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地久天長》閃回敘事與現實交替,不過分渲染悲傷

2021-01-08 小蕾姐談生活

電影《地久天長》真實得像是聽爸爸媽媽講著某個親戚或鄰裡的故事,那個看似離我遙遠而其實不過這30幾年的故事。那些隱忍和動蕩,血緣和寄託,情感和責任。其實很希望現在的小朋友能去看看,它或許不夠有趣不夠戲劇性還很長差不多三個小時,但是它是父輩們真實的生活,不是為了認同,而是更理解之後我們一起變得更好吧。也好希望現在的爸爸媽媽們別把孩子看得太重,在孩子之前,先是你們自己呀,多看看你們自己,為自己多姿多彩地生活吧。故事的最後,長大後的周永福說老爸,我是星星啊,用的王源的聲音,那一刻有點跳戲,想著用成熟男人的聲音或許更和諧一些。但如果,理解成少年的永福和養父母的和解,一下子又鼻酸了。

計劃生育、下崗潮、下海熱、出軌、生與死,一輩子很長,長到一部電影的時刻裡只能展現這些人生的岔路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記憶刻度也從你還記得那天麼,變成了你還記得那年麼,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電影的主角,這是一場單程旅行,有些事情錯過了,大概率上就是永久錯過。珍重,沒有什麼是不能面對的。覺得英文片名比中文要好,全片最佳就是王景春和詠梅的表演,細膩動情,我中間有段哭得停不下來,片子沒有刻意催淚是我比較滿意的一個地方,他倆演得太真實了,但是我還是得說一句,不管什麼原因,出軌都要不得,太渣了。

所以我更喜歡詠梅,真的好溫柔好有母性光輝,片子看完,只覺得友情愛情都不會天長地久,只有痛苦才會地久天長,所以,好好生活吧,珍惜當下。雖然長達三個小時但不會覺得枯燥無味,講述了30年代兩個普通家庭因為一個孩子的離去經歷的傷痛和諒解。雖然王源的鏡頭少,但把叛逆少年演得很傳神。站在陽臺上薅頭髮,殺馬特髮型和服裝,疏離的眼神,最讓我難受的是,養父告訴他原名叫周永福的時候他愣了一下,他肯定沒想到拿到的身份證名字不是叫劉星而是周永福。這個家他好像從來沒有融入進去,他永遠都是那個離開了的劉星的替代品。

養父說即使他和星星長得再像,也不是星星。他為什麼叛逆,養父養母好像從來都沒有理解過。他躲在船艙往外看的時候也是希望養父養母來找的吧,但是沒有。他拿著周永福的身份證離開的時候頻頻回望也還是捨不得這個家的,但養父養母並沒有挽留。你愛他們,他們卻不像愛親兒子一樣愛你,但周永福你最後還是回來了,你說爸爸,我是星星,超級心疼周永福。王景春演技讓人五體投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最考驗功力,真是當之無愧的影帝,不過劉耀軍這個角色是很傳統的中國男人,對朋友特別有義氣,去監獄探望被捕的同事,不去朋友家尋仇,把痛苦留給自己。

但是對妻子,唉,在那個時代心存僥倖讓妻子懷孕進而被迫流產,與徒弟的意外糾葛,不完美,真實。觀看影片時,我覺得這個電影表達的主題太大膽了,所幸,它避免了尖銳的成分,所呈現的形式讓人接受。閃回敘事與現實交替,不過分渲染悲傷,整部片子,男主和女主的對白少得可憐,甚至微笑也沒有幾個。有個場景我記憶特別深刻:在小年裡,茉莉去看望男主耀軍和女主麗雲,屋裡冷清的氣氛和屋外熱鬧的煙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是我看過的最長的電影啦。

看完電影難以入睡,片名取自主題曲《友誼地久天長》,電影中響起這首歌時,借男主角之口解釋了它是文革後知青回城時,面對分離而被人傳唱的歌曲。因此這部電影如果有另一個名字,應該叫做:知青回城之後,就像魯迅提出娜拉出走之後的命題,而王小帥用接近三小時的漫長電影,描述了之後的故事。這部電影一開始讓我找尋到了很小的時候的記憶,花缸子,花床單,還有硬板床,小時候在外婆家看到過。電影中也有很多哭點,爸爸把身份還給星星,海燕和麗芳在病房的見面,最後讓我哭崩的還是浩浩的解釋,還有那句爸爸我是星星,另外電影雖然三個小時,但似乎是像平常電影一樣的感覺。

相關焦點

  • 《蝴蝶效應》:解讀電影中獨特的敘事方式帶來的魅力
    這部影片雖然已經上演了十幾年了,但是如今在豆瓣依然有著8.6的高分,其魅力可見一斑,今天我嘗試從電影的敘事結構、劇情的設定、敘事視角以及影片的主題和現實意義,來解讀一下這部影片的魅力。①故事情節在現實和過去之間來回穿梭,真實和虛幻之間交替敘述,同時達到了有機的協調和統一一般電影敘事中的情節安排是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四部分組成,但是這部電影卻是由「現在-過去」兩個部分的不斷重複,展現的是「前因-結果」兩個部分,並且劇情呈螺旋形上升趨勢。
  • 它演繹著人間的悲歡離合,電影地久天長,一部生命終極意義的思考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健健的電影時間,我是健健。生命終極意義的一場思考,憑電影地久天長。從處女作到地久天長,見證了王小帥導演的成長。如果說王小帥早期的電影類似青春殘酷物語,那麼地久天長則像葉芝的。當你老了,即使地久天長,不是王小帥最好的電影,也是他最具野心的一部。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探索人生如何地久天長。在長達三個小時的影片時間中,導演試圖向觀眾展示中國近三十餘年的現當代歷史。
  • 《受益人》通過閃回補充敘事
    一起看完電影,朋友微信發來的,當然認識你也真高興。故事發生在山城重慶。吳海6歲的孩子悠悠得了哮喘。他靠著白天幫人看網吧、晚上兼職開代駕掙一點微薄的收入,日子過得十分窘迫。他的好友鍾振江因貪汙公款,需要在短時間內迅速籌集800萬,便鼓動大海合夥騙保一千萬。他安排大海接近網絡女主播嶽淼淼,大海負責「結婚、籤字」,鍾振江則負責「出軌、意外」,淼淼負責「犧牲」。
  • 《地久天長》把悲傷留給自己
    看完電影,想到了左小詛咒的《把悲傷留給自己》。他的嗓音很富有特色,乍聽之下覺得很難聽,越聽越覺得喜歡。「把我的悲傷留給自己,你的美麗讓你帶走,從此以後我再沒有,快樂起來的理由。」電影的結尾白髮鬢鬢的耀軍和麗雲,對著電話那頭說:「星星,爸爸媽媽可想你了。」
  • 電影就是生活本身,如何《地久天長》,唯有一生不忘!
    疫情期間在家又重溫了一遍《地久天長》這部電影,雖然是第二遍,但是卻依然很有感覺,這部電影無疑是中國電影比較傑出的作品之一。電影用了將近三個小時去講述了中國三十多年的時光故事,可以說將近三十年所有的影響重大的國家政策都很好的在幾位主角身上體現了出來,電影獲獎的消息無疑是又增加了他很高的關注度,雖然整部電影的情節平平但是卻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沒有刻意去渲染陰鬱的氛圍和人物所遭受的苦難
  • 《地久天長》:一場久違的相逢,終於將中國電影帶回了最好的狀態
    「這部電影充滿了中國情感,而老百姓接受的正是電影的故事和人情。」——這是王小帥在《地久天長》上映後說的一句話。在2019年柏林電影節,王小帥導演的一部《地久天長》斬獲最佳男主、最佳女主雙銀熊獎。電影本身就是打亂敘事結構的,我們看到的其實都是不同時間段的碎片,這是一個拼圖的過程,當把所有的線索都拼在一起的時候,兩家人的愛恨情仇就如一幅鮮活的畫卷呈現在我們眼前,電影中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或多或少地有著包袱和羈絆,推動著影片的矛盾衝突發展,除了海報上兩家人在一起跳舞的場景之外,很難看到他們他們身上有真正的笑容,所以影片大多數的場景都是壓抑的,埋下了一個又一個情緒爆點。
  • 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等方面探討《鐵達尼號》的魅力
    影片對悲劇氣氛的準確刻畫和渲染與其獨特的敘事策略密不可分。作為一部已有歷史的老電影,電影《鐵達尼號》在當時採用了一種比較新的敘事策略。對於這一部分,我將從以下兩點進行分析:首先,採用敘事的敘事策略,避免平淡敘事的枯燥。
  • 中國人面對苦難的生存哲學,都在《地久天長》裡
    這種大時代背景下普通家庭和個人的故事,早已成為某類中國電影典型的敘事模式,不少第五代、第六代導演都曾拍過此類「史詩」巨作。無疑說明,中國觀眾高度認可此類刻畫大時代變革背景下小人物命運的「傷痕」敘事,大家對此感到「心有戚戚然」,從而對創作者「將心比心」。2我先簡單回顧一下情節,不可避免會有一點劇透。《地久天長》的主角是兩位國企工人,劉耀軍和王麗雲,他們有一對摯友夫妻,沈英明和李海燕,兩個家庭各有一個年齡相仿的兒子。
  • 國產兒童電影的敘事特色丨調查報告
    20世紀80年代後,國產兒童電影的題材增加,商業性加強,類型也有所拓展,湧現出一批如《瘋狂的兔子》《少男少女們》等佳作,這一時期出現了敘事重心開始向兒童個體轉移,但整體敘事方式仍然顯得較為單一。一些農村題材兒童電影聚焦於貧困的惡劣環境渲染,以俯視的態度去展現農村兒童的苦難,對農村的想像趨於刻板,兒童教育類電影也往往將兒童看作受教者,讓成年人為兒童灌輸社會規範。
  • 遭刪減、引爭議,這部劇背後不為人知的8件事——《地久天長》
    這片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人在影院端坐三個小時不動搖?今天就來聊聊片子本身,講講看這部電影時,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我不下崗誰下崗,你不下海我下海《地久天長》動人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把兩個普通家庭的小人物故事,嵌入到中國變革激烈的三十年大時代中。
  • 電影《地久天長》:人情社會的人情冷暖
    但他們始終走在一起,不離不棄。培根曾經說過:"幸運最能發現罪惡,而厄運最能發現美德"。這對夫妻面對厄運的態度,不是很好詮釋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嗎?2,天災人禍,最終沒能打垮一段純真的友情。後來沈英明的妹妹茉莉找到了劉耀軍。
  • 「閃回」看電影
    那是不講究版權的時代,《認識電影》譯出後差點選上了臺灣十大好書之列。以後著作權正軌化,書商也去購買了版權,在臺灣長銷數年,大陸出現盜版,後來大陸也同步正版發行,據說也頗受各大學電影科系的青睞。於是文化大學教學的窘境便成了歷史。現在學生不單可以輕易看完《認識電影》而對電影有基本常識,而且陸續在許多出版的中文電影書籍中滋潤陶冶(更別提現在成套出版的電影經典光碟呢)。
  • 電影《無雙》的敘事「騙術」
    對於電影藝術來說,其核心的藝術表現形式就在於用畫面和聲音講好一個故事,而改變講故事的方法或許就能重新挖掘和彰顯其意義所在。2018年9月,由莊文強編劇及導演的影片《無雙》以其高水準的敘事技巧完成了對類型片的重新闡釋。1.
  • 激情場面、閃回太多了,適當刪減,這部電影會更好
    在電影、電視劇中,激情場面一般只起到吸引部分觀眾眼球的作用,而閃回的作用也只是為了幫助觀眾回顧前面相關的劇情,如對劇情發展的作用不大的話,盡可刪減;如果這些內容太多的話,只會適得其反,令觀眾厭煩。黃柏基執導的喜劇電影《愛情攻略》就是如此,激情場面和閃回太多了,如果進行適當刪減的話,效果會更好。
  • 十部2019年度華語電影排行榜,三部都是動畫片,第一名實至名歸!
    《哪吒之魔童降世》神話故事新編,以一種不令人悲傷的方式來講述悲傷的哪吒童年。豐富多元充滿想像力畫面;包含幽默、熱血、感人和人生觀點的劇情。不鬧海的哪吒,是文本與技術雙成熟的華語動畫。故事流暢、角色生動,雖然魔改,但整體路線還是以膾炙人口的大鬧陳塘關故事為基礎,且更符合當下文化價值。
  • 從敘事架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挖掘老片《鐵達尼號》的魅力
    影片對悲情氣氛的刻畫和渲染精準到位,這一切與其獨具一格的敘事策略不無關係。作為一部具有23年歷史的老電影,影片《鐵達尼號》採用了當時較為新穎的敘事策略。對於這一部分,我將從以下2點進行分析:第一,採用敘述的敘事策略,避免平鋪直敘的枯燥性。電影採用敘述的敘事策略,影片開篇即為一個步入暮年的老人向鐵達尼號探測隊成員講述回憶的場景。
  • 現實中的愛情,比電影還要真實!你聽說過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嗎?
    一部電影一個故事,刀刀介紹大家都看過的電影,給你們訴說一些離奇的故事!——《一個電影一個故事系列》很久很久之前,以為電影中的很多故事大多數都比現實要悲慘,但是後來才發現原來現實中的故事,和電影中的故事相比,會更加悲慘!比如……愛情。
  • 趙柔柔:《第一次的離別》與民族題材電影的抒情美學與敘事轉向
    「不謀而合」的「希望」與「治癒」之語無疑應和著疫情下的影院艱難處境而發,但不難看出,它們也暗示著某種相似的敘事策略。這種敘事策略在中國民族題材電影中有清晰的承繼關係。它並非肇因於疫情,但不期然間與當下現實語境形成了某種共鳴。
  • 推個電影|地久天長
    友誼地久天長- 王源04:01來自Luna愛電影最近又重溫了一遍《地久天長》,還是產生了頗多感觸。《地久天長》是由王小帥執導,王景春、詠梅領銜主演,齊溪、王源、杜江等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兩個家庭因為一次意外而生縫隙,甚至其中一家由北方遠走遙遠的南方,相隔三十年後再度聚首的故事。
  • 專家評價國產電影:口碑鑄就票房 繼續扛鼎市場
    在這十部影片中,既有《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由主旋律電影升級而成的「新主流大片」,也有《少年的你》《地久天長》《撞死了一隻羊》《紅花綠葉》等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和觀眾認可度的中低成本影片。專家們對2019年的中國電影做了深入分析與多方位的回顧,認為新主流大片已經成功晉級,良好的口碑鑄就了票房效益。未來,新主流大片還將繼續扛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