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來論】無恥陳菊,敗絮高雄

2021-02-25 華廣網

文/雁默

臺灣工程師、時評家

談到陳菊,我總會在前面加上無恥二字,因為在2006年,她以惡毒下流的選舉手法誣指對手買票,最後以1114票險勝。高雄從此讓無恥陳菊把玩兒了十一年,江河日下,人口流失,如今已快被臺中追上,眼看要失去臺灣第二大城市的寶座。

無恥陳菊在歷年的縣市長滿意度民調上,都位居前兩名。

但這排名的背後,卻是債臺高築,薪資低落的現實,那麼不妨,讓我們從數字看高雄

根據2017年6月底的統計,全臺20個縣市總負債8875億,光高雄市就佔了2575億近三成,也幾乎是第二名新北市的近兩倍,臺北與新北的總和。以人口來算,高雄市民平均每人負債92691元,新北市民每人負債34476元。

以人口來看,臺北市只有271平方公裡,高雄市有十個臺北市那麼大,2951平方公裡,但臺北市人口269萬,高雄市人口278萬,人口密度也只有臺北的十分之一。從2006年高雄人口276萬,到2017年,11年間只增長兩萬,臺北市物價地高,11年間也增長7萬人,新北市11年間則增加22萬人。成長較為快速的臺中市,11年間增長18萬,目前與高雄市只差1444人。

簡言之,高雄人口成長幾乎停滯,所以第二大都之位已不保,「中選會」因此要剔除一席高雄市「立委」名額。

高雄市從「中央」撥出的預算看來,2017年度原本是279.42億,蔡英文為討好無恥陳菊,「菊姐你要的都有喔」,立馬從其他計畫項目增加了近59億元,使得高雄市從中央取得的錢,僅次於臺北市為第二高。換言之,高雄市拿到的錢多,花的錢多,欠錢也是最多。

重點是,要錢要最兇的也是高雄市。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的原始版本,蔡英文分配給高雄

1823億元,佔總額的20.72%。事實上,由於負債額高,高雄離舉債上限已不遠,只剩440億的額度。然而,高雄市雖取得前瞻軌道建設最高的補助,卻還是得準備「自籌款」至少800億,顯然已超過舉債上限,試問錢從哪裡來?除了想方設法搜刮高雄民指民膏,根本無解。

這種破都,還有臉自稱「最幸福城市」? 

舉債拚建設並沒有錯,但民眾得檢驗建設成果,是否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在總體財政上若長期入不敷出,地方政府遲早破產。事實證明,高雄市的負債逐年攀升,在無恥陳菊任內達到最高點,沒有人看得出來這負債要如何消化,加蓋捷運當場就是再舉債,根據上一次的經驗,為了捷運,高市政府恐怕將自負擔高過一千億。 

無恥陳菊是不是賠錢貨?是不是?!

今天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高雄,財政破敗的主因是產業轉型失敗。高雄港曾經是名列世界第三的貨運吞吐量,現在已掉到十三名。過去以重工業油業,鋼鐵,船業為基礎的高雄,發展進步神速,但無恥陳菊上臺後努力想擺脫重工業,轉型為觀光文化服務業,吃老本拼轉型的結果,就是經濟蕭條,市民薪資在低檔徘徊。

亞洲新灣區,燒了300億,展覽館,文化中心,旅運中心,圖書館,環狀輕軌,弄得浩浩蕩蕩,成功了嗎?能成功嗎?這都還是大問號!

在眼前的是市民負債大增,周邊土地飆漲,收入在哪裡,還沒個譜。輿論形容為「煙火式建設」,表面光鮮亮麗,卻缺乏實用。拚觀光不是不行,但出手最大方的陸客在哪裡?單靠東南亞,香港與日韓旅客?抱歉,他們集中在臺北消費。靠高雄市民?那我們來看看高雄人的消費能力。 

整個南臺灣,縣市以人口負成長的居多,因為重要工商產業集中在中北部,只有南部人往中北部移動,沒有相反。沒有指標性的產業聚落,勞動人口難以擴大規模,薪資當然普遍偏低。

以家戶平均所得來看,全臺六都(直轄市)比較,高雄市有十二年排名第五,只贏臺南安倍清德,另有六年排名第四。高雄家戶平均所得負成長的次數有八次,高居六都之冠。家戶「可支配所得」也只贏臺南而名列第五。以年輕人首份工作平均薪資來看,高雄低於全臺平均值四千元。

對比於光鮮的市容,便宜的房價,低廉的人工,高雄人賺得少,消費力自然不高。民進黨在高雄執政近20年,得出的就是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小確幸,出了高雄,臺南,才發現其他城市的經濟活力,年輕人當然北移,留下老年人養老。

城市轉型並沒有錯,但執政者得有遠見,拚觀光拼文創都行,但你得將錢花在刀口上,並至少有6成把握投資下去的錢,終能得到回收。目前高雄市的燒錢怪獸不是別的,就是捷運與輕軌。一個人口成長停滯,產業前景不明,市民薪資低落的城市,蓋軌道是給鬼坐嗎?

說穿了,就是撒錢綁樁拚政治而已。

肥得都是樁腳,而不是普羅高雄市民。 

相關焦點

  • 令人吃驚,高雄人均欠8.84萬!!陳菊任內負債3000億臺幣
    李四川16日受訪說,如果以財務觀點,他支援韓國瑜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因為高雄財政困難,歲出人事費佔51%,法定跟非法定社福佔19%,就已經7成去了,再來經常門(註:各「部會」公務運作所需的一般基本需求,包括人事費、業務費、差旅費、事務費、雜支等。),又佔了15%至16%。
  • 【獅山餘響】看臺灣高雄階段的花媽陳菊──還記得氣爆事件嗎?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看臺灣高雄階段的花媽陳菊
  • 期刊動態| 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編譯論叢》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Review來稿請寄:臺灣教育研究院編譯論叢編輯會
  • 【臺灣來論】黃國昌可能被罷免,時代力量作繭自縛
    文/侯漢廷 臺灣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時代力量黨黃國昌極有可能成為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臺灣民意代表。
  • 五月天高雄最終場 花媽帶綠豆椪驚喜探班
    五月天連續2天唱進高雄世運主場館。(記者張忠義攝)五月天今晚在高雄開唱,身為3年高雄城市代言人的他們,今晚也不忘邀請高雄市大家長陳菊前來欣賞,開場前陳菊還赴後臺和5人來個相見歡,表明高雄非常歡迎五月天前來,希望未來他們也能再來高雄開唱,陳菊並帶了高雄有名的綠豆椪當伴手禮,畫面相當溫馨又有趣。
  • 【臺灣來論】第一戰就全軍覆沒,誰是林德福?
    論媒體曝光度而言,國民黨內有三個職位代表門面:黨主席,黨團總召,政策會執行長。而在政治版面的高曝光度,也折射了這三職位的深遠的影響力。林德福是什麼人?去年洪秀柱擔任黨主席後,林德福就是黨鞭,所以原屬意林德福參選總召,但遭婉拒,其主要原因不明,但以林對綠營的強勢作風,可能同黨藍委瀰漫一股「協商」的戰略氛圍,以致充滿」喬事」味兒的廖國棟一表明要參選,林就表示讓廖來做做看。
  • 臺灣地區居民來大陸定居須知
  • 南南合作兩岸融合高雄方案 為兩岸困境求解
    (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6月21日電(記者 蔣繼平)孫文南院20日在中山大學進行一場「南南合作與兩岸融合-高雄方案」會議,針對蔡政府上任後兩岸冰封,民心思變的高雄歷經韓流崛起和罷韓,討論適合高雄的兩岸交流方式。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表示,兩岸交流未來臺灣官方不可能動,只能靠民間進行下,減少臺灣前往大陸的各項行政壁壘成為參與者最優先的共識。
  • 施添福 | 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
    我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國五十四年最後一屆史地系的畢業生,讀的是地理組,專業地理學;但近二十年來,主要研究的領域是臺灣歷史地理。按照我的理解,歷史學是一門依據時間的維度,綜合性地研究歷史現象的學科;而地理學,則是一門依據空間的維度,整合性地探討地表現象的學科。歷史學和地理學,兩者的研究切入點固然有異,但追求綜合或整合現象的研究觀點和態度,基本上一致,並無差別。
  • 【玩轉臺灣中南部、嘆溫泉、品美食】高雄、嘉義、東港、泰雅溫泉度假村雙飛超值5天
    臺灣最主要的一個字就是「吃」,夜市中數不盡的美味小吃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吃貨。小小的攤位排列縱橫,琳琅滿目的美食讓人垂涎三尺。我們先來試這幾樣「臺灣代表」。▲滷味就是臺灣版的「麻辣燙」。選用秘制老湯燉煮新鮮食材,燉好的食材裹滿濃鬱的老湯香,再搭配上專用的臺灣醬鹵,頗具臺灣風味。
  • 評論│難道要放棄摩託車來支持深澳電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在政論節目向新北市開砲,指新北市的摩託車有二一八萬輛,廢氣汙染絕對超過深澳電廠的排放。蔡政府用這種方式來捍衛深澳電廠,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以陳菊的邏輯,難道那兩百多萬個摩託車騎士都應該放棄自己的交通工具,來支持民進黨在深澳興建燃煤電廠? 陳菊究竟以何身分發表這種言論,也很讓人困惑。
  • 臺灣美食趣(一)
    每個周日,跟隨我們兩岸青年一起深入吃臺灣玩臺灣,讓周末的心情,跟隨臺灣的美食佳餚、特色餐廳及夜市小吃吃遍全臺灣的美食,因為美食、小吃、夜市就是代表臺灣一張最好的名片
  • 臺灣《聲韻論叢》第1-18輯目錄
    >李三榮:秋聲賦的音韻成就 367簡宗梧:運用音韻辨辭真偽之商榷 393第一輯 附錄陳新雄:臺灣聲韻學學會緣起 407 457蘇宜青、張月琴:從聲韻學角度看國語三聲連調變化現象473附錄竺家寧:中國聲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5
  • 張惠妹高雄嗨唱三天三夜 歌迷跳到腿軟
    張惠妹昨晚在高雄巨蛋舉行演唱會,她唱到「三天三夜」時說,「我現在宣布,演唱會才要開始」,螢光幕上寫著「給老娘跳起來
  • 曾齡儀:《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出版
    「沙茶火鍋」更是冬季暖身的最佳飲食選項,但我們從未想過,從沙茶醬料出發,就可以追溯臺灣與世界的歷史痕跡。   素有「東方猶太人」之稱的潮汕人,移居東南亞的經驗讓他們帶回沙嗲滋味,經改良成為沙茶。戰後大批潮汕移民跟隨國府撤退來臺,將當地的沙茶菜餚傳入臺灣,透過飲食改變了臺灣常民的生活,也讓沙茶與牛肉的組合成為臺灣飲食的新風貌。
  • CHTA Talks : 走進臺灣
    此次CHTAtalks歡迎酒會和論壇都將在該酒店舉行,美酒美食、真知灼見,不知道是美酒更醉人,還是高論更怡人!來 CHTAtalks就知道了!CHTA最具科技價值酒店人國際酒店科技權威組織HFTP董事會成員國際知名酒店集團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猜出他是誰了嗎?!
  • 【臺灣來論】「大陸妹」該不該改名?
    以前臺灣漢人稱原住民為」山地人」,為什麼要改?因為原住民是被漢人壓迫,不得不移居山區的,當然是歧視,所以正名之。過往稱「唐氏症」為蒙古症,乃因從高鼻深目的西方人來看,此症患者臉型酷似蒙古人,當然是歧視,故而改為發現者的醫生名(John Langdon Down),Down’s音譯為唐氏。另外將白痴,痴呆症改為「失智」,也是停止將已成為蔑稱的詞用在真有該症狀的病患。
  • 陳菊出新書 談政治冷暖|聯合報臺商版1219曬新聞
    本報資料照片「在關鍵時刻,人人都成為政治精算師…」明年底將卸任高雄市長的陳菊,在就職十一周年前夕出版新書「花媽心內話」。書中揭露不少政壇秘辛,也談及目前參與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競爭者,陳菊一席話,高雄政壇勢將掀起一番風波。 2.
  • 【遊記】那些年我們壹起走過的臺灣
    所以要來的朋友們不用提前準備臺幣。就在ATM旁邊就可以買電話卡了。臺灣大哥大和中華電信兩家運營商的價格和套餐壹樣價格網速也都差不多,但似乎因為大哥大的名氣較高所以排隊的人偏多。在電話卡櫃臺的對面就是旅遊諮詢臺在那裡領青年卡(還是挺實用的,很多著名的景點都是有打折的喲。)接下來到B2坐大巴車去市區,有很多客運可以選擇價格都是差不多的。我們選擇的是國光客運,因為班次和車子都比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