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這是普陀區全家便利店的專屬「藍朋友」→

2020-12-23 上海普陀發布

沿街商鋪的乾濕垃圾要分類投放,交由專業的環衛公司處理,那麼包裝物、報紙、雜誌等可回收物如何有效處理,發揮它的回收價值呢?最近,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家便利店」)與上海藍鯨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鯨公司」)達成合作,普陀區內全家便利店的可回收物由藍鯨公司獨家回收、結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業務新起點首家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用戶

下午15點,藍鯨公司的工作人員小王駕駛收運車停放在中華新路全家便利店門口,刷一下藍鯨IC卡、取下電子秤,取出倉庫中的一麻袋紙箱等物品稱重。小王說,「10公斤,請籤字確認重量。費用將通過系統自動結算。」刷卡、稱重、系統結算,耗時約數分鐘的回收流程是由藍鯨公司向普陀區84家全家便利店門店獨家提供的新服務,這同樣也是全家便利店處理可回收物的新渠道。

「雙方利益訴求互補,非常迅速籤約合作。」藍鯨公司可回收物市場開發負責人朱曉祺對記者介紹道,自5月1日起,普陀區的全家便利店可回收物收運交由了藍鯨公司處理。

作為一家深耕可回收物處理的環保企業,藍鯨公司此前主要的業務覆蓋在普陀區商務樓宇和街鎮居民區。此次與全家便利店達成合作,實現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無縫對接的新嘗試,全家便利店亦成為藍鯨公司的首家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用戶,朱曉祺表示,「與全家的合作,一方面擴大了企業的『朋友圈』,提升了知名度;另外一方面擴寬了服務對象範圍,進一步檢驗企業可回收物流轉處置效率。」

工作人員刷藍鯨IC卡結算

增「利」減「負」 全家便利店初嘗「甜頭」

全家便利店分布在普陀區大街小巷,每家門店每天除乾濕垃圾外,還會產生約10公斤左右的紙箱、物料等可回收物。

全家便利店上海事業一部課長範曄向記者介紹,在沒有和藍鯨公司達成合作前,門店對可回收物的處理方式基本依賴物業提供服務或者個人巡街收運,「時間不固定、價格不穩定,需要的時候可能還找不到人。」範曄說,遇到新店開業或者促銷時,物業服務和個人力量就很難滿足店鋪地實際需求。雙方達成合作後,藍鯨公司提供配套服務,包括兩路收運車隊,並按照沿街店鋪、商務樓宇、居民區等店鋪分類逐一上門。此外,上門時間還選擇錯峰或夜間時段收運。對於新開店鋪貨品上架後面臨的突發需求,藍鯨公司也承諾最快速度上門服務。

藍鯨員工在便利店收取可回收物

除了及時周到的服務,全家便利店還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利潤」。據範曄介紹,目前普陀區全家便利店逾9成為加盟店,雖然每月可回收物總價不高,但日積月累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蚊子腿也是肉』,藍鯨公司給的回收價格相比此前高了不少,加盟商們非常歡迎,願意配合。」範曄向記者算了一筆帳,假設按單店一天10公斤計算,全部交有藍鯨公司處理後,可以新增「門店基金」近一倍,「雖然金額不多,但是對於店主來說,後續的門店促銷,宣傳單印製等支出部分有了獨立經費;對公司總部來說,在門店形象管理、續約操作、財務核算都有了一定數據支撐。」

目前雙方合作已滿月,對於「蜜月」期合作成效,全家便利店已初嘗「甜頭」。範曄笑著說,其它區域的全家便利店都「實名羨慕」普陀區「便利」與「經濟」雙獲益的收運模式。「據我所知,目前全市門店中,只有普陀區由專門企業開展可回收物上門服務。從各門店反饋了解到,定時上門為店員工作減負,亦無須再操心紙箱堆放佔用倉庫空間。」

藍鯨公司提供專車上門服務

經統計5月匯總數據,藍鯨公司在全區全家便利合計收運可回收物約15噸。其中單店回收量最高的為蘭溪路二店,超517公斤;而收運頻率最高的大渡河路四店則藍鯨公司提供了31次上門服務。

藍鯨員工打包稱重

記者:王笛編輯:謝雨潔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區委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普陀這裡的片區恢復開放啦!

大樂透頭獎,普陀彩民攬下千萬大獎!

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一批文職人員→

男子被腰痛折磨數10年竟與「潔癖」有關

相關焦點

  • 日本與臺灣頂新搶奪全家便利店,中國大陸市場到底誰才是正宗?
    作為日本三大便利店集團之一,日本全家於2002年和頂新合資成立了全家中國,頂新負責在中國經營全家便利店,雙方共享利潤,同時頂新需要向日本全家支付權利金,作為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代價。經過十多年的擴張,全家在上海已有1000多家門店,在大陸則有逾2500家門店。相信說起全家便利店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這是一家中國企業,或者說這是一家來自於中國上海的企業。
  • 全家便利被查處 全家便利店因公眾號被查處原因介紹
    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信消息,5 月 27 日帳號主體為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的「全家微生活」微信公眾號發布一則的廣告推文的標題,引發網絡熱議,被眾多網友投訴。
  • 全家便利店加盟費及加盟條件介紹
    全家和7—eleven是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連鎖便利店,他們的品牌發源地在日本(日本的便利店文化很發達),它在2017年的時候迅速佔領全國市場,發展勢頭甚至超過的7-eleven,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就達到了10萬家。
  • 全家便利店四代店原來長這樣!
    更智能:便利店也可以很酷▲二維碼幕牆,進店可掃碼打卡領取積分去便利店也可以像玩遊戲一樣每日打卡籤到?全家四代店使之成為可能。入口處特別配備的二維碼幕牆使得顧客可以通過掃碼籤到領取積分獎勵,並獲得全家的優惠活動信息,讓購物變得更有趣,更實惠。
  • 全家便利店道歉
    5月27日大家熟悉的全家便利店引發爭議,不少粉絲怒了雖然並不是商品本身的問題但卻確確實實地影響到了「全家」的形象怎麼回事?5月27日,帳號主體為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的「全家微生活」發布了一條推文該推文標題以及封面存在不符合公眾傳播的內容據了解這是一則關於「雪糕」的推文內容是介紹冰淇淋、雪糕系列產品但其標題、頭圖卻觸及底線
  • 全家便利店加盟店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企業投資全家便利店加盟品牌,月收入12.64萬元。這是品牌統計一線城市門店月均收入的數據,因此這一利潤數據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那麼,6位數的月收入是如何計算的呢?我將以文字的形式,詳細介紹便利店的月度利潤數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看看。       月營業額:以一線城市為例,便利店的加盟投資成本相對較高。
  • 「全家」便利店在中國將以加盟為主
    日本便利店連鎖企業「全家」計劃在2013年度內將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連鎖店加盟店的比率提高到60%,達到2012年的兩倍。「全家」在中國市場現有店鋪近千家。「全家」考慮首先優化現有體制,而非急於增加新店,以期打下穩定的增長基礎。「全家」的中國業務由日本famima和臺灣全家便利商店的合資公司運營。臺灣全家的董事長潘進丁也兼任日本famima的中國業務負責人。
  • 你會花100元辦一張全家便利店的會員卡嗎?而這張卡給全家帶來了什麼?
    2個店員一輪嘴的說,我第一反應是跟星巴克的會員卡差不多啊,星巴克的才88元,全家的居然要100元?回家後我還是上網搜了一下資料,看看全家的會員卡為什麼定價比星巴克的還貴。然後,看到網友很兩極的評論。至於每周三會員日、生日、促銷產品額外送積分,為了回本,你憋著自己平日需求算好日子手機提醒在全家指定時間、指定產品中消費自己未必一定需要的東西,你很開心啊?那些送的咖啡不是每個全家店裡都提供的,你要跑到特定幾個門店兌換才行好嗎?那些集享卡APP商城裡的東西你真對比一下某寶某東後你真的願意買嗎?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疫情對日本便利店的衝擊有多大?
    最近,日本全家被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全資子公司的新聞,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到了。 據日媒報導,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對全家便利店的股份進行全資公開收購,預計到8月24日將完成。
  • 最低2.5元,全家便利店最值得買的都在這了
    哈嘍~我是你們最愛的哥,話說上班我最愛的一件事就是去逛公司樓下的便利店,不得不說裡面的一些小零食真的hin好吃,剛好看到隔壁小五月有做便利店零食攻略,就轉過來給你們看啦,讓大家大飽口福~ ( ) 嗨寶寶們晚上好哇,我是五月兒~ 之前在做一些好物開箱視頻的時候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伊藤忠將100%持股】日前,日本全家便利店...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伊藤忠將100%持股】日前,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據悉,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公開收購全家便利店的股份,收購過程預計持續到8月24日。數據顯示,伊藤忠此前持股50.1%,已擁有控股權。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這背後大佬是誰?
    日本知名連鎖便利店「全家便利店」在近日發布公告,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伊藤忠此前就持有全家便利店50.1%的股份擁有控股權,此次收購結束後伊藤忠的持有率將提高到100%。
  • 全家便利店要來福州了!?今天刷屏了!
    如果全家真的來福州了那會不會再次掀起排隊熱潮呢?!如今在福州各家便利店之間的競爭那叫一個激烈!目前,新開業的7-11門店全部為直營店2021年後加盟將開始啟動而據福州市商務局透露羅森便利店有意與我市企業進行投資合作但尚未找到合適的合作對象這意味著,未來若有合適合作對象在日本規模僅次於7-11的第二大便利店集團羅森便利店也有望入榕!
  • 全家便利店的罩門
    彭博社5月14日報導,全家便利店日方母公司全家UNY控股公司(FamilyMart UNY Holdings Co.)在開曼群島法院起訴臺灣頂新國際集團,訴訟緣由是頂新集團「沒有公平分享全家便利店在中國地區迅速擴張所帶來的收益」,要求頂新方面放棄在內地全家合資公司中持有的近60%的股份、交出經營權。彭博社報導未能說明這是一樁2個多月前即已宣判的「舊案」。
  • 全家找到便利店新增長方法
    這讓便利店已經進化到幾種業務價值偏向:有的重點放在了選址的精益求精,有的重點放在了商品開發的持續創新,有的重點放在了區域覆蓋的體量擴張,有的重點放在了技術迭代帶來的門店端強管控。不過,便利店的業務從理論上告訴我們,一個企業其實可以包含以上所有價值偏向。至少能做到同時做到所有選項的優秀品質,並更突出其中一項能力。
  • 全家便利店道歉 做了什麼能讓消費者如此憤怒?
    對於全家便利店相信不少人都會知道的,因為全家便利店是一家日本連鎖便利商店集團,在中國、泰國、韓國及美國也有連鎖店,主要銷售也是日常用品以及零食等等。不過現在全家便利店道歉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來了解一下真相!
  • 全家便利店深陷羅生門,誰在說謊?
    如此看來,全家和藍莓評測似乎都各執一詞,不肯鬆口,但不得不說,不管最終這一事件是場蹭熱度的鬧劇還是遲來的真相,都將再一次提醒便利店相關從業者將顧客至上的理念做到腳踏實地,即將飲食安全放在第一位。而針對藍莓評測指出的問題,全家方面強調,冷藏商品如果超過保質期,掃碼無法通過,顧客也無法購買。但是話鋒一轉,又稱目前這個技術還未普及到所有商品。就目前而言,儘管不少便利店利用科學技術為門店賦能,提升競爭力,然而在排查臨期和過期商品方面主要還是依靠人工執行,這意味著人工操作將會為食品安全問題帶來一些潛在的風險或是不確定性。
  • 伊藤忠商事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
    日本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對全家便利店股份進行公開收購,收購總額預計可達5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78億元)。整個收購過程將會持續到8月24日。伊藤忠商事此前就持有全家便利店50.1%的股份,擁有控股權。此次收購完成之後,伊藤忠商事對全家便利店的持股將達到100%。
  • 全家吳海斌:便利店只有兩種,一種是顧客想要的,另一種顧客不想要
    即使是全家便利店,也在北京市場經歷過艱難但有趣的探索。為什麼一個首都機場就有好幾家全家便利店?為什麼全家便利店會被當作地方美食的標杆之一,被人做出攻略放到網上?為什麼全家的就餐區往往會留出多達8個座位?為什麼有人找不到賓館,會呆在全家便利店過夜?《零售老闆內參》帶著這一個一個問題,採訪了北京全家負責人吳海斌,通過他的解答,你可以找到關於北京全家的真正發展秘笈。
  • 全家便利店上海成長記:自提業務充滿遠景
    上海的近750家「全家」便利店中,加盟店和直營店的比例相當。  「沒有日本的滿街的自動販賣機,也沒有臺灣的滿街的小吃攤,上海城市發展的這一階段非常適合便利店發展。」  鮮食當家生產定價藏「玄機」  說起「全家」,吸引你注意的或許是貨架上美味的便當,或許是積點換購的「哆啦A夢」、「航海王」的小玩偶,或許是「五月天」的代言,亦或許是「全家就是你家」這句簡單卻有透著幾分溫馨的宣傳標語……2004年7月「全家」在上海的第一家店開門營業,經過近10個年頭,已經有近750家門店,約佔上海便利店總數的六分之一,每家便利店的日均客流量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