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畫知識】披麻皴
山水畫皴法之一,亦稱「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創始,如元·湯垕《畫鑑》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種:一種水墨礬頭,疏林野樹,平遠幽深,山石作麻皮皴。」 披麻皴以柔韌的中鋒線的組合來表現山石的結構和紋理。此法善於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董源多運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長披麻皴,董、巨所創江南山水畫派系即以披麻皴為顯著特點之一。
-
山水皴法——披麻皴圖文詳解
來源:網絡 披麻皴又稱「麻皮皴」,是線皴法的一種,五代董源始創。
-
在山水畫裡看的那些「皴」,現實中都長什麼樣?
古代畫家在藝術實踐中,根據各種山石的不同地質結構和樹木表皮狀態,加以概括而創造出來的表現程式。其皴法種類都是以各自的形狀而命名的。 解索皴 披麻皴、亂麻皴、雨點皴(芝麻點皴)、小斧劈皴、大斧劈皴、長斧劈皴(雨淋牆頭皴)、雲頭皴、泥裡拔釘皴、拖泥帶水皴、礬頭皴、亂柴皴、彈渦皴
-
「抱石皴」——傅抱石《山水高士圖》
擅畫山水,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等。傅抱石《山水高士圖》局部圖傅抱石《山水高士圖》局部圖傅抱石《山水高士圖》局部圖傅抱石《山水高士圖》局部圖
-
中國名畫《寒林平野圖》李成
他在宋代「三家山水」的突出貢獻,在於其擅長表現山川地勢與季節氣候的豐富變化,並有所寄託感喟,他的畫風源自荊浩、關仝,雖出自兩家,卻未見「一筆相似」,李成創造的「寒林平遠」形象已從荊、關一派宏偉壯麗的面貌中脫穎而出,此種畫風,後人學者眾多,奉之為北派高手。
-
古代名畫裡的「筆歌墨舞」
這一名為「筆歌墨舞——臺北故宮繪畫導賞」的展覽選取從唐至清代30餘件書畫作品,涵蓋人物、花鳥、山水等題材,展期持續至4月6日。 其中傳唐韓幹《猿馬》舊題韓幹作,但徽宗題字和「御書」一璽,及理宗「緝熙殿寶」璽皆存疑,或為南宋後人仿作;宋人《番騎出獵圖》與現藏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同名長卷構圖相似。元代倪瓚《修竹圖》用筆瘦勁,得清簡之韻。
-
客廳掛什麼名畫好?精美的當代名人名畫作品欣賞
二、客廳名畫---山水畫之客廳必選 薛大庸最新創作六尺山水畫《溪山漁樂圖》作品來源:易從網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當代的山水畫有著極深的禪意,人們常說哪裡有悠閒的山水,哪裡便有著最詩意的恬靜生活,有人會選擇薛大庸這幅山水畫《溪山漁樂圖》,是對空靈幽靜的最好詮釋,山水畫讓我們以一顆菩提之心淺淡安然,靜享世間萬物。
-
寫意山水的五種基本技法「勾」、「皴」、「擦」、「染」、「點」
鄭輝賢四尺作品《瑞雲旭日》皴:這是最重要的一個表現環節,它所包含的技法分類不低於幾十種畫法,後面我們再繼續深入的了解,在這裡只是簡要理解為在勾完物體外形之後鄭輝賢小六尺作品《春風一陣山水秀》擦:這是一種輔助的手法,在「勾」、「皴」完之後,為了表現出固有物體的質感,然後用一種非常乾澀的墨色輔以調整增強
-
「皴」是什麼意思,中國山水畫中還有哪些著名的繪畫技巧
想當日,五代時候的董源,畫了一幅《瀟湘圖卷》,由於他著重表現的是江南一帶的山水,所以,為了充分表現出江南圓潤的山水變化,他便用了一種「披麻皴」的方法來表現。這皴法,是中國山水畫中極其重要的一種繪畫技巧,它是一種由皴擦技法構成的,專門用來表現各種山水特徵的手法。不同的皴法,往往跟山水畫所表現的地域特徵有關。
-
宋代山水大家範寬
範寬所畫之山峰,座座都是帶有平行褶層的三角形狀,被正面地、層層相加地構思於畫幅,而描繪上則用謹嚴刻意的輪廓、深凹的縫隙以及點的皴筆塑造泥土覆蓋的砂巖表面,傳導出一種真實可感的力度與威勢,這成為北宋早期山水圖式的一個縮影。唐代的山水畫上,可以分辨出兩種比較初步的山石皴法。一種是用軟筆平行地皴出石縫間隙的陰影,以形成淡淡的輪廓;另一種是用點狀皴刻畫有稜角的石面。
-
【國畫教程】山水畫入門(6)~披麻皴的畫法詳解
披麻皴是中國山水畫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披麻皴又稱「麻皮皴」,是線皴法的一種,五代董源始創,歷代文人畫所常用的畫法。
-
盧禹舜|法備藝臻 百代標程——談宋代山水
宋代山水畫繼五代之後發展得更加成熟,各種技法日漸完善,風格多樣,出現了講求筆墨韻致的程式技法,如皴、擦、點、染等,造景重理性、重造化,美學理論著述的思想見解獨到,院體法度完備,審美意識逐步向人文精神貼近,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
看懂了「四王」筆下的山水,才知什麼是「正宗」!
家中藏有很多古今名跡,豐富的家藏為王鑑學習臨摹歷代名畫真跡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他摹古功力極深,筆法非凡。《山水圖》中遠處層巒綿亙,崖石陡立。山麓環抱處高樹成林,枝葉繁茂,房屋庭院隨勢興建,構圖藏露有致。中景是清波碧水,其曲折的水面不僅為畫面增添了詩意,而且將遠、近景有機地相連成一體,令全圖的空間層次分明,同時不失畫面的完整性。 畫中溪畔坡陀,幽靜可愛。
-
清 高翔《山水圖卷》高清鑑賞
清 高翔《山水圖卷》高清鑑賞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高翔 山水圖捲紙本墨筆 26×151.3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款識:「雍正甲辰秋八月朔日寫於五嶽草堂。西堂山人高翔。」鈐「西堂山人」白文印。「甲辰」年為雍正二年(1724年)。
-
中國山水畫技法:畫山最重要的一技法,叫做皴,你知道怎樣用嗎
解索皴 披麻皴、亂麻皴、雨點皴(芝麻點皴)、小斧劈皴、大斧劈皴、長斧劈皴(雨淋牆頭皴)、雲頭皴、泥裡拔釘皴、拖泥帶水皴、礬頭皴、亂柴皴、彈渦皴
-
需要掌握的山水技法
為了便於領會,我們根據諸種皴法的形式規則、筆墨特點和構形方法,將皴法大致分以下幾種:圖一(一)線皴類(見圖一),即以線形筆觸組成的皴法結構。其多為弧線形(如披麻皴、解索皴、荷葉皴、雲頭皴),也有直線折轉形(如折帶皴、疊糕皴)和硬筆直線形(如長斧劈皴、亂柴皴)。弧線形皴法為「南宗」山水中的主體皴法。
-
張國夫自學畫藝與他的墨粒畫法及雞爪皴
張國夫 山水清音 66×43cm墨粒屬於墨法範疇,因為硬質的區別,對立傳統墨法的軟性。從這個角度來講,為質變!而以這種墨法表現造型的一種畫法,其擅長主要是線及點,線有長有短,時隱時現,點小有時親如兄弟相隨散布在線的周圍,似自然而成,因此也可以說是無為而為,這在個別習慣用剩墨的畫家染較大效果時,不經意就會出現。如果被發現可能也只作為肌理。
-
留白高手,南宋四家之夏圭,繪大小斧劈皴經典《溪山清遠圖》
董其昌雖對「北宗」山水有偏見,卻對夏圭十分折服,曾言「夏圭師李唐而更加簡率,如塑工之所謂減塑者,其意欲盡去模擬蹊徑。而若隱若沒,寓二米墨戲於筆端」。明代王履更是贊曰:「粗而不流於俗,細而不流於媚。有清曠超凡之遠韻,無猥暗之鄙格。」夏圭筆下的山水,正是有著這樣的氣韻。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欣賞
總之,《清明上河圖》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清明上河圖》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橋和橋頭大街的街面組成。粗粗一看,人頭攢動,雜亂無章;細細一瞧,這些人是不同行業的人,從事著各種活動。大橋西側有一些攤販和許多遊客。貨攤上擺有刀、剪、雜貨。有賣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許多遊客憑著橋側的欄杆,或指指點點,或在觀看河中往來的船隻。
-
藍瑛山水畫深得宋元人筆意,單憑「青綠荷葉皴」,就能傲立畫壇
文|夏紹毅【摘要】:藍瑛的山水畫從宋元人築基,並深得其筆意,但未被束縛,自創「青綠荷葉皴」,在山水畫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烙印。本文通過藍瑛的存世山水畫,試分析他的的「青綠荷葉皴」有何特點,他是如何入古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