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鍛鍊不當會患「疲勞骨折」
醫生檢查發現,她竟然因為過度鍛鍊而損傷了小腿骨,被診斷為脛骨疲勞性骨折。專家說,疫情發生以來門急診應力性骨折患者明顯增加,尤其好發於中小學生,這可能是長期不運動或體育課活動量相對過度導致的,提醒大家注意。劉女士到醫院後,該院骨傷科主任醫師周中隨即對劉女士行右膝關節MRI檢查。MR顯示結果,劉女士為脛骨疲勞性骨折。劉女士萬萬沒想到自己因為長期超負荷鍛鍊,導致脛骨的過度疲勞而發生骨折。
-
你以為只有受傷才會骨折嗎?別天真了,疲勞了一樣會骨折
我們詳細檢查了患者足部的情況,除了局部輕度腫脹和壓痛外,沒有其他症狀,考慮到患者平素足部長期慢性負重,還是做了X片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拍片結果提示足部第2蹠骨骨折了(圖1)。該女士很奇怪明明自己沒有受傷,怎麼會發生骨折呢?
-
跑友備戰「漢馬」訓練不當骨折 提醒:預防疲勞性損傷
備受關注的「漢馬」倒計時不到半個月,不少選手積極備戰,但記者近日從江城多家醫院了解到,在備戰「漢馬」期間,因鍛鍊不當受傷的人數也不少。專家提醒,在備戰「漢馬」的過程中,了解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項,才能健康備戰、安全跑完。
-
腳踝的疲勞骨折不可小視 易轉變成「慢性筋傷」
長沙晚報7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陳雙)48歲的王女士一年前腳踝反覆疼痛,經醫院確診為腳踝骨折。一年多過去了,王女士的腳踝現在還偶爾會使不上勁,走路時間長了也會感覺酸脹。王女士有點擔心,不知道腳踝還能不能恢復到以前的狀態。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科副教授龔志賢詳細了解情況後解釋,王女士的骨折屬於疲勞骨折。
-
骨折不是小事,若處理不當,這3種併發症不是鬧著玩
骨折是指骨頭或骨頭結構出現部分或完全斷裂,這種情況易發生在老年人或兒童身上。大部分骨折只要選擇正確的處理方法,就能恢復原來的功能。但處理或護理不當,會留下或輕或重的後遺症,甚至會帶來不可逆的後果。骨折處理不當會引發哪些併發症?
-
骨折後如何護理?護理不當或會致關節畸形
小孩子摔傷,可大可小。治療好了還是得多留意觀察。這個12歲女孩就是典型例子。她4歲時摔傷右胳膊,導致右肘關節疼痛,沒法活動開。當時在當地醫院就診,診斷為右側肱骨骨折,行骨折手法復位夾板固定術。骨折癒合後,小女孩的父母發現孩子的右側肘關節有輕微的外翻。但也沒重視,想著小孩子很快就長大的,長大後就可以慢慢恢復了。結果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她的右肘關節外翻越來越明顯。於是家長帶著孩子到我們科就診。我們的檢查結果提示:右側肱骨遠端陳舊性骨折並右肘關節外翻畸形。
-
什麼是疲勞性骨折?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進行很多的鍛鍊,例如散步、跑步,去健身房等,大部分人鍛鍊後會可能感到肌肉酸痛、關節緊張等不適症狀,因為人體本身具有修復功能,普通的鍛鍊出現疼痛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休息幾天就好了,之所以形成骨折是因為損傷累計超過機體自我修復能力而造成的疲勞性骨折。
-
骨折了不是小事,若處理不當,當心出現這些併發症,很多人不知道
骨折了不是小事,若處理不當,當心出現這些併發症,很多人不知道肌肉關節問題:若身體部位骨折了,骨折的部位需要長期固定,這樣會限制肌肉和關節的活動,從而使血液循環運行不暢,導致關節肌肉發生纖維硬化,時間長了也會使肌肉萎縮。
-
骨折患者如何進行康復鍛鍊?康復鍛鍊時要注意什麼?
一般出現骨折後,常規的治療方法也就是復位加固定,保證不輕易出現移位,慢慢等待骨頭恢復。但是短時間內骨痂並不會生長出來,骨頭之間也並不容易連接,各種各樣的併發症也就容易隨之出現,那麼想要避免併發症,快速恢復骨折,就應該積極的進行鍛鍊。 骨折患者應該怎樣進行康復鍛鍊?
-
病例|容易被忽視的疲勞性骨折
威爾醫院骨科專家林子洪醫生,同時也是聯合醫生集團的高級顧問,他每天都要為許多深受骨科疾病的患者診治,今天林子洪醫生將為我們科普容易被忽視的「疲勞性骨折」。疲勞性骨折的病因說到疲勞性骨折,林醫生解釋了它的病因:「疲勞性骨折,它是因為骨骼系統長期受到非生理性應力所致,由於長期、反覆的輕微暴力集中作用於骨骼,日積月累下骨骼便出現連續性中斷或塌陷變形,是一種慢慢的進行性的損傷」。日常鍛鍊需適度
-
走這麼多路,不怕骨折嗎?醫生提醒,走路腳疼要小心是骨折
其實走路真的能骨折,我以前就碰到一個因為走路骨折的患者,而且他還是一個小戰士。這種骨折很有特點,臨床上有一種骨折叫疲勞骨折,也叫做應力骨折。如果你還不相信,那就好好看看下面的內容。一、骨頭也會疲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之前碰到的那個患者就是一個小戰士,他因為長期行軍每天要走數十公裡,所以經常讓自己的腳底板受力,反覆用力,之後出現了足底骨的骨折。另外,像舞蹈演員,籃球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這類職業都有可能出現這種骨折。
-
長時間沒運動警惕應力性骨折
然而,疫情期間,很多學生宅在家,沒有重複原來的運動習慣,或者長時間沒運動,剛回校園要警惕發生應力性骨折。市第三人民醫院創傷骨科醫師葉蔭科介紹,應力性骨折又稱「疲勞性骨折」,屬於創傷性骨折一類,長時間沒有運動,如恢復運動要量力而行,逐漸增加運動量。
-
疲勞性骨折——職業運動員的阿喀琉斯之踵
/// 疲勞性骨折,又稱行軍骨折或應力性骨折,多因骨骼系統長期受到非生理性應力所致,好發於脛骨、蹠骨和橈骨,臨床上無典型的外傷史,早期X線平片通常為陰性,所以容易漏診或誤診。▲如籃球運動員姚明,職業生涯剛剛走上巔峰,就因為「應力性骨折」退役疲勞性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傷害,在運動員中常有發生。它最容易發生在骨骼應力集中的部位,是常見訓練傷之一。通常與超強度訓練或姿勢不當有關,多發生於頻繁的長跑、越野訓練或單一科目的超負荷訓練。
-
不要小看了骨折!治療不當會有面臨3大併發症,小心為上
骨折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而且任何年齡段的人群都會出現骨折的問題,但是老人和兒童比較容易出現。骨折是指骨頭或者骨頭結構出現斷裂,不過大部分的骨折只要及時治療就可以恢復。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引發一些併發症來。骨折治療不當會有哪些併發症?
-
骨折之後,一直沒有恢復?醫生找到的根源,原來是4個術後習慣
1、沒有功能鍛鍊 : 像有些患者雖然骨折後,骨折的部分恢復很好,但是由於肢體的長期固定不動,出現了關節僵硬,肌肉和韌帶萎縮的情況,從而影響機體的功能恢復,出現骨折後患肢功能一直很難恢復到正常狀態。骨折後的功能鍛鍊時間要科學合理,過早的不恰當的功能鍛鍊很容易造成骨折二次受傷,不利於骨折的恢復,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專業的醫師指導下進行功能鍛鍊。2、飲食不注意: 骨折病人術後營養要豐富,但是要注意食物一定要便於消化和吸收的。骨折手術的患者,因為手術傷口部位還沒有長好,我們要尤其注意飲食不要辛辣刺激,以免造成傷口處感染髮炎。
-
讓您掉以輕心的「疲勞性骨折」
過度疲勞並不能通過休息自我修復!肌肉酸疼只是一個表面現象,還可能導致骨折!大家所熟知的骨折,通常是在車禍等外傷中由一次性暴力傷害所致。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鮮為人知的骨折,是由慢性損傷反覆累積所造成,即所謂的疲勞骨折,旅遊行走過於勞累、運動過度、長期穿高跟鞋等情況下都有可能發生。那麼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關於疲勞性骨折的那些事吧!!!
-
報復性運動與應力性骨折
每天早上的跑操,體育課的200米衝刺讓小餘感覺到右大腿下段有些疼痛,家長覺得那是太久沒有跑步了,休息一會可能就好,於是讓小餘休息了一周。在休息的一周裡,疼痛稍有緩解,一周後,小餘繼續跑步,右大腿下段疼痛加重了,甚至休息的時候也會感覺到鑽心痛。 小餘到了骨科門診,門診 醫師予x光片檢查,未見明顯骨折徵象,建議回家休養,避免距離運動。
-
壯小夥患上「疲勞性骨折」 為什麼還能跑能跳?
但是幾天前,他感到雙腿疼痛,上醫院一檢查,診斷結果是「雙下肢骨折」,而且醫生說,骨折的原因,和他經常鍛鍊有關。杜強這就有些納悶了,自己既沒有摔過腿,也沒有崴過腳,明明還能走路,怎麼就是骨折了?骨皮質出現空洞這種「骨折」容易被忽略通過X光片檢查,東陽市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徐國紅髮現,杜強兩側脛骨中上段骨皮質增厚,增厚的骨皮質內分別有一個楔形和類圓形的空洞,這屬於「灶性壞死性疲勞骨折」。為什麼骨折了還能走能跑?對於這個診斷結果,杜強表示不明白。
-
學生返校後跑步意外骨折,許久不運動,鍛鍊時應當注意什麼?
學生運動時,「意外」受傷 根據南方都市報近日報導,在湖南省長沙市的第八醫院,上周接診了7名「應力性骨折」的患者,都是十四五歲的初三學生。 根據醫生提供的信息,由於這些初三的學生們要應對即將到來的中考體育測試,開學複課後便加大相應的訓練強度,隨後出現了「應力性骨折」。
-
骨折會留下什麼後遺症?這幾個症狀都要小心了
很多疾病會伴隨併發症的,骨折也是一樣。不同類型的骨折,其併發症有可能不同。骨折的類型有很多,發生骨折的類型不同,其併發症也不盡相同。那麼,踝部骨折脫位後併發症有哪些?以下是踝部骨折脫位的後遺症:1、發生踝部骨折,如果有大出血、劇烈疼痛、創傷,就可能會引起休克。2、骨折導致血管損傷,也可能會導致損傷性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缺血性肌攣縮或肢體壞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