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這才是該有的少年朝氣 | 榜樣閱讀

2021-01-08 中國網

   《榜樣閱讀》是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和酷我音樂聯合出品的青年閱讀分享類融媒視聽節目。

   9月10日,經過全新改版升級,《榜樣閱讀》(第四季)正式開播啦!著名文學家、知名運動員、青春正能量演員、歌手擔當閱讀分享者,與青年學者、知名主持人、配音演員、話劇演員跨界演繹,共同品鑑文學作品中的經典片段,來中青報客戶端,20餘期書香盛宴等你赴約!

   「想到雖是獨自一人,但身後有一支軍隊。車轔轔馬蕭蕭,罡風浩蕩,旌旗獵獵,號角長鳴,司政後一應俱全指揮若定,真是令人豪情萬丈的事情。」

   將經典·讀給你聽

   我曾行進在漫天皆白的冰雪中,在一支騎兵的中段靠後部分,那時還不到17歲的年齡,在藏北邊防線上。

   無比艱難的跋涉中,我往前看,是英勇攀緣的戰友;向後看,也是英勇攀緣的戰友。

   我明白自己是隊列中的一員,只能做一件事,攀緣。

   ……

   《榜樣閱讀》節目現場燈光由暗轉明,圓桌旁,畢雯珺低著頭專注地看著手中的書,一字一句讀出知名作家畢淑敏對人生的感慨。

   今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打造的《榜樣閱讀》新一期節目上線,青年歌手、演員畢雯珺與青年配音演員金弦一起分享了畢淑敏的《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

   當文字從唇齒中溢出的時候,畢雯珺和金弦的腦海中仿佛浮現出一支在冰天雪地裡艱難前行的騎兵隊伍。

   這支騎兵隊伍裡有一個不到17歲的女兵,稚嫩的身子背著足有70斤重的重負,跟著大部隊,在高原的雪地裡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

   這個女兵就是畢淑敏。16歲那年,畢淑敏來到西藏阿里,成為藏北第一批女兵。

   在大城市長大的畢淑敏,在來部隊之前,從沒體驗過高海拔、缺氧、超低溫……這些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在荒蕪寒冷的高原上,生活的苦和孤寂的心,震撼了這個年輕姑娘的心。

   冰雪中的那趟高原行對畢淑敏的影響很大,那天,高原上都是皚皚白雪,寒冷中,畢淑敏不慎將飯食掉在了牛糞上。高寒、缺氧、飢餓……幾乎壓垮了這個小姑娘,她在文中寫道,自己「想到唯一解脫的方法就是自殺。」

   但身為一名女兵,畢淑敏無法破壞「軍隊的節奏感和完整性」,就這樣,她跟著部隊到達了宿營地,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從那天起,畢淑敏「對軍隊生出一種敬畏和崇拜」。她開始思考,如果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有著司令員的冷靜睿智,運籌帷幄;有著政委的堅硬如鐵,心細如髮;有著後勤部長的精明能幹……那再大的苦難都不會摧毀你的意志。

   但成為一支騎兵,需要莫大的勇氣和信念。

   做自己的主宰者,這聽起來是件威風凜凜的事情,但背後其實需要你為自己的行為以及需要承擔的後果負責,也需要對自己這支騎兵負責,這樣才能成為一支優秀的騎兵。

   讀著文章,畢雯珺想到了自己出道前,一個人在海外練習的那段時光。那是他經歷過最孤獨的日子,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裡,語言不通,只能日復一日地在地下室苦練,有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去便利店吃飯,看著櫥窗裡的自己就會感到很心酸。

   但是為了夢想,畢雯珺撐過了那段時光,他把精力都放在提升能力上,空閒時,就通過聽音樂、看書,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現在回首,畢雯珺非常感恩那段孤獨的時光,也非常感恩那個時候努力的自己。

   曾在國外讀書的金弦十分理解畢雯珺的感受。也許都曾孤單過,努力過,才更加認可享受孤獨的重要性。

   在金弦看來,孤單不一定是件壞事,逆境能幫助人成長。而且,孤獨的時候其實也是人最心無旁騖的時候,這種環境能讓你更加專注,這對提升自我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金弦鼓勵青年人,不要害怕孤獨,就像畢淑敏先生所說的:「痛苦和磨難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你要安然地居住在孤獨之中,胸中如有千軍萬馬。」

   對話·我有自己的理解

   金弦:你對《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這篇文章有著怎樣的理解?

   畢雯珺:我覺得這篇文章的每個字都散發著光和熱,非常有感染力。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這聽起來是一件很威風的事,但這也意味著我們要具備足夠的勇氣成為這樣的人,要對自己的行為和需要承擔的後果負責,也需要對自己這支騎兵負責。

   金弦:一個人該如何成為自己的主宰呢?

   畢雯珺:很多時候,事情的主動權是在自己的手裡的,別人沒有辦法來幫你做決定。當周圍可能出現很多聲音的時候,我覺得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方向,自己想要什麼,不能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

   而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退縮,時常鼓勵自己,拼一拼的話,可能就會有更多的可能性。學會在逆境中成長,總結一句話就是,勝不驕敗不餒,有勇氣且堅定。

   閱讀·越有收穫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將陸續推出完整版正片視頻、獨家現場工作圖、多樣動圖等,歡迎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觀看。

   節目組名單

   出品人:張 坤 史力學

   總監製:董 時 趙 倩

   總製片:閔 捷 付豪傑

   監 制:王俊秀

   策劃人:丁汪敏 郭俊堃

   執行製片:盧婧 黃子甄

   編 導:李 想 席 奇 盧 婧

   統 籌:範冬寧 蔡家奇

   文 案:溫維娜

   宣 發:範冬寧 盧 婧

   嘉 賓:畢雯珺 金 弦

   特別鳴謝:樂華娛樂 729聲工場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

相關焦點

  • 央視選秀節目官宣,易烊千璽被評為少年榜樣,期待少年成團出道
    #在前段時間央視官宣了一個選秀類的綜藝節目,而且選擇的是一些青少年,當然對於這種綜藝節目的選秀條件也不是特別高,而且在發布通知之後很多人都紛紛表示說這次可能人人都有機會,並且在央視的選秀節目中出道,對後續的資源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挑戰,同時在出道之後就意味著有了非常高的資源跟背景。
  • R1SE焉栩嘉酷我音樂《榜樣閱讀》玩「分身」 現場福利聽聲辨人
    人氣一騎絕塵被隊友起外號「吸粉狂魔」,明明還是17歲的稚嫩少年卻責任感爆棚被譽為天生的偶像。在《創造營2019》中被隊友稱為實力rapper和vocal擔當,最終以第三名的出色成績成功入團。他就是本周四酷我音樂《榜樣閱讀》嘉賓,被粉絲稱為「行走的低音炮」的R1SE焉栩嘉!
  • 得騎兵者得天下,養一支騎兵要花多少錢?你可能難以置信
    古時有句話叫「得騎者得天下」,這句話還真不假,當年成吉思汗率領十萬蒙古精騎便攻克了歐亞半個大陸。項羽率領三萬騎,與彭城交戰,便擊敗了劉邦率領的五十萬聯軍。可將騎兵稱為古代戰場上的高端「戰鬥機」,對普通士兵那簡直就是堪稱降維打擊。那麼你知道在遠古時代要花多少錢養一支騎兵嗎?
  • 學少年榜樣 做時代新人 青島發布15名「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
    學少年榜樣 做時代新人 青島發布15名「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 2020-11-22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精英營地,中國少年騎兵營
    中國少年騎兵營2016年-2020年四年近50場的夏冬令營近萬名少年騎兵成長改變成長,是夏令營的收穫見證安全,是夏令營的成功基礎【中國少年騎兵營】不忘初心,始終如一我們以每一個精心設置的活動馬術課堂/騎兵技能/戶外遠足/高空挑戰/戰場對抗
  • 閱讀壞處太多,一個人只有在思想流停滯不動時,才去閱讀
    閱讀壞處太多,一個人只有在思想流停滯不動時,才去閱讀隨著一年一度的「4·23」世界讀書日的即將到來,各種平臺上關於閱讀的話題迅速增多起來。大部分議題都是如何閱讀、閱讀有什麼好處這方面的。也有人提出,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從書本中尋找答案,這是最好的尋找「破局」之途徑的辦法。還有不少文章討論閱讀的方法。是的,各種平臺汗牛充棟的關於閱讀的文章,90%以上講的是閱讀的好處、閱讀的方法,很少有文章討論閱讀的壞處。
  • 阿福搏擊根系向下,少年敢戰,不負韶華,這不只是榜樣的力量
    近日,阿福搏擊率隊出徵,前往河北參加金腰帶爭奪戰,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坐在房車裡的是一群孩子,阿福的新鮮血液,他們組成了阿福搏擊的新生代力量的代表,本次出徵也體現了阿福搏擊的人才梯隊建設,不僅有當打之年的歐陽鋒、李聯邦、孫魯瑤等,還有正在崛起的王建魯,更有茁壯成長的青少年,他們是八九點的太陽
  • 蒙民大隊 | 一支馳聘在遼吉戰場的騎兵
    為紀念阜新地區這第一支少數民族武裝隊伍,在阜蒙縣平安地鎮特建立蒙民大隊紀念館,講好紅色故事,開展好紅色教育,對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黨性修養具有重要意義。特此感謝照片提供單位阜新蒙民大隊紀念館。
  • 蒙古騎兵簡介 蒙古騎兵創建者 蒙古騎兵裝備
    >蒙古騎兵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蒙古馬能在雪地裡覓食,士兵可靠母馬的馬奶充飢,這就降低了糧草補給的負擔。蒙古的行軍、迂迴、穿插、詐敗等戰術對戰馬要求極高,再有耐力的蒙古馬也吃不消,因此每個騎兵通常有四五匹備用馬。
  • 萊美榜樣少年全球選拔賽|時間變更及參賽指南
    因春運疫情嚴控影響,萊美榜樣少年全球選拔賽預選賽賽程延長至3月25日,線下特訓營改期至3月28日。
  • 驍勇善戰的波蘭騎兵
    波蘭騎兵攻擊時的陣列較多(最多達10列),一旦進攻發起,即呈波狀猛烈突擊,前赴後繼,絕不停止,直到完全勝利或徹底失敗。18世紀末波蘭被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三國瓜分,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才得以復國。
  • 遊戲與歷史:波蘭翼騎兵
    而在塞爾維亞王國崩潰之後,一些塞爾維亞騎兵前往波蘭服務,這些身穿輕便衣甲、手持不規則盾牌和騎槍的巴爾幹輕騎兵,就成為了波蘭翼騎兵的前身。巴爾幹風格的盾牌,翼騎兵翅膀的來源之一在這一兵種進入波蘭之後,這些人被稱為hussar,也就是驃騎兵,並面向波蘭、匈牙利、塞爾維亞等不同民族成分的人招兵,這就為大名鼎鼎的翼騎兵奠定了基礎。
  • 這才是少年該有的樣子
    但二十三年前的夏天,一輛二八自行車劃破了這場寂靜,摔倒在維嘉面前的何老師,笑著主動跟眼前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少年打了第一個招呼:「你就是師弟維嘉吧?」於是,才有了坐在五一廣場中心崗亭的水泥臺上並肩數星星的「李」應外「何」。
  • 蒙古騎兵是如何成為世界最強軍隊的?
    這支由成吉思汗建立起來的騎兵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擺脫了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或者說這支騎兵是不拘泥於一種軍事思路,廣採眾家之長,即便是被他們徵服的民族,如果有值得借鑑的東西,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去學習,所以他們在長期的戰鬥中汲取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和軍事智慧,形成了世界史上一支所向披靡的軍事力量。
  • 古代打仗,步兵戰勝騎兵有多難?「卻月陣」是怎麼大敗騎兵的?
    這是騎兵與生俱來的優勢,可以利用這種優勢衝擊步兵方陣,雖然說步兵可以利用弓弩等武器,一定程度上能抵禦騎兵的強烈衝擊,但是沒有完全的把握,最大可能也就是消耗騎兵的人馬,騎兵的機動性可以讓他們進退自由,即使要走步兵也無法攔住,對此南宋王朝最有發言權了。
  • 女真重裝騎兵「鐵浮屠」
    直到隋唐時,翻譯家才創造出了「塔」字,作為統一的譯名,沿用至今。可想而知當時的士兵,面對人、馬皆披甲,猶如鐵塔一般的敵兵攜排山倒海之勢奔湧而來時,內心的緊張和對死亡的恐懼。鐵浮屠是女真騎兵帶的頭盔,外形成塔尖形,塔在佛教中又被稱為浮屠,所以帶這種頭盔騎兵的騎兵被成為鐵浮屠。
  • 從坑蒙拐騙,到反隋義軍頭領,杜伏威這個少年才多少歲?
    一、少年起反杜伏威是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出身貧困,失意潦倒,餓得吃了上頓沒下頓。為了填飽肚子,坑蒙拐騙的事兒都幹過。幹坑蒙拐騙的事兒,往往一個人單打獨鬥不行,得有合作夥伴,杜伏威也有他的合作夥伴,其中一個關係最好的便是輔公祏。說他倆好,那可不是一般的好,舉例說吧,為了讓杜伏威填飽肚子,輔公祏可以將姑姑家的羊偷殺了,給杜伏威做下酒菜。
  • 為什麼古代步兵很怕騎兵?騎兵優勢明顯,但成本也高
    當時,北方的遊牧民族已經組建大規模騎兵部隊進行作戰了,可趙國作為一個農業國家,士兵的主要作戰方式還是以車兵和步兵為主,於是在與草原騎兵作戰的時候,對方高超的騎射戰術讓笨拙的趙國車兵步兵非常被動。 趙武靈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認為只有向北方的遊牧民族學習,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才有可能扭轉和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的時候不利的局面。
  • 奔湧的後浪,榜樣的力量!新樂市舉行2020年「新時代好少年」發布會
    奔湧的後浪,榜樣的力量!本次活動由市文明辦主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市電視臺等單位承辦,旨在引導廣大未成年人以「新時代好少年」為榜樣,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市委副書記武利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君,市人大副主任陳星帆,市政府副市長田彥玲,市政協副主席馬卿出席發布會。
  • 古代戰爭中騎兵有多厲害?一句話就是勢如破竹
    戰場上的騎兵的作用十分巨大。在當時呢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弱,問問君主到底養了多少戰馬,就是可見在古代呢騎兵的厲害之處。 那麼彭城之戰是中國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殲滅步兵的典範。那麼我們都知道項羽所說的三萬精英啊,當時全是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