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如來不負卿,為什麼川藏線上容易上演愛情劇?

2021-02-20 康定微生活
點擊康定微生活關注我喲

☀傳遞、態度、健康、合作。

康定本土信息傳遞,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康定微生活 ,推向想了解康定、甘孜和藏區的人 。

加小編微信:343875097更多在線互動,歡迎投稿得紅包。

昨天康定微生活發的一篇G318的愛情感動了無數微友,我們康定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容易產生類似愛情的地方。


其實,川藏線上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風景如畫的青藏高原姊妹湖畔,在兩個同伴的幫助下,一個微胖的年輕人撐開了一條碩大的紅色條幅,雙手做喇叭狀,大喊:「盧秋帆,我愛你。」錚錚誓言響徹雲霄。

 我騎行、她搭車、不知道是我在等她還是她在等我、總之在理塘我們相遇了、一切都那麼偶然、又那麼必然!

前方如愛情詩一樣美好。

還有這些騎遊者的文字印記:


這個視頻還可以告訴我們:

  ●

每個人對西藏都有不同的解讀

也有自己的內心悸動永存的西藏

 西藏最讓人留戀的,往往不是風景

而是路上的人, 路上的心情

     還有就是各不相同的故事

有人說,

「西藏不怎麼樣,但去西藏的路上卻很怎麼樣。」

在所有的遊記中,以西藏的遊記最讓人百讀不厭,永遠保持著高的點擊率。

而西藏的遊記中,又以川藏線的遊記最能吸引眼球。

我想除了這條線路旖旎的風光,曲折險峻的路途外,

還有的就是那發生在川藏線上的若有若無的曖昧情愫了。


盪氣迴腸的愛情都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背景,

比如《鐵達尼號》的冰海,《英國病人》的撒哈拉沙漠,《星際穿越》中的太空·····

而川藏線基乎符合所有愛情產生的條件:壯麗的風光,險峻的旅程,

渴望身心解放的上路的驢。新藏線太荒涼;青藏線雖然也壯麗,但畢竟懸念少;

滇藏線也險,但走的人還是少,擦出火花的概率小,相比之下,川藏線上,起伏跌宕,

有足夠壯麗的風光寄託自己各種的心情,有足夠多的未知條件讓一切發生。

➤孤身上路的驢是故事的開始

一般來說,孤身上路的驢是愛情的高發人群。

如果是一幫相熟的朋友在一起,嘻嘻哈哈中,是很難有機會的。

再說熟地無風景,都很熟的人了,沒有新鮮感。

最多發現張三的飯量原來這樣大,李四原來不是像平時那麼臭講究。

而只有陌生人,才有保持探究的興趣,新鮮感是保持內心興奮的首要條件。

而興奮是感情發生量變的持續條件。

男驢在路上背著背包,破的也好,嶄新的也好,

腳上的鞋子沾上泥塵,看不出原色也好,臉上留著高原太陽灼過的痕跡,

如果鬍子颳得不乾淨,更添點蒼桑。

比起平時毫無個性地出現在辦公室、遊蕩在大街上時,

川藏線上的他們更接近男人的本色———帶點粗曠和野性。

女驢背著背包,沒有脂粉的掩飾,不經意間褲腿上沾著的泥巴,

都是不同於OFFICE的精緻得不真實的感覺。

在陌生的風景氛圍中,她們更容易釋放本真的自己,

「柔中帶剛」永遠是美的最高境界,而這樣的女性美,只有在路上才可以遇到。

這樣的男驢遇上這樣的女驢,故事具備了開始的視覺因素。

壞車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走西藏的人都會碰上幾次甚至更多的壞車。

或者車本身是壞車,又或者好車壞在了路上。

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路上,孤零零的車停在了崇山峻岭間,

冷風吹過,落地有聲,萬山無言。

人與人之間比任何時候都渴望與別人交流,渴望能相依。

如果車子壞在了懸崖邊上,生死一線間,心手相牽,是最自然不過的事。

➤塌方是轉折性的情節

一馬平川的旅程很容易會從我們的記憶中消失,只有未知和驚險才會有永不磨滅的記憶

走川藏線,如果沒有碰上蹋方,會是最大的遺憾。看過這麼多精彩的遊記,

驢們最深刻的對自我靈魂的拷問,都是發生在塌方後的等待時刻。

那時有足夠的時間發呆,有足夠的時間想想過去、現在和未來。

對於川藏線上的愛情,蹋方基乎是感情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戰略性轉折點。

那是在「驢」不停蹄的旅途中,非人為因素的停下,有足夠的時間面對自己的內心。

在人脆弱的時候,愛情更適合乘虛而入。

➤神山聖湖是精美的點綴

面對萬籟俱靜的神山聖湖,人自然而然的融進這片土地特有的宗教氛圍,

忘卻平時的煩惱和牽絆,直面最真實而又最被壓抑的自己。

天高雲淡中,身心得以解放,感情也在奔騰。

誰不想牽著她(他)的手?如果她(他)已和自己有這麼多的心靈的默契。

在如夢的路上,如夢的風光中,感情是不是也如夢般不可把握?

這是屬於川藏路上的愛情。

也許它真的發生了,在一路的旖旎風光中,你牽著她/他的手,

在布拉達宮,在大昭寺廣場前,在納木錯湖中,留下了虔誠而美麗的倒影。

也許它根本就沒有發生,臉上平靜如水,內心波浪滔天,

最後隨著旅程的結束,一切又歸於平靜,只把它留在了內心,

留在了只給自己看的日記裡,留在了遠去的西藏的天裡,風裡,雲裡、經幡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川藏線,各有各的故事,

各有各的精彩,對於愛情的結局,卻大體相似的。

西藏是個遙遠的夢,路上的愛情更是一個夢,哪怕它曾如此真實地出現在了眼前。

是你有沒有勇氣面對它,抓住它。

就像西藏,那麼多人嚮往,但留下與神山聖湖相對記憶的,又有幾人?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即時坐在不足一平米的辦公桌,

心中奔騰的卻是九萬五千公裡的絢麗。

我們尋找火種,火種就在面前了,

我們可以選擇離開,也可以選擇點燃它,

讓火熊熊地燃燒在天堂的路上。我們有這勇氣嗎?

私以為,

最完美的川藏線,

應該伴有一場鳳凰涅盤般的愛情。


歡迎瀏覽,

更多塗鴉,更多愛。




 (來源:川藏線之家,相約川藏自駕遊,康定微生活彙編)

免責聲明

部分文章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公眾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登載此文為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作者觀點不代表康定微生活,如有侵權,請聯繫運營人員。

相關焦點

  • 那個沉迷愛情的詩人,不負如來不負卿
    說起愛情大家嚮往的都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纏綿悱惻之意,濃情蜜意之感。但愛情是美好的,也是難以得到的。我們平常看到的愛恨情長生死別離多是出自於門第之見世俗之禮。但是還有一部分人的愛情被我們捨棄了,甚至覺得他們不該有愛情。
  • 《不負如來不負卿》: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負如來不負卿》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本書《不負如來不負卿》,看這本書時候大概是在幾年前吧,這段時間因為疫情不能出門,重新拜讀了一下,感受良多。男女主角自小相識,相愛不能相守,愛而不得的那種心情。真的是應了倉央嘉措的那句「世間得來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從這三點讀《不負如來不負卿》,不為己安樂,但度眾人苦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每次聽到這句話時總會想起《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本小說,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年,但是故事情節依舊曆歷在目,相較於《步步驚心》、《宮鎖珠簾》類的魂穿套路,《不負如來不負卿》卿中的艾晴以歷史考證者的身份來回往返於古代與現代兩個時空,將曠世之戀與傳記相結合帶著讀者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
  • 精品書籍推薦:小春《不負如來不負卿》
    沒有當局者迷,沒有逝去之後的幡然醒悟,淡卻又濃烈的愛情在悠遠的千年歲月中描畫出動人的篇章。儘管陪他歷盡人世滄桑,要承受苦苦煎熬,可是依舊只有不悔二字。儘管命運多舛,要經過漫長的等待,他依舊只是那句不負如來不負卿。
  • 《不負如來不負卿》鳩摩羅什和《誤佛》青燈,僧俗戀cp你站誰?
    如倉央嘉措詩中所言:「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美好愛情和清規戒律的矛盾常常難以化解,可是,在一些小說裡另有一番美好境界——世間可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鳩摩羅什、《誤佛》的青燈大師,都是功成名就的得道高僧,卻也愛一人極深,寧入地獄也要和心愛之人相伴左右,兩者的愛情都結了美好的果子。只不過,一個走優雅感人路線,一個走腹黑賣萌路線。
  • 不負如來不負卿,記中國當代青年雕刻師鄭規義
    鄭規義作品《不負如來不負卿》創作(不負如來不負卿)這件作品時,是他正在為工作與戀情煩惱的時候,因為核雕這門藝術不同於其他工作,他必須靜下心來去琢磨研究實踐,需要每天用大量的時間去思考鄭規義作品《不負如來不負卿》
  •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二日清晨,巡寺的僧人,在雪地上發現了一行清晰的腳印,一直延伸到倉央嘉措的居室。《倉央嘉措情歌》的譯者曾緘在其《布達拉宮辭並序》裡記載:「黃教之制,達賴住持正法,不得親近女人。
  • 《不負如來不負卿》|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的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站在布達拉宮,遙想當年那位世間最美的情郎以及那個雪域最大的王——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後人更在意一個和尚的愛情詩詞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後人杜撰的。原因非常的簡單,原詩用藏文書寫,普通人根本無法直接閱讀,倉央嘉措的身份太特殊,太多的人對他充滿遐想,自然把自己的感情和思維邏輯,強行按在了他的身上。
  • 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秀姑娘則說了四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秀姑娘……奈何,小和尚不願意皈依秀姑娘。吾本註定要伴青燈古佛,哪能和秀姑娘安守一生。我想,這是小和尚內心的無奈吧。他們也曾他撫琴我起舞,也曾花前月下宛如戀人相依。可自那古寺一別,一個守著僧門到老,一個遠去京城。佛家弟子,風塵女子。本就不是一路人,註定了不能出那四皈依的故事。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 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可以看出倉央嘉措是一位比較奇葩多情的佛教門徒。他的一生十分短暫,圓寂時僅二十四歲。雖然在政治上受到壓制,形同傀儡;但是在文學上卻成就斐然。
  • 男主是和尚文: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負如來不負卿》閱讀指南:穿越文 現代少女vs古代高僧短評:這一本跟大部分架空的穿越小說不同,這本書把本就充滿傳奇的鳩摩羅什的一生變得更加精彩。史書上記載的他的那些荒唐事被作者變成了一個個浪漫又虐心的奇蹟。少年時的相遇,青年時的相戀,壯年時的相依,老年時的相守。羅什等了她十年又十年,女主與他時間上的不對等,更是讓人心疼。作者寫的時候也很講究,查閱了很多資料,對歷史也非常尊重。可能一開始有人會看不下去,因為有涉及很多宗教知識 看了真的可以漲知識!!!
  • 不負如來不負卿的不是只有倉央嘉措
    雨中的塔爾寺現出荒涼頹敗之相,旅遊與聲名似乎並沒有帶給它輝煌延續,一些建築物毀壞了,關閉了,門上掛著生鏽的鐵鎖,傾圯的石牆上長著野草。寺門外的如來八塔上站著發呆的鴿子,並不理會來來往往的遊人。有時我想,佛教在藏地的傳承,也像這塊土地一樣,大道無言,並不需要漢傳佛教裡的刻苦鑽研經籍,參悟話頭,冥想苦思,只需心中有信,每磕下一個長頭,每轉動一次經筒,心中乾淨,一無雜念,簡單的儀軌,篤定的信念,某種意義上,更接近建立在造物主信念上的西方宗教的表象
  • 不負如來不負卿,這麼美的句子到底是誰寫的?大部分人都誤解了!
    在詩文世界中,每位歌者都是情感集聚的容器,每一句詩都是情感代謝的產物,他們將如夢如幻的愛情溶解成一粒粒珍貴的文字,通過想像的膠粘劑結合在一起,從而孕育出一句句動人心弦、奪人淚目的詩行,餘韻盎然。從一個窮小子一躍成為高貴的達賴喇嘛,對於倉央嘉措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15歲之前他一直接受的情感觀念是自由的是合法的是高尚的,而當他入駐布達拉宮之後,他不被允許戀愛結婚生子,甚至不被允許擁有愛情。倉央嘉措曾寫下:「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 遇見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林淵不緊不慢地收拾好行李,他穿過紅龍鄉,繞過白塔,沿著鄉間小路來到崇禧康那爛陀大乘菩提寺。僧人們正在上早課,因為是周末,附近的很多藏民也坐在大廳裡誦經,林淵坐在他們中間,靜靜地體會和感悟著。家長領著孩子,孩子從小就受到了這樣的薰陶,這是一種言傳身教的力量。
  • 李叔同:不負如來不負卿,放下深愛自己的女人,遠離紅塵
    兩艘船緩緩地行走在湖面上。「叔同……」雪子深情地叫著心愛的丈夫。「叔同已死,請叫我弘一法師。」李叔同心如止水,風輕雲淡。「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她嘗試著喚回丈夫的心。「愛,就是慈悲。」他決意已去,船緩緩向前划去,再沒有回頭。
  • 「寧負如來不負卿」究竟是什麼意思?
    有朋友私信問「寧負如來不負卿」的意思。「寧負如來不負卿」?這句話應該是網絡改編的。
  • 倉央嘉措最美的一組情詩:不負如來不負卿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 「不負如來不負卿」不是倉央嘉措的詩
  • 《不負如來不負卿》經典語錄總結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趁著今天下午沒網課,給大家整理一下小說的經典語錄哈~1. 艾晴,是你教會我什麼是愛,當我終於學會愛了,你卻告訴我,你從來都不曾愛我。2.世間可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入地獄又何妨?有你的地方,便是天堂。4. 我背負著幸福,卻追尋著痛苦。流浪也許是愛你唯一的去路。5. 既然今生有緣見,你我相約到百年。誰若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