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殺慕尼黑》看著過癮 體壇還有很多絕殺時刻 讓你懷疑人生!

2021-02-19 騰訊體育

正在熱映的體育電影《絕殺慕尼黑》火遍網絡,電影以1972年奧運會男籃決賽,前蘇聯男籃在最後3秒絕殺美國隊的真實事件改編,這部俄羅斯電影引進中國後也受到了影迷的熱捧。19日,國家體育總局甚至下發文件,號召運動員和教練員觀看這部影片,稱對備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2022年卡達世界盃具有指導意義。

《絕殺慕尼黑》海報

在籃球和足球比賽上,絕殺時刻屢見不鮮。2006年男籃世錦賽上,王仕鵬最後5秒投中關鍵三分球,中國隊絕殺斯洛維尼亞神奇小組出線;2013年亞洲杯預選賽,于大寶補時破門,中國隊1-0絕殺伊拉克隊。其實,除了三大球,在遊泳、田徑、舉重、射箭、射擊等項目上,也曾有過最後時刻「絕殺」奪冠的運動員。

菲爾普斯0.01秒絕殺查維奇

2008年8月16日,北京奧運會男子100米蝶泳決賽,美國「飛魚」菲爾普斯是奪冠熱門。沒想到,塞爾維亞選手查維奇卻成為了黑馬。出發後,他就處於領先,50米轉身後把菲爾普斯甩在了身後,菲爾普斯排在第七。一切似乎都預示著,查維奇奪冠已成定局。

菲爾普斯和查維奇共同展示他們這張經典的照片

最後50米,菲爾普斯收縮腹肌,開始發力衝刺。央視名嘴韓喬生戲稱他是一隻「水中的大鳥」,這隻「大鳥」以驚人的速度超過一個個對手逼近查維奇。最後時刻,兩人幾乎同時觸壁。但是,不同的是,查維奇是先右手然後才按上左手,菲爾普斯則是雙手同時觸壁。

就是這個不經意的觸壁細節,讓菲爾普斯以0.01秒的優勢絕殺查維奇奪金,上演了不可思議的驚天逆轉。

博爾特0.01秒絕殺加特林

男子百米飛人大戰經常誕生絕殺時刻,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上,前牙買加飛人博爾特就上演過一次絕殺奪冠的好戲。

2015年,美國飛人加特林狀態爆棚,多次跑出優異成績,博爾特當時剛剛傷愈復出。從兩人的狀態來看,加特林很有希望戰勝博爾特。

兩人幾乎同時撞線

比賽開始後,加特林一直處於領先,博爾特緊隨其後。眼看奪冠在望。沒想到,在80米的時刻,加特林自己出現了失誤,博爾特趁機加速追趕上來,兩人幾乎同時撞線。

最後成績顯示,博爾特為9秒79,加特林為9秒80,牙買加「閃電」以0.01秒絕殺加特林奪冠。賽後,加特林承認,自己輸給了「偉大的博爾特」。擔任央視解說嘉賓的中國飛人劉翔也盛讚博爾特:「博爾特依然是博爾特,外星人!他真的是太厲害了!他完全激發出來了自己的能量,他拿出了自己百分之百的能力,他是真正的天才選手。」

唐功紅最後一舉絕殺張美蘭

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舉重75公斤級比賽,中國選手唐功紅和韓國選手張美蘭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巔峰對決。

挺舉比賽最後一把,張美蘭成功舉起172.5公斤,領先唐功紅7.5公斤,而且體重還比還唐功紅輕,唐功紅要想奪冠必須要超過張美蘭10公斤,這個重量她以前從沒有嘗試過。

唐功紅

最後一舉,唐功紅直接要了182.5公斤,為了金牌她決定放手一拼!唐功紅大吼一聲,抓起槓鈴舉到鎖骨處,然後用盡全身力氣奮力一舉,成功舉過了頭頂!唐功紅最後一舉實現了不可思議地逆轉,她也絕殺張美蘭奪金,同時打破了兩項世界紀錄。

但是,唐功紅本身就有高血壓,賽後血壓高達220,耳朵和鼻子都流血,經過隊醫緊急治療才搶救過來,那塊金牌幾乎是唐功紅用生命換來的。

張娟娟最後一箭絕殺韓國隊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女子射箭個人賽決賽中,中國選手張娟娟遭遇韓國名將樸成賢。

三組射完後,張娟娟以82比81領先樸成賢一環。最後三箭,兩人爭奪進入白熱化。第一支,兩人都射出10環;第二支,張娟娟射出9環,樸成賢8環。

張娟娟

最後一箭,樸成賢竟然射出了10環的成績,張娟娟101比109落後8環。如果想奪冠,必須要射出9環以上的成績。那天,天空下著下雨,現場觀眾一片安靜。張娟娟彎弓拉箭,瞄準70米外的箭靶射出最後一箭,不偏不倚正好命中9環!現場一片歡騰,張娟娟振臂高呼,一箭絕殺樸成賢奪冠,打破了韓國射箭24年來對奧運會個人賽冠軍金牌的壟斷,實現了中國射箭在奧運會上金牌零的突破。

郭文珺最後一槍絕殺衛冕

2012年倫敦奧運會射擊比賽,女子10米氣手槍決賽中,中國選手郭文珺在最後一槍曾上演了驚天大逆轉。

預賽中,郭文珺以388環排名第一。預賽結束後不久,決賽就正式開始。第一槍,郭文珺出現失誤竟然只打出了8.0環,排名也從第一降到第三位。經過調整,郭文珺第二槍打出10.8環,第三次再次出現起伏打出9.3環。

郭文珺

郭文珺面對落後局面,深吸一口氣,心態開始放鬆下來。第九槍,她打出10.4環,排名上升到第二位,不過依然落後法國選手格貝維勒0.5環。

最後一槍,格貝維勒只打出了8.8環,只要郭文珺打出9.3環以上的成績就可以奪冠。郭文珺瞄準後扣動扳機,10.8環!郭文珺絕殺奪冠成功衛冕!

郭文珺轉身舉起雙臂慶祝,現場中國觀眾一直喊著她的名字,這位媽媽級槍手在倫敦創造了中國射擊的奇蹟。

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更多體育資訊

相關焦點

  • 《絕殺慕尼黑》:最後三秒絕殺,不愧是「戰鬥民族」!
    《絕殺慕尼黑》海報《絕殺慕尼黑》以俄羅斯籃球運動員謝爾蓋·別洛夫的回憶錄為基礎改編。《絕殺慕尼黑》劇照那麼評價如此之高的《絕殺慕尼黑》究竟有多好看呢?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裡,如何在觀眾早就知道結果的情況下聽你把故事講完,是個很大的挑戰。
  • 美蘇爭霸,絕殺慕尼黑
    1972慕尼黑一直是體壇上一個非常大的爭議點。但今天只評價電影《絕殺慕尼黑》。在1972年慕尼黑決戰時,美國已經連續7屆奪得奧運桂冠。當時的蘇聯人達成的共識就是美國隊不可能會輸。而新來的領隊加蘭任剛上任不久後就對著媒體強勢的說:「美國隊早晚有一天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我們。」記者當場就唏噓不已。在他們眼裡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整場電影下來,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蘇聯人仿佛達成共識,美國不可戰勝。像一座大山,阻擋了前進的道路。
  • 絕殺慕尼黑:把信念當作信仰
    《絕殺慕尼黑》這部電影是根據體育歷史中著名的傳奇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中,前蘇聯籃球隊打敗了保持了36年全勝紀錄的美國隊的傳奇故事。這部電影在2017年上映於俄羅斯的《絕殺慕尼黑》,2019年6月13日引入內地,豆瓣評分8.3。在這部電影中,我不僅看到了頑強的體育精神、熱血的運動健將:更看到了愛國精神。
  • 真實歷史裡的「絕殺慕尼黑」
    漫長的飛行時間,我沒有在飛機上睡覺的習慣,所以百無聊奈地看著電影。我記得當時我還看了動畫《養家之人》,非常好看,今天國內才上映。這部電影,《絕殺慕尼黑》講的是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男籃絕殺,蘇聯51:50擊敗在奧運會上從來沒有敗過的美國隊,首次獲得奧運會金牌。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沒有中、英文字幕,全程俄文,不過由於對這個體育歷史事件太了解所以並不影響看懂整部影片。
  • 30億票房奇蹟《絕殺慕尼黑》
    《絕殺慕尼黑》(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是由安東·梅格迪契夫執導,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約翰·沙維奇、馬拉特·巴沙羅夫、謝爾蓋·加爾邁什、伊萬·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傳記類劇情電影 [1] 。該片講述了發生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籃球錦標賽的決賽中,蘇聯籃球隊打敗了保持了36年全勝紀錄的美國隊的故事 。該片以30億盧布創下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紀錄。「今天拳擊打得夠多了」 一個籃球比賽打成了拳拳到肉的拳擊賽。雖然一開始就知道故事結局,蘇聯隊最後3秒逆轉評分制勝美國隊,就一直在期待電影要如何講述才不至於沒有驚喜。
  • 3.9秒搶斷絕殺、姚明被反絕殺。難以忘卻的絕殺,你還有嗎?
    籃球這項運動誕生百年之餘,絕殺時刻層出不窮,讓這「不確定性」格外引人著迷。每個人心中都有印象深的絕殺,來看看以下絕殺你是否耳熟能詳?絕殺:指籃球在最後時刻或接近最後時刻進了關係勝敗的球。準確的說是在比賽接近結束,比分落後對手的情況下,得到反超比分的分數,不給對手留下反超的機會,以此反敗為勝。
  • 比較《奪冠》與《絕殺慕尼黑》,看運動劇情電影的拍攝
    《絕殺慕尼黑》,電影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蘇聯籃球隊打敗了保持了36年全勝紀錄的美國隊。基於美國和蘇聯長期冷戰的歷史背景,片名用了「絕殺」二字,從語氣上就能感受到賽場上激烈絕殺的氣氛,同時體現了戰鬥民族英雄威武和揚眉吐氣的喜悅。
  • 最後時刻絕殺給誰?盤點NBA絕殺次數最多的球星
    絕殺時刻在NBA的比賽中經常出現,比賽雙方打到最後一刻才決出勝負。很多球迷常常調侃道:「我家常備速效救心丸!」看著自己的主隊將要絕殺或者將要被絕殺,心情肯定是像坐著火山車一樣,起伏太大啦!沒有速效救心丸,這誰頂得住啊!
  • 《絕殺慕尼黑》影片簡介
    中文名:絕殺慕尼黑外文名: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導演:安東·梅格迪契夫編劇:尼古拉·庫利科夫、安德烈·庫烈奇克主演: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約翰·沙維奇、馬拉特·巴沙羅夫、謝爾蓋·加爾邁什、伊萬·科列斯尼科夫類型:劇情、
  • 電影《絕殺慕尼黑》故事超燃!可能是最好看的體育競技電影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在當地創造了票房紀錄,它記錄的是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當時的蘇聯籃球隊戰勝美國對勇奪金牌的事跡,因為冷戰背景,這一勝利意義非凡,更因為其一波三折的過程,讓其成為奧運歷史上極具戲劇性的時刻。一部口碑賣座電影應該具備什麼要素?本片首先做到了一個字:燃!
  • 絕殺慕尼黑,這一刻我感動了
    絕殺慕尼黑,這一部籃球電影,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完吧。這部電影說實話,裡面的點點滴滴都是那麼真實。電影可以分為兩條主線。一條線索是蘇聯於美國之間的強強對抗,這之間牽扯到了大國與大國之間的尊嚴問題。以至於到最後,那個你絲毫都不會有所交集的人,你會突然發現,情感的種子早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萌發生芽,並已經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人跟人之間其實都是這樣的,雙方之間都是需要付出的。就像絕殺慕尼黑最後的那句話「教練,拿著這些錢去救孩子吧」。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多少言語早已經不能與之相比。雙方的默契,雙方的情感,在此時此刻已經達到了頂峰。
  • 《絕殺慕尼黑》:我們要在慕尼黑贏下美國隊!
    1971年,前蘇聯男子籃球隊新任教練上任,帶隊備戰一年後的慕尼黑奧運會。彼時的籃球,是一項徹頭徹尾地屬於美國人的運動:36年,63場比賽,美國男籃未嘗敗績。而另一邊的前蘇聯籃球隊,隊員來自蘇聯的不同加盟共和國,彼此之間互相瞧不起,能力最強的球員腿部長期有傷,其他首發隊員近視的近視、患病的患病,甚至有球員打算逃往其他國家。
  • 《絕殺慕尼黑》:堅定信念去做一件事真的很酷
    看完這部電影《絕殺慕尼黑》讓我感受到堅定信念去做一件事,有多酷!當年打敗美國隊的蘇聯隊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背景是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蘇聯隊對陣美國隊,此前的奧運賽場上,美國隊憑藉著國內強大的籃球底蘊,只是派出他們的大學生聯隊就取得36年不敗的佳績。蘇聯隊呢?
  • 《絕殺慕尼黑》:再現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傳奇
    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百度圖片本報電(廖嘉俊)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正在我國公映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根據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真實事件改編,講述原蘇聯隊教練加蘭任相信「沒有永遠屹立不倒的王者」,帶領隊員們經過艱苦訓練打敗當時從未有敗績的美國隊的故事。
  • 《絕殺慕尼黑》為何超越不了《摔跤吧爸爸》
    體育大生意第1846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文|黃詩旋體育大生意記者《絕殺慕尼黑》算不上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強調比賽,而非人性儘管有傳奇體育故事作為打底,《絕殺慕尼黑》也並不具備一部好電影應該有的成色。它在國內上映14天僅獲7300萬的票房,在動輒幾億的中國電影市場只能算是平庸。同樣是體育電影市場的代表作,《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高達9.1分,票房更是達到12.95億元,口碑票房雙豐收。兩者一經對比,不難發現《絕殺慕尼黑》的所謂「短板」。
  • 《絕殺慕尼黑》再現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傳奇
    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百度圖片本報電 (廖嘉俊)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正在我國公映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根據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真實事件改編,講述原蘇聯隊教練加蘭任相信「沒有永遠屹立不倒的王者」,帶領隊員們經過艱苦訓練打敗當時從未有敗績的美國隊的故事。這場比賽不僅是兩支籃球隊的比拼,更成為兩個國家的較量,一段歷史被改寫。影片此前在俄羅斯上映時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以30億盧布創下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紀錄。
  • CBA絕殺回顧:貢獻絕殺最多的球隊你絕對想不到
    CBA絕殺回顧:貢獻絕殺最多的球隊你絕對想不到 CBA本賽季常規賽至今進行了30輪,在這30輪賽事中
  • 《絕殺慕尼黑》口碑過硬 教練靠智慧逆襲中年危機
    《絕殺慕尼黑》教練加蘭任勇敢克服「中年危機」加蘭任因材施教讓球員對自己充滿信心用實戰經驗助長蘇聯隊自信:美國不是不可戰勝的人生總會陷入困境,如何成功逆襲著實是一門學問。最近正在熱映的2019第一票房黑馬《絕殺慕尼黑》就讓很多觀眾受益匪淺。
  • 青年影評|《絕殺慕尼黑》的情感力量
    只恆文有評論員、音樂人向我推薦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我看了「海報」上的一句話,就打動我了:「美國隊早晚有一天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我們。」多麼豪邁的氣概。有很多體育影片,不看後悔,看了更後悔。現場的工作人員說,「這部電影周末就要下線了,不看真的會後悔的。」
  • 電影推薦《絕殺慕尼黑》「三秒絕殺,永不言棄」
    下面讓我們跟著《絕殺慕尼黑》,一起感受奧運體育的魅力吧!tt-darkmode-color: 6F5331; --tt-darkmode-color: 6F5331; --tt-darkmode-color: 6F5331; --tt-darkmode-color: FFA41E; --tt-darkmode-color: 故事介紹電影根據體育歷史中著名的傳奇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