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月三,薺菜茶蛋香 一年不頭痛,神醫華佗方 語絲詩社、五(5)班、原六(2)班同學共迎傳統習俗「三月三」暨主題詩歌創作活動

2021-02-07 文樞藝苑

江南三月三,薺菜茶蛋香

一年不頭痛,神醫華佗方


 ——語絲詩社、五(5)班、原六(2)班同學共迎傳統習俗「三月三」暨主題詩歌創作活動

 

 

記一次「違規」活動體驗,

享一味「匠心」美食饕餮,

品一種「傳承」生活態度。

 


秘制薺花茶蛋例圖

 


三月三,近清明,天氣暖,河水流,百花開,大地青。

民間有「三月三,薺菜賽靈丹」、「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南京人有三月三吃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老南京話的「聚財」和薺菜諧音,薺菜本身營養豐富,吃個雞蛋也有益於健康。據說吃過薺菜花煮過的雞蛋,能消一年的頭疼腦熱。相傳名醫華佗有天採藥時偶遇大雨,便在一老者家中避雨。見老者因頭疼痛苦難熬,便採來一把薺菜,囑咐老者用薺菜煮雞蛋吃。老者吃了三個雞蛋後便痊癒了。中醫認為,薺菜性味甘、涼,入肝、脾、肺經,有清熱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

值此「三月三」來臨之際,同學們在老師陪伴下,野外踏青,捎帶一些薺菜,做一鍋薺菜茶蛋,感知春天的氣息,品出春天的味道,真是「江南三月三,薺花茶蛋香。」

 


同學們比賽搜尋薺菜花:



同學們為煮蛋做準備工作:



同學們開始煮蛋下料:


 


同學們享受美味時光:

 



五(5)班同學詩歌作品欣賞:



薺菜花煮茶葉蛋

五(5)班 曹穎奇

十味香料齊入鍋,

香氣難抵四處溢。

製作過程屬不易,

出鍋垂涎口水滴。

滾燙依舊抵不住,

只為嘗到人間奇。

入口嫩滑香味撞,

唇齒縈繞還想食。

 

 

題茶葉蛋

五(5)班 閆蕊

小小雞蛋味本淡,

茶葉桂皮增奇香。

十裡之外陣陣味,

一食頭痛感冒痊。

 

 

贊薺菜花茶葉蛋

五(5)班 業欣茹

多種香料和調味,

伴著薺菜想家鄉。

滾湯個個娃娃鬧,

隨即嘗顆暖心田。

 

茶葉蛋賦

五(5)班 宋愛鑫

一顆一個生雞蛋,

放入鍋中慢慢煨。

燉出棕蛋出奇味,

天下小吃此最美。

 

贊薺菜茶葉蛋

五(5)班 周宇萱

多種調料帶薺香,

色味俱全飄淡味。

雞蛋入鍋拌薺菜,

華麗轉身味沉醉。

軟嫩綿密暖心內,

絲絲鹹香真是美。

 

薺菜花茶蛋

五(5)班 王欣

九種味料多,

幾番迷此香。

春食薺花蛋,

民族文化棒。

 

茶葉蛋

五(5)班 周欣妍

多種材料加薺菜,

變成美味茶葉蛋。

小小一顆力量大,

可治頑疾和頭疼。

 

賦茶葉蛋

五(5)班 周晨曦

味重多滋薺菜香,

滾湯迷霧滿乾坤。

入口潤滑真回味,

人間美食答謝春。

 

詠茶葉蛋

五(5)班 李慕琪

內有乾坤味道濃,

外是棕黑香氣漫。

多種香料缺不可,

讓人不停誇讚棒。

 

三月三之茶葉蛋

五(5)班 林羽楠

外表棕黑散發香,

剝開誘人引人吃。

配料齊全濃香味,

人人陶醉盡愛此。

 

頌茶葉蛋

五(5)班 蘇雅婷

十味香料來搭配,

滿屋飄香傳四方。

製作過程多工序,

迎面撲來茶味滿。

入口嫩滑清香存,

猶想華佗濟蒼生。

 

茶葉蛋

五(5)班 蘇哮豐

傳統文化要傳承,

蛋煮四十八小時。

銅齒鋼牙咬不動,

美味無比惹人吃。

 

頌茶葉蛋

五(5)班 姚玉婷

多方香料味道全,

桂皮茴香碧螺春。

香味撲來流口水,

人人愛吃饞心魂。

 

茶葉蛋

五 (5)班 張志成

薺花茶蛋真好吃,

全因香料美滋滋。

色香俱全嘗一個,

亦治感冒頭痛時。

 

薺花五香蛋

五(5)班 王偉屹

美味茶葉蛋,

香味傳千裡。

一顆腹中入,

天下當第一。

 

感宇宙牌茶葉蛋

五(5)班 夏可欣

七味香料全俱全,

敲打剝皮是秘方。

氣味飄香十裡遠,

美味可口唇齒伴。

 

茶葉蛋

五(5)班 盛景怡

薺菜雞蛋材料全,

味道鮮美煮一天。

可治感冒華佗事,

鍋蓋一掀口水饞。

 

薺菜花雞蛋

五(5)班 楊欣悅

薺菜花香茶葉蛋,

多種調味聚一身。

老抽醬油來上色,

香味撲鼻遠處聞。

治療感冒和頭痛,

傳統文化要傳承。

 

詠茶葉蛋

五(5)班 王子軒

又滑又圓大雞蛋,

放入鍋中燉出味。

從此愛上此美食,

沁人心脾香噴醉。

 

賦茶葉蛋

五(5)班 吳憂

一顆棕蛋出奇味,

美味可口傳千裡。

狼吞虎咽吃入腹,

天下美食屬第一。

 

茶葉蛋

五(5)班 曾維民

煮蛋香氣飄四方,

香味俱全真誘人。

抿抿口水忍不住,

一口吃盡治頭疼。

 

茶葉蛋

五(5)班 胡青雲

一道雞蛋顏色深,

薺菜用水洗幾遍。

同煮能治頭疼好,

美味亦讓人稱讚。

 

茶葉蛋

五(5)班 周秦羽

小小一顆茶葉蛋,

香氣撲鼻惹人醉。

工藝複雜匠心匯,

回味無窮心相隨。

 

詠薺菜雞蛋

五(5)班 劉珂宇

薺菜雞蛋一同煮,

出鍋香味飄十裡。

不僅美味還美麗,

華佗故事添傳奇。



詩社同學們享受美味時光:

 



詩社同學詩歌作品欣賞:


詠薺菜茶葉蛋

五(2)班 蔣棟旭

薺菜雞蛋味道香,

茶葉老抽齊添加。

垂誕三尺流口水,

吃完打得嗝都響。

 

茶葉蛋

五(6)班 王露臻

又是三月三,

春暖薺菜開。

十味調料放,

清水煮雞蛋。

美味天下無,

香氣飄滿天。

 

詠茶葉蛋

五(4)班 柯華瑞

又是一年三月三,

薺菜花開真是香。

採來就要配雞蛋,

滾沸冒氣惹人饞。

 

茶葉蛋

四(5)班 張思涵

回味無窮茶葉蛋,

要放老抽和薺菜。

碧螺春茶奇香漫,

好吃還能無病來。

 

茶葉蛋

五(3)班 張奕帆

食材草藥熬成香,

勺敲蛋熟吸美湯。

剝殼味濃垂三尺,

一口咬出驚人贊。

吃上茶蛋治頭痛,

其中有功華佗方。

鹹香濃鬱成奇味,

世界第一在此間。

 

頌茶葉蛋

四(4)班 朱啟航

薺菜營養豐富多,

煮起雞蛋除頭痛。

十味調料香氣濃,

色香俱全薺菜蛋。

外表圓潤真好看,

咬上一口味回甘。

香飄十裡味濃厚,

吃上十個還不嫌。

一聞奇香不由動,

多吃一點身體健。

 

茶葉蛋

四(6)班 胡波

嫩嫩荒草不可奇,

別以此株小視其。

它又大名叫薺菜,

十味生色鍋中戲。

光吃一顆還不夠,

連食十個才滿意。

 

薺菜茶葉蛋

五(3)班 周天宇

又是一年三月三,

薺菜花開遍地是。

十味調料和雞蛋,

飄香四鄰口水溢。

輕口一咬心神怡,

從此愛上不離棄。

 

茶葉蛋

五(3)班 卞綺璠

自古吃蛋三月三,

薺菜花兒正爛漫。

根兒綠來花如雪,

蛋白鮮嫩蛋黃軟。

香味濃來熱氣滾,

再來盛上湯一碗。

 

詠茶蛋

五(4)班 馮敏哲

華佗奇方留至今,

食後飽足嗝也香。

能解百毒治頭痛,

嘗有薺花牽掛腸。

 

茶葉蛋

五(5)班 張天成

三月三日吃雞蛋,

放入薺菜和調料。

煮蛋一天味最佳,

外表棕黑內裡黃。

一聞口水流千尺,

剛剝雞蛋肚子喚。

吃了十個不解饞,

一聲飽嗝心花放。

 

茶葉蛋

五(4)班 曹晙晢

又到一年三月三,

家家一齊煮雞蛋。

老抽桂皮全俱全,

舌尖美食味道香。

只吃一蛋除頭痛,

華佗故事真動人。

 

贊茶葉蛋

五(3)班 史勇峰

各類調味聚一鍋,

入口溫熱味蕾滋。

不僅美味更是藥,

日啖十個亦無事。

 

薺菜蛋

五(4)班 蔣譯嫻

青青薺菜除頭痛,

妙學妙用煮雞蛋。

五香八角調味料,

香氣十足口水現。

三月初三來幾個,

華佗故事感人腸。

有宜身心長智力,

傳統習俗我承傳。

 

薺菜茶葉蛋

四(2)班 夏梓晴

薺菜長長白點點,

象徵聚財好兆頭。

雞蛋營養尚豐富,

同煮如寶放老抽。

一年頭疼要拋除,

此物療效快悠悠。

曾經華佗上山去,

碰個老叟病盡收。

 

茶葉蛋

五(6)班 王露臻

又是三月三,

春暖薺菜開。

十味調料放,

清水雞蛋埋。

美味天下無,

香氣滿院栽。

 

 

茶蛋

四(5)班 方昕萍

三月三來吃茶蛋,

十味香料一種香。

碧螺春茶味道好,

華麗轉身價格昂。

 

薺菜煮雞蛋

三(5)班 沈馨菲

又到春天三月三,

桂皮八角放雞蛋。

口水垂涎三千尺,

滿足飢餓嗝也香。

 

茶蛋

四(5)班 張洛旖

十種大料生奇香,

放入雞蛋齊等候。

濃濃汁潤流口水,

吃上一口也不夠。



 

 原六(2)班開展「三月三」活動:



薺菜花煮茶葉蛋

六(2)班   劉雅霏

    今天媽媽煮了一大鍋薺菜花茶葉蛋,我當然要先品嘗一下媽媽的手藝了。

    剛打開鍋蓋,一股熱騰騰的香氣撲鼻而來。我使勁地吸了一下,簡直令我口水直流,於是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茶葉蛋,結果把手燙得通紅。接著,我小心翼翼地剝開蛋殼,準備開始大吃一頓。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開始小口小口地吃。那茶葉蛋是那麼香,那麼令我回味無窮。小小的茶葉蛋圓溜溜的,好似一個胖胖的孩童,可愛極了。我越看茶葉蛋越想吃,又一口氣吃了兩個,可是不小心把我噎著了,直喝水。媽媽在旁邊看著我哈哈大笑,我雙手叉腰,鼓起了嘴巴,很生氣。

    雖然這次吃茶葉蛋有生氣的時候,但是回過頭來想想時,還是那麼有趣,我多想天天吃到這美味的薺菜花煮茶葉蛋啊!



 

茶蛋時光

六(2)班  王靜雯

放學一回家,廚房裡的香味便縈繞在了我的鼻尖,我匆匆忙忙丟下書包,隨著香味兒「飄」進了廚房裡。一進廚房,只見媽媽正端著剛出爐的茶葉蛋慢悠悠地朝我走來,我等不及立馬跑上前拿了一個,就開始剝殼,那茶葉蛋滾燙滾燙的,燙得我的手仿佛像是被火燒了一樣。我望著茶葉蛋,發現它原本的白衣裳在時間的熬製下變成了深褐色。像一個穿著棉襖的胖娃娃。看著看著,我就情不自禁地咬了下去,頓時,薺菜花的香味瀰漫在我的齒間,而雞蛋原本的味道也慢慢被釋放出來,讓人留連忘返。媽媽看我這麼享受的樣子,便笑眯眯地拿了一個茶葉蛋和我一起吃了起來。廚房裡有著茶葉蛋的香味,也有我和媽媽的溫馨時光。

 


美味茶蛋

六(2)班  張帆

   一放學回到家。我就被廚房裡的香味所吸引,不由得咽了咽口水。我衝向廚房,看到茶葉蛋就抓起大快朵頤,可茶葉蛋不想「犧牲」,它把我的手燙得通紅。我小心地剝開茶葉蛋,只見,一個黃白相間的娃娃映入眼帘。我張嘴咬一口,汁水四溢,頃刻間,唇齒留香。媽媽,看著我的吃相笑了起來,我也笑了起來。時間仿佛停留在這一刻!



 

薺花香嫋嫋

六(2)班  陳紫翎

     一進家門,迎面撲來一種奇特的芳香。我迅速地脫下書包,用力嗅了嗅,閉上雙眼,飄飄悠悠地找到了香氣的發源地——廚房。見奶奶沒發現我這個「老鼠」,就躡手躡腳地拿起一個湯勺,本想偷偷地拿一個茶葉蛋,然後出去慢慢品嘗,但沒想到那個「調皮鬼」,竟然為了保護自己,在自己的周圍放了一把火,把我的手弄得紅通通的,像一個被壓扁的紅氣球。第一次「偷蛋」沒有成功,我就換了另一種更機智的辦法。我捧起一個碗,把茶葉蛋倒了進去。我慢慢地剝開蛋殼,原本白色的蛋被薺菜染成了棕紅色,但味道一點兒也不比煮的遜色,咬上一口,霎時間,淡淡的香氣瀰漫在嘴邊,久久不散。我沉醉在這種美味的佳餚中,好似入了仙境一般……

 


 

三月薺花香

             朱晨燦

又是一年三月三,菜花黃滿地,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飛回到那遙遠的時光。

    記得我在貴州讀書的四年,每年春節過後,我就要踏上西去的火車,父親母親、祖父母忙著給我張弄一切,就是在那樣一個嚴寒的冬日裡,祖母在廚房裡煮茶葉蛋,我偎在她身後,突然想起早些年農曆三月三煮茶蛋時,家裡都是挖薺菜花放在大鍋裡煮,由於現在特殊的時間我就再也沒吃過那樣好吃的雞蛋了。我和祖母玩笑地說著這事情,心裡想著薺菜也只在三月前後才會出現。她說這兩天溫度回升快,後面的菜園裡興許能找見薺菜的身影,我們在透著青草芳香的泥土裡搜尋著,我很快就發現了一顆薺菜,莖頭上竟冒出星星點點的白花,祖母見了很高興,她佝僂著身子繼續找著,她拿一把小鏟在成片的青草叢裡搜挖著。我只能看到她花白的頭髮被風吹亂,看到她孱弱的身體,臉上被歲月鑿刻得刀痕累累,我立在風中心底好生憐愛。

我回憶的絲縷是從這樣的場景開始的: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祖母時常給我做茶葉蛋當早餐,我常常偷偷地藏起來帶出門去,在和小夥伴玩的時候邊吃邊跑,引得他們直咽口水,為了能夠得到一口茶葉蛋吃,我就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老大」,那時我只有五六歲,關於茶葉蛋的美味,也留在了我的記憶之中。而每到三月三這天,茶葉蛋總要配著薺菜花來煮,芥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人們會將新鮮的薺菜花洗淨後綑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茶葉、桂皮,再配上各種香料:山奈、生薑、八角、茴香、香葉、醬油、鹽和冰糖,煮上一大鍋,每人美美地吃上幾個,可交發財運,還能防治頭痛頭昏病,何樂而不為呢?

祖母做的薺菜煮茶蛋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她在煮蛋的湯劑中加了五香粉,於是那茶葉蛋吃起來就格外香,我感到了祖母的心思和對美食、家人賦予的許多溫暖。而今,一家人包括祖母都誇我做的茶葉蛋最好,並指定要吃我做的。曾經我在貴州的同學吃我做的茶葉蛋上了癮,大罵我不安好心,在煮茶蛋的湯劑中放了罌粟殼,以至於害得他們總也擺脫不了對那味道的嚮往,於是,每逢周末他們就買來雞蛋讓我做,一直連續了兩年多,像著魔似的一直被那味道所牽掛。其實,做茶葉蛋何需放什麼罌粟殼,但也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僅湯的配料就有十餘味,更多還是懷著一份做美食的心情吧,在貴州的四年裡,我偶爾看到一叢薺菜花,在異鄉裡同樣兀自生長著、開著白色的小花,便會在心裡醞釀起一陣激動,想起我從小到大祖母挖薺菜的場景,於是總會身體力行,既不怕髒也不怕累,三兩分鐘就鼓搗出一些薺菜拿去和雞蛋一起煮,這似乎使得茶葉蛋的味道更加渾厚凝香、回味悠長。趁熱吃時,茗香嫋嫋撲面,放涼吃時,那浸透在蛋裡的茶香便悠悠地在嘴裡散發開來,齒頰生香,讓人迷戀,更催發出濃濃的人情味出來。

    又是一年三月三,又是一年薺菜花開的季節,又是一年祖母多生華髮的時候,那些失去的純真歲月,正如三月裡芬芳怒放的薺菜花,恣意香飄的薺菜煮雞蛋……那些只能在鄉野農家裡體驗到的樂趣,全部沉澱在我的記憶裡。對於這份情這份意,不只是聲感謝,不只是份留戀,它會隨著歲月沉澱、沉澱再沉澱,定格成永恆。

 



相關焦點

  • 三月三煮雞蛋,地米草煮雞蛋準備好了嗎?
    傳統紀實 ┃美食----引言----三月三是漢族傳統節日,舊稱「上巳日
  •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
    「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今天農曆三月初三,老媽昨天從地裡拔了一把薺菜,今天早上煮了一鍋薺菜煮雞蛋。這民間的習俗,年輕人都不太知道,但老人往往都記在心中,我這年紀也不算小了,但還真不記得這些。最近因為看中醫中藥的書,養成了一個毛病,每次看見花花草草的,就想查一下它的藥性,了解一下它的性味歸經和效用。
  • 又是一年三月三:「地菜雞蛋當靈丹」!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地菜煮雞蛋民諺曰:「三月三,地菜當靈丹。」每年農曆三月三,都有地菜煮雞蛋的習俗,相傳是在楚地,人們因為風吹雨打,頭痛病很常見。
  • 三月三——你恰雞蛋了嗎?
    上巳節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三月初三吃薺菜煮雞蛋農曆三月初三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吃了可以一年當中腰腿不疼、頭不疼。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紀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三月初三放風箏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風箏的習俗。
  • 陽春三月三,地菜賽金丹!4月21號潭王府喊你過來呷「地菜子煮蛋」噠!
    農曆三月三,地菜賽金丹!作為三月三必備美食,地菜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 農曆三月初三各地習俗,你所在的民族習俗是什麼呢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俗話說:「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春食薺菜是江南民間的傳統習俗。
  • 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
    辛棄疾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說的就是地米菜。當桃花梨花畏畏縮縮躲在樹枝叢中時,地米菜花就已迎在溪頭野地,搖曳春日了。地米菜和春天一起萌發,它冒出地皮兒,幽幽小小的,長在薄薄的暖陽之下,也或者綿綿的春雨之中。剛成一朵米字型,北方人即採了它包薺菜餃子吃。我們這兒不吃餃子,也不包春卷,嫩地米菜,也就沒人拔它。
  • 薺菜煮雞蛋有哪些好處,來看看吧!
    在很多地方,三月初三這一天,都會吃薺菜煮雞蛋!不知你那邊有沒有這個習俗呢?
  • 廣西壯族三月三吃什麼食物:10種傳統美食+節日特色小吃
    2、薺菜煮雞蛋  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漢族在這日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  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淨後綑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溼、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 在荊楚地區農村,農曆三月初三;有用「地米菜」煮雞蛋的風俗
    相傳,在這一天吃上一碗地米草煮雞蛋,既可以交財發運,又可以防止頭痛頭昏病。據說這個風俗因神農而來;在遠古時期荊楚地區,人們因為風吹雨淋,在當時頭痛病很常見。話說三月初三神農路過雲夢澤,見鄉民頭疼難耐,他找來野雞蛋和地米菜,煮給人們充飢。當人們吃了以後,頭不痛了。
  • 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的傳說
    陰曆三月三,特別是湖北江漢平原地區,都有一個風俗習慣,地米菜煮雞蛋,吃了頭不疼。三月三這天才效果最明顯。關於這個風俗習慣的傳說,有一說是和華佗有關係,華佗頭疼,自己不得治。有天,夫人採來薺菜(就是地米菜)回來,原本餵豬,華佗一看,芥菜小毒,有降肝火,涼血解毒功效,於是,隨手丟了一把正在煮石滾蛋的鍋裡。煮好的石滾蛋清香撲鼻,湯色碧綠,華佗吃了兩個,喝了一碗湯。過了一天,頭疼病好了,那天剛剛是三月三。於是留下了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治療頭痛的風俗習慣。
  • 白沙:情滿「三月三」 八方賓朋醉
    「三月三」是海南黎族苗族同胞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今年白沙「三月三」節慶活動時間集中在4月6日至4月7日。在活動期間,白沙組織開展黎族苗族「三月三」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鄉村文化旅遊、越野車場地賽、開幕式暨豐收祭典巡遊、特色商品美食展、群眾趣味性民俗體育競技、「白沙杯」全國拳王爭霸賽、長桌宴及民歌對唱、「三月三」主題暨篝火狂歡文藝晚會等九項主題活動,讓遠道而來的賓朋共度這一場民俗盛宴的同時,也盡情領略海南生態核心區的秀美山水。
  • 又是一年「三月三」:「三月三」是什麼日子?這些風俗你知道嗎?
    而不同地區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節日的叫法和習俗自然也大相逕庭。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黃帝,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傳說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黃帝同炎帝並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 三月三 上巳節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上巳節逐漸演化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們臨水宴飲(稱曲水宴)的節日,並由此而派生出上巳節的另外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觴。
  • 宜州區多所小學師生網聚「三月三」,和美慶佳節
    宜州區實驗小學少隊部供圖宜州區實驗小學: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教學實踐活動3月23日,宜州區實驗小學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以「網聚『三月三』和美慶佳節」為主題,開展「三月三」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暨線上課程教學實踐活動。
  • 春三月麥地田野裡的薺菜,古稱「護生草」,民諺有雲:「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讓你學會不生病的智慧。  陽春三月,正是採薺菜的好時候。在田野、路旁、庭院,到處可以見到野生的薺菜。很多人肯定見過,但是功效如何呢?我們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薺菜古稱「護生草」,民諺有云:「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 瓊臺黎族同胞載歌載舞共慶「三月三」
    瓊臺黎族同胞載歌載舞共慶「三月三」 2015-04-22 16:30: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昌江4月22日電 (記者 付美斌)22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片石村廣場,來自臺灣花蓮、屏東的阿美族、排灣族、魯凱族等50名同胞,與海南黎族同胞歡歌跳舞,共同歡慶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
  • 又是一年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吃出春天的味道
    農曆三月三,有吃地米菜煮雞蛋的習俗,地米菜即薺菜,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民間不僅有「陽春三月三,地菜當靈丹」的諺語,還流傳著「春食地菜賽仙丹」的說法。地米菜花蕾為白色,一莖一串,呈倒三角形,有淡淡清香地米菜在三月的農村很常見,如果你有一份雅致的心情,可帶上小鏟子,趁著風和日麗的天氣去田間,挖一些地米菜回來。
  • 明天三月三,記得要吃這野菜,清肺排毒,對身體好,錯過再等一年
    今日導讀:農曆三月初三,又稱「上巳節」,此傳統節日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盛行,而在當天,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習俗,比如畲族在三月三,家家戶戶都會吃烏米飯,而布依族會祭祀山神,侗族會搶花炮、鬥牛,壯族有吃五色糯米飯的習俗。
  •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被稱「上巳節」的三月三竟有...
    於是,古人就趕在「巳月」到來之前,用一種活動驅逐陽氣,以防患內熱之疾,這一天就被定為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叫做「上巳」,而活動的形式就是大家到東流的河邊去潑水、玩水。水與火是相互制約的,即水可以克制火,也就是講,通過潑水、玩水就可以預防或治療人的內熱之疾,使人們在一年之中不會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