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教程】山水畫入門(6)~披麻皴的畫法詳解

2021-02-19 一如書畫

披麻皴是中國山水畫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披麻皴又稱「麻皮皴」,是線皴法的一種,五代董源始創,歷代文人畫所常用的畫法。披麻皴以柔韌的中鋒線的組合來表現山石的結構和紋理,這種線條好像分散披離的麻皮,因此而得名。常用於表現土坡或峰稜不太明顯的石塊。披麻又分長披麻、短披麻兩種,用中鋒筆,圓而無圭角,彎曲如同畫蘭草,一氣到底,線條遒勁。 在山水畫中,運用「披麻皴」畫出的山石形似左右分披的麻纖維,用以表現江南一帶土層較厚的山石的特點。清代鄭績《夢幻居畫學簡明》:「披麻皴,如麻披散也。有大披麻、小披麻。大披麻筆大而長,寫法連廓兼皴,濃淡墨一氣渾成,淋漓活潑,無一筆滯氣。此法始自董北苑,用筆稍縱,筆從左起,轉過右收,起筆重著,行筆稍輕,悠揚輾轉,收筆復重,筆筆圓運,無扁無方,石形多如象鼻。後清湘、八大山人、徐文長喜為之。至巨然、米元章、吳仲圭、董玄宰王石谷輩,俱是小披麻耳。小披麻筆小而短,寫法先起輪廓,然後加皴。由淡至濃,層層皴出,陰陽向背,或焦或溼,隨意加擦,較大披麻為稍易。

北珂玉《珊瑚網,論畫》:「董源、巨然多用短筆披麻皴。」清代唐岱《繪事發微》:「董北苑用王右丞渲淡法,下筆均直,以點縱長,變為披麻皴。巨然繼之,元諸子法門。」 方薰《山前屑畫論》云:「皴法如荷葉、解索、劈斧、捲雲、雨點、破網、折帶、亂柴、亂麻、鬼面、米點諸法,皆從麻皮皴法化來。故入手必自麻皮皴始。"

畫法要領:多用「中」「偏」鋒(筆含水份要少),行筆時用筆肚走出飛白來,儘量做到空靈透氣,筆筆清晰,切忌粘黏。也有高手用中峰畫出「毛」而空靈之感,如元四家的黃公望,他的披麻皴多用中鋒畫成,難度甚大。

一、「披麻皴」山石的畫法:

首先,調淡墨,用中鋒勾勒出土石的輪廓。

 然後,以中鋒為主,略帶側鋒用淡墨短弧線,皴土石的暗部,注意疏密有致。

 

待線條幹後,用稍深的墨色,皴擦土石暗部,使土石渾厚、滋潤。

二、「披麻皴」山峰的畫法:

首先,調淡墨中鋒用筆勾勒出山峰的輪廓。

 

然後,以淡墨皴擦山峰的暗部。

最後,用稍深的墨色,略加皴擦山石的暗部,如有不足,可以適當渲染,以增加山石的質感和立體感。滿意後,點苔完成。


聲明:圖文來自網絡公益分享,我們尊重原作者版權,如有不妥請聯繫告知刪除

投稿與合作微信:furongjiejie2013

———— 往期閱讀————

關注一如書畫,獲取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圖文教程:斧劈皴山石畫法
    本素材摘錄自湖北美術出版社《國畫技法入門 一學就會 石頭畫法》,劉松巖編著,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
  • 山水皴法——披麻皴圖文詳解
    來源:網絡 披麻皴又稱「麻皮皴」,是線皴法的一種,五代董源始創。
  • 【書畫知識】披麻皴
    山水畫皴法之一,亦稱「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創始,如元·湯垕《畫鑑》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種:一種水墨礬頭,疏林野樹,平遠幽深,山石作麻皮皴。」        披麻皴以柔韌的中鋒線的組合來表現山石的結構和紋理。此法善於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董源多運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長披麻皴,董、巨所創江南山水畫派系即以披麻皴為顯著特點之一。
  • 階梯訓練:國畫山水
    階梯訓練:國畫山水 【作 者】趙中雲著 石是山水畫最基本的內容,常見畫石法有3種: 長線披麻皴,塊面爺劈皴和點狀豆解皺。
  • 那些名畫山水的各種皴
    一.長短披麻皴 1.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局部 十三、亂柴皴 1.近代賀天健《蘭江山水》局部
  • 圖文教程:山水各種畫法範畫步驟
    淺絳畫法範畫一步驟步驟一:這是一幅俯視式遠景圖,人站在高處,將江南春色的近景、遠景盡收眼底,有咫尺千裡之感。首先將心中的意境,用淡墨、虛實的筆法、鬆動的筆觸交替互用披麻皴和折帶皴畫出前景、中景和遠景的初稿。整個運筆過程是連勾帶皴,筆筆生發。
  • 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簡單又實用
    中國國畫發展至今已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也出現了很多的分支,水墨山水畫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水墨山水畫自唐朝開始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現在也有許多優秀的水墨山水畫畫家,下面一起欣賞國家一級美術師諸明的江南水墨畫,並學習一些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吧。
  • 國畫教程:各種樹的畫法!史上最全~
    中國畫水墨畫如何畫松樹、叢樹、柳樹、竹林,桃樹,柏樹。古人畫松多以松石點綴山水,在唐代的山水畫中已形成了一種風氣,並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松石山水畫家,他們把松石作為山水的一部分,刻意加工,使畫面呈現出「妙之至極」的韻致。唐代張璪寫松,很能用筆法,「常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氣傲煙霞,勢凌風雨,槎牙之形,鱗皴之狀,隨意縱橫,應手間出,生枝則潤含春澤,枯枝則慘同秋色。」
  • 中國山水畫技法:畫山最重要的一技法,叫做皴,你知道怎樣用嗎
    解索皴 披麻皴、亂麻皴、雨點皴(芝麻點皴)、小斧劈皴、大斧劈皴、長斧劈皴(雨淋牆頭皴)、雲頭皴、泥裡拔釘皴、拖泥帶水皴、礬頭皴、亂柴皴、彈渦皴
  • 圖文教程:春夏樹木畫法步驟
    素材摘錄自中國和平出版社《兒童國畫入門山水篇 北京名園》,姜寶宏編著,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春樹桃樹畫法1.中側鋒結合,從樹的主幹入手,抓住桃樹橫側出枝的特點,畫出主要枝幹。↓↓↓
  • 圖文教程:山水名家劉知白示範畫樹及山水畫法要點
    (見圖左中) (3)小杉樹法(見圖左一、二、三),注意:先畫小樹幹,後畫樹葉,要一筆一筆畫,一棵一棵畫樹葉。 (4)樹叢畫法:畫樹叢不論大樹小樹,都得分別畫出樹頭來,若是前後大小之樹皆畫得平頭便不合理亦不好看。(見圖右上)
  • 在山水畫裡看的那些「皴」,現實中都長什麼樣?
    ,古人有種種名稱,祇不過就其所見的山水而體會出來,應該用那種皴法傳出,那所見的形狀如何,逐名叫某某皴,非用此皴法不可。 如北苑用披麻,因為江南的山,土多於石;又因為要畫林木蓊鬱,自宜於用這種皴法,範華原畫北方的山川,太行王屋,石多過土,地也高亢,草苔也稀少,自然宜用泥裡拔釘、鬼面這些皴法。
  • 圖文教程:潑墨山水畫法
    本圖文摘錄自《潑墨山水畫臨本《川北田家》步驟步驟一:勾皴山石、房屋、水田,空出瀑布,留出山頂需要潑墨的空白位置。↓步驟三:然後,畫樹勾幹點葉,潑墨部分以重墨「開醒」,設以淡綠色染雲。點雁,勾水紋並渲染淡色。↓
  • 藍瑛山水畫深得宋元人筆意,單憑「青綠荷葉皴」,就能傲立畫壇
    關鍵詞:宋元人;藍瑛;山水畫;筆法;青綠荷葉皴;筆墨線條;藍瑛 仿大痴山水圖一、何為「青綠荷葉皴」?先看一下什麼叫山水畫中的「青綠荷葉皴」?所謂的「青綠」,就是指山水畫發展的一種支派,始於唐人李思訓,主要是一石綠、石青為主要顏料來創作山水畫。
  • 張國夫自學畫藝與他的墨粒畫法及雞爪皴
    張國夫 山水清音 66×43cm墨粒屬於墨法範疇,因為硬質的區別,對立傳統墨法的軟性。從這個角度來講,為質變!而以這種墨法表現造型的一種畫法,其擅長主要是線及點,線有長有短,時隱時現,點小有時親如兄弟相隨散布在線的周圍,似自然而成,因此也可以說是無為而為,這在個別習慣用剩墨的畫家染較大效果時,不經意就會出現。如果被發現可能也只作為肌理。
  • 繡球花的畫法
    本文內容摘錄自《國畫入門訓練新編·寫意花鳥篇雜花》,光相白編著,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我們尊重版權,,僅選擇部分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購買正版圖書!繡球花的畫法繡球花又名八仙花、紫陽花,是夏季的重要花木。繡球花由百花成朵,團扶如球。葉短柄對生,葉片肥厚光滑,橢圓形或寬卵形。花白色、藍色或粉紅色。
  • 圖文詳解水的畫法
    水的設置有其規律,最常規的如口訣:「高壑脈疊發流源,山勢峻峭瀑泉;崗巒曲折走溪澗,陵阿洲頭畫沙崖;壁立峽江渦險激,江湖縱深寫平遠。」國畫中水的表現方式  在山水畫中,水一般不用怎麼去畫,加深周圍山石和樹木就凸現出來了,當然內部也需要加一些動態線來體現。水的表現方式上主要有勾水法、染水法、倒影法和留白法四種。
  • 清 高翔《山水圖卷》高清鑑賞
    清 高翔《山水圖卷》高清鑑賞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高翔 山水圖捲紙本墨筆 26×151.3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款識:「雍正甲辰秋八月朔日寫於五嶽草堂。西堂山人高翔。」鈐「西堂山人」白文印。「甲辰」年為雍正二年(1724年)。
  • 圖文教程:寫意蔬果入門畫法之白菜、辣椒
    白菜的畫法步驟 來源:《學國畫》,徐湛主編,科學普及出版社。 步驟一:調淡墨用筆尖勾出白菜幫。墨中水分不要太多,線條不要平行,要注意變化,行筆不要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