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給人才貼「永久牌」標籤:教育部發文禁止「唯帽子」行為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18日從教育部了解到,為推動人才「帽子」、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明令禁止「唯帽子」行為。
-
教育部:扭轉「唯帽子」傾向 讓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
中國網北京12月18日訊(記者 徐虹)近日,針對高校在人才評價機制方面存在的「唯帽子」傾向,教育部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要抓住人才評價改革的關鍵點,通過完善人才招聘引進、學術評估、職稱評審、收入分配等各項制度,從根本上扭轉「唯帽子」傾向,讓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
-
教育部摘學術圈「唯帽子」傾向,禁止對人才「明碼標價」,做得好
帽子戴在頭頂上是一種頭銜,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唯帽子其實就是把人都變成了標籤化,尤其是當下剛畢業的大學生們很容易就會感受到以「帽」取人的負面效應,在各大城市招聘搶人才的時候,就有很多強調高學歷、985、211的重視,對此也引發了一系列的輿論。「唯帽子」傾向指的什麼?
-
教育部發文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 規範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
教育部發文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 規範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時間:2020-12-18 16:39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教育部發文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 規範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 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
-
教育部明令禁止!事關淮安所有中小學!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原標題:教育部明令禁止!事關淮安所有中小學!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讓肌肉產生記憶,成人「背背佳」真管用嗎---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三湘都市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月銷輕鬆破萬 價格幾十到幾百不等 「我是看了一檔綜藝,一個明星跳舞的時候戴了背背佳。我想著我也偶爾去跳舞,也可以買一個試試,就在網上找到了這個明星同款,但是我才戴一天就覺得太勒了。」
-
教育部明令禁止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下面一起了解下新聞發布會的內容,學生家長對此又有什麼看法?來看報導。
-
這家超市為外賣小哥提供免費午餐---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12月17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聯繫上超市負責人,聽他講述溫暖故事。 提供免費午餐 這家超市很暖 「冬天天冷,好好吃一頓午飯」。 12月17日,在衡陽市香江百貨光輝店門口,一張「免費午餐」的海報尤為引人注意。
-
教育部:扭轉唯帽子傾向,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人事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1.請簡要介紹《意見》出臺的背景和主要考慮。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
-
教育部扭轉「唯帽子」傾向,人才稱號不是「永久牌」標籤
記者從教育部官網獲悉,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提出,人才稱號是對人才階段性學術成就、貢獻和影響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籤,也不是劃分人才等級的標準。
-
明令禁止!事關衡水所有中小學!
禁止「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 12月10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 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
教育部發文,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 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 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提出不給人才貼「永久牌」標籤、完善人才稱號退出機制、培養支持各類人才等意見,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原標題: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中新網12月10日消息,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 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
國慶將至,一條與在線旅遊相關的話題——「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登上微博熱搜榜第11名。 原標題: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 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
-
這一行為被明令禁止,關乎到人們的錢袋子
一位商務人士在網上發文稱,由於工作需要,他需要經常出差,所以出差前會在網上預訂機票、酒店和汽車。他覺得網上預訂很方便,節省了很多時間,而且價格也不錯,所以他買了一個平臺會員。因為工作忙,為了方便,他會把錢花在固定平臺上。但有一天,他卻發現用會員帳戶和新帳戶預訂同一家酒店,發現價格不同,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會員帳戶更貴了。
-
重磅| 教育部:這些超標超前校外培訓明令禁止!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80號)提出的「堅決禁止應試、超標、超前培訓及與招生入學掛鈎的行為」要求,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以下簡稱負面清單),為各地查處培訓機構超標超前培訓行為提供具體依據
-
教育部出手規範人才稱號 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 12月18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切實扭轉高校「唯帽子馬君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政策層引導價值方向是正確的,但寄希望於出臺文件,而沒有相應政策執行配套就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尚有一定難度。一個人能獲得長江學者等稱號,其背後必然與學術能力、個人能力有直接關係。頭銜一定程度上也學者指明了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值得關注的是,在本次《意見》中提出,加大對人才「雙聘」「多聘」情況的監管力度。
-
扭轉「唯帽子」傾向!教育部發文聚焦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意見》著眼於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著眼於「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工作方略,抓住人才評價改革的關鍵點,聚焦「唯帽子」問題,引導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人才稱號,提升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
大數據殺熟行為明令禁止是怎麼回事?
經營者運用大數據收集消費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費偏好、消費習慣、收入水平等信息,將同一商品或服務以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消費者從而獲取更多消費者剩餘的行為。大數據殺熟行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的《在線旅遊僵硬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明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幾十戶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大數據殺熟行為將被命令禁止。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