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每天都在走路,提到走路的好處,有人會說走路能減肥,走路能緩解壓力,那除此之外,走路還有什麼好處呢?
有研究發現,走路的步數和死亡風險有一定的關係,可能你看到之後會有點疑惑,大家每天都在走路,不還是有的人長壽,有的人壽命短嗎?下面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這項研究,你就會明白了。
研究者選擇了1.8萬多名的美國女性,她們都是老年人,平均的年齡在72歲。研究者讓每一位女性都戴上了記錄的設備,可以準確地知道她們每天走的步數和速度,這項研究從2011年進行到2015年,研究結束後,從中發現了走路步數和死亡風險的關係。研究發現,適當的步行確實有助於降低死亡的風險,每天走4400步,死亡率會下降,每天走7500步,死亡率停止下降,也不會上升,所以說上了年紀的人,每天步行的數量在7500左右就可以了,沒必要一定要日行萬步,過於強求,反而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從上面的實驗可以看出,走路和死亡風險之間還是有一定關係的,每天走7500步,是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的。但是這7500步,並不是隨便的走走,可能有人說我今天去逛街走了7500步就是在運動了,但實際上並不算,逛街是走走停停,速度沒有規律,並不能起到很好的鍛鍊效果。真正的7500步,是要專門抽出時間來步行,勻速前進,用正確的走路姿勢來走,才能起到降低死亡風險的效果。
專家告知各位,1種走路姿勢更有利於長壽
走路姿勢有很多種,每個人有自己的習慣,一些人可能喜歡快走,一些人喜歡慢走,一些人喜歡走走跑跑等等,其實正確的走路姿勢,是有助於長壽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部分人邊拍自己邊走路,看似好像很奇怪,但是對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走路時左腳向前,雙手打開,左腳落地時,用右手輕輕的拍打左邊的胸部,要注意是輕輕的,不要對自己「太狠」。右腳邁開時,也是一樣的步驟,只不過左右有所變化而已。左右不斷的交替,堅持這樣走路的話,以至於增強肺部功能,可以讓呼吸變得更加順暢,肺好了,自然更加有利於長壽。
走路有很多的好處,但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項,老年人走路速度不要太快,避免出現意外。若是本身就有心腦血管疾病,最好是走路更慢一些,避免加重身體的負擔。走路要控制好時間,並不是時間越長就越好,每天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走路過程中若是出現缺水現象,要注意及時補水,避免因為缺水而出現不良症狀。總而言之,想要長壽,就要注意控制好走路的步數,時間、姿勢、速度等等。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平時多喝水,對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