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教程:山水名家劉知白示範畫樹及山水畫法要點

2020-12-18 騰訊網

素材來源:《寫意山水畫譜》,劉知白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節選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劉知白(1915—2003),原名庭坦。號白雲、如蓮老人、老藤、野竹翁等。在近八十年的繪畫途程中,上涉宋元,下及明清,潛心於傳統近七十年。晚年以造化為師,在自然中印證傳統,將古法化為己用,終臻隨心所欲之大境。其早年作品文雅清逸。晚年筆寫潑墨,清奇詭美、大氣磅礴。

樹的畫法

(1)練點:可以用禿筆點之。將筆尖用力往下點。順著點去,可以滿紙點之。(見圖左上)

(2)練圈:練時濃淡墨皆可。(見圖左下)

(3)小杉樹,先畫半邊。(見圖中)

(1)小圓點樹法。(見圖左上)

(2)小平點樹法。(見圖左中)

(3)小杉樹法(見圖左一、二、三),注意:先畫小樹幹,後畫樹葉,要一筆一筆畫,一棵一棵畫樹葉。

(4)樹叢畫法:畫樹叢不論大樹小樹,都得分別畫出樹頭來,若是前後大小之樹皆畫得平頭便不合理亦不好看。(見圖右上)

在多練畫各種樹葉時不要加染,只須能把各種樹葉畫好為要。

畫樹的順序

(1)畫樹可先習枯枝,然後習點葉樹。

(2)畫山石畫樹先應照所教先畫那些,日後畫熟時可以變化,但不能亂塗。

(3)樹杆要自上往下畫,自下往上畫就不順手,也有自下往上畫的。

自上往下畫線,然後再點右邊的點,順序見圖示一、二、三、四。

(1)一叢小樹,先將主杆畫好,再依次點葉,可先點半邊或兩邊同時點。(見圖左)

(2)要注意順著點的方向何在,即是自下往上順著點。(見圖右下)

(3)畫樹不要把樹幹畫的太胖,這都是未完稿,便你看得清楚好臨摹。

畫樹幹

(1)多習畫枯樹、小枝,用處較多,凡是遠景中之大小枯樹,皆可加小圓點、介字點、小平點以當樹葉,在初學時即當留心用筆取勢及何為換筆補筆。(見圖左)

(2)畫枯樹順序。(見圖中、右)

自上往下畫及自下往上畫法,注意轉換筆。

畫樹葉

先畫半邊葉自上而下,用逆筆右邊葉,可自下往上畫。

自上往下畫葉

先點半邊再點半邊

這種小樹可以往一邊點也可同時點兩邊即為左右點。

介字點畫法:畫樹幹線枝線可以中停以便筆之轉換不可勉強。

山水畫法要點

(1)山石宜順著皴,樹宜排著點,石上墨點最後點之,水草亦最後畫。

(2)水邊小草宜筆尖自上方往下,注意應排著畫。

此山樹石中多用小平點,乃元人法也。

此圖先皴山石次畫樹,再則點近處,外山宜用刷筆為之。

此圖先皴石,點時注意用幹筆處,否則以溼筆則不見其蒼潤矣。

先畫樹後畫山石,山上的小樹在皴完時再點小樹。

先畫松樹,次畫近山,山上加平點後再用淡墨畫遠山,即以淡墨染山石以成之。

註: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相關焦點

  • 劉知白的「心像山水」畫是真厲害,不輸張大千筆下的山水作品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另一位大師劉知白的作品,他筆下的特色繪畫「心像山水」令人佩服,而且嚴格一點來講,影響力其實不輸張大千筆下的山水作品。 原因就是在眾多大師玩盡的繪畫領域之中,站在國畫的領域之中,劉知白還能帶給大家「心像山水」系列的繪畫作品,這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 圖文教程:潑墨山水畫法
    本圖文摘錄自《潑墨山水畫臨本》,周易著,遼寧美術出版社2005年出版,僅節選部分內容供朋友們借鑑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步驟三:然後,畫樹勾幹點葉,潑墨部分以重墨「開醒」,設以淡綠色染雲。點雁,勾水紋並渲染淡色。↓
  • 這潑墨山水,超然物外,神歸畫中!
    1933年考入蘇州美專,後拜顧彥平為師,隨師潛心臨摹顧氏「過雲樓」藏畫。 1948年在廣西全州提出「學時有他無我,化時有我無他」的畫學主張。 出版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劉知白》《劉知白中國畫集》及《清氣和詩醉墨痕》《知白守黑》《秋水長天月下簫·劉知白作品賞讀》等研究其藝術的專著二十餘種。 在文人畫脈中,宋代的米氏雲山代表了潑墨和破墨山水的最高境界,後世無人超越。
  • 如何畫出一幅經典的淺絳山水畫?
    淺絳山水,山水畫的一種。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淺絳山水畫法特點是素雅青淡,明快透澈。筆墨技法筆墨的勾、皴、染、點、擦:「勾」是勾出物體的輪廓線;「皴」是用長短寬窄不同的筆觸表達物體的明暗和空間;「染」是用淡墨烘染;「點」是點苔。點染可以增加景物的蒼茫氣氛,也可以加強畫面景物深淺遠近的對比,使之層次分明、豐富、生動。
  • 圖文教程:山水各種畫法範畫步驟
    淺絳畫法範畫一步驟步驟一:這是一幅俯視式遠景圖,人站在高處,將江南春色的近景、遠景盡收眼底,有咫尺千裡之感。首先將心中的意境,用淡墨、虛實的筆法、鬆動的筆觸交替互用披麻皴和折帶皴畫出前景、中景和遠景的初稿。整個運筆過程是連勾帶皴,筆筆生發。
  • 圖文教程:劉松巖講解芥子園畫傳樹法
    他系統研究歷代名家技法,傳統功力深厚。啟功先生曾稱道他的山水畫「筆墨如繁弦密節,絲絲入扣。信可謂古不乖時,今不同弊者」。劉松巖老師教學視頻回顧:一、枯樹畫法學畫山水首先學畫樹,學畫樹先學畫枯樹。因枯樹無樹葉遮擋,可見到樹的枝幹全貌。畫樹先從畫樹幹起手,樹幹既立,則可可枝杈。
  • 圖文教程:幾種不同樹木的畫法
    取法宋、元、明、清諸名家,尤喜石濤、石溪。擅寫意潑墨山水,所作構圖充實,筆墨渾厚,潑辣灑脫。中國山水畫是表現大自然美景的,這也必然離不開對樹木的描繪。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一幅以鬱鬱蔥蔥的樹木為主題的山水畫更能表現其生機勃勃、千山吐翠的時代氣息。畫樹首先要觀察研究自然界中各種不同樹木的生長規律、長勢姿態、自然習性等特徵,不斷地進行觀察、寫生、豐富提高我們的表現技法。
  • 圖文教程:山水畫中樹木怎麼畫
    取法宋、元、明、清諸名家,尤喜石濤、石溪。擅寫意潑墨山水,所作構圖充實,筆墨渾厚,潑辣灑脫。中國山水畫是表現大自然美景的,這也必然離不開對樹木的描繪。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一幅以鬱鬱蔥蔥的樹木為主題的山水畫更能表現其生機勃勃、千山吐翠的時代氣息。
  • 【專欄】寄至味於淡泊——讀劉知白先生畫記
    道家精神與劉知白先生的追求是相契相合的。在「無為齋」裡的劉知白先生一邊安貧樂道地過著隱士生涯,一邊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的真諦。如今劉知白先生的潑墨畫很出名,但是讀他的畫,是要早中晚期全面讀的。因為他各個階段的作品都大不相同,也都很出色。
  • 南宋四大家的山水小品畫
    這種風格影響了其後眾多名家,與李唐並稱「南宋四大家」的馬遠、夏圭的山水畫正是在李唐晚年畫風影響下發展出來的。李唐畫派正是在馬遠、夏圭的推動下極大地影響了其後繪畫的發展,這也使得馬、夏的畫風堪稱是南宋山水畫的代名詞。
  • 圖文教程:山水樹法之蘆葦、竹、雜草畫法
    素材摘錄自《中國畫技法入門100問:山水雲樹》,王忠富繪著,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 圖文教程:春夏樹木畫法步驟
    春樹桃樹畫法1.中側鋒結合,從樹的主幹入手,抓住桃樹橫側出枝的特點,畫出主要枝幹。↓↓↓桃樹、梨樹畫法參考畫春天的樹還可以畫含苞的桃樹、海棠樹、杏樹、梨樹,但要注意不同樹的形態與色彩特徵。↓↓↓柳樹畫法1.中側鋒結合畫出主要枝幹,注意突出柳樹婀娜挺拔的特點。↓↓↓
  • 國畫教程:各種樹的畫法!史上最全~
    樹木畫法,樹木是山水畫的主要景物之一,尤其是南派山水,樹往往是主景,山反倒是附景,需要設計千姿百態形象優美的樹木。樹木通常分為枝幹、根系和樹葉三個部份,根系有時可不畫,但枝幹和樹葉是必畫的,且要注意樹有伸枝,要敢於將樹枝伸出去,不要縮成一團。松樹畫法:松樹是北派山水不可或缺的景物,南派山水有時也畫,但南派山水松樹宜畫得簡略寫意一些,而北派山水松樹宜畫得大氣繁密一些。
  • 圖文教程:雁來紅寫意畫法薈萃
    不久前我們欣賞了白石老人的雁來紅作品,並學習了雁來紅的畫法,今天再介紹幾種雁來紅的畫法教程,供朋友們選擇學習。點擊回顧精彩內容:霜葉如花正佔春——齊白石雁來紅作品欣賞圖文教程:雁來紅的寫意畫法雁來紅畫法示範(一)來源:《蟈蟈·雁來紅畫法》,高士尊繪著;王石之編輯,人民美術出版社。
  • 圖文教程:黃山雲海畫法
    黃山千峰競奇,萬壑崢嶸,集雄、奇、險、峭、秀於一身,哺育了「新安畫派」和「黃山畫派」,孕育了無數名家大師本素材摘錄自天津楊柳青畫社《黃山雲水畫法》,劉有成繪,分享其中的部分內容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劉有成,著名山水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巢湖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紫薇畫院院長。
  • 【名家名作】漸江(弘仁)的畫山水如何用色
    他兼工詩書,愛寫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於時,屬「黃山派」,又是「新安畫派」的領袖。弘仁的個人思想與政局變遷關係密切,因而在詩畫中常有流露。出家為僧後,雲遊四方,十餘年中足跡遍大江南北。其藝術的可貴處在於:既尊傳統,又主創新,所謂師法自然,獨闢蹊徑,是他藝術思想的核心。    曾有詩云:「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
  • 館藏明清名家山水精品,精彩紛呈!
    山水圖 髡殘 卷 紙木 水墨 淡設色 橫76.2釐米 縱37.5釐米 (美)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此幅畫法似出自元代王蒙,皴筆粗細繁疏
  • 樹寫神元  山水之道——著名山水畫大家大土三陽
    大土三陽早年在求學期間即受過嚴格系統的傳統山水畫的專業教育和訓練,多年 以來以兼收並蓄的胸襟返歸傳統,深入研究傳統,舉凡歷史上有影響的名家的山水範作都成了 他悉心揣摩的對象,含英咀華,汲取精髓,遂有成就。並且,通過長期反覆地實踐,他總結出 自己的「筆墨五韻」的學術主張,得到美術界、理論界、收藏界的普遍認可。
  • 【收藏&投資】畫出灕江山水新竹韻——記畫家戴大鴻
    戴大鴻,師從中國著名書畫家李時斌先生,得山水之靈氣,在大自然中苦練蘭竹畫法,修得板橋之竹意,使畫中溶入灕江畫派的文化氣韻,書畫作品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好評與收藏。,如徐悲鴻的得意學生孫其峰,現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大寫意的大師李苦禪先生等都是畫竹名家。
  • 【國畫教程】山水畫入門(6)~披麻皴的畫法詳解
    披麻皴是中國山水畫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披麻皴又稱「麻皮皴」,是線皴法的一種,五代董源始創,歷代文人畫所常用的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