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伯樂,才是好老闆
長大後再讀三國,才發現其實個個都不簡單,每個人物都值得我認真研究和好好學習。
曹老闆說過,在三國老闆裡,就劉老闆和他的眼光是最好的,他們都覺得在一個公司裡,最貴的是人才!但對於人才的任用和管理,他們的理念卻有很大的不同。
財大氣粗的曹老闆,唯才是用,不僅常年高薪招聘,還經常找獵頭幫他挖其他公司的牆角,揮金如土,不遺餘力要把天下的英才都納入囊中。
創業之初的劉老闆,比起才能,更看重德行!公司的薪水雖不高,但兄弟們做事都特別有勁,不舍晝夜辛勤工作著,只因他們相信劉老闆會帶他們走向光明的未來。
當然兩個老闆也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堅決不招像呂奉先那樣的員工。
第一,他跳槽的頻率太快,不值得公司花精力培養;第二,他去一個公司工作,就幹掉了一個老闆,像這樣品質有問題的員工,他們是堅決不能招到公司來的!不能讓他破壞了一鍋湯,搞得大夥都沒有飯吃。
2.做好千裡馬才是好員工
不想當老闆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但成天不踏實做事,只想當老闆的員工,不可能成為好老闆。
不論是北方的曹老闆,江東的孫老闆,還是蜀漢的劉老闆,他們都是好老闆。
只不過作為伯樂,對於馬兒的德才要求不一,但作為千裡馬,跑得快才是硬道理。能讓公司發展的越來越好的人,才是他們要找的人才。
只要你的才夠大,絕不會懷才不遇。就算淡泊名利躬耕於南陽,也會遇到對的人,放下餵雞種地,為了解救天下蒼生而出山。
奉孝、孔明、還有公瑾分別是三個老闆最看重的人。
他們德才皆為上品,還熱愛工作,不分晝夜,這樣的人才,哪個老闆不愛呢?
3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公司再好,老闆再好,但是不一定適合自己!庖丁解牛的手法出神入化,但是讓他做賣油翁的工作也會出醜,反之亦然。
所以去應聘前,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不是他們要招的人。不然水土不服,過不了三個月的試用期只能怪自己。
怨天怨地怨別人是沒有用的,就算玩三國殺也要遵守規矩的,何況幹工作了。
你是郭奉孝,就去找曹老闆;你是諸葛孔明,就去找劉老闆;你是周公瑾,就去找孫老闆。
願天下的千裡馬,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伯樂;祝願天下的伯樂,都會找到自己欣賞的千裡馬!當伯樂和千裡馬相互成全之時,人間便會響起動人心弦的華美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