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宜川石堡寨

2021-02-27 宜川黨史
       

       陝北苦難深重,百姓飽受蹂躪,或許這些寨子已應運而建。清代宜川知縣吳炳修志之時論曰:「豈防禦戍守之規可用於昔,而不可施於後耶夫?宜處萬山之中,巨峰盤亙,深谷鬱紆,最易藪奸,且縣界與黃河終始鄰,盜生覬覦心又在在可渡。思患預防之計,詎不應亟籌歟?」先見之明。清末民初宜川乃至延綏大地又遭受接二連三的浩劫,這些寨子再次成為悽風苦雨裡百姓的庇護,這大河流滋養著萬千黎民百姓。清乾隆十八年《宜川縣誌》載:「石堡山,在縣東百裡,屬汾川裡,黃河流其東,雲巖河繞其西南北三面,壁立如削,今修為砦。」「牛心山,在縣東九十裡,屬汾川裡,緊連石堡,雲巖河環繞四面,今修為砦。」民國縣誌有載:「石堡山,一名石堡寨,同治七八年回匪擾亂,此山未破。」「牛心山,一名牛心寨,東北緊連石堡山,中隔雲巖河,距百餘步,回賊亂時,亦居民甚眾,仰石堡為保障,兩寨有唇齒之形。」石堡與牛心,如兄如弟,石堡有大哥的威儀,牛心是小弟並肩不渝;石堡稜角分明,牛心渾圓內斂,又好似夫妻守望,相濡以沫。

                        大哥石堡寨

      石堡寨據傳為宋金時代所建,是地方民眾躲避戰亂和抗拒強寇的防衛性建築。隔雲巖河與牛心山互為犄角,唇齒相依。如《宜川縣誌》所描述:「黃河流其東,雲巖河繞其西、南、北,三面臨崖,壁立如削。」石堡寨全部是石頭壘起來的。牆厚五尺,高丈餘,南北兩個堡門高大雄偉;寨內現存石頭窯洞五六十孔,大多數還能住人。每個窯洞的牆壁上都抹著厚厚的泥皮,數了一下,竟然有七層之多,這說明歷史上最少有七個時期的人在這裡據險扼守,抗擊賊寇。石堡南北狹長,寨門位於南端,上窄下寬,門洞居中南開,如同一個倒寫的凹字。寨院圪針叢生。北端最突出的是兩座碉臺,大的一座是寨內製高點,小的據守西北寨角,俯扼進寨的唯一山徑;東面陡臨黃河大峽谷,古寨高懸,長河如帶;西邊是雲巖河,細彎的河流像一條鬆了的綁腳麻繩。隔雲巖河相望便是牛心寨。

    寨上一塊石碑《重修關聖廟碑記序載:「石堡門樓,舊有關聖帝君廟,但代遠年深,湮風雨之摧殘已久,柱折梁崩,廟貌之毀壞不堪。同治六年三月,回匪竄入宜境,九月擾於汾裡,南北二原居民逃竄無處,躲閃上高窯入深谷,災難難免,傷人口,擄牲畜衣服,人之憔悴,如坐塗炭。不意,回匪既去,長毛又來。十月,冰橋已凝,二十三日渡河。二賊既去,世事如何?誰料,土匪遊勇聞風而起。七年、八年連年不斷,宜邑土砦破壞大半,人民傷損十有二三。居斯砦者,老幼安然,財物保全。是雖地勢之險固使然,仰以神靈之默佑乃爾也。」有一個故事足以說明,石堡得以倖免,多半仰仗地利。同治七年秋,曾任湖南益陽縣丞的趙一心帶團勇五六十人,由縣城搬運其父靈柩,路遇回軍,回兵打開棺材,擲骨於野。趙一心辱憤填胸,與回軍約定次日決鬥。他自柴村上塬,叩開石堡寨。團頭王文堪率團赴援,酣戰之際,石堡團勇卻望風披靡,臨陣脫逃,將趙一心後方暴露,趙一心戰死,民團眾志成城,變陣應對,相持一日,回軍退走。這是宜川團勇與回軍進行的最激烈一役。

                          

                        小弟牛心寨

       雲巖河下切成峽,剩下一個孤立山包,狀若碩大的牛心,就是牛心寨。石寨窯隱隱可望,古寨的餘姿掩沒在荒草野樹中。明代崇禎閣臣惠世揚被革職還鄉,一度寓居宜川,詩酒聊慰,曾遊牛心山,詩曰:「牛心突起閣樓前,舞鳳回鸞勢蔚然。峽束雲巖苔徑斷,霞妝石堡雨痕鮮。老來擬泛河東棹,興盡愁看塞北煙。載酒丹陽思更遠,杞人何事獨憂天。」從其詩作來看,明代已有石堡之名,是山勢如堡。

       南宋末年,蒙古部落和金國發生的一場著名的戰役——牛心寨之戰。公元1217年(金興定元年),蒙古太師木華黎率兵十萬攻打金國的河中郡(今山西省隰縣一帶)。鎮守隰縣的隰吉便宜經略使楊貞督兵力戰,但寡不敵眾,只好退守牛心寨抵擋蒙軍的再次犯境。由於「牛心寨」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木華黎久攻不下,便從富縣、延安等地增調兵力加強圍攻。首先突破了與主寨犄角相倚的石堡寨,使「牛心寨」首尾受擊。相持數日,寨內兵將傷亡殆盡,矢盡糧絕,楊貞眼看回天無力,最後親自焚毀「牛心寨」,撲河殉職(資料參考《吉州志》)。這場曠日持久的血戰,以楊貞全軍覆沒而告終。楊貞死後,屍體浮上水面,門人張安石收屍葬于吉州南村麻庫掌(今吉縣克難坡麻庫掌)。後人緬懷其志節,在墓地建祠祭祀。戰場的硝煙早已散盡,殺聲陣陣的喧囂也漸漸遠去。

       「牛心寨」古戰場如今還在嗎?2016年3月21日,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我們終於看到了並不寬闊的雲巖河。在雲巖河的懷抱裡有一孤峰獨立的山丘映入了我們的眼帘,遠遠望去,宛如一個巨大的心臟裸露在天地間。嚮導說,

     這就是「牛心寨」。雲巖河像玉帶一樣環繞著牛心寨,寨子四面溝深壁陡,形成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只有西南山坡有一狹窄而陡峭的山梁與牛心寨相通,是進入牛心寨的必經之路,小道的盡頭築一寨門。在冷兵器時代,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要。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戰略眼光。如今的牛心寨除了四周崖邊用石塊壘起的城牆還十分牢固,西、北、南三面的寨門也保存完好。只是寨子內依山就勢修建的窯洞,由於年代久遠而坍塌殆盡。站在這昔日的古戰場,耳畔的風聲呼呼作響,我們仿佛聽到了楊貞那壯懷激烈的吶喊:「吾將以全身報國……」也仿佛看到楊貞高昂著不屈的頭顱,奮身躍下山崖,溫柔的雲巖河承載著英雄的國讎家恨緩緩東去……

      站在古堡上極目遠眺,只見滾滾黃河從天際騰躍而來,兩岸是雄渾蒼茫的黃土高原起伏跌宕。千百年來,有多少英雄為了民族的尊嚴、為了國家的興亡而戰死沙場,他們用滿腔熱血書寫了一個大寫的人生。(圖文:袁金旺

相關焦點

  • 黃河奇寨:石堡寨丨每周一縣·宜川
    吳襟楚帶如系。」空曠的寂寞襲裹著萬裡河山,只是時空置換到了黃河。西邊是雲巖河,細彎的河流像一條鬆了的綁腳麻繩。隔雲巖河相望便是另一個有名的山寨牛心寨。清乾隆十八年《宜川縣誌》載:「石堡山,在縣東百裡,屬汾川裡,黃河流其東,雲巖河繞其西南北三面,壁立如削,今修為砦。」「牛心山,在縣東九十裡,屬汾川裡,緊連石堡,雲巖河環繞四面,今修為砦。」
  • 宜川的壓面餄餎
    宜川人年三十下午必吃一頓壓面餄餎,一年的最後一餐,講究長長久久,紅紅火火,來年生活就如這壓面餄餎不斷頭,天長地久。宜川的紅白事情當中的壓面餄餎最好吃,大廚操作,調味濃厚,又有大肉骨頭湯作湯頭,湯上漂浮一層辣子油,顏色誘人,香氣撲鼻,使人饞涎欲滴,欲罷不能。
  • [非遺]​鼓舞(宜川胸鼓)
    宜川胸鼓是以鼓舞為基礎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它原名「花鼓」,是著名的「陝北三鼓」之一。宜川胸鼓歷史悠久,系由古代戰爭中擂鼓助戰、傳遞信號、擊鼓慶捷的形式演變而成,宋代以後在陝西宜川黃河沿岸地區逐漸盛行開來。  宜川胸鼓以剛勁矯捷、灑脫奔放、明快有力、清脆爽朗的風格獨樹一幟,既能登臺表演,又適合在街頭廣場演出,演員男女皆有,人數可多可少。
  • 宜川戰役:西北戰場第一大捷
    原標題:宜川戰役:西北戰場第一大捷   宜川戰役是西北野戰軍由內線防禦轉入外線作戰後,於1948年春在宜川城和瓦子街地區進行的一次圍城打援戰役。此役歷時10天,共殲滅國民黨軍胡宗南集團2.9萬餘人,取得了在全國範圍內首次殲滅敵一個整編軍的重大勝利,一舉扭轉西北戰局。
  • 【延安非遺文化系列】(6)——宜川胸鼓
    ‍‍宜川胸鼓是陝西省的傳統舞蹈。宜川胸鼓,原名花鼓,是以鼓舞為基礎的一種漢族民間舞蹈形式,據宜川縣誌記載,胸鼓從宋代就已經在黃河沿岸地區流行。在陝北與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齊名,被人們並稱為「陝北三鼓」,它歷史悠久,經由古代戰爭中人們擂鼓助戰,傳遞信號,擊鼓慶捷的形式演變而來。
  • 打「狼崽」,誘「老狼」:解密我軍「圍城打援」的宜川戰役
    宜川東臨黃河,西連洛川、富縣,是陝東戰略要地,被胡宗南視為關中屏障,以整編第76師24旅(欠1團)駐守。與延安相比,宜川敵防守兵力相對較弱,且地處黃龍山區,道路崎嶇,有利於西北野戰軍設伏圍殲敵援軍。此外,宜川是阻礙黃龍山區與晉綏、太嶽解放區之間聯繫的一枚「釘子」,攻克宜川、解放黃龍山區,可進一步打通與晉西北的聯繫,鞏固後方,形成解放大西北的有利態勢。因此,西北野戰軍最終決定將進攻目標定為宜川。
  • 上海市宜川附校與新北市聖心小學籤署合作意向書
    宜川中學附屬學校「兩岸一家親 天涯共此時」公開課展示活動現場。(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4月26日上海消息 日前,上海市宜川中學附屬學校與到訪的臺灣新北市聖心小學籤署了「教育與交流合作意向書」。  宜川中學附屬學校是一所經普陀區教育局批准,由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宜川中學承辦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
  • 慰問隔離點、開展「零點行動」……宜川新年假期不打烊
    伴隨著元旦的喜慶,慰問隔離點、開展「零點行動」……宜川新年假期不打烊。節日慰問1月1日上午,區一級巡視員孫萍、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松海、副區長王珏一行專程前往宜川安遠路如家隔離點和格林豪泰隔離點進行節日慰問,對工作人員辛勤的付出、長期的堅守表示感謝。宜川街道、區衛健委、區總工會相關領導陪同。
  • 宜川路街道「窪地」居民告別「拎馬桶」喜遷新居
    宜川路街道供圖光新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楊嵐表示,選擇今天這個含3個「9」的時刻(9月29日9時)為居民舉辦搬遷儀式,是希望「9」這個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長長久久」的吉利數字,為喬遷之喜的居民帶來更多美好生活的祝福。農林路301弄是上世紀70年代的老房子。
  • 宜川莊靖王朱志堢:兄弟四人,三個都是秦王,為何就我這麼倒黴?
    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八月二十一日,宜川王朱志堢去世,享年39歲,賜諡曰莊靖。莊和靖都是美諡,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位宜川莊靖王的口碑還是相當不錯的。宜川國往事宜川榮順王朱公鋺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三月,宜川莊靖王庶長子朱公鋺襲封宜川王,夫人張氏進封宜川王妃。作為嗣封郡王,朱公鋺的歲祿和他做鎮國將軍時候一樣,都是一千石。
  • 普陀區宜川路街道「金牌分揀員」讓「愛尚小屋」敞亮乾淨
    近期,普陀區宜川三村第二居民區這個垃圾廂房多次榮登宜川垃圾分類紅榜,場地整潔、投放有序,居民都說這還要感謝「愛尚小屋」有個「金牌守望者」,她就是——分揀員胡慶雲。「阿伯,大骨頭屬於幹垃圾,以後跟菜皮要分開投。」
  • 宜川交警:2019年第一季度交通事故研判分析
    對於宜川的市民以及前來遊玩的群眾總要了解宜川的交通狀況吧!全縣道路哪裡最易發生事故?哪個時段最易出事兒?……     為此宜川交警對201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交通事故進行分析研判,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全縣交通事故分析結果到底是怎樣的!
  • 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丨每周一縣·宜川
    據舊縣誌記載:「縣東三十裡興集鎮之東山名牡丹塬,昔時盛產牡丹,夏秋乃多開花於野,其花滿山,香聞數十裡,惜無人培植,土人採以為薪。」丹州牡丹屬天然野生,名曰:紫斑矮牡丹,珍貴稀有。早在唐宋時期,宜川不僅是牡丹的四大著名產區之一,而且「丹州黃」(牡丹)早已作為當時名貴品種移植於河南洛陽。洛陽最早的8個牡丹園中,第一個便是「丹州園」。
  • 延中校長王文濤一行到宜川中學「走親戚」!
    上周三,延中黨委書記、校長王文濤帶領有關處室負責人,到鼎鼎有名的宜川中學走了一回親戚。多年前,王文濤校長曾在這裡任職,對宜中有著很深的感情。這次帶著團隊走進宜中,就是想加強互動交流,共同推動延安教育事業發展。
  • 「我們的黃河」第十九集 宜川:生態革命讓綠水青山帶笑顏
    山水宜川,宜居宜遊,山所指便是蟒頭山。為推動全域旅遊,宜川縣在擴大蟒頭山自然保護地的同時,投資2000多萬元對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人行步道、護欄等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對重點區域進行美化亮化,目前,森林公園總面積212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89.1%。
  • 寒冬裡獨居老人的溫暖,宜川的這群人為您送上
    近日,上海迎來大幅降溫,宜川的這群人卻不顧寒風陣陣,不停地在居民區「串門」,為獨居老人送上降溫日子裡的第一份溫暖。此次降溫來襲之前,宜川路街道農林居委會主動跨前行動,從周日起逐一做好獨居老人的降溫防寒保暖提醒工作。「昨天天氣預報就說要大幅降溫。
  • 宜川法院以張堅案為典型開展「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
    根據市中院要求,5月22日,宜川法院召開以張堅案為典型開展「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警示教育動員部署會,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立新主持會議,院領導班子成員、各庭室負責人及全體幹警參加會議。作者/來源:宜川紀檢監察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 延安市檢察機關分支網絡分級保護現場會(南片)在宜川召開
    會上,強永學代表宜川縣委、縣政府對市檢察院和兄弟縣區檢察院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時,對宜川縣檢察院近年來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的貢獻給予了肯定。  隨後,與會領導分別向宜川、富縣等六個縣院頒發了全國檢察機關二級規範化檢察室標牌。  最後,姬曉武對各縣(區)院分支網絡和分級保護建設工作從三個方面提出要求,一是高度認識分支網絡分級保護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建設力度。二是健全涉密專網監管,讓「信息數據」多跑路,合法合理使用分支網絡分級保護建設成果,進一步提高訴訟監督工作水平。
  • 宜川幾人當街推搡腳踢3名民警,已被刑事拘留
    昨日,關於陝西延安宜川交警當街遭多人推搡腳踢,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15日,宜川縣公安局官方微博「暢通宜川」發布通報稱,當晚3名民警執行任務時發現有車輛停放不當,執法過程中,遭到酒後王某等3人暴力襲擊,造成3名民警受傷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