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許多人看著地圖,想當然的認為蒙古高原沒有樹木,但其實蒙古高原雖然遍布草場和荒漠戈壁,但也不缺少樹木。蒙古高原是自然資源豐裕的地區,其中就包括有大片森林!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蒙古國尚有15萬公頃的森林,覆蓋面積達全國國土面積的9.6%,木材儲量約為13億立方米。
蒙古高原的森林資源
所謂的蒙古高原一般泛指東亞內陸高原,即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至薩彥嶺,南界陰山山脈之間這塊土地,其範圍極大,大概有200萬平方公裡左右。
在蒙古高原北部的色楞格河流域因為常年受北冰洋的水汽影響,所以其降水較多,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間,又因為當地的氣溫低,河流和溼氣的蒸發量少,因此當地不缺水分,屬於半溼潤氣候區,在這種環境下,當地生長著許多耐寒樹種,形成了針葉林。
在蒙古草原中部的杭愛山、肯特山一帶,也受北冰洋水汽的影響,擁有較多的水分,年降水量在200~300毫米之間,而因為水量足夠,所以當地擁有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和草原,稍遠一些的地方也稀疏生長著耐寒樹種。
而在蒙古國的西北角,靠近俄國的地方,也生長著大量樹木,其森林覆蓋率非常的高。
除此之外,在戈壁阿爾泰山,阿爾泰山,唐努山等蒙古著名山脈的腳下,因為雪山融水的滋潤,也分布著諸多原始森林。
現代科學家經過調查,發現蒙古國的樹木以西伯利亞落葉松為主,佔森林面積的73%,而雪松則佔11%,剩下的就是一些樺樹、白楊樹、雲杉之類的樹種了。
這些生長的樹木對蒙古人來說極為重要,因為這是他們用來製作弓箭、車輛和蒙古包等工具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許多蒙古人就生活在這些森林中,既放牧牛羊,也狩獵雪兔、銀狐、狍子、鹿和野豬等野生動物,日子過得比一般草原居民還要好。
據蒙古傳說記載,蒙古人的祖先就起源自大興安嶺的茫茫林海之中,最早以漁獵為生,後來因為人丁不斷增多,森林中的生活空間日益狹窄,才轉而向外遷移,並變成以遊牧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