也是不影響轉讓財產份額的效力的。也是可以通過合夥協議來對合伙人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的事宜進行特別約定的。只要在合理的範圍內,這樣的約定就是合法有效的,合伙人應當遵守合夥協議中規定的有關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的特別約定。同樣的,假如合伙人之間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沒有涉及到合伙人身份的變化,那麼,依照合夥企業的登記管理規定,也是不需要去辦理變更登記的。但是,這裡有一個與公司制不同的情況出現了,合伙人的身份變化可能造成幾種不同的情形。合伙人之間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可通發生的合伙人身份變化是:1)實際結果是退夥了,不再持有合伙人的身份了;2)轉讓後,普通合夥企業只有一個合伙人了;3)或者,轉讓後,有限合夥企業只留下了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都走了。這些情況的出現,就需要同時適用《合夥企業法》中關於退貨以及合伙人身份變化的相關規定來進行處理,並不是一個簡單地適用《合夥企業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操作。例如,一家普通合夥企業,本來有2個合伙人,一名合伙人將其所持有的所有合夥財產份額轉讓給了另一名合伙人,然後辦理了退夥。這時候,合夥企業的合伙人數就不足法定人數了,這個狀態持續超過三十日的話,依法就應當解散。

因此,理清楚之後,可以發現,合夥企業由於合伙人身份有多樣性,所以在轉讓財產份額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可能性,要比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內股東之間轉讓股權,要來得複雜些。

但是,無論如何,要點是關注這種轉讓的結果是否造成了合伙人身份的變化。只要沒有身份上的變化,就是一種自由轉讓,無需他人同意的事務。2019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在「楊景峰與陳君股權轉讓糾紛二審案件」的二審判決書中就曾經明確過這一觀點。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這個案件的事實中,實際上是一家合夥企業內部的合伙人之間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的糾紛,但是各方當事人在當初的各類合同和協議中一直稱呼為「股權轉讓合同」。可想而知,該案當事人原來對於合夥企業和公司之間的區別是不清不楚的。

2017年9月30日,陳君與楊景峰籤訂《鹽城XX中心股權轉讓合同》,約定陳君同意將持有鹽城XX中心(下稱XX中心)的股權18.4375%以70萬元轉讓給楊景峰;楊景峰同意在本合同訂立三十日內以現金支付陳君24萬元,剩餘款項在一年內以現金形式支付;陳君代陳某持有的上海XX有限公司(下稱XX公司)3%股份,已於先期轉給楊景峰代持,由楊景峰承擔所有責任和義務;陳君於2016年6月16日與李衛東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總金額100萬元截止目前已收到20萬元,剩餘80萬元除用於XX公司增資56萬外,剩餘24萬尚未支付給陳君,由楊景峰繼續一年內以現金形式支付;發生下列情況時,可變更或解除合同,但雙方必須就此籤訂書面變更或解除合同:由於一方或二方違約,嚴重影響了守約方的經濟利益,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此外還對其他事項進行了較詳細的約定。

XX中心全稱為鹽城XX中心(有限合夥),企業性質為有限合夥企業。

XX中心合夥協議載明:「楊景峰為普通合伙人,陳君、李衛東及其他合伙人均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為執行合夥事務的合伙人;合伙人之間轉讓在有限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應當通知其他合伙人。」合夥協議對於合伙人之間轉讓財產份額,沒有特別約定。

2017年12月20日,陳君通過微信向楊景峰催要轉讓協議中規定的款項,未果。所以,最後鬧上了法庭。

一審法院認為,涉案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同依法成立,且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當屬有效。涉案轉讓標的企業為有限合夥企業,轉讓標的為XX中心的合夥企業份額,故本案不屬於股權轉讓糾紛而是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轉讓糾紛,且陳君與楊景峰之間的份額轉讓為有限合伙人將其所持有的合夥企業份額轉讓給普通合伙人,即屬於內部轉讓,協議生效起份額視為交付。陳君要求楊景峰履行籤訂的協議,支付轉讓財產份額對應的轉讓款有事實及法律依據。……

一審判決楊景峰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陳君支付欠款94萬元並支付利息損失。

楊景峰上訴於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合夥企業有關法律規定強調的是身份而非財產份額,合伙人之間份額的轉讓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僅需通知其他合伙人即可。本案中陳君向楊景峰轉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僅涉及普通合伙人份額的增加,不涉及普通合伙人與有限合伙人身份的轉換,根據有關法律和合夥協議,無需全體合伙人同意,因此楊景峰的意見本院難以支持。另外,楊景峰認為,陳君轉讓了自己的所有份額,應當屬於退夥,該事項同樣需要合伙人一致同意。但本院認為,合夥企業法有關法律和合夥協議均未規定退夥需所有其他合伙人同意,且轉讓合同籤訂的同期陳君與合夥企業的關聯公司發生勞動爭議糾紛,屬於法律規定的退夥事由,因此,系爭轉讓合同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與合夥協議,合同依法成立並生效,雙方均應按約履行。關於同時履行抗辯權,轉讓合同對楊景峰支付轉讓款約定了明確的期限,即合同訂立30日內支付24萬元,剩餘款項一年內支付。現付款期限已到,楊景峰應按約支付。合同對辦理變更登記並未約定履行期限,且辦理變更登記並非陳君一方的義務,因此本案不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有關規定。……

最後,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明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實施。屆時,9部現行的基本法律將會被廢止,一部分法律規則將會有變化和調整。但是,在本文中提到的轉讓規則,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仍然延續現有規則不變。

相關焦點

  • 最高法院:合伙人能否直接對合夥財產主張所有權?
    合夥企業是一種常見的投融資結構,區別於公司,立法對合夥企業投資者給予了更多的自主空間進行利益安排,並在企業設立、稅收繳納等方面有著更加優惠的政策,但權利和義務是相對應的,合伙人要對合夥企業不能清償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權利和義務的雙向作用似乎造就了一種錯覺:合伙人就是合夥,合夥就是合伙人。這種認知是正確的嗎?本文通過最高法院的一則經典案例分享合夥的正確認識方式。
  • 亞寶藥業:關於受讓武漢健民資本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財產份額的公告
    一、交易概述        (一)2020年12月18日,公司與華方資產籤署了《武漢健民資本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夥權益轉讓協議》,公司以0元人民幣受讓華方資產持有的健民資本40.68%的財產份額。健民資本全體合伙人認繳出資額為29,500萬元,其中:華方資產認繳出資13,350萬元,實繳出資0元。
  • 2021法考商經法易錯考點:公司、合夥中股東、合伙人退出機制
    (2)對外轉讓,需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同等條件下其他合伙人有優先購買權。合夥協議有約定的從約定。(3)繼承:普通合伙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繼承人不當然成為合伙人,除非合夥協議有約定或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從繼承開始之日起,繼承人取得該合夥企業的合伙人資格。
  • 混淆合伙人共同共有的財產與合伙人合夥企業財產,吃了大虧還在笑
    混淆合伙人共同共有的財產與合伙人合夥企業財產,吃了大虧,還在笑合伙人合伙人以非貨幣財產出資成立合夥企業的,應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當在某些時候,非貨幣財產到底屬於合伙人個人共同共有的財產還是合夥企業的財產,不易高清楚,很容易混淆。
  • 最高法院:合伙人能否對合夥財產主張所有權?能否要求債務人直接向...
    這種認知是正確的嗎?本文通過最高法院的一則經典案例分享合夥的正確認識方式。裁判要旨合伙人意圖就其出資受損主張權利,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其無權要求其他合伙人對其承擔責任;在沒有退夥結算或合夥解散清算的情況下,其無權要求合夥企業向其返還出資;同時,其不是合夥債務人的債權人,亦無權要求該債務人直接對其承擔責任。
  • 佐力藥業:關於全資子公司轉讓有限合夥企業份額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君康有限合夥企業財產份額、郡健有限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轉讓的對價以評估報告結果為基礎,經交易雙方協商一致,君康有限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轉讓的價格為2,043.02萬元人民幣;郡健有限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轉讓的價格為11,220.16萬元人民幣。
  • 富祥股份擬受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 兩董事投出棄權票
    12月25日,富祥股份(300497,SZ)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關於籤署<有限合夥財產份額轉讓協議>的議案》。儘管該議案最終獲得審議通過,但兩名董事王鶯妹、關輝在審議中投出了棄權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王鶯妹與關輝均出自於永太科技(002326,SZ)。
  • 合夥企業糾紛律師排名_浩錦律師事務所
    合夥企業的商譽屬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在拆夥後,可各自用原合夥企業名稱。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數人之間可以形成另外一種非法人團體的聯合,但不能組成合夥。有限合夥、普通合夥有這8大區別;合夥企業要繳哪些稅?合夥企業,是指個人、企業和其他組織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 有限合夥與有限責任企業的對比分析
    而有限合夥企業是指依據《合夥企業法》設立,合伙人以其在合夥企業中的持股比例享受收益,以其全部財產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組織。 有限合夥企業沒有法人資格,沒有獨立的法人財產,普通合伙人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 國際實業:受讓杭州德佳誠譽投資合夥企業份額
    三、交易標的情況介紹 (一)杭州德佳誠譽投資合夥企業基本情況 杭州德佳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30101MA2CE29784,成立日期:2018年8月29日,執行事務合伙人:寧波德誠醫健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已完成私募基金備案。
  • 長盛軸承:公司認購上海博原嘉成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份額
    (四)各合伙人的權利義務 1、普通合伙人在合夥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合夥企業的全部債務時,其將就該等債務對合夥企業及其債權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2、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出資為限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且有限合伙人不得執行合夥事務。
  • 公報案例:合伙人是否要直接對合夥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詳細裁判規則...
    《合夥企業法》第十一條規定合夥企業擁有財產並依法受到保護,債權人為實現債權,不僅要關注於合伙人,也要關注於合夥企業的財產,比如合夥對其他主體的債權,在可能的時候利用債權人代位權等規則,真正實現債權,而不僅僅是獲得司法確認。二、普通合伙人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兜底」的責任。
  • 世紀華通:關於對無錫世紀七道智慧雲實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2020年6月14日,公司之全資孫公司盛趣股權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趣投資」)受讓龍山七道持有的上述合夥企業100萬元財產份額及權利,並擔任智慧雲實業之普通合伙人;公司之全資子公司華通創投擬受讓無錫七道科技持有的309,900萬元合夥企業出資份額及權利;深圳一村同威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一村同威」)受讓順網科技持有的20,000萬元合夥企業出資份額及權利
  • 鴻合科技:認購南京祥仲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基金份額暨關聯...
    (特殊有限合伙人根據前述第(3)和(4)項取得的分配金額,統稱為「績效分成」。) 2、其他收入分配 本合夥企業的臨時投資收入應根據產生該等收入的資金的來源在相應合伙人之間按照其佔該等資金的實繳資本比例進行分配。
  • 智光電氣:關於收購能效基金財產份額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21年1月11日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收購能效基金財產份額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收購萬聯天澤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聯天澤」)、廣州穗開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穗開投資」)持有的廣州智光能效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能效基金」)財產份額。
  • 合夥企業未清算或未申請法院清算,合伙人無權解除合夥協議
    合伙人將租賃廠房、設備當作自有財物出資,合夥企業又支付租金,合伙人違反誠實信用、損害合夥企業利益。本文運用合夥企業法第5條、16條、20條等,分析一合夥協議糾紛案。摘要:合伙人之間因合夥企業事務產生糾紛,均同意終止合夥,但未對合夥企業進行清算,也未申請法院對進行清算,就匆忙向法院起訴(一方本訴,另一方反訴)要求對方按照各自的計算方式支付款項。此種情況,法院應直接駁回起訴,更不能做出裁判。
  • 昆明龍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子公司與核心員工共同投資設立合夥...
    4、執行事務合伙人的權限和責任如下:  (1)執行事務合伙人(包括其他合伙人,下同)不能以本合夥企業的名義對外舉債及對外擔保;  (2)根據合伙人的書面要求全權處理合伙人的財產份額的代持、轉讓、退還等事務;  (3)決定擬新增普通合伙人的入夥事宜;  (4)具體辦理本企業繳納稅款及代扣代繳合伙人個人所得稅等納稅事宜;
  • 合夥企業的成立條件是什麼?普通合伙人有什麼權利、義務?
    在企業的經營中,合夥企業是其中常見且更加容易成功的經營模式。那麼合夥企業的成立條件是什麼?普通合伙人有什麼權利、義務?今日王海英律師為您解讀合夥企業成立條件及合伙人權利、義務的有關問題。王海英律師在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與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同合夥企業中的合伙人承擔的是無限責任,合夥企業不允許有承擔有限責任的合伙人。2.有書面合夥協議在合夥生意中,王海英律師在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合夥協議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
  • 合伙人退夥能不能拿到錢,先走第一步:企業財產結算清算
    合伙人退夥太草率,認為籤訂退夥協議就可拿錢,別忘了企業財產狀況結算清算才是最重要。合夥合夥企業的財產主要為合伙人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的出資及合夥企業收益。合夥企業未清算,合伙人不得請求分割合夥企業的財產。合伙人在約定對合夥企業出資一定期限後,連本帶利收回。這種約定,合伙人處分了合夥企業財產,但合夥企業卻不是該協議的當事人,該協議當然無效。該協議也違背了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合夥基本原則。案例:蔚艾企業登記合伙人為曹某與林某,曹某系普通合伙人,出資50萬。林某為有限合伙人,出資額1千萬。執行合夥事務人由曹某擔任。
  • 合夥企業未清算,合伙人不得解除合夥協議
    合夥企業未領取營業執照,不影響企業實質營運,合伙人不得解除合夥協議企業清算合伙人欲成立合夥企業,但未領取營業執照,合夥期間發生糾紛,按個人合夥合同糾紛處理。我國合夥分為個人合夥、法人合夥和合夥企業。其中,個人合夥、法人合夥不具有企業資格,只有合夥企業具有企業資格。兩者的區別是:合夥企業的成立需要有書面協議、進行工商註冊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及解散時需要進行清算。個人合夥、法人合夥無需此條件。本文2個案例,2600字,均涉及到運用合夥企業法第十一條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