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而且任何年齡段的人群都會出現骨折的問題,但是老人和兒童比較容易出現。骨折是指骨頭或者骨頭結構出現斷裂,不過大部分的骨折只要及時治療就可以恢復。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引發一些併發症來。
骨折治療不當會有哪些併發症?
1、骨頭壞死
骨折後沒有及時做好相關的治療,容易導致特殊部位的骨折出現骨頭壞死的現象,比如距骨部位出現骨折就比較容易導致骨頭壞死的現象出現。此外骨折沒有及時治療還容易導致畸形癒合,主要是骨折過早進行負重,會導致局部出現塌陷,加上因為固定不夠,從而引起畸形癒合,會影響到骨頭的一個外觀。
2、引起感染
對於開放性的骨折,而且還伴有比較嚴重的汙染和軟組織缺損等骨折,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徹底的清創,抗菌治療也不夠及時,都會導致骨折部位出現感染來。嚴重的患者還會引起化膿性的骨髓炎,這些都會給後期治療比較大的困難,而且容易影響到身體健康。
3、關節炎
骨折部位如果沒有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容易導致骨折出現創傷性關節炎的現象。也就是說骨折部位就算癒合好了,但是也會經常出現明顯的疼痛感,而且關節部位的活動也會受限。如果是在特殊部位發生骨折,比如肘部等,還會導致骨化性肌炎的出現。
骨折後如何處理?
1、緊急處理
一旦發生骨折問題要馬上觀察是否有傷口。如果出現傷口則要採用紗布覆蓋好,避免傷口被感染到。此外要注意對傷肢進行固定,避免牽拉和移動身體,而導致骨折更加嚴重。最好是採用夾板進行固定,如果沒有專業的工具也可以適當採用硬紙板或者樹枝等進行固定,然後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2、及早康復訓練
雖然骨折後不能夠太早做康復訓練,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太晚進行。一般骨折後一個星期,就可以適當的做一些收縮和舒張的鍛鍊,可以有效的防止骨折部位組織出現粘連的現象。等到骨折後4-6個星期,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擴大活動範圍,讓關節適當的活動。不過在進行康復訓練的時候,要注意採取循環漸進的原則,不可以操之過急。
一旦出現骨折,要注意及時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然後進行正規有效的治療。而且骨折後的1-2周內屬於比較重要的恢復期,這個時候的護理工作也很重要,及時採取正確的護理方法可以有效促進骨骼的癒合。在恢復期間,要注意適當補充營養,多休息,密切觀察傷處是否有異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