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的傳說

2020-12-26 liuzesheng

陰曆三月三,特別是湖北江漢平原地區,都有一個風俗習慣,地米菜煮雞蛋,吃了頭不疼。

三月三這天才效果最明顯。

關於這個風俗習慣的傳說,有一說是和華佗有關係,華佗頭疼,自己不得治。

有天,夫人採來薺菜(就是地米菜)回來,原本餵豬,華佗一看,芥菜小毒,有降肝火,涼血解毒功效,於是,隨手丟了一把正在煮石滾蛋的鍋裡。

煮好的石滾蛋清香撲鼻,湯色碧綠,華佗吃了兩個,喝了一碗湯。過了一天,頭疼病好了,那天剛剛是三月三。

於是留下了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治療頭痛的風俗習慣。

還有一說,不是關於華佗的,是關聯李時珍,如果華佗知道治療頭痛,也不會要鑿開曹操的腦殼,也不會被曹操害死。

給曹操吃地米菜煮雞蛋就好。

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這個風俗習慣在湖北流傳盛行。立春後,湖北遍地的地米菜。

江漢平原很少人喊地米菜為薺菜。

傳說李時珍原來叫李石珍,還真有個有趣的故事。

李時珍出生那天,他的父親李言聞正在雨湖上打魚。平常運氣還不錯,這一天卻連下幾網都一無所獲,李言聞很喪氣。

氣急敗壞的你言聞準備拉最後一網了回家,這一網拉起來還是什麼也沒有,只有一塊形如雞蛋的小石頭。

李言聞嘆道:石頭呀石頭,我要你何用?我是準備打幾條魚,回去給夫人補身子的,夫人就要生產了。

李言聞還是把這雞蛋一樣的石頭帶回了家,剛剛進門,夫人就臨盤了……是個男孩,是個學生,家人甚喜。

當晚李言聞又做了一個夢,夢見仙人鐵拐李前來道喜說:「石珍石珍,百病能診。做我高徒,傳我名聲。

於是,李言聞給兒子取名李石珍,並把這石頭用袋裝著系在李石珍的身上。

後來李石珍長大了後自己改名為李時珍。

為什麼?是因為同村小夥伴老調戲李石珍,是石頭變的。笑話他是石頭裡蹦出來的。

李時珍出生後,他母親落下個頭痛的毛病,雖然是藥醫世家,也沒能治癒李時珍母親頭痛的毛病。

到了李時珍十歲那年,李時珍屋外的空地上玩耍,用石頭壘了一個灶,拿來鍋,學著母親樣子煮長壽麵。

地米菜滿院都是,李時珍就摘來當麵條,還弄了個雞蛋一起煮。

煮好後,端給母親吃:「我給娘煮了碗長壽麵。」

母親一看,地米菜當麵條,雞蛋還是完整的雞蛋,孩子的一片心啊。

感動哭了……

再肯定這也無毒,一家都是老中醫了。

李時珍母親把雞蛋吃了,還把湯喝了幾口,李時珍在一邊看著母親吃「長壽麵」,一邊說:「娘親以後就不頭疼了……」

還真是神奇了,以後李時珍的母親的頑固性頭疼毛病真的好了。

就這樣,流傳下來了,地米菜煮雞蛋治療頭痛。

傳說那天,剛好是三月三。

相關焦點

  • 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
    說的就是地米菜。當桃花梨花畏畏縮縮躲在樹枝叢中時,地米菜花就已迎在溪頭野地,搖曳春日了。地米菜和春天一起萌發,它冒出地皮兒,幽幽小小的,長在薄薄的暖陽之下,也或者綿綿的春雨之中。剛成一朵米字型,北方人即採了它包薺菜餃子吃。我們這兒不吃餃子,也不包春卷,嫩地米菜,也就沒人拔它。地處江漢平原的腹地,三四月間,菜地裡有吃不完的蔬菜。
  • 又是一年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吃出春天的味道
    農曆三月三,有吃地米菜煮雞蛋的習俗,地米菜即薺菜,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民間不僅有「陽春三月三,地菜當靈丹」的諺語,還流傳著「春食地菜賽仙丹」的說法。地米菜花蕾為白色,一莖一串,呈倒三角形,有淡淡清香地米菜在三月的農村很常見,如果你有一份雅致的心情,可帶上小鏟子,趁著風和日麗的天氣去田間,挖一些地米菜回來。
  • 掌握這幾個技巧,煮出Q彈、好吃、有營養的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
    今天農曆農曆三月初二,每逢三月初三,我們當地人們都會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為家人煮上一鍋地米菜煮雞蛋。我們這邊叫地米菜,又叫薺菜。在民間有「三月三,薺菜賽靈丹」的傳說,據老一輩人說,在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去山裡或者菜地旁採摘一些新鮮的地米菜,把地米菜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雞蛋等食材,煮上一鍋,全家每個人都吃一碗,可以保證一年當中身體健康,不生病。地米菜,藥用價值很高,有歸肝脾經,有清熱利溼、明目的功效;含有大量的纖維素,使用後可增加胃腸蠕動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 薺菜煮雞蛋有哪些好處,來看看吧!
    在很多地方,三月初三這一天,都會吃薺菜煮雞蛋!不知你那邊有沒有這個習俗呢?
  •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
    「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今天農曆三月初三,老媽昨天從地裡拔了一把薺菜,今天早上煮了一鍋薺菜煮雞蛋。這民間的習俗,年輕人都不太知道,但老人往往都記在心中,我這年紀也不算小了,但還真不記得這些。最近因為看中醫中藥的書,養成了一個毛病,每次看見花花草草的,就想查一下它的藥性,了解一下它的性味歸經和效用。
  • 在荊楚地區農村,農曆三月初三;有用「地米菜」煮雞蛋的風俗
    在中藥裡,地米菜的藥用價值很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三月三、蛇出洞」荊楚地區的農鄉。每年的農曆三月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用地米菜煮雞蛋,而且雞蛋數量還必須是單數的。話說三月初三神農路過雲夢澤,見鄉民頭疼難耐,他找來野雞蛋和地米菜,煮給人們充飢。當人們吃了以後,頭不痛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不頭疼」的習俗也延續至今了。還有一個傳說是:在三國時期,名醫華佗來沔陽城採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頭暈症,痛苦難堪。
  • 又是一年三月三:「地菜雞蛋當靈丹」!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 三月三——你恰雞蛋了嗎?
    上巳節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三月初三吃薺菜煮雞蛋農曆三月初三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吃了可以一年當中腰腿不疼、頭不疼。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紀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三月初三放風箏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風箏的習俗。
  • 今個三月三,北方吃薺菜煮雞蛋,南方吃雞屎藤,除腸中惡氣
    我真的,從沒見過任何一個節日像三月三這樣,有這麼多宜忌,這麼多草木成精。據我的不完全統計,這些草木,會達到藥效巔峰:夏枯草、蔓菁花、北方地區的桃花、薺菜花、苦楝花、桐花……以下三月三的宜忌,是我去年編寫的,來自明代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
  • 三月三 公交駕駛員清晨吃上線路「愛心雞蛋」
    (記者 李晨 通訊員 廖瑜) 「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是民間習俗。3月26日早晨,在武漢琴臺大道琴斷口公交場站調度室,654路、740路復班的駕駛員們接過主管陳龍剛剛煮熟的雞蛋,瞬間溫暖了駕駛員們的心。自3月25日起武漢恢復部分公交,654路、740路是其中的2條線路。
  • 三月初三,吃了地米菜煮雞蛋,腰不酸、眼不花
    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按我們這裡的習俗,要用地米菜煮雞蛋吃,老人家說吃了地米菜煮蛋,一年都腰不酸,腿不疼,力大無窮。雖說有點誇張,但是每年都會吃,非常重視這個風俗。這種草在我們鄉下隨處可見,也就是薺菜,它的別稱很多,如芊菜、雞心菜、淨腸草、護生草、血壓草、香包草等等。
  • 三月三 上巳節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黃帝誕辰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 廣西壯族三月三吃什麼食物:10種傳統美食+節日特色小吃
    三月三的小知識:  三月三的傳說歷史故事及節日由來 廣西壯族4個經典傳說  2018廣西三月三放假時間安排 今年農曆三月初三假期幾天  三月三的風俗習俗 廣西三月初三有哪些禁忌忌諱講究2、薺菜煮雞蛋  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漢族在這日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
  • 2020/03上巳節:春浴祓禊三月三,草長鶯飛情綿綿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 今日農曆三月三,你吃地菜煮雞蛋了嗎?
    沒錯,今天是農曆3月3日,又稱上巳節,「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魏晉以後,上巳節的節期改為陰曆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當然關於這個節日的來源也有很多,雲寶百度了一段給大家看。一種觀點認為上巳節起源於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動。
  • 明天三月三,記得要吃這野菜,清肺排毒,對身體好,錯過再等一年
    今日導讀:農曆三月初三,又稱「上巳節」,此傳統節日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盛行,而在當天,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習俗,比如畲族在三月三,家家戶戶都會吃烏米飯,而布依族會祭祀山神,侗族會搶花炮、鬥牛,壯族有吃五色糯米飯的習俗。
  • 三月三煮雞蛋,地米草煮雞蛋準備好了嗎?
    民謠說:「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女人不戴無錢用,女人一戴糧滿倉。」民諺曰:「三月三,地菜子煮雞蛋」。相傳三月三為薺菜花生日,人們在三月三還用薺菜花煮雞蛋,據說可治頭痛、腰痛,青年女子永葆青春。 陸遊詩吟:「殘雪初消薺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還有「春來薺香忽忘歸」等。
  • 江南三月三,薺菜茶蛋香 一年不頭痛,神醫華佗方 語絲詩社、五(5)班、原六(2)班同學共迎傳統習俗「三月三」暨主題詩歌創作活動
    民間有「三月三,薺菜賽靈丹」、「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南京人有三月三吃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老南京話的「聚財」和薺菜諧音,薺菜本身營養豐富,吃個雞蛋也有益於健康。據說吃過薺菜花煮過的雞蛋,能消一年的頭疼腦熱。相傳名醫華佗有天採藥時偶遇大雨,便在一老者家中避雨。見老者因頭疼痛苦難熬,便採來一把薺菜,囑咐老者用薺菜煮雞蛋吃。老者吃了三個雞蛋後便痊癒了。
  • 陽春三月三,地菜賽金丹!4月21號潭王府喊你過來呷「地菜子煮蛋」噠!
    農曆三月三,地菜賽金丹!作為三月三必備美食,地菜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 三月三,地菜煮雞蛋,你以為只是好吃?湘鄉老鄉趕緊告訴家人!
    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湘鄉家家戶戶都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記得,每到這時,媽媽會早早起床用新鮮的地菜為全家煮上一鍋雞蛋,地菜的清香總能夠將懶床的我從睡眠中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