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作為全世界第二盛大的體育賽事,吸引了全球各地,各個國家,各種膚色的人參與。不同膚色的人種擅長不同的體育領域,比如白種人就擅長遊泳和籃球,黃種人擅長小球運動如桌球羽毛球,而黑人則在爆發力要求比較高的領域比如短跑會很厲害。
當然了,不擅長歸不擅長,但還是會有運動員存在。好像桌球,也出過阿魯納這種奧運會八強的存在。
但羽毛球,你是真的不見黑人的蹤影,國際大賽沒有,公開賽甚至低級別的冠軍賽都沒有出現過黑人選手的蹤影。
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羽毛球不像足球,可以自己踢,身邊人不玩你自己也沒法玩。沒有專業的場地,玩起來太受到外界的影響,很沒意思。
比如說,中國的羽毛球比較流行,大小城市基本都可以找到球場,也有打球的人。有氛圍,就好一點。為什麼白人地區丹麥一枝獨秀?因為那兒估計玩的人應該很多,所以好手才能前赴後繼的湧現。
像羽毛球運動員都是四五歲就開始在體校練球的。像鄧肯那種因為颶風改練籃球還出了成績的例子在乒羽這兩種球類運動中是沒可能出現的。
鑑於第一點,羽毛球在黑人國度沒法流行起來,肯定也就沒有專業的體校,出不了運動員,自然也就見不到他們比賽。
我們常見的nba球星,往往都是身材高大,體型健壯之輩。從詹姆斯到奧尼爾,從哈登到杜蘭特,皆是如此。姚明易建聯一度為了職業生涯,還不得不增肌。
但乒羽兩類球不需要那麼大的肌肉,你看這兩項運動中男單運動員的身材基本都是最符合中國人審美的。無論是林丹還是張繼科,都屬於穿衣顯瘦脫衣有肉。黑人在這方面就沒什麼優勢。
雖然越專業越好,但畢竟跑步足球這些運動相比之下,還可以練野路子。
打過羽毛球的朋友應該會有經驗——一場球打起來一般是壞1-2個球,激烈點的3-4個球,如果你是國際比賽的,一般得分3分就要換球了。
相比之下,籃球足球這種我沒練過。但感覺應該不會一天搞壞一個球。
所以這就註定了,羽毛球燒錢。
再加上去參加比賽是要花錢的,訓練,裝備,路費種種,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果真的不是那麼富裕,幹嘛要支持一個非主流運動?
不過在中國的邀請下,並且在一些非洲國家越來越好的經濟狀況下,我們應該在不久的未來,也能看到不少黑人羽毛球運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