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1時18分,e三明註冊用戶數突破100萬,實名認證數超過81萬,超全三明市常住人口三分之一;到22日傍晚,註冊用戶數突破105萬……。」這是自2019年7月23日上線以來,一周年的時間內,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蛻變,幹出了美好藍圖:e三明取得了斐然的成績,推動治理現代化水平和服務水平,也讓老百姓說話管用了。
幹出美好藍圖:一年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蛻變
「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走進e三明建設運營中心,17個水晶大字在牆上十分醒目。為落實好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e三明建設工作,一年來e三明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變化。
三明市是福建省內信息化基礎最薄弱的城市,信息化集約建設資金投入少,部門自建的應用系統少,數據共享交換意識弱,雲計算資源冗餘不多,政務數據匯聚平臺功能不全。去年4月初,三明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e三明建設工作,成立了書記、市長分別任組長、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e三明辦,計劃在3個月內建成e三明平臺。
時間短、基礎弱、資金少,這是當時面臨的困境。三明市委辦相關領導帶領市數字辦技術人員,面對困難,敢於承擔、迎難而上,深入市直32家單位,用最短的時間開展摸底調研,全面了解全市信息化建設家底,確定了起步方向。
為確保e三明平臺儘快建設、儘早上線,由三明市委辦領導帶隊赴龍巖、漳州考察學習。了解兩地APP的建設亮點,取經龍巖打造作為福建省城市APP創新標杆的「隨手拍」和漳州重點實現的「八大服務」的先進經驗,為後來e三明的開發打下堅實基礎。
「走出去」也要「請進來」,通過邀請專家組來三明市指導,取長補短,擇善而從,從平臺軟體功能開發、配套應用系統改造、政務數據和雲服務支撐項目、便民服務上線批次安排、服務團隊辦公場所設置等要素出發,形成e三明「先易再難、先基礎再擴展、先簡易查詢到高頻辦事」的建設模式推進項目實施。
美好藍圖是幹出來、拼出來的。e三明辦組織對接部署會議,並對工作進展開展督查。每周召開周例會,承建方、監理方、相關單位參會,部署當周工作安排,制定工作計劃,明確項目建設時間節點、目標任務,並建立涵蓋工作推進效果、過程、進度等考評體系,定期通報進展情況,以目標倒逼責任,以時間倒逼進度,以督查倒逼落實。
龐大複雜的工作最需要協調好各部門共同完成,e三明辦、編辦、財政局、數字辦、城管、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解決編制、經費、組織培訓、責任劃分……一項項工作保障了e三明建設工作的有序推進。
2019年7月23日,三明市委副秘書長、e三明辦主任熊旭明向外界通報e三明正式上線發布,三明人民開始有了自己的網上公共服務平臺。
創新服務模式「一端全辦」: 全市1052項審批服務全部入駐
「原先一個事情要跑2—3個部門,現在有了e三明,只需要在網上辦理流程,各部門就可以在網上統一審核和審批,基本上跑一趟窗口就可以完成任務。」7月14日,三明市城投公司的項目負責人楊淼到市行政服務中心的自然資源局辦事窗口辦理貴溪洋路網的規劃選址意見書和用地預審等事宜時告訴記者。
這是該市行政服務中心全面推進企業群眾辦事少跑路,實現「一次辦」機制創新的一個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三明市依託網上公共服務平臺e三明,與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互聯互通,創新「一網辦、一次辦、一窗辦」「三個一」服務模式,全力打造掌上辦、馬上辦、網上辦事平臺,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上線一年來,我市共有1052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部入駐『e三明』,個性化「一次辦」項目達700項,為全省最多,市直部門『一件事』集成辦理事項目前已有50項,是省指標的5倍,同時,我們還推行了網上預約辦事、微信拍就辦等,『e三明』網上辦事達9.58萬件。」三明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副主任吳良述說。
除了市民,企業也享受到紅利。三明市行政服務中心積極推進一窗能辦更多事的「一窗辦」,實行「一窗受理、分流轉辦、限時辦結、統一反饋」惠企服務辦理,較好地幫助企業解決惠企政策哪裡查詢、如何申辦等問題,實現了辦理流程規範,政策兌現透明高效。財政局、人社局、住建局等15個單位78條惠企政策實現全程網辦。
截至目前,三明市本級共辦理35964件次惠企政策事項,共兌現資金9.8億元;12個縣(市、區)共辦理了85278件次惠企政策事項,共兌現資金5.7億元。
e三明提升現代化治理水平:老百姓說話管用了
e三明讓不僅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其實質更像是用大數據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群眾從被動利益訴求到主動參與監督治理,倒逼政府部門主動提高城市治理和服務水平。
e三明就像是一個企業的生產流水線,「服務」就是這條流水線上的產品。全市各個部門用工匠精神不斷打磨線上的「產品」,讓群眾、企業辦事更加方便,不斷提升群眾對服務「產品」的滿意度。
老百姓說話管用,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截至7月13日,12345平臺共受理群眾訴求154424件。同時,部門也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訴求受理率100%,反饋回復率100%,及時查閱率99.93%,按時辦結率99.93%。
有呼必應,有訴必理,有理必果。12345便民平臺,打通了線上和線下,整合線下市縣鄉3級政府及其部門資源,使得老百姓關注的問題,甚至是社會管理的難點,都能在平臺上得到進一步反饋或解決。
群眾從被動利益訴求到主動參與監督治理,倒逼政府部門主動提高城市治理和服務水平。「e三明」公共服務平臺為了保障服務平臺高效運轉。在運行的一年時間裡,12345便民服務平臺滿負荷運轉,三明市縣12345便民服務中心,實行全年日曆日24小時工作機制,及時轉辦e三明隨手拍訴求件。
市民訴求事項辦理時限逐步縮短,訴求件批轉要求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部門辦理時間由原來的2-10個工作日縮短到2或5個日曆日;對於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的噪音擾民、城市管理、環境汙染、消費糾紛、供水、供電、供氣等緊急事項,馬上轉辦並電話告知承辦單位辦理,實現即時現場處理。每月收集匯總分析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研判民情輿情,形成呈閱件,呈報市委、市政府,為決策提供參考。
2019年9月23日,e三明平臺更新到2.0版本,在「保護人民群眾的信息安全」上下足功夫;2020年1月1日,正式上線3.0版本。大量整合原來分散的辦事服務渠道,強化e三明平臺為民、為企辦事服務能力;目前,e三明為市民提供了189項城市服務和功能,較1月1日3.0版本上線之初的109項,又形成量級的提升……
7月23日, e三明新推出4.0版本。在新版本中,更優質的服務、界面、功能體驗讓人們眼前一亮。新改版升級後的 e三明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提出新思路、新舉措,上線新服務、新功能,繼續堅持「一端全辦」的核心理念,構建「全方位、全天候、全參與」的網上公共服務統一入口。 (記者 陳洪亮 通訊員 陳雪珍 劉巖松 黃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