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聚餐」的博弈論

2020-12-11 騰訊網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透過這些事,我們能看出人的秉性和這個時代所呈現出來的特質。大學,朋友之間的交往,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我們總在進行著博弈,由博弈而產生的碰撞,自然會給生活本身增添許多樂趣。

聚餐,是現在大學生每學期各寢室的例行公事。關於聚餐的費用該怎麼辦,出現了種種探討和對決。通過本人三年來的細心觀察和不斷總結,有所察覺其中的奧秘。如何解決聚餐的費用,本人有以下見解。

第一條解決之路,有一個人出全部費用,這個人是誰首先提出誰全請。如果本著理性人的假設,這樣的結果只有一條,大家從大一到畢業,都不可能聚一次。因為只要有一個人買單,其他的人就可以免費享用,這有點像「智豬博弈」裡面的大豬和小豬關係。

豬圈裡有兩頭豬,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邊有個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遠離踏板的豬圈的另一邊的投食口就會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隻豬去踩踏板,另一隻豬就有機會搶先吃到另一邊落下的食物。當小豬踩動踏板時,大豬會在小豬跑到食槽之前剛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豬踩動了踏板,則還有機會在小豬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爭吃到另一半殘羹。 那麼,兩隻豬各會採取什麼策略?答案是:小豬將選擇「搭便車」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邊;而大豬則為一點殘羹不知疲倦地奔忙於踏板和食槽之間。 現在不同的是,大豬的成本太高,遠遠高於其獲得的收益,以至於想放棄獲得的收穫。這一個,經常會出現女生寢室。自然也有感性的人,在此不做討論。

第二條辦法是費用分攤,AA制。這一解決之路會顯著增加每學期的聚餐次數,原因很簡單,一次的費用很低,而得到的效果和第一條解決之路是一樣。這像現在的合夥企業,共同出資,風險和收益共享。這樣也會出現一個問題,也就是下面的一個博弈,就是每人都出相同的錢,誰吃的多,誰不就賺了嗎?結果是肯定的,通常會有一個現象,聚餐之後,每個人都會感覺很撐,不過隨著聚餐的次數增加,這種感覺越來越少。

有一個很有趣的事,原先我們兩個寢室八個人聚會有兩個人喝酒,現在是有五個人喝酒,並且這五個人喝的還都不相上下。從不喝酒到喝酒的蛻變,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事,細心分析起來,下面的這個原因不容忽視。因為每人出資一樣,多吃多喝就意味著自己賺得多,也就是我們這些喝酒的侵佔了一部分那些不喝酒的利益,這是個「零和博弈」。

第三條是在第一條的基礎上改進的,一次還是一個人請,但是循環著來。這樣很讓我吃驚的是,這樣的聚餐次數又比第二種多,因為我們隔壁的那兩個寢室就是這種方式,幾乎每周都出去吃飯、喝酒。我們只能暗暗的感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那?這和第二種方法的顯著不同是,綜合下來,每個人所承擔的費用可能不一樣,雖然差距不是很大,但這個小小的差距空間,給了我們很多自私的權利。同時還有一點,為了所謂的公平,內心平衡,一學期下來,要完成一個循環,這就不得了了,也就是說,一學期下來最少要吃八頓飯,遠遠高於我們的聚餐次數。

這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比如這次是A君請客,他的收益是共有八次吃飯的權利,而A君則想用最少的投資獲得。但往往事與願違,每個人都是這麼想,到最後,一頓飯中,最少是有七個人海吃、海喝,導致成本不斷增加。這是一個惡性的循環,甚至可以說是個「負和博弈」,因為我們獲得的比我們實際需要得到的要多,並且額外獲得的那部分效益很低,甚至會造成其他損失,比如吃撐著的時的痛苦,體重可能隨之上升等等,同時,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那在聚餐的過程中有沒有「正和博弈」那?本人認為,凡是以吃飯為目的的聚餐都不可能是「正和博弈」,而只有以聚餐為平臺,大家歡快的交談,增進友誼;進行思想上的溝通,提升品位;互相聊聊人生,談談學習,暢想一下未來,豐富一下彼此的認知;這樣,我們都會從一個簡單的聚餐中獲得額外的收益。這就像是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加在一起,就大不一樣了。

在「聚餐」博弈中能夠變得讓大家都獲益,把「零和博弈」或「負和博弈」變成一個「正和博弈」的首要的條件,我認為應該是分享,分享自己的快樂,分享自己的思考,分享別人不知道想知道,而我已經很知道的事。在分享的氛圍中,我們彼此進行更深一層次的交流。

生活中還有好多博弈方面的有趣例子,比如說寢室只有一個水瓶,誰去打水問題;比如今天的專業課去不去的問題;比如這次作業我是百度那,還是自己寫那等等。博弈,給了我們一個觀察問題、思索問題的方法,同時,也給我們解決問題指明的道路。

相關焦點

  • 博弈論在股市中的思考
    博弈論是二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意義。博弈論思想古已有之,我國古代的孫子兵法就不僅是一部軍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論專著。博弈論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橋牌、賭博中的勝負問題,人們對博弈局勢的把握只停留在經驗上,沒有向理論化發展。博弈論考慮遊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近代對於博弈論的研究,開始於策墨洛(Zermelo),波雷爾(Borel)及馮·諾伊曼(von Neumann)。
  • 河北經貿大學劉兵校長為MBA學員做「生活中的博弈論」專題報告
    2020年10月24日上午,河北經貿大學校長劉兵教授應MBA教育中心邀請,在工商大講堂為2019級MBA學員作題為《生活中的博弈論——改善策略思維》的專題報告,拉開了我校MBA學員恢復線下教學的序幕。報告會由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李桂榮主持。
  • 從空城計到阿爾法狗,博弈論如何滲透我們的生活?
    當前非常活躍的區塊鏈技術也是算法博弈與密碼學等領域的交匯。作為密碼學與算法博弈大師的米卡利,最近推出了他的區塊鏈(blockchain)項目Algorand,備受業界的關注。 算法博弈蓬勃發展的一個主要動力還來自於它在網際網路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 博弈論中的策略:強者未必勝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無出頭之日
    在博弈中,每個參與者都在特定條件下爭取其最大利益,強者未必勝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無出頭之日。因為在博弈中,特別是多個參與者的博弈中,結果不僅取決於參與者的實力與策略,而且還取決於其他參與者的制約和策略。事實上,博弈過程本來就不過是一種日常現象。
  • 懂點博弈論,人生會大不一樣
    接觸過博弈論課程的會覺得這是門很難的課程,佔優策略,零和博弈,納什均衡等等,更有多人多策略的組合,完全摸不著頭腦,又怎麼能在生活中利用博弈論思想為自己謀福利呢?有人說看到數字我會頭禿,得到知名專欄作家,前物理學家、現科學作家萬維剛的新書《博弈論究竟是什麼》,不涉及過多的數學分析,抽出大量生活案例中的博弈論思想,告訴我們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博弈論,過個不一樣的人生。
  • 黃昱寧︱當簡·奧斯丁遇見博弈論
    對於核心術語「博弈論」,它給出的定義通俗易懂:博弈論基於理性選擇理論,考量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運用理論化和專業化的方式去解釋「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它是過去五十年間,尤其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中廣為接受和最為流行的人類行為動機理論。
  • 博弈論思想
    個人能力有限,講得不夠全面,希望大家積極參與,也希望 大家從中受益。補充第一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a,物質與非物質.在此,簡單科普一下,大家理解理解,蘋果、石頭 是物質,此外,物理學上,看不見摸不著的重力場、磁場也是物質。
  • 經典之作《博弈論精粹》今日全國首發
  • 博弈論:產品價格怎麼定才合適,賣的好?博弈論教你定價三步法
    從線上包括線下,詳細介紹了人設對銷售的作用以及如何運用到客戶成交中去。以及包括對微信和朋友圈的社交營銷,打造自己的「個人IP」。今天,是本專欄的第九講。降價最根本的優勢就是能夠讓客戶產生實惠感,感到產品或者服務本身是具有實惠性的,從而在交易過程中減少這種心理落差。這種與為了達成交易而與客戶產生的關係,事實上就是博弈論。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本質上就是一場博弈。
  • 高考志願填報與博弈論
    最近在讀萬維鋼老師著的《博弈論究竟是什麼》,可以說高考志願填報本質上同樣是一個典型的博弈論問題。 由此可見,考生填報志願時,既要考慮自己想上哪些高校,同時也要考慮其他學生的策略對自己錄取概率的影響,簡單來說,就是「你的計劃裡應該有他人的計劃」,這就是典型的博弈論問題, 和常見的博弈論問題類似,例如囚徒困境,高考志願填報的博弈的核心是根據其他參與者的策略,選擇最優的應對方式。
  • 納什紀念與博弈論視野下的國際關係
    天才留下的理論對於博弈論來說,這位天才最廣為人知的貢獻是,在他年僅22歲時,就提出了後來被稱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納什均衡是一種策略組合,在這一組合中,每個參與人的策略是對其他參與人策略的最優反應。由此,從自身利益出發,沒有任何單獨的一方願意改變其策略。不少學者認為,「納什均衡」使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陷入尷尬。
  • 秦、戰國和博弈論
    秦國 X 博弈論最近幾天,想必大家都在看大熱的電視劇《大秦賦》,我也再看,而且在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戰國時期這麼愛打仗?為什麼最後勝出的秦國,沒過幾年就垮掉了?博弈論,準確來說應該是博弈論中的【壓倒性策略】和【納什均衡】,我們先來聊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囚徒困境。囚徒困境說的是有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互相之間不能溝通,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則由於證據不確定,每個人都坐牢1年。
  • 電子書下載|《博弈論》《不語》《日暮乾清門》《梭羅傳》
    更多電子書分享恭仲浩:半島書店《博弈論》豆瓣:9.2作者:約翰·馮·諾依曼本書是「博弈論之父」馮·諾依曼的代表作,囊括了迄今為止除演化博弈之外的所有博弈論的理論和方法,代表了博弈論發展的高階水平。《博弈論》一書既包含了博弈數學理論的細緻說明,又包含了該理論多方面的應用與實踐。書中用豐富詳實的案例,介紹了零和博弈、三人博弈、混合策略、囚徒困境等經典的博弈理論,每個博弈案例背後,都有一個可以運用的策略幫你解決人生難題。怎樣找到合適的合伙人?怎樣合理分配利益達到各方均衡?怎樣在變幻莫測的局勢中,摸清對手的意圖?
  • 遊戲中的博弈論,信任危機不斷出現,結局引人深思
    它僅僅只使用了具象化的方式向我們揭示了「博弈論」概念的原理,在數字層面上研究了人類社會最重要的情感「信任」。通過一個內置的簡單而深刻的遊戲,展示了人與人之間信任的演變。遊戲開局便向我們陳述了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聖誕節來臨,本該是敵人的英德士兵走出戰壕,聚在一起握手、交換禮物。
  • 博弈論速成指南:那些融入深度學習的經典想法和新思路
    目前博弈論領域中的許多研究可以追溯至阿蘭·圖靈、馮·諾伊曼這些計算機科學先驅的工作。因電影《美麗心靈》而聞名於世的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現代系統中很多 AI 交互的基礎。但是,利用博弈論原則多次建模 AI 宇宙超出了納什均衡的範疇。想理解如何利用博弈論構建 AI 系統,最好先理解我們在社會或經濟互動中常遇到的博弈類型。
  • 田忌賽馬反應出怎麼樣的博弈問題?從博弈論的角度應該如何看待這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由於軍事上的需要,一門研究鬥爭的新的數學分支「對策論」(博奕論)出現了。「博奕論」(博,指賭博;奕,指下棋)。那麼如何從博弈論的角度來分析這個故事呢?一、博弈過程比賽前田忌按照孫臏的主意,用上等馬鞍將下等馬裝飾起來,冒充上等馬,與齊王的上等馬比賽。比賽開始,只見齊王的好馬飛快地衝在前面,而田忌的馬遠遠落在後面,國王得意地開懷大笑。
  •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博弈思維:從博弈論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國家的...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博弈思維:從博弈論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 2020-08-2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弈論讓你不再做後悔的決定
    原創 羅數君 羅博深數學導語博弈論和我們日常的生活也有不小的關係,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對博弈論的了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對方的狀況、分析身邊的處境,從而作出更優決定。那麼到底什麼是博弈論?如何應用博弈論?
  • 大家都能看懂的博弈論:三姬分金
    博弈論(英語:game theory),又譯為對策論,或者賽局理論
  • 體育鍛鍊的博弈論
    在會議的商務人士從這二者的目前情況來看,博弈論其實是大部分人的普遍心理狀態,而且幾乎都傾向於自己為贏家的設定。除了部分有較高追求的運動者,大部分普通運動者對運動的概念還處於動一動,出出汗,身體機能往上走的混沌認識裡,於是博弈心理開始作祟,把自己的運動效果不僅往好的方向設想,還嚴重誇大了效果,這是一種自我暗示下的自我麻醉,實際上大部分人的運動效果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出現了負面結果。