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懂密宗佛像

2021-02-19 密咒持明喜苑

 

  早期的密宗非常講究保密。之所以要保密,不是因為密宗有什麼問題。密宗不會有什麼問題,它是非常正確、殊勝的修法,然而,它用的某些方法,卻是普通人看不慣的,所以很多不了解的人會有誤會甚至邪見。一旦產生邪見,就會有罪過。密宗的上師們不願看到這種結果,因此才要求保密。

  可是,目前密宗的保密工作卻沒有抓好——除了一些具體的修法和訣竅仍隱藏在成就的上師們心裡,其他的書籍、佛像已經公開了。以前密宗的有些佛像根本不能打開,每個唐卡上面都覆蓋一塊布。若是要求非常嚴格的唐卡,沒有灌過頂或非修行人永遠不能打開。但如今沒法保密了,碰都不能碰的唐卡,居然在市場上公然出售。更有甚者,有些冒牌上師竟然聲稱自己掌握著真正的密法。其實,如果他真正精通密法,也不會隨便亂傳;不懂的人因為沒有掌握訣竅,實際上也傳不了什麼,因此也談不上有多大的危害。


  作為密乘弟子,你們的確有必要了解這些情況。對待密宗的佛像,不能簡單地根據外表來胡亂猜測。實際上,每個佛像的任何一個具體細節,都有內、外、密三種意義。就像之前說的天靈蓋裡面的血,通過這種表相,可以挖掘出整個修法,以及整個佛教的慈悲和智慧的總集,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輕易地評價任何一個佛教的修法或教派,這是我們應該堅守的、非常重要的原則!

——摘自慧燈之光5《藏傳佛教簡介》

相關焦點

  • 一篇文章看懂密宗佛像
    當你步入藏傳佛教寺院的殿堂,在香菸繚繞、霧氣氤氳中感覺金銅造像的神奇怪異時,不能不攝服於藏族人民對美的感悟和創造才能。藏傳佛教金銅佛像的分類自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印度、尼泊爾、內地以及中亞地區傳入雪域高原,佛教便在吐蕃社會原有的苯教文化土壤中,開始了艱辛的初傳步履。吐蕃王朝的幾代藏王力倡佛教,都遭到了佔主導地位的苯教的排斥,由此引發了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激烈交鋒:佛苯之爭。
  • 佛教密宗主要供養哪些佛像?
    因而,佛教開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間信仰中禳災、祈福、崇祀眾神等世俗宗教觀念,逐步走向密教化。公元七八世紀,密教在印度趨於極盛,成為印度佛教的主流。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14),天竺僧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相繼來到長安,傳來印度正純密教並形成密宗,被稱為"開元三大士"。
  • 清代宮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密宗佛像
    傳入中國大約在東漢初年,此後,佛教經過不斷發展,產生了許多宗派,比如華嚴宗、淨土宗、天台宗、禪宗、密宗等。其中的密宗,因其通過藏族語言流傳,以青藏高原為主要傳播區域,所以被稱為「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  密宗最早也是在印度興起,據傳在唐太宗時期,密宗的蓮花生大師入藏傳授密宗教法,從此有了「藏密」一詞。
  • 密宗佛像地藏王菩薩是管什麼的?為什麼不能拜?
    很多人對地藏王菩薩不太了解,密宗佛像地藏王菩薩是管什麼的?為什麼不能拜?地藏王菩薩是管什麼的:密宗佛像地藏王菩薩擔負著超度六界眾生的重任,讓六界內所有的眾生脫離苦海,不再犯罪過,不再進地獄。密宗佛像地藏王菩薩為了達到這樣的一個美好心願,安忍不動,靜靜地考慮,他那不動深思熟慮的樣子就想大地一樣的不動安靜。他的主要的做法,就是向六界眾生講解和廣泛宣傳以上十一種罪過的前因種子和後果,讓六界眾生好看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可造孽,以免再進不可迴轉的地獄。密宗佛像地藏王菩薩為什麼不能拜:民間為何誤稱密宗佛像地藏王菩薩不能拜。
  • [原創]:密宗雙修和道孚縣燃姑寺108尊雙修佛像
    灌頂儀式必須由金剛上師執行。喇嘛教在吐蕃王朝時代史稱『前弘期』,前弘期的始祖蓮花生就開始男女擁抱交合雙修。到了『後弘期』,最早的寧瑪派穿紅袈裟走鄉串戶,俗稱『紅教』。紅教僧人可以娶妻(佛母)生子。後來的薩迦派住的廟牆塗紅白黑三色,俗稱『花教』。
  • 終於知道為什麼密宗佛像靈驗了
    藏傳佛教開光儀式出自金剛乘密續部,與漢傳佛教的佛像開光儀式從名稱到形式、內容完全不同。首先藏傳佛教對新建的佛像、佛塔、佛殿等在使用前必須舉行加持儀式。這種加持儀式稱Rabgnei(熱布乃),意思是「安住」。就是祈請諸佛的智慧法身安住於佛像、佛塔、佛殿之中,接受眾生的朝拜和供養,為眾生賜福的意思。
  • 中國密宗神
    **內容簡介** 全面完備地描述了中華大地上最主要、最流行的各路神鬼仙佛……一個個鮮活的諸神形象站在你面前,與你進行超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在作者的引領下,你將在輕鬆歡愉的氛圍中閱讀翔實可信的文字,品味數千幅珍貴精美的圖片,漫步在中國諸神世界中……當你聽罷「馬書田說神」,你會大徹大悟:諸神是人不是神,我們在諸神面前,
  • 【推薦】密宗法器簡介
    金剛橛是密宗降魔鎮妖的法器之一。在修行密宗時,將金剛橛插於壇城四隅,用以結界,使壇城堅固如金剛,諸障無法侵擾。圓法勺是藏傳密教燒護魔儀式時用以澆油之器具。修息災法時,即用圓法勺向爐中焚燒的甘木澆油,以助火勢。
  • 藝術市場的寵兒 - 密宗佛 造像
    藏品 | 密宗佛 ·釋迦牟尼像「銅藝世家」藏傳佛教密宗修法注重像設,於是形成了神系龐大、造型複雜,既包括源於印度佛教晚期的密宗金剛乘、時輪乘、易行乘諸神,又不排斥藏族原始苯教諸神的佛光靈相雖然佛像莊嚴,卻也異彩紛呈,有慈眉善目、面貌安祥地顯宗像,有兇神惡煞、青面獠牙的密宗像,更有嫵媚動人的度母像。極善與極惡,匯聚一堂,蔚為奇觀。 也正是通過佛教的折射,人們才從靈相佛光中領略雪域高原獨特的風情習尚、瑰麗的藝術魅力以及藏族人民不凡的聰明才智。
  • 【密宗】佛教密宗是什麼?密宗手印圖解
    唐印果長老時,將密宗傳於日本空海。日本密宗,分為東密與臺密。包含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秘密乘、金剛乘等宗派。佛教密宗綜合了各國家地區密宗的傳承。密宗起先是有融合了中國道教內容的印度密教,八世紀時印度密教,由善無畏上師、金剛智上師、不空法師等宗派祖師傳入中國,並傳唐僧一行。僧一行從此修習傳授形成密宗,被稱為密宗領袖,並著有《大日經疏》,為《大日經》的註解。
  • 藏傳佛教佛像主要種類及代表佛像
    佛像只有佛陀也就是釋迦牟尼這一種。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均為大乘佛教,以普度眾生為己任。大乘佛教佛像種類眾多,如漢傳佛教寺院五百羅漢,每一尊造型都不相同,堪稱佛像造型藝術集大成者。藏傳佛教佛像造型又不同於漢傳佛教,依據佛教經典劃分,主要有般若部和秘密部。
  • 神秘的密宗法器
    1【顱器】(嘎巴拉)  顱器為西藏密宗修法時,常見的法器之一,是以人類顱骨所製作的容器,共以人骨制,乃是取其無常之意,藏語稱骷髏為「嘎巴拉」,其器身主要部分,由人顱骨造成,邊再鑲銀或鑲金。其上有蓋,其下有座,座三角形,鑄有三個骷髏,滿綴代表火焰的花紋。  顱器有表供養之甘露,或代表一切、福德智慧資糧。
  • 朝陽仁波切速成指南:西藏密宗法器大全
    西藏密宗宗在藏地已經傳承了上千年,關於這西藏密宗來歷,國內佛教界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認為顯宗是小學,而密宗代表大學,西藏密宗的密法不是普通根器的人所能修習的,這看法如今多見於各種媒體報導;另一種是認為西藏密宗不過混合了佛教、
  • 帶你了解教令輪身-明王
    明王是佛教密宗對示現憤怒威猛相,多面多臂、手持各種法物降服惡魔之諸尊、菩薩的通稱。佛教密宗認為,佛可以顯現三身,即自性輪身、正法輪身和教令輪身。所謂自性輪身,是指諸佛住於自性的法身,也就是諸佛的真身,比如密宗中的大日如來。所謂正法輪身,是指諸佛為教化眾生而顯化為菩薩,以正法度人,如大日如來顯化為般若菩薩身。
  • 告訴你真實的西藏密宗灌頂儀式
    根據黃教(又稱格魯派,達賴喇嘛即是派教主)創始人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廣論》卷十四﹐灌頂是修密宗時必需舉行的儀式。一個僧人從入密門到修煉最高密法無上瑜伽密,要按照次第進行行多次灌頂。密宗視灌頂為最莊嚴、最神聖的儀式,未受灌頂者是不能修煉密法和閱讀密宗經典的,否則不僅得不到成就,死後還要下地獄。  灌頂儀式必須由金剛上師執行。
  • 老古董—密宗法器詳細簡介
    金剛橛是密宗降魔鎮妖的法器之一。在修行密宗時,將金剛橛插於壇城四隅,用以結界,使壇城堅固如金剛,諸障無法侵擾。圓法勺是藏傳密教燒護魔儀式時用以澆油之器具。修息災法時,即用圓法勺向爐中焚燒的甘木澆油,以助火勢。
  • 世界最大木雕佛像——承德普寧寺千手觀音像 賞析
    十五世紀時宗喀巴創立黃教,它以佛教經典教義為基礎,融會其他教派而創。自此黃教成為西藏佛教的主流派,稱格魯派。黃教不僅在西藏居首要地位,乾隆還把它正式定奉為國教。為建承德普寧寺,乾隆專派官員去西藏測繪三摩耶廟,仿其形制格局在承德修了這一佛教寺院,仿中有創,把漢藏建築藝術完美結合起來。
  • 佛教密宗「男女雙修」的驚天秘密
    蓮花生大師傳的是密宗紅教,認為非雙修不能成就,這是佛陀在顯教中所未傳言者。在唐朝以後,密教盛行,紅教演變成花教,以後演變為白教。到元朝帝師八思巴,服從元朝的統治,入朝為元帝灌頂,許多王公后妃也都踴躍參加,暗中的桃色事件,穢跡流言,連正史上都有記載。這樣以來,藏地的喇嘛教士,也都隨著到漢地來了。
  • [揭密]真實的藏傳佛教密宗雙修
    密宗視灌頂為最莊嚴、最神聖的儀式,未受灌頂者是不能修煉密法和閱讀密宗經典的,否則不僅得不到成就,死後還要下地獄。  灌頂儀式必須由金剛上師執行。儀式在曼陀(繪佛像、法器的修行道場)前舉行,事先受灌者要沐浴,穿著盛裝,由上師手持一個內裝「聖水」的寶瓶,向受灌者頭上灑水,再用以人的頭蓋骨做的碗裝青稞酒讓受灌者喝。最高級的灌頂儀式是修無上瑜伽密之灌頂。
  • 揭秘四川安嶽石窟鮮為人知的密宗文化特色
    安嶽石窟密宗造像 其次,根據佛教流傳的特點,原本就有顯教與密教兩大區別。密教流傳為四大宗,以藏傳最為著名,後來也是密宗主流,但興起時間卻相對較晚。然後是漢傳,為中土各地,後來被認為失傳,但也有說今天在個別地區其實依然存在。滇傳指雲南和東南亞地區,另有東傳主要指日本,同時也包括高麗、新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