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版本的鄭成功畫像,圖二、圖三畫的最真實,日本人畫的最離譜

2021-01-08 愛歷史的小書

說起中國歷代的民族英雄,就不得不提收復臺灣的鄭成功。

鄭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是福建泉州南安人。因被隆武帝賜姓「朱」,並賜名成功,封忠孝伯,所以人們也稱他為「國姓爺」。其父名叫鄭芝龍,在順治二年,清軍攻入江南時投降,其母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

鄭成功先是率領父親的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長達十多年之久。但是最終考慮到力量懸殊,所以在順治十八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並在第二年擊敗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駐軍,收復了臺灣。

而對於這位民族英雄究竟長啥樣,估計很多人都很是好奇,今天小編就收集了不同版本的鄭成功畫像,其中圖二、圖三畫的顯得最真實,圖四日本人畫的顯得最離譜。

圖一:《臺灣行樂圖》中的鄭成功畫像。該畫是鄭成功的後人所奉獻出來的,現收藏於廈門市博物館。畫中中間那位書生打扮正在下棋的人,就是鄭成功本人畫像。畫中正在下棋的他一副書生打扮,泰然端坐、手裡捏著棋子一副勝券在握、怡然自得、很是瀟灑的樣子。

圖二:《鄭成功弈棋圖》(部分)中的鄭成功畫像。這張畫像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畫中的他比上一圖更顯真實,手中依舊是拿著一顆棋子,一副舉重若輕的樣子。當時的鄭成功,在與清軍的對抗中,取得了泉州大捷所以畫中的他很是開心,面帶微笑,多了幾分和藹,看上去平易近人,很難讓人將他與威名赫赫的將軍形象聯繫在一起。但是這幅畫像也一直被公認為是「最真實的鄭成功畫像」。

圖三:荷蘭人筆下的鄭成功畫像。由於東西方繪畫手法的差異,所以畫出來的風格有所不同。畫中的他表情比較嚴肅,雙目有神、英氣逼人,盡顯一代名將風範。仔細看這一幅中的他與圖二還有幾分相似,只是描繪的細節更加寫實。所以民間普遍認為這才是最真實的鄭成功的樣子。

圖四:日本人所畫的鄭成功夫婦畫像。畫像中的鄭成功很胖,而且耳垂很大,雙腿盤坐,怎麼看都感覺更像是像佛教中的人物形象。看到這張畫像,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太離譜了,畫的沒有一點根據。各位覺得呢?歡迎留言討論。

(註: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各個版本的鄭成功畫像,圖二、圖三畫的最真實,圖四畫的最沒根據
    而對於這位民族英雄究竟長啥樣,估計很多人都很是好奇,今天小編就收集了不同版本的鄭成功畫像,其中圖二、圖三畫的顯得最真實,圖四日本人畫的顯得最離譜。畫中的他比上一圖更顯真實,手中依舊是拿著一顆棋子,一副舉重若輕的樣子。當時的鄭成功,在與清軍的對抗中,取得了泉州大捷所以畫中的他很是開心,面帶微笑,多了幾分和藹,看上去平易近人,很難讓人將他與威名赫赫的將軍形象聯繫在一起。但是這幅畫像也一直被公認為是「最真實的鄭成功畫像」。
  • 鄭成功到底長啥樣?圖1畫像被公認真實,圖5荷蘭人畫卻顯得更真實
    鄭成功,名森,為東寧王朝的開國君王,原為中國南明政權的大將軍,因蒙南明紹宗賜明朝國姓朱,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平王,稱「鄭延平」。尊稱「延平郡王」、「開臺尊王」、「開臺聖王」等,圖為鄭成功的畫像,被公認為真實。【鄭成功到底長啥樣?
  • 臺灣博物館典藏組組長泉州「畫」解鄭成功
    6月8日電(蘇巧鳳)8日,在福建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的泉臺文博交流座談會上,臺灣博物館典藏組副研究員兼組長李子寧,透過臺灣博物館館藏的《鄭成功畫像》,為泉州文博界人士主講《臺灣博物館館藏鄭成功畫像的研究》。
  • 小夥畫出5個版本的自畫像,被瘋狂點讚,網友:禁止套娃
    小夥畫出5個版本的自畫像,被瘋狂點讚,網友:禁止套娃自畫像是一個人對於自己個人形象的展示,也是畫家們經常嘗試的一種繪畫類型。套娃源自於俄羅斯的一套家喻戶曉的玩具,它的最外層是一個相對較大的、看起來可愛討喜的胖娃娃玩具,而從中間打開後會發現裡面有一個一模一樣,只是形態較小一點的套娃,就這樣一層套一層,這樣的創意在人類文化中較為少見,於是與之類似的現象或作品,都以套娃來形容。Seamus Wray的自畫像就是一個與套娃原理相同的藝術作品,他從一個版本拓展到五個版本。
  • 「古人畫像」是怎麼畫出來的?佚名
    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認為,李時珍和祖衝之最為合適,但遍尋古人畫帝王將相的《南薰殿圖像》和畫名人舊儒的《三才圖會》,都沒有找到這兩位科學家的畫像。周總理髮出指示:「畫歷史人物,找蔣兆和。」於是身為徐悲鴻弟子的蔣兆和接下了這項任務,他先創作的是李時珍像,結果遍尋古籍,也只找到《本草綱目》中描述李時珍容貌的8個字:「晬然貌也,癯然身也。」
  • 「畫為心聲——山東漢代畫像石拓片展」在南越王宮博物館展出
    「畫為心聲——山東漢代畫像石拓片展」在該館曲流石渠遺址主樓二樓臨展廳展出。這些拓片呈現了漢文化石上史詩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梁豔萍攝影報導:1月10日至4月8日,南越王宮博物館新展「畫為心聲——山東漢代畫像石拓片展」在該館曲流石渠遺址主樓二樓臨展廳展出。該展共展出山東漢代著名畫像石拓片精品合計26件,輔以圖片70幅,系統介紹山東漢代畫像石的精髓。
  • 如何畫架構圖?
    畫架構圖分四步走: 第一,搞清楚要畫的架構圖的類型; 第二,確認架構圖中的關鍵要素(比如產品、技術、服務); 第三,梳理關鍵要素之間的關聯:包含、支撐、同級並列等; 第四,輸出關聯關係清晰的架構圖。
  • 13歲就畫出第一張自畫像的德國藝術大師丟勒
    說起文藝復興,大家想到的一定是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他們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發起地義大利的三位傑出大師,文藝復興運動從義大利開始慢慢擴散開影響了歐洲其他國家。同時期的德國出現了一位同樣具有藝術天才的大師,他就是丟了勒。
  • 史上最全齊白石畫欣賞(之人物二)
    此畫落款中顯示創作年為1931年,並題「卻飲圖第一圖」。「第一圖」就是齊白石最滿意的《卻飲圖》。縱觀齊白石人物畫創作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其六十歲以前的人物畫受黃慎、改琦、費丹旭以及錢慧安等人畫風的影響,且多為工細一路,偶有兼工帶寫作品。其六十歲後所作人物的線條明顯漸粗,大膽運用了書法筆法,在黃慎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減筆人物。其七十歲後所作人物已純熟自然、特徵鮮明,粗筆揮抹、線條極簡。
  • 郎世寧所畫的乾隆妃子真實畫像,最美的她一張畫像賣了1.37億!
    不過在乾隆眼裡,郎世寧雖然是「三朝元老」,卻一直有些不懂規矩,因為這位「洋臣子」總是上書要求給自己畫肖像畫。在古人的傳統觀念裡,對於畫肖像畫相當忌諱。按照華夏的傳統,肖像畫是要被擺放在神位上用於祭奠的,換句話說,只有死人才要畫肖像畫。乾隆因此很不願意聽取郎世寧的建議。
  • 畫聖」吳道子 最有名的三幅畫
    而且關於這幅畫,還流傳著一個真實的故事。 徐悲鴻 1937年,美術大師徐悲鴻先生為了支援抗戰,在香港舉辦畫展。一次偶然,徐悲鴻在一位德國外交官家中收藏的四箱中國字畫中,一幅白描人物長卷深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於是他用自己僅存的一萬塊錢,另加上他自己畫的最喜歡的7幅畫,買下了這幅白描人物作品。而這幅畫,正是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鴻對這幅畫簡直愛不釋手,甚至在畫上印上了「悲鴻生命」四字,這幅畫朝夕不離他左右,被視為銘心絕品!
  • 費文費畫一西方繪畫史的思維導圖
    浴馬圖這一年大概寫了10期費文費畫,介紹了十幾個畫家,幾十幅畫。寫得很散,沒有脈絡,純粹是當時當下最感動我的畫,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呵呵,來看我的思維導圖吧!這兩年總結的繪畫史思維導圖終於派上用場了。雖然這樣看畫不太好,畢竟看畫更多的是要看和感受。但這樣有助於大家一下子看清整個西方繪畫史的大致脈絡,主要流派和畫家。先看一下整個繪畫史大圖吧。
  • 立足「四步」畫幹部精準「畫像」
    為幹部畫出精準「畫像」應當是組工幹部的看家本領,「畫像」是否刻畫到位、形象是否逼真、是否畫「活」幹部,關係到幹部個人的進步,關係到組織部門能否選準用順幹部,關係到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畫像」的總體構圖要「準」。想要畫好一幅肖像畫,首先要勾勒出人物的「輪廓」,只有抓住人物特點,精準構圖,才能有效避免畫像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 齊白石名畫《耕牛圖》,被指漏洞百出,網友:齊白石根本不懂畫牛
    都知白石翁擅畫蝦,殊不知這位農村出身的大師也極擅畫牛,留下過諸如《放牛圖》《耕牛圖》等大量畫牛名作,而他晚年所作的《耕牛圖》更被譽為是畫牛名作,他所畫的牛曾創下過一幅近千萬的好紀錄。
  • 讀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仇英《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全貌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重彩畫。重彩畫在中國繪畫早期階段佔有重要地位,「丹青」是古人對於中國畫的稱謂。我認為主要是這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仇英個人的品質,第二是貴人的賞識與幫助,第三是歷史的公平性,概括起來也正是我們常說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 流失在日本的宋畫(高清資料)
    隋唐時期,日本正處於社會變革時期,即不斷派人到中國學習,每次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團多達百人以上,有時多至五百餘人。中國的許多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等,通過他們傳入日本,對日本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 朱元璋醜陋的畫像是誰畫的,又是怎麼流傳出來?看相的說了四個字
    從清朝流傳下來的畫像來看,朱元璋尖耳猴腮不像好人,然而在前朝卻是一身正氣的形象,為什麼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可以說從未有任何一個人像朱元璋這樣,因為相貌問題爭執數百年。似乎歷史上的帝王都器宇軒昂,清朝以前的朱元璋畫像的確如此,然而另一種卻奇醜無比,最讓人疑惑的是兩種觀點都有史料支持,導致現代人也分不清哪種才是真的。
  • 宋畫中的中國山水
    圖為宋徽宗趙佶開創的「瘦金體」 北宋初年,宮中即設翰林圖畫院,舊時西蜀和南唐的畫家都是其中骨幹。《圖畫見聞志》和《畫繼》記載的北宋畫家有386人,《南宋院畫錄》記錄的畫院畫家為96人。 法國漢學家謝和耐有言,宋代是「中國的第一次文藝復興」(《中國社會史》)。
  • 史上最高清《瑞鶴圖》實拍,畫中隱藏著北宋滅亡怎樣的秘密?
    本文經藝度授權,原標題《史上最高清《瑞鶴圖》實拍,畫中隱藏著北宋滅亡怎樣的秘密?》作者:藝度君,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前言:趙佶:沒有祥瑞就自己造。結果上至徽、欽二宗;中至幾乎全部宋太宗一系的趙宋皇族、后妃、官吏;下至逾十萬首都平民,被悉數擄走,造極於趙宋之世的燦爛物質文化被劫掠一空。當年存放於北宋皇城的滷簿鍾,就是靖康之變時由金人自汴京(今河南開封)掠運至燕京宛平縣仰山寺的,如今它在遼寧省博物館古代遼寧展廳之一隅,靜靜訴說著當年這段慘痛的歷史。
  • 如何畫好一份氣泡圖?氣泡圖繪製教程介紹
    經常使用到excel表格的話,大家應該也知道氣泡圖。氣泡圖主要藉助圓形形狀來表達事物信息,整個圖看起來就好比氣泡集中營,是思維導圖的一種。這種圖文件所應用的範圍十分廣泛,人們常常需要使用到它更直觀地表達事物。那麼,如何畫好一份氣泡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